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杂技专业的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2022-05-13闫春丽
文、图|闫春丽
[作者单位: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
闫春丽老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
杂技中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德艺双馨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数学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我做了多种尝试,也有了一些收获。
一、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在数学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而这种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基于教学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敢于尝试,敢于发现,敢于提出问题,从而有效地改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被动态度。为了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我常常结合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以及专业课的相关问题组织教学,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课堂化,把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学生愿意接受的内容,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去体验数学与生活及专业的关系。
1.数学情境贴近学生生活
我紧紧把握住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古典概型》这一课时,针对正在排练的杂技剧《一念花开》的剧情,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问题:同学们,在你们进行钻圈或空竹训练时,每钻一次,空竹每抖一次,结果有几种可能性,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当我利用这些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问题带领他们进入学习状态后,他们会就很主动地进行小组讨论。在和谐的氛围中与组员进行思维的碰撞,加之教师的适时指导,进行提炼升华,最终较好地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使数学课堂更接近学生的训练、学习生活,学生身临其境,能轻松地接受新知识,从而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
在练习环节,我经常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专业课和生活中的经验编题,然后让同组的同学做题,这样使每名学生都能很主动地参与进来,提高了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客观世界的能力,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数学理解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学中,我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取出数学问题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并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我这样设计: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利用白纸,做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要求这两个物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同。上课前,我带了四袋小米放在讲台上,并且故意让每名同学都看到。然后我查看同学们做的圆柱和圆锥是否符合要求。当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给我看、给我讲是如何做的,我及时表扬他们做得标准和美观。上课时,我提问:“同学们都知道圆柱的体积是底面积乘以高。那么,你们知道圆锥的体积如何计算吗?”学生们听到这个问题后,有的说“比圆柱的体积小”,有的补充说“比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小”。我追问:“你们认为小多少呢?”学生们一时没有了声音,有的组在小声地讨论。过了一会儿,有一名同学表示可以量一量。这提醒了同学们,他们每组都赶紧来拿我讲台上的米袋子,经过试验,同学们最终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节课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完了。然后大家还讨论了生活中利用圆锥和圆柱的地方,哪些是从体积的角度考虑的,同学们的讨论非常热烈。通过设计这样的课堂,学生们对数学发生了兴趣,真正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数学抽象思维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过程,如果学生有了实际体验活动,那么他们在数学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会有更加强大的动力,我将杂技演出训练中的元素作为体验活动的道具,为数学抽象思维的培养提供可行的方法。在学习《椭圆的定义》这一课时,正好是学生们排练《一念花开》的时候,我这样设计了我的课:①请大家想一想:在《一念花开》球技表演中,旋转的桌台轨迹是圆吗?②我拿了一个空竹放在讲台上,然后对学生们说:“这是你们熟悉的空竹,你们知道它和数学有怎样的联系吗?”学生们都很惊讶,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然后我拿出三个用萝卜做的空竹(形状一样,我课前做的),再用刀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得出了三种曲线,这一下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这一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③当学生们讨论完后,我追问:“那你们知道如何能画出标准的椭圆吗?”学生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每组同学都激烈地讨论,在反复讨论、论证后,同学们得出了画椭圆的方法(我在课前,给每一组都发了几根线绳),并且根据椭圆的画法,很自然地就得出了椭圆的定义。
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方法,突破了这一课的难点,每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学生对知识本源探究的渴求,学生真正体会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4.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请每一组同学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手机的套餐(话费和流量),并说一说自己每个月的手机费用大概是多少。然后每一组报上一种套餐方案。在同学们报上方案后,我们选出三种不同的套餐方案,列出每一种套餐方案中通话时长、使用流量和费用的函数关系,再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通话时长和使用的流量代入函数关系式中,看看自己的手机套餐是否为最优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参与度特别高,每名同学都想验证自己所选的套餐是否为最优化的。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例,突破了教学难点,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杂技专业学习密不可分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最终能够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带领着学生们在杂技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与杂技专业的关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受生活中专业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从而使学生更喜欢数学、更愿意学习数学。
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
利用空竹进行现场教学
1.数学知识在杂技表演中的应用
学生们在排练《俏花旦——集体空竹》时,由于演出场地不同,人数和站位都要相应的调整,我和学生们一起设计了几组方案,应付不同的场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常和我说的话就是“学好数学,用处大了”。是的,把数学学好,再能运用到专业训练、舞台表演上和创作筹划上,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2.数学知识在道具制作中的应用
中国杂技团的节目非常精彩,一方面得益于节目中演员们的精湛技艺;另一方面道具的设计也是重要因素。道具的设计中就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物理知识。比如通过对《灵唤·多维幻想——集体球技》《九级浪——杆技》中的道具分析,我和学生就运用到了数学和物理知识。我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去研究使用道具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杂技表演、杂技道具研发都离不开数学。
3.数学品质在专业学习中的体现
学生常常会抱怨专业课苦、累,动作难,不想练了,这时我会给他们打气,鼓励他们:“你们连最难学的数学都能学明白,就没什么难事了!”当他们抱怨题难,不想做时,我会说:“再换个思路,尝试一下新的方法,坚持就解出来了,这和你们练功一样,只有坚持、思考、不断尝试,才能取得成功!”慢慢的,我的数学课越上越顺,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可见,数学课也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杂技数学无处不在,杂技数学课堂丰富多彩,让学生树立数学的意识,帮助他们培养兴趣、建立信心,像热爱艺术一样,将更多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别具匠心”的成就感。教师在研究课标、教材的同时,去研究学习杂技的学生,研究他们的专业学习、专业发展,杂技专业的数学课堂就一定会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