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2022-05-14石小芳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5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肺功能心理状态

石小芳

【摘要】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44)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肺功能指标及心理状态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但仅哮喘发作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心理状态及肺功能方面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康复护理;老年支气管哮喘;心理状态;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09--03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其会导致患者出现喘息、胸闷及咳嗽等不良症状[1-2],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针对此疾病,临床多采用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但治疗期间存在很多因素如患者伴有不良心理状态、自护知识缺乏等影响疾病治疗效果。针对此类患者治疗期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此类患者落实康复护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心理干预、呼吸训练干预等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效果。对此,本研究探讨康复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以为临床提供借鉴,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 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4名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均满足支气管哮喘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均超过60岁;患者均能够配合完成相关护理训练;患者均能够正常交流;患者均具有清晰的意识和正常认知。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心肺等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排除伴有精神疾病患者;排除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按照患者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7.18±6.56岁;平均病程6.58±1.27年。观察组44例,男性25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7.25±6.63岁;平均病程6.62±1.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含病情观察护理、无菌操作护理、用药护理及常规健康指导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

(1)健康宣教干预:健康宣教的方式包含面对面指导、发放宣传手册及微视频教育等方式。其中以面对面指导为主,依据不同患者的文化情况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等知识,疾病的治疗措施,患者自护方式以及针对患者存在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纠正,依据不同文化层次患者采取相应的指导方式,对于文化程度较高患者可采用专业术语予以教育,对于文化层次较低患者应多采用通俗语言予以教育。微视频教育是指医护人员提前录制有关支气管哮喘方面的微视频,并将其播放给所有患者进行观察,通过视频的生动画面,让患者更加直观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另外,医护人员将支气管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编制成健康手册,并将其发放给患者,引导患者进行自主阅读,并可在治疗期间通过翻阅手册查询相关健康知识。

(2)心理干预:通过交谈方式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指导,在交谈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通过亲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谈,引导患者积极分享自己心理状态及影响心理的一些不良因素,护理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对患者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指导,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干预期间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坚定患者的康复和治疗信心。

(3)家属支持干预:干预期间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引导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对家属精神支持的需求,引导患者家属多对患者进行陪伴,多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从而引导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护理干预,提升护理效果。

(4)饮食干预:干预期间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饮食习惯,依据患者饮食习惯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摄入豆类等富含维生素和软磷脂食物,以有效预防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多摄入牛奶等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以有效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对摄入富含粗纤维食物,以利于患者肠道蠕动。同时指导患者饮食应易于消化,以降低因消化不良导致的肠道疾病。

(5)精细化操作干预:在雾化治疗操作期间应注意对患者治疗使用的面罩进行消毒,从而降低由此引发的肺部感染情况发生。在治疗期间应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干预,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有效减少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对患者呼吸的影响。

(6)呼吸訓练干预:在干预期间给予患者缩唇呼吸法、腹部呼吸训练及吹蜡烛训练等呼吸训练干预,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其中缩唇呼吸法训练时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嘴收缩形成鱼嘴形状,应用鼻子进行缓慢呼吸,此方法单次训练时间为3min,每天训练3次。腹部呼吸训练时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并自己调整体位至舒适,随后将身体进行放松,鼓起腹部,使用双手缓慢按压腹部,同时进行吐气,此方法单次训练时间为15min,每天训练2次。吹蜡烛训练时引导患者保持坐位,并将嘴部调整至与桌面放置蜡烛齐平,距离为20cm,引导患者通过呼吸动作扰动蜡烛火焰,依据火焰摆动频率控制自己的呼吸频率,依据患者训练情况可逐渐增加患者与蜡烛距离进行训练,此方法单次训练时间为15min,每天训练1次。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统计两组干预期间哮喘发作次数(次/周)、哮喘发作频率(次/d)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对两组进行对比。

(2)肺功能指标: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氧分压(PaO2)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数值并对两组进行对比。

(3)心理状态:患者心理状态测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级评分法测评,其中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低。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的SAS及SDS评分数值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但仅哮喘发作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变态反应之间有较强相关性,另外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也会导致此疾病的发生[3]。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具体包含:老年患者缺乏对支气管哮喘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影响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支气管哮喘为慢性疾病,在气候变化、过敏等因素的影响下,患者疾病会恶化,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适症状,进而影响患者正常心理状态,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疗效[4];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影响治疗效果等。针对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影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用的康复护理措施中,加强对老年支气管患者的健康宣教,通过视频、面对面宣教以及健康手册等方式以增强患者对支气管疾病知识的掌握,同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并引导患者家属对其进行精神支持和生活照护,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改善其不良情绪,进而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支氣管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方面效果明显。另外在康复护理干预期间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干预,以有效改善患者体质[5],另外加强操作期间的精细化,降低呼吸道分泌物及感染对患者的影响,同时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缩唇呼吸法、腹部呼吸训练及吹蜡烛训练等呼吸训练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和不良症状。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心理状态及肺功能等方面应用效果较好。

4  参考文献

[1] 李健丽,周丽华,江彩兰.全面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1):119-121.

[2] 曲辉.优质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7):146-149.

[3] 鲍岩.探讨综合性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2):175-176.

[4] 王文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5):177-179

[5] 李滨,刘兰兰,张希霞.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急性发作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的效果解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6):83-94.

[2022-03-14收稿]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肺功能心理状态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Motive与Motivation:从休谟的动机论到动机论的休谟主义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PCI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后的康复护理分析
不同疗程胰岛素强化治疗对AECOPD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雾化吸入联合优质护理对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