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益建造理论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探究

2022-05-13吴健平

科技资讯 2022年6期
关键词:管理效率管理模式建筑工程

摘要:在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下,建筑管理对于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精益制造理论被建筑工程制造所推崇,精益建造的建筑管理模式的基础就是 TFV 理论,享誉业界。该文正是基于此,以精益制造理论为背景,探索精益制造理论的价值,探索精益建造理论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以期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精益制造 建筑工程 管理模式 管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TU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3(b)-0000-00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 Under Lean Construction Theory

WU Jianping

(Fuzhou Software TechnologyVocational College,Fuzhou,Fujian Province,350001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t present, lean manufacturing theory is respected b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The basis of le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is TFV theory, which is well-known in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aking lean manufacturing theory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lue of lean manufacturing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ode under lean construction theor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 Lean manufacturi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odel;Management efficiency

在經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产业化的时空背景下,建筑行业的传统业态发生嬗变,以劳动力增密的传统竞争环境转变为技术增密的竞争环境,因此,如何优化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水平?如何更好地面向市场需求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如何提高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际运用?解决这些问题,必将成为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核心议题。调查发现,相比于制造业在新技术、新方法、新流程等方面的广泛运用,建筑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运用幅度较低,导致出现产品质量低、生产效率慢等问题,且围绕着房屋质量问题(漏水、渗水、建筑材料不合格等)的新闻屡见不鲜,反映出建筑工程质量的问题。项目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砝码。近年来,为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复杂化、大型化和信息化的需求,诸多项目管理理论得以创新和运用,譬如BIM技术、精益制造理论等,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益制造理论源于精益生产。何谓精益生产?即是在生产过程中强调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注重准时生产、全员积极参与改进,最终实现产品利润的最大化。将精益生产运用于建筑项目建设,在于建筑工程项目亦是产品生产,把精益制造理念与建筑工程项目相结合,以优化管理、改进管理,最终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的项目管理方法体系。无疑,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现场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工程安全、质量、效率和效益。然而,在审视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时发现,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包括现场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现场管理理论方法缺位、现场管理过于粗糙等,严重制约建筑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对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中嵌入精益制造理论,突出精益制造理论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任务分配、流程优化、价值呈现等方面发挥作用,识别出关键性影响因素,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对于降成本、节能耗、去产能必将带来可喜的效果[1]。该文正是基于此,以精益制造理论为视角,探索精益制造理论视角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模式,为建筑工程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增强行业竞争力厚实基础。

1精益制造的概述

精益制造理论起源于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丰田公司在企业生产管理上的创新,精益生产强调按时生产、高效生产、质量生产,突出生产过程中的精益求精,以质量为生命、以效率为核心,这就是丰田为什么能够走向全球的重要推因。事实上,精益制造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被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尤其是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精益制造理论被研究较为透彻、运用较为广泛,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对于精益制造理论在建筑工程行业的研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Remon教授提出,建筑行业发展离不开精益制造理论的指导,在精益制造理论下,建筑行业在质量和效率方面都将取得飞跃,不仅能减少建筑浪费、提高效率,对于优化工作流程亦是大有裨益的。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教授Bhargav Davez 通过收集建筑行业发展数据,分析建筑行业施工管理的问题,将精益制造理论和信息化管理相结合,突出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在建筑项目施工周期中的运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我国,精益制造理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研究不断深入,效果显著。陈永强研究利用精益建造理论从满足客户需求、提高设计水平、减少变化提高绩效、标准化管理和项目过程绩效评价这5个方面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并且得出了在保证质量、最短工期、消耗最少资源的条件下,以建造移交项目为目标的新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殷彬提出了精益建造体系在建筑企业中应用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建筑企业管理现状,提出了适应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管理模式。

2精益制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价值审视

2.1有助于改善建筑施工现场不规范管理

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对我国GDP奉献率达到20%以上,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无疑,建筑行业发展的质量高低,与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密切相关[2]。然而,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譬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建筑施工材料乱堆乱放、建筑施工安全事件屡禁不止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更有管理方法不规范的问题。因此,从精益制造理论出发,探寻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对于优化和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是大有裨益的。

2.2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建立良好声誉

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慢慢走向饱和状态,在“房住不炒”的理念下,建筑工程项目要提高效益,必须要着眼于施工现场管理,着力于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因此才能不断提高行业竞争力。精益制造理论讲究低成本高效率,讲究全员参与,讲究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于创新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的管理效率低问题,进而提高企业声誉,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3]。

2.3有助于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生命线,缺乏质量的建筑工程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企业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的项目质量?现场管理是重中之重。精益制造理论嵌入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强化对项目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工期等进行细致化、精密化的管理,以不断提高工人的质量观、效益观,杜绝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不规范现象,最终服务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

3精益制造理论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

精益生产思想是精益制造的来源,精益建造的建筑管理模式的基础就是 TFV 理论。建筑产品本身具有一次性、唯一性的特点,然而,对于建筑企业和建筑管理模式,存在循环性、创新性和重复性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引入BIM、精益化等管理模式,即是要创新管理模式,以不断增强企业的发展竞争力。基于精益制造在实现价值最大化、流程最优化、管理最佳化的优势,在精益制造理论视角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从以下进行探索[4]。

3.1突出硬性管理,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任務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就是一个对工程任务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践中,存在生产转换任务管理的特点,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硬性化的管理特点,将建筑工程分割成为若干个模块,不同模块相互割裂,导致“孤岛效应”,是一种非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基于精益制造理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将整个工程任务周期纳入到管理范畴之中,以硬性管理为内核,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突出客户的需求导向,按照建筑工程合同的细则进行任务管理,突出在时间节点上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实施跟踪式管理,以增强管理粘性,推动建筑工程任务保质保量完成[5]。同时,基于精益制造理论下的建筑工程任务管理,以全生命周期为原则,强化合同管理,在不改变合同任务条款的前提下,为提升工程完成质量,会制定相应的完成清单,按照清单进行任务管理,并鉴于工程完成效率和质量,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奖励,以激活工程任务管理的动力。总之,任务管理成功的关键就是无竣工核查清单、低成本和准时交付,精益制造理论所衍生的任务管理模式,对于建筑工程任务的完成意义重大。

3.2强化柔性管理,构建全过程式的流程管理模式

何谓“流程管理”?顾名思义,即是以生产流程为切入点,强化各个流程之间的勾连,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4]。在传统建筑工程流程管理中,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缺陷,如信息技术在流程管理中的缺失、任务管理“孤岛效应”等,导致流程管理不优。精益制造理论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同时,以柔性管理为核心,分析不同流程之间的管理粘性,强化不同流程之间的对接、协同与配合,以增强不同流程之间衔接度,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以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流程管理最大的优势在于针对具体的施工现场环境和条件分析出生产的效率与可能存在的变化,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应对,提出卓越的流程再造方案。譬如: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可能会因为气候条件(暴雨、风雪、泥石流等)阻碍工程施工的进展甚至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精益制造强调全过程式流程管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增加机器、调配人力等),也就是说,在硬性的任务管理下,强调柔性的流程管理,着眼于建筑施工的全局,并且让每个步骤都稳定、平衡的完成。

3.3聚焦客户满意,形成项目整体化的价值管理模式

基于精益制造理论下的价值管理,说到底,就是围绕客户需求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客户价值。价值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题中之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户优先”的原则理应得到贯彻,否则,建筑企业发展就会窄化。那么,在精益制造理论下,建筑工程管理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分析客户的价值数据,对顾客所默许和表达的各种价值参数进行充分地理解,譬如:环境舒适度、工程质量度、施工效率等,并针对这些价值数据的实现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以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实际上,如果只考虑项目整体,价值管理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其优势主要在于它真正为客户的需求考虑,而客户的满意程度则是决定了价值管理自身的价值。总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益制造理论能直接对接客户的价值需求,对于客户价值的实现具有相对系统和深刻的分析,并能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是一种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模式,最终做好顾客服务,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6]。

参考文献

[1]黄振中.基于精益建造理论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3):55-58.

[2]吴坚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思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11):108-109.

[3]高丹丹,杨阳.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江西建材,2021(10):244-245.

[4]魏宏亮,牛昌林,吴星蓉,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21,19(10):113-117.

[5]林陵娜,苏振民,王先华.基于精益建造体系的施工安全监控模式构建及运行[J].中国港湾建设,2018(6):78-81.

[6]白保琦.信息技术在智能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1,50(9):98-99.

基金项目: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建筑信息化背景下建设项目精益建造实施研究”(编号:JZ180670)。

作者简介:吴健平(1989-),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信息化。

猜你喜欢

管理效率管理模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提升
变电运行管理效率及维护能力的提高措施探究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