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观鸟旅游发展对策
2022-05-13刘三峡喻杰覃垚鑫吴楠周友兵
刘三峡 喻杰 覃垚鑫 吴楠 周友兵
摘要:观鸟旅游是一种重要的生态旅游形式,对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神农架林区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拥有优良的自然生态,丰富的野生鸟类资源以及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具备开展观鸟旅游的基本条件。神农架林区观鸟旅游属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林区观鸟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产业人才、丰富活动形式、塑造观鸟旅游品牌等针对性建议,旨在推进林区观鸟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关键词:观鸟旅游;生态旅游;神农架林区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3020(2022)02-0079-04
1观鸟旅游内涵及其发展现状
1.1观鸟旅游相关概念
观鸟是指利用望远镜或相机等观测记录设备在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对自然状态下鸟类行为和形态进行观察的一种户外活动[1]。鸟类是自然界中较容易为人类所接近的一类野生动物,鸟类的行为形态丰富多彩,通过观鸟可以亲近自然,愉悦身心。
观鸟活动最早兴起于英国和北欧,受达尔文精神的影响,由上层社会人士推崇,一开始属于贵族活动,后逐渐在欧美国家普及,历经20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时尚户外运动[2]。而“观鸟旅游”一词的出现,则是在观鸟活动日益普及并与传统旅游活动相结合后逐渐向“专业化”和“休闲化”两个方向同步发展而产生的[3]。目前学术界对于观鸟旅游没有统一的概念,国内普遍认为其是指观鸟爱好者离开常住地,前往野生鸟类的自然栖息地参加观鸟活动而进行的有关旅游活动的一段短暂经历[4]。
1.2国内外观鸟旅游发展现状
观鸟旅游作为生态旅游重要的形式之一,在世界各地吸引大批爱好者,并以其知识趣味性、发展可持续性和环境亲和性等特点逐渐成为生态旅游中最具活力的代表[5]。
西方国家拥有众多的观鸟爱好者,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观鸟者前往世界各地开展观鸟活动。据统计,70%的英国国民都有观鸟的习惯,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RSPB)会员数高达100余万[6]。在美国,观鸟旅游位居国民户外活动项目的第三位,每年超过10亿人次进行观鸟活动,仅湿地观鸟人数就达2 400万,湿地保护区消费额达52亿美元以上,北美地区的观鸟旅游活动已经形成了一项巨大的产业,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50亿美元,并可提供6万多个就业机会[7]。
中国观鸟活动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外国观鸟者进入我国内陆地区开展观鸟活动,并引入观鸟理念。90年代末,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兴起观鸟活动,参与者多为热爱鸟类的精英分子[8]。进入21世纪,观鸟活动迅速发展,全国各地观鸟人数骤增,众多观鸟组织成立。2002年12月初,第一届中国观鸟大赛在湖南岳阳东洞庭湖国家级保护区成功举办,近20支观鸟队伍参赛。随着国内观鸟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许多具有丰富鸟类资源的地区,先后开展相关活动,吸引国内外鸟类爱好者。河南董寨、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黑龙江扎龙、广西弄岗、青海湖、贵州威宁草海、云南盈江等地,均为热门观鸟胜地。《2018年中国观鸟爱好者和观鸟组织本底调查报告》显示[9],2017年观鸟活动人数超过14万人次,截至2018年,我国观鸟组织社团会员人数已累计超过11万人。目前,全国观鸟生态旅游地约百余个,通过观鸟旅游实现了区域内经济需求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观鸟旅游近10年来在我国逐渐兴盛,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作用[10],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工作之余,探索“观鸟”带来的精神愉悦;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幅投入,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总结和实践,使得以鸟类为代表的各类野生动物得到较好保护,种群数量开始稳步增长。此外,各地政府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推动各类自然生态旅游和自然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更多人了解、接触、参与其中,推动新兴产业链形成,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
湖北林业科技第51卷第2期刘三峡,等:神农架林区观鸟旅游发展对策2神农架观鸟旅游优势分析
2.1自然生态优良
神农架林区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地处鄂渝陕交界,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全区国土面积3 253 km2,东与湖北襄阳古隆中景区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长江三峡毗邻,南依湖北宜昌三峡大坝而濒三峡,北倚湖北十堰且近武当;神农架是湖北“一江两山”旅游区核心景区之一,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57′,其主峰神农顶海拔3 106.2 m,是我国华中地区的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11]。
神农架为大巴山脉东段中山地貌。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立体气候,孕育了多样的栖息地类型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保存有全球北纬30°带最为完好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全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1%以上,保护区内更是达到96%,是古老孑遗植物和珍稀濒危动物的生息繁衍地和庇护所,被誉为北半球同纬度上的“绿色奇迹”[11]。
2.2鸟类资源丰富
神农架在动物地理区系上属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界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其成为动植物的过渡区和交汇地,因南、北方均有鸟类进入,神农架形成了鸟类东洋种和古北种相混杂的特点[1215]。
湖北有记录的野生鸟类约570种,其中神农架占据约400余种[16],近年来不断有鸟类新记录产生[1720]。神农架野生鸟类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90余种[2122],中国鸟类特有种14种,如白冠长尾雉、银脸长尾山雀等,珍稀鸟类资源丰富。目前,相关地区鸟类资料已出版七本,分别是《神农架常见鸟类识别手册》[23]《神农架鸟类图鉴》[24]《神农架大九湖鸟类鉴赏》[25]《神农架陆生脊椎动物名录》[26]《神农架地区自然资源綜合调查报告》[12]《神农架地区陆生脊椎动物资源》[13]《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14]等。
2.3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神农架林区属于传统旅游地,随着保神高速和郑万高铁的加快建成及全线贯通,乡镇道路加密升级,机场稳定运营,全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林区交通网、信息网、水利网、市政网、能源网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宜居宜旅、八面玲珑”的小镇格局和特色文化逐步形成。
神农架传统旅游景区开发成效显著,旅游受众广泛,旅游人数持续攀升,2019年全区接待游客约170万人,同比增长7.7%。基于此,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凭借丰富的鸟类资源,吸引和培养生态旅游爱好者,发展以观鸟旅游为代表的新型生态旅游,不仅利于老景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利于乡村产业振兴,对野生鸟类保护工作亦有积极的意义。
2.4观鸟旅游发展势态良好
持续开展观鸟大赛。神农架观鸟旅游发展较晚,目前属于初步探索阶段。1983年湖北省首次举办“爱鸟周”活动,此后观鸟活动在神农架开始兴起。目前,神农架本地观鸟爱好者20余人,自发建立约500人规模的神农架观鸟爱好者全国交流群,推动神农架林区观鸟活动的开展。2019~2021年,神农架国家公园连续三年举办“神农架国家公园杯”观鸟大赛,全国各地知名观鸟人士踊跃参加,神农架知名度得到提升。大赛期间,旅游人数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观鸟旅游产业的发展。
建成观鸟示范基地。在林区文联和林管局支持下,2020年示范观鸟基地分别在红举、东溪、板仓等地建立。基地内可观察野生鸟类50余种,包括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红腹角雉、勺鸡、斑背噪鹛、橙翅噪鹛、白喉噪鹛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及珍稀鸟种。以红举观鸟基地为例,建立以来,吸引了大批爱鸟人士,带动了当地农家乐餐饮住宿等服务产业消费,一年内实现盈利10多万元,发展势态良好。基于此,神农架林区观鸟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3神农架观鸟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3.1观鸟旅游尚不普及
作为新兴的生态旅游形式,观鸟旅游在当地尚不普及,大众对其暂无充分认识。观鸟是一项具有一定門槛的活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必要的专业设备,使得普通游客难以独自体验观鸟旅游的乐趣,而当地居民大多数几乎未接触过观鸟活动,缺乏鸟类分类识别、生态习性及保护知识与技能。同时,部分偏远地区仍有影响鸟类活动的现象,不利于生态保护,也阻碍了观鸟旅游产业的发展。
3.2活动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
面对日益兴盛的观鸟旅游产业,林区提出了“建设世界观鸟基地”的目标,但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规划。林区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程度较高,活动形式丰富,而观鸟旅游的开发尚属起步阶段,整体活动形式较为单一。虽然在2019~2021年连续三年举办观鸟大赛及鸟类摄影展等活动,但因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参与者多为鸟类爱好者和生态摄影师,大部分没有基础的普通游客难以参与,故而观鸟活动的总体游客参与度低。媒体宣传是打造观鸟旅游品牌的重要方式之一。尽管林区进行了相关的宣传,但依然存在宣传面不广,宣传力度不足,效果不佳等困境。
3.3观鸟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
观鸟活动的群体以鸟类爱好者为主,但目前林区尚无专业的旅行社提供针对性服务,导致活动开展形式依然以群众自发组织为主,观鸟旅游体验不佳。而大量自发组织无规律的观鸟活动,缺少统一管理,难以保证参与者都具备正确的观鸟方法及护鸟常识,极有可能对林区自然生境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出现“边观察边破坏”的现象。
观鸟旅游可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带动当地餐饮、住宿、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传统旅游服务业发展。自发开展的频繁而无序的观鸟活动,与神农架传统旅游产业尚未紧密结合,难以促进当地经济现状的改善。观鸟旅游产业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观鸟活动与经济效益的“互惠”关系缺失,导致当地居民热情度不高,不利于后续发展。
4观鸟旅游发展对策
4.1培养产业人才,普及观鸟活动
发展观鸟旅游迫切需要培养一批熟悉本地区环境、相关政策法规并掌握一定鸟类知识的专业人才。同时,吸纳部分农、林、生物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高素质的青年观鸟者担任兼职导游,开办专业观鸟旅行社,传递观鸟知识和生态理念,促进观鸟旅游向大众化、年轻化、多样化、创新化发展。
在传统旅游景点,结合鸟类资源情况布设科普展示板,提供观鸟基础设备租赁服务,有助于观鸟活动的普及。支持专业旅行社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多样的观鸟旅游形式,如亲子观鸟旅游、鸟类研学旅游、自然体验营等,为不同需求游客提供针对性服务,最大限度保证观鸟旅游的趣味性和科学性,扩大受众群体。
加强鸟类知识普及,做好本地鸟类科普工作,推动鸟类知识进校园,在中小学开设相关兴趣课程,以及鸟类自然观察等研学活动,培养青少年爱鸟护鸟意识,为观鸟旅游产业的长久发展储备人才。
4.2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观鸟旅游规划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必须认真调查评估林区现有资源条件,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开发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统一协调各单位,为当地观鸟旅游的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有序开发。同时,应加强对观鸟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科学规划旅游路线及活动内容,规范观鸟旅游者行为,建立完善的监管评估体系。对于重点生态保护区,坚持“生态化、低强度、低密度、有限开发”的原则,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4.3打造综合性观鸟基地,提升经济效益
林区民居多分散住在山林的独户,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十百千”工程的实施,农户房屋功能得到大幅改善,具备接待游客的条件。基于此,可在不破坏生态前提下,适度开发,支持一批农户建设专门的观鸟基地。同时,以林场、保护站、村为单位建立观鸟点和线路,逐步推向全区。以爱鸟人士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观鸟活动带动住宿、餐饮、租车、户外装备等相关服务业和商品零售业,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改善其生活水平,亦有利于林区生态旅游建设的全面性、综合性、丰富性发展,使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形成“互惠”关系,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林区绿色发展。
4.4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观鸟品牌
在景区公众场所,投放观鸟旅游电子海报和视频等宣传材料,向大众普及爱鸟护鸟理念,通过电视台、新闻报刊、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多方位宣传,和国内外知名观鸟组织、观鸟网站、旅行社等合作,持续开展观鸟大赛、鸟类摄影展等活动,在参考国内外观鸟旅游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丰富观鸟旅游活动的形式,扩大其影响力。
鼓励爱鸟人士在网络平台分享拍摄的鸟类照片、发表相关游记,以间接促进当地观鸟产业的品牌宣传。支持鸟类相关文创产品开发,如鸟类画册、明信片、模型等,产品上架景点销售区,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宣传效果。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完善产业体系,加大媒体宣传,打造神农架林区观鸟生态文化和品牌,进而助力林区观鸟生态旅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Cagan H.,Sekerciogl U. Impacts of birdwatching on human and avian communities[J].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2002,29(3):282289.
[2]肖乾丽,杨建美,Deepa Basnet,等.国内观鸟旅游研究综述[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9,24(1):33-38.
[3]李越.北戴河观鸟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J].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3(4):136-138.
[4]张鑫.观鸟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沈阳市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5):90-93.
[5]赵金凌,成升魁,Jim Harkness,等.国内外观鸟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21(12):85-90.
[6]唐欣然.南通沿海滩涂湿地观鸟旅游发展探析[J].江苏林业科技,2015,42(3):55-57.
[7]劉娜,王秋萍,任晓彤,等.湿地观鸟旅游可行性及其生态减贫作用分析—以黑龙江泰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野生动物学报,2019,40(2):422-428.
[8]廖明旗.中国观鸟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6-89.
[9]朱雀会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2018年中国观鸟爱好者和观鸟组织本底调查报告[R].中国鸟类观察,2019,18(1):4-7.
[10]Ma Zhijun,Cheng Yixin,Wang Junyan,et al.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rdwatching in mainland China: a new force for bird study and conservation[J].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2012,23(2):5-7.
[11]赵常明,韩文斌,申国珍,等.开通机场和列入世界遗产对神农架游客增长的影响[J].生态科学,2018,37(3):138-142.
[12]廖明尧.神农架地区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13]周青春.神农架地区陆生脊椎动物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14]朱兆泉,宋朝枢.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15]谢宗强.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16]翟兴波.神农架新发现10种野生鸟类[N].(201910-30)[2020-09-23].http://hbrbshare.hubeidaily.net/hbshare/news/detail_index.html?contentType=5&contentId=611159&cId=0.
[17]刘三峡,喻杰,崔继法,等.湖北神农架发现白眉林鸲[J].湖北林业科技,2017(6):45,75.
[18]喻杰,刘三峡,王冰鑫,等.湖北神农架发现淡绿鵙鹛[J].湖北林业科技,2017(2):89-90.
[19]喻珺頔,吴楠,喻杰,等.湖北神农架发现灰蓝姬鹟[J].湖北林业科技,2020,49(5):77-78.
[20]马国飞,余辉亮,赵勇,等.湖北省鸟类分布新记录栗头树莺[J].湖北林业科技,2021,50(2):82-83.
[2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EB/OL].(2021-02-05)[2021-10-15].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7/20210205/1530208
34857061.html.
[22]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23]喻杰,吴楠,周友兵,等.神农架常见鸟类识别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24]易伟.神农架鸟类图鉴[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5]张久国.神农架大九湖鸟类鉴赏[M].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19.
[26]周友兵,雷博宇.神农架陆生脊椎动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唐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物种互作网络的海拔分异及其在生物多样性维持中的作用机制”(31971541)。
作者介绍:刘三峡(1972~),女,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野生动植物保护。
周友兵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