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案例分析

2022-05-14田淑芳

关键词:商科数据管理跨学科

田淑芳

(安徽新华学院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一、问题提出

我国的商科教育历史悠久,在教育模式和专业建设上既借鉴了国外一些高校的优秀做法,也考虑到本身的教育传统与商业特点,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商科教育体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商科人才。但随着“互联网+”传统业态的跨界重组、融合优化,大智移云物区等信息化技术逐渐兴起,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无论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都受到这些新技术的巨大冲击[1]。商科教育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商科人才培养必须能够适应这一变化,及时修订学科(专业)的研究和培养模式,急需一场教育范式的革命,新商科概念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提出后也受到广泛关注。

2019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主要就新商科的概念、内涵和实践途径进行了探讨[2]。2021年6月20日,又在浙江杭州召开了“新商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商科教育如何利用新技术、如何适应新的商业模式、培养怎样的商业人才,这些问题在高校教育界广泛被讨论,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从最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落实。

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推动着教育改革,许多高校纷纷开始对商科教育进行改革,探索新商科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实现路径。

二、研究设计

1.案例选取与数据来源

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提升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新的动力源泉,社会经济发展对能够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商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能够为新商科建设提供富有特色的新思路。为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安徽新华学院于2019年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该专业的设立是对传统商科类专业的极大补充,融合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使得大数据与商科类专业深度融合,为新商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从201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5所高校至今,全国已有142所高校开设,可以说,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很好地体现了传统商科通过交叉融合实现自我革新的创新发展之路,使传统商科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能够体现新商科建设的趋势。

本研究以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作为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案例,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全国第二批获批招生的学校,安徽新华学院是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建设大学,在办学上强调时代需求与服务地方经济。安徽新华学院开设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最初始的普遍性特征,反映的是近年的时代需求及商科发展趋势。二是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研究资料具有可获得性。在开展研究的准备阶段发现,大多数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高校基本还在不断摸索与研讨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资料本身并不完善,公布到学校官网上的信息更是稀缺。根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原则,本研究基于《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进行研究。

2.研究思路

新商科是新生事物,但并不是对传统商科的彻底摒弃,而是对商科人才培养进行重新定位与变革。新商科人才培养必须在明确的培养目标指导下进行,有了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向、规格,进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在技术层面上探究归纳、完整还原案例学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方式、基本路径和突出特征,具体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见表1。

表1 新商科人才培养分析维度

三、案例分析

与传统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体现了不同侧重方面的转型发展逻辑。

为了解基于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效果,对本次研究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176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34门课程中,采用跨学科思路进行教学的课程有29门,达到85%,90%的学生表示基于跨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大大增加了他们商科之外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93%的学生认为“教师-学生”双中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们普遍对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比较满意。

1.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从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

大部分专业会基于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来设置人才培养目标[3]。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殊性,在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方面,首先,知识结构上突破单一学科知识壁垒,将多学科交叉融合进整个知识传授过程,既注重学生对商科基础知识与原理的学习和理解,更注重如何将商科基础知识与其他比如数据分析方法融会贯通,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为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商科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能力方面将知识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凸出位置,注重在实践教学中锻炼学生对商科知识与相关交叉学科知识的迁移能力。最后,在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强调学生素质的培养,在交叉学科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搭建多学科融合的培养体系,全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等商科综合素质,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建设需要[4],如表2所示。

表2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2.课程设置逻辑转变:由单一学科逻辑转变为跨学科交叉融合

从课程设置来看,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符合跨学科课程特点,即:专业培养打破了以学科壁垒,开设的课程涉及到多个二级学院,甚至需要多名教师共同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和课程与现实商业问题中的实际应用。

安徽新华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四学年制,依据课程类型和教学单位安排整个课程体系。具体来说,第一学年主要开设通识课程和素质必修课程,第二学年以跨学科专业商科教育为主,如表3所示。与传统商科专业相比,前两年的课程基本以跨学科课程为主,有的课程甚至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共同完成教学,比如大数据商务智能课程,需要商科背景与计算机学科背景的两名教师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除了将跨学科思维融入具体课程之外,学校还特别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学生开设了系列讲座,围绕大数据、物联网与商业经济发展等前沿问题展开跨学科、全方位的分析与讨论。第三学年强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则安排在第四学年。在后面两个学年,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对管理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三个不同学科课程进行选课加深某一领域的学习,在“厚基础”的条件下,实现“精方向”。

表3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3.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从“教师”单一中心转变为“教师-学生”双中心

传统的商科人才培养中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优点在于学生能够系统、完整地接受到学科知识与相应学科领域最新研究程度,但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传输,属于浅层学习,很难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5]。案例学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仅在一些通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上采用此方法,在大多数方向专业课程上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自发地学习,弥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不足。将“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为中心”相结合,实现“教师-学生”双中心,如表4所示。

表4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双中心教学方法及具体操作

具体操作上,一方面,专业给每位学生配备来自跨学科领域的不同教师担任导师,每周定期开展教学和科研研讨活动,建立稳定、密切联系的导师制体系,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大量实践课程的训练,激发学生启发式、批判式学习,依托商学院丰富的商科资源,强调科学化与数据化的管理模式、思维与工具在商业环境中的应用,重点聚焦大数据理论、技术和方法在电商、物流、经济三个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灵活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商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团队合作意识与敬业意识等综合素质。

4.效果评价制度转变:从单一结果性评价转变为全过程评价

国家层面的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于2020年10月印发,文件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等方面,对长期困扰高校关于如何合理、准确且系统评价学生培养效果的问题指明了方向[6]。以这一方案为指导,结合案例学校自身条件,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采用全过程、多维度的方式进行,如表5所示。具体来说,在每一门课程结束后都有课程考核,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都有针对专门教学环节的考核,比如“专题讲座”环节考核、实训实践环节考核等,这些结果评价跟踪学生学习全过程。此外,跨学科导师定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并由学院公布,确保过程评价的公正性和完整性。最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将对学生进行增值评价,形成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表5 大数据管理与人才培养效果评价及具体操作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案例学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跨学科特点。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还是在课程体系上都有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逐渐从过去的单一学科转变成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思路。例如,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体突出对管理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培养,使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体系与跨学科思维体系[7]。在课程体系上也从跨学科背景教师合作教学出发,凸出跨学科交叉融合模式。第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例如,教学方法从“教师为中心”转向“教师—学生”双中心,从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商科人才转变到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2.建议

案例学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在新商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尝试可推广至其他专业新商科建设,但同时还应对新商科人才培养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1)优化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

以“融合”作为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传统学科与新技术的融合获得升级,传统学科知识的碰撞与互补获得创新[8]。因此,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思维应该贯穿到教学环节的全过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进一步的新商科教学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突破就是以跨学科思维作为商科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使新商科人才在掌握扎实的学识积累和研究能力的同时,兼具责任感与创新力等综合素养。

(2)完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形成全过程评价模式

不同于理工科,商科知识具有发散性、积累叠加性特点,这就要求对新商科人才培养评价时应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过程和结果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最终形成全周期性、常态化的全过程评价模式。

猜你喜欢

商科数据管理跨学科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航发叶片工艺文件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数据挖掘在学生成绩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