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自我意识对人际需求的影响:性别和学科的双重调节作用
2022-05-13尹晨祖蒙丽凤
孟 鲁,尹晨祖,蒙丽凤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一、引言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很多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Fenigstein最早从特质论的角度对自我意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属于人格特质的自我注意倾向,并且根据这种注意倾向进一步把自我意识分为“公开的自我意识”和“私下的自我意识”[1]。他于1975年以大学生群体为被试编制了自我意识的测量工具,此后自我意识量表经过数次修订和发展,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各类人群特别是大学生人群的自我意识,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研究使用该量表调查不同类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或者探究自我意识与其他心理和行为变量的关系[2]。从现有研究不难看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不同群体中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甚至所学专业性质的差异等[3],这也是本研究聚焦于小学教育专业(以下简称小教专业)学生这个群体的原因,在自我意识方面该群体或许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机制。
人际需求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包括归属受挫和累赘感知两个维度[4]。Vanessa认为,人际需求与自我关注存在一定的关系,人际需求缺乏的个体由于体验到与外界失去联系,会把注意力转向内部从而产生自我关注[5]。国内研究也发现,自我关注与人际需求存在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人际需求会通过自我关注作用于社交焦虑[6]。在自我关注的早期研究阶段,曾经存在着“状态论”和“特质论”的争辩,目前普遍认为自我关注可以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是一种人格特质。上述研究中提到的自我关注(self-focused attention)正是基于“状态论”的视角,它是指个体某段时间对自己内部信息的觉知;而从“特质论”的角度,Fenigstein把个体稳定的自我关注倾向称为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
那么,作为稳定特质的自我意识与人际需求感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正是本研究关心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选取了“特质论”创始人Fenigstein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作为研究工具,来探究自我意识这一人格变量与人际需求感的关系。由于自我意识在大学生人群中存在着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异[7],故本研究选取性别和所学学科(即培养方向)两个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来探究小教专业学生的自我意识对人际需求的影响。
自我意识和人际需求都是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重要因素,比如自我意识与社交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有关[8],人际需求与孤独感、自杀意念有关[9]。小教专业培养的是从事小学教育的未来教师,该专业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需求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会间接对小学教育教学以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希望能为小学教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首先采用方便取样,在广西选取了两所设有小教专业的地方高等院校,然后在这两所院校的小教专业(含语文方向、数学方向、全科定向培养)随机抽取被试,发放问卷410份并全部回收,获得有效问卷381份,有效回收率92.93%。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分布情况(N=381)
(二)研究工具
1.自我意识量表(The Self-consciousness Scale,SCS)
本研究采用蒋灿修订的《自我意识量表》[10]。该量表共有23个题目,包括评定公我意识的7个题目,评定私我意识的10个题目,以及评定社交焦虑的6个题目。量表采用0-4点评分,其中第3、9、12题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自我意识越高。以往的研究表明,该量表的信效度良好,在本次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ɑ系数为0.832。
2.人际需求问卷(Interpersonal Needs Questionnaire,INQ)
本研究采用李晓敏等修订的《人际需求问卷》[11]。该问卷共15个条目,由自我累赘感和归属受挫两个分量表组成,采用1-7点评分,其中第2、6、11、12、14、15题反向计分。人际需求问卷主要测量人际需求的缺失和不满足程度,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归属感受挫和自我累赘感越高,人际需求缺失越严重,即人际需求越没得到满足。本次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ɑ系数为0.909。
(三)数据处理
采用IBM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小教专业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1.小教专业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现状
单样本t检验显示:自我意识总分明显高于量表总分的理论中间值46(t=25.37,P<0.001),因此小教专业学生自我意识总体水平较高。各量表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自我意识的描述统计结果
2.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分析
对自我意识总分及3个分量表分别在性别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社交焦虑得分上,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自我意识总分上,女生的自我意识得分同样显著高于男生(P<0.05);在公我意识、私我意识得分上,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
3.自我意识在学科上的差异分析
以学科为自变量,自我意识及分量表得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公我意识上,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后比较显示数学方向学生的公我意识得分显著低于全科定向学生(P<0.01);自我意识总分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数学方向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分低于全科定向学生(P<0.05)。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自我意识在学科上的差异分析结果
(二)小教专业学生人际需求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1.小教专业学生人际需求的现状
单样本t检验显示,小教专业学生的人际需求显著低于量表总分的中间值60(t=-22.36,P<0.001),说明小教专业学生的人际需求感偏低。描述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人际需求的描述统计结果
2.人际需求的性别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学生在归属受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人际需求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样是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人际需求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
3.人际需求在学科上的差异分析
以学科为自变量,人际需求总分及两个分量表得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累赘感在不同学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后比较显示语文方向学生的自我累赘感明显低于全科定向学生(P<0.05),在归属受挫和人际需求量表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表7。
表7 人际需求在学科上的差异分析结果
(三)自我意识与人际需求的关系
1.自我意识与人际需求的相关关系
为了解小教专业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需求的相关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私我意识,以及自我意识总分与人际需求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人际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具体情况见表8。
表8 自我意识与人际需求的相关分析(N=381)
2.自我意识对人际需求的影响:有调节的调节作用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发现,自我意识和人际需求存在相关关系,并且性别和学科对两者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自我意识和人际需求的关系,本研究进行调节效应检验。本研究的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以自我意识为自变量,人际需求为因变量,性别和学科为调节变量。采用海耶斯(Hayes)教授开发的SPSS Process(3.5版本)软件包里的模型3检验性别和学科的调节作用,即有调节的调节作用。采用哈曼(Harman)单因素方法对问卷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对所有的测量项目进行未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10个,且第一个公共因子解释了总变异的19.34%,低于临界值40%,说明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12]。
数据分析时对连续变量中心化处理,分类变量“学科”采用虚拟变量。结果如表9所示,交互项ΔR2显著,存在调节效应。进一步的简单斜率分析表明(见图2),在语文方向的女生群体中,自我意识对人际需求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0.28,SE=0.13,t=-2.11,P=0.04)。在全科方向的男生群体中,自我意识对人际需求同样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0.50,SE=0.20,t=-2.45,P=0.02)。其余条件下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图2中可以发现,语文方向和数学方向的简单斜率呈现出高度相似的趋势,这值得进一步的讨论。
图1 本研究的模型
表9 自我意识对人际需求的回归分析结果(N=381)
表9(续)
图2 自我意识对人际需求的影响(简单斜率)
四、讨论
(一)小教专业学生自我意识的差异
由表3可知,女生在自我意识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高于男生,其中社交焦虑和自我意识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国内的许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蒋灿认为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不是由于生理差异造成的,而是和社会文化有关[10]。一般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女孩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被要求应该避免冲突,温和谦让,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她们与男性相比更合群,更关注自己是否在别人心中形成良好的形象,也因此发展出了更高的公我意识;同时,女孩还被要求要安静、内敛、守规矩,因此她们的心思更加敏感细腻,善于反省和沉思,比男生拥有更高的私我意识。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研究并没有发现类似的性别差异[13],这更加证明了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很可能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从学科上看,全科生自我意识最高,数学方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公我意识显著低于全科生。其原因可能在于:第一,全科生年龄相对偏小。小教全科是专科层次,分为初中起点五年制和高中起点三年制,本次调查中初中起点学生的年龄很多在18岁以下,他们仍处于寻求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发展阶段,因而拥有更高的自我意识。个体在该阶段特别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他们的公我意识也很高。第二,全科生职业取向明确。全科生属于定向委培生,毕业后需回到生源地完成6年的小学教师服务期,而小教本科生却未必从事教师行业;教师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全科生更加关注自我形象,因此拥有更高的公我意识和自我意识。
(二)小教专业学生人际需求的差异
男生的人际需求得分高于女生,同时男生在归属受挫维度上的得分也高于女生。这表示小教专业男生的人际需求缺失比女生严重,男生的人际需求相对得不到满足。这可能和当前一些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高校,男女生比例失衡有关,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男生的交际面较女生狭窄,因为一般来说同性交往更多一些。交际面相对狭窄这一客观因素导致男生有更强烈的人际需求,也可能会导致男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高于女生[14]。
从平均值上来看,数学方向和语文方向学生的自我累赘感都比全科生低,语文方向学生的自我累赘感显著低于全科生。认为自己是他人的负担与累赘以及自我憎恨是自我累赘认知的两个维度。自我累赘感意味着个体往往拥有消极的自我评价,以及低自尊、羞愧、不安等心理状态。小教全科生自我累赘感相对较高的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或许与生源地和专业性质有关,小教全科生几乎全部来自农村地区,并且是专科层次,这些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拥有相对更高的自我累赘感。
(三)自我意识对人际需求的影响
1.自我意识与人际需求的相关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自我意识与人际需求呈现负相关,即自我意识越高,人际的不满足感越低。可能个体对自己认识得越全面,在人际方面就处理得越好,因此对自己的人际就越满足。有研究认为自我意识越低的大学生面临的人际困扰越多[15],本研究的发现与之类似,故提高小教专业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减少他们人际需求感的缺失。
社交焦虑与人际需求缺失存在正相关,即社交焦虑越高,人际需求的缺失感越高,即表示他们对自身的人际关系越不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人际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大学生由于长期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导致他们与现实社会脱节,由此产生的自我累赘感和归属受挫感会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系统同时产生作用,导致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同时,也会产生对社交活动强烈的、持续的恐惧[6]。这样可能会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缺乏自信,愈发回避与他人的交往。
2.性别、学科的双重调节作用
从学科上来看,小教数学和小教语文的回归趋势是一致的,而小教全科中男生、女生的趋势则与小教数学、语文相反,可见学科起到了调节作用。从表4和表7可以看出,小教数学和小教语文在自我意识、人际需求各维度都没有显著差异,调节效应的简单斜率分析又表明他们的斜率很接近,这说明小教数学和小教语文在这些心理特质上并无区别,因此可以将他们合称“小教本科”。这样看来,小教语文、数学和全科之间的差异更像是本科与专科的差异,这是本研究一个意外的发现,值得进一步验证。调节效应的出现说明不同学科之间不只是存在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心理机制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从性别上来看,同一学科内男生和女生的回归趋势总是相反的,可见性别的调节作用非常明显,这样学科产生的调节效应又受到了性别的调节。小教本科男生的人际需求随着自我意识的升高而升高,女生的人际需求随着自我意识的升高而下降;小教全科则刚好相反,男生的人际需求随着自我意识升高而下降,女生则稍微上升。性别的调节方向在不同学科之间发生了变化,说明这种性别差异不是由于男女生理差异直接导致的,而是跟其他因素有关。
人际需求是一种心理体验,自我意识对这种心理体验的影响为什么会受到学科和性别的调节,其内在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许与同性学生的数量有关,小教本科特别是小教语文班级中的男生比例较低,因此在本科班中男生同伴交往机会较少,拥有较高自我意识的男生会体验到更强烈的归属感缺失;而在全科班中男生比例相对较高,同伴交往机会较多,较高的自我意识反而加深了对获得的归属感的心理体验。反之,在本科班中女生的同伴交往机会较多,拥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加深了对获得的归属感的心理体验;在全科班中女生数量并不占绝对优势,因此较高的自我意识并不意味着能体验到更多的归属感。
五、结论
本研究聚焦于小教专业学生,调查了小教专业学生自我意识和人际需求的发展现状,并比较了自我意识和人际需求在性别、学科上的差异,重点探讨了作为稳定人格特质的自我意识对人际需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我意识能负向预测人际需求感,这种关系不仅受到所学学科的调节,而且还进一步受到性别的调节。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条件限制,在选取调查学校的时候采用了方便抽样,这可能会导致样本的代表性偏低。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针对小教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可以尝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来降低他们人际需求的缺失感。自我意识虽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本次研究中的小教专业学生,自我意识和人际需求发展现状良好,他们拥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并体验到较低的人际缺失感,因此他们是不需要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干预的,但这为以后的教育提供了思路,由于自我意识与人际需求总体上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来降低人际需求上的缺失感是可行的。具体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设计相应的内容模块,或者在班主任工作以及日常教学中渗透相关知识和活动。第二,小教全科和小教本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或许应该有所区别。本次研究虽然只涉及了自我意识和人际需求感两个心理健康指标,但也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推测。从上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小教数学和小教语文方向的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需求各维度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他们在有些维度上与小教全科生差异明显,比如小教全科生体验到更多的自我累赘感。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模块的设计中,针对不同培养方向的学生应该有所侧重,特别是对小教本科和小教全科进行区分,这样很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