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鳞癌患者FGFR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2-05-13吴科芳

健康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吸烟史鳞癌分化

陈 杰,吴科芳

(1.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浙江 宁波 315324;2.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长河分院 内科,浙江 宁波 315324)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增长。鳞癌占非小细胞肺癌的25%~30%,细胞毒性药物是晚期肺鳞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生物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逐渐从传统细胞毒性药物转移到靶点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FGFRs)属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的一种,能够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结合,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新生血管形成、创伤修复等生理过程。FGFRs异常表达可使细胞过度增殖,FGFRs还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及化疗药物抗药性有关,因此被认为是抗肿瘤药物的分子靶点。FGFR1是FGFRs的4种亚型之一,研究发现FGFR1高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本研究对比观察FGFR1在肺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肺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肺鳞癌临床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5月于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34~82岁,平均(58.29±6.73)岁;有吸烟史31例;分化程度:低分化21例,中分化16例,高分化8例;有淋巴转移27例;第8版国际肺癌TNM分期:Ⅰ期18例,Ⅱ期12例,Ⅲ期9例,Ⅳ期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②符合2015年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中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分型标准;③未接受过放、化疗;④信息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精神疾病史。

1.2 材料和试剂 兔源FGFR1多克隆抗体由美国Abnova公司提供,SP免疫组化试剂盒、磷酸盐缓冲液(PBS)及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均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二甲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盒购于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 检测

1.3.1 免疫组化 收集所有45例患者的肺鳞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取5 μm石蜡组织连续切片,脱蜡,梯度酒精水化,PBS漂洗3×5 min。所有组织标本均采用微波修复抗原,滴加兔源FGFR1多克隆抗体(1∶100稀释),4 ℃冰箱过夜。取出切片,PBS漂洗3×5 min。依次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和SP溶液,每片滴加新鲜配制的DAB显色液,光学显微镜下控制反应时间(1~5 min),蒸馏水充分冲洗,复染,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1.3.2 结果判定 400倍光学显微镜下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视野,要求细胞定位明确,间质清晰,无背景着色,每个视野计数100个肿瘤细胞,结合阳性细胞数目所占比例与细胞染色强度进行评分。阳性细胞数﹤5%为阴性(-),计0分;5%~25%为弱阳性(+),计1分;26%~50%为中度阳性(++),计2分;>50%为强阳性(+++),其中51%~75%计3分,>75%计4分。按照染色的深浅分为不着色(0分)、淡黄色(1分)、黄色(2分)、棕黄色(3分)4级。最终表达结果为每张切片阳性细胞数评分与染色强度评分的乘积,阴性表达指分数≤3分,阳性表达指分数﹥3分。

1.4 随访 统计随访时间和生存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肺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GFR1在肺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FGFR1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2.22%,28/45)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5.56%,1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03,<0.05)。

2.2 FGFR1在不同临床资料肺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 肺鳞癌患者FGFRl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的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远处器官转移、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FGFR1在不同临床资料肺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n(%)]Table 1 FGFR1 expression in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n(%)]

2.3 FGFR1表达与肺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该组病例中40例获得随访,失访5例,随访时间3.9~41.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4.40±6.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80个月,其中FGFR1表达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4.94个月,FGFR1表达阴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5.09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TNM分期、吸烟史、FGFR1阳性是影响肺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0.05),见表2。

表2 肺鳞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2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肺鳞癌发生率仅次于肺腺癌,全球每年约有40万患者死于肺鳞癌。肺癌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谱不同,存在明显的个体特征。个体化治疗模式逐渐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FGFR1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提示FGFR1的高表达可能是引起肺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肺鳞癌患者中发生FGFR1基因扩增的概率为10.7%~20.7%,高于肺腺癌的3%。研究发现,FGFR1基因扩增和表达与吸烟状况有关,男性、有吸烟史的肺鳞癌患者的FGFR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女性和无吸烟史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肺鳞癌患者FGFRl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的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远处器官转移、TNM分期均有显著差异,FGFR1表达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于FGFR1表达阴性组患者,提示FGFR1表达与肺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密切关联。有文献报道,胃癌患者FGFR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呈正相关,可能与lncRNA-BBOX1-2正向调节 FGFR1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赖蓉的研究结果显示,肺鳞癌原发灶SUVmax与T分期存在显著关联,相关系数为0.324(=0.005),与 N、M分期无关。王雨亮的研究结果显示FGFRl的基因扩增与TNM分期无关。本研究结果显示,TNM分期Ⅳ期患者FGFRl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TNM分期者,后续还需加大样本量和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明确FGFRl表达在肺鳞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TNM分期、吸烟史、FGFR1阳性是影响肺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FGFR1表达可作为预测肺鳞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指标及治疗靶点。

综上所述,FGFR1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FGFRl表达在不同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远处器官转移、TNM分期的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FGFRl阳性是影响肺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FGFRl表达结果可作为判断肺鳞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吸烟史鳞癌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