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文化逻辑与时代价值
2022-05-13许烽
摘要:浙东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核心内涵是:“生死与共、不负人民”的民本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团结进取、自立更生”的奋斗精神。浙东革命精神的生成,源于浙东文化的历史滋养,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丰富了其底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学铸就了风骨;“宁波帮”勇立潮头的气势炼成了其气派。作为当代中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浙东地区,其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一)以凝心聚力为价值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实现美好生活更高追求;(二)以培根铸魂为价值载体,保持奋发图强,交出共同富裕高分报表;(三)以激励感召为价值动力,勇于改革进取,写好“现代化先行”时代答卷。
关键词:浙东革命精神;文化逻辑;时代价值;重要窗口
中图分类号:D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8-0017-04
回望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长河,浙东革命史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浙东革命精神”已成为激励浙东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力量源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赋予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立足“重要窗口模范生”①视野,研究浙东革命精神生成的文化逻辑,探寻时代价值,对于浙东革命老区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浙东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
浙东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所提到的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处于浙江东部杭州湾两岸,沪杭甬之间。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将爪牙伸向浙东宁波一带,党中央认为“有单独成立战略单位之必要”[1],浙东革命根据地应运而生。民本精神是浙东革命精神的根本旨归,求索精神是浙东革命精神的动力特征,奋斗精神是浙东革命精神的实践灵魂。
(一)“生死与共、不负人民”的民本精神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从政治上讲,1941年到1943年,根据地就在各地各级设立部队性质的办事处,最大程度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群众力量。1944年成立了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作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最高行政机关[2],1945年选举产生浙东行政委员会及临时参议会。从经济上讲,围绕“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执政理念[3],初期设立了三北、四明2个财政经济委员会,后又设立行政公署财政经济处[4],组建银行发行抗币[5]。特别是根据地北撤前,浙东银行还完成了“调剂金融市场,发展社会经济,充实抗战力量”三大任务[6]。在文化教育方面,根据地实行抗战宣传及民主教育,“尽一切可能方法推行群众文教工作”[7]。再看部队纪律,根据地严明党纪军纪,坚决尊重劳动群众的劳动成果,连队提倡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河里鱼儿歌》,增强部队群众观念和纪律。
(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自古以来,浙东就是反抗倭寇、反抗侵略的主战场,一次次的对敌斗争锤炼出了浙东人民的革命斗志,孕育出了保家卫国、抗击侵略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品格。抗战时期,浙东革命力量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就是“三五支队”[8]。“三五支队”虽然扛着国民党军队的番号[9],却以“三北敌后抗日第一战”的胜战美誉载入浙东抗日史册,“日寇当了运输队,老百姓个个笑嘻嘻”,当地流行的顺口溜生动诠释了根据地将士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求索真理、百折不挠的铮铮铁骨。何克希、李敏等1700多名革命烈士们英勇坚毅的胆识、严守纪律的作风、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集中表达了党对建立新浙东、新中国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求索决心和坚强信念。
(三)“团结进取、自立更生”的奋斗精神
浙东一带自唐宋以来就是著名的对外贸易门户,具有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胸怀和视野。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生存并得以发展壮大,离不开团结进取的精神。表现在军事上,不仅对友军进行联合团结互助,对于顽固的反动派,也采取“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10]。政治上,尽最大诚意统战,形成了团结和谐、协商共议的政治局面。经济上,推行“二五减租”②政策,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保障了地主应有的权益,同时还实行“合理负担”的税收制度,“除极贫者应予免税外,实行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11]。此外,为了获得生存空间,游击队几乎日夜兼程,跋山涉水,频繁转移,不仅饮食上极其艰苦,行军夜宿也是条件匮乏,身上爬滿虱子长满疥疮更是家常便饭[12],靠的是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奋斗精神激励下,根据地不仅站稳了脚跟,还为根据地的发展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浙东革命精神生成的文化逻辑
伟大浙东革命精神的生成,源于浙东文化的历史滋养,其中黄宗羲的民本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③以及宁波帮的开拓进取为革命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文化土壤。
(一)从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中汲取精华,丰富了浙东革命精神的底蕴
浙东是文化璀璨的渊薮之地,浙东革命精神的形成得益于特定的浙东人文思想,最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从其代表作《明夷待访录》中可以发现,黄宗羲颠覆了儒家关于“君与民”的权威关系结构,认为政治权力并不天然属于君主,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具体而言,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体现为天下治乱的标准,即“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体现为“工商皆本”的经济发展理念,即“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还体现为税费改革当中的“积累莫返之害”,主张“重定天下之税”……因此,黄宗羲民本思想突破了传统民本思想与君主专制长期捆绑固化的定律,成为古代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实践证明,“爱民为民,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人民中心论”不谋而合,从而延伸和丰富了爱国爱民、务实务本的民本思想。
(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学,铸就了浙东革命精神的风骨
浙东文化的另一位集大成者代表是王阳明,“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王阳明创建心学,主张只要内心足够坚定,就不会陷入现实的夹缝中苦苦挣扎……在王阳明看来,参透心的力量,将心的力量付诸实践,所有人生矛盾和困境都会迎刃而解,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印证了“知行合一”的生动实践:1519年,江西宁王朱辰濠发起叛乱,王阳明招来杀身之祸,但他良知秉心、光明磊落、坦然应对,用心的力量战胜了危机。种种人生境遇使王阳明更加坚信了“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王阳明从哲学领域告诉人们,“致良知”才能“真圣门正法眼藏”,有了良知,“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浙东共产党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团结带领人民一方面搞革命,一方面搞生产,靠着心的力量和“知行合一”的实践,铸就了浙东革命精神的风骨。
(三)“宁波帮”的勇立潮头丰富了浙东革命精神的气派
宁波自古就有经商传统,宁波商人在中国海洋贸易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宁波商帮以海洋性生民爱冒险、能创新、喜探索的天性,实现了对农耕文明的超越,成就了开拓进取、勇立潮头的“宁波帮精神”。这种精神首先体现为开放开明,自立独行。大气、强悍、机智、灵活的海洋性思维,使得宁波商帮不但在洋行充任买办,积累资金,也创办经营近代企业,争得了民族气节。其次体现为立足传统,开拓创新。三北轮埠公司作为宁波商帮航运代表,通过开拓创新成为抗战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集团。宁波商帮创办的传统钱庄也善于学习洋行经验,使其在面对现代银行竞争时实现了重生。再者体现为同心同德,心怀家国。儒商是宁波商帮的鲜明特色,注重恪守诚信,讲究商业道德,使宁波商帮胸怀博大的家国梦想与情怀,成为近代企业家精神的深层伦理基础,如企业家代表项松茂就是药商中的伟大民族英雄。“宁波帮、帮宁波”催生和丰富了浙东革命精神的气派,这种气派成为推动革命进程的一种强大力量。
三、“重要窗口模范生”视域下浙东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以凝心聚力为价值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实现美好生活更高追求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鼓励浙东革命老区干部群众要发扬老区精神,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肯定了浙东革命老区的发展成就,并继续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同乡亲们一道,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学习落实好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就是要用浙东革命精神这一伟大旗帜,凝心聚力,根植人民,不断把美好生活的图景变为现实。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告诉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就能带领全体人民无惧风险、迎难而上,实现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历史使命,创造一幅幅载入史册的美好图景。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正经历着复杂严峻的风险考验,如何进一步推动实现美好生活更高追求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战略任务的工作重点。解决好这一直接的、现实的问题,就要进一步激发老区人民对浙东革命精神的学习和领悟,提高人民群众的高度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二)以培根铸魂为价值载体,保持奋发图强,交出共同富裕高分报表
一部浙东革命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实践、奋发图强的历史。当浙东大地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时,浙东共产党团结人民克服一切艰难困苦的物质与军事条件,以英勇顽强的斗争谱写了一曲“苦干实干,奋发图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史。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既有利于浙江发挥优势基础乘势而上,又能为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供展示窗口和实践范例。但新的历史使命下,新时代革命老区要坚决扛起时代责任,在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性進程中依然离不开奋发图强的实践伟力。因为“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13]正是依靠老区人民一棒接一棒的持续奋斗,持续图强,才成就了革命老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浙东革命老区要成为“重要窗口模范生”,首要的就是要把共同富裕这篇文章做好,这就需要用浙东革命精神培根铸魂,继续保持奋发图强的姿态,交出共同富裕高分报表。
(三)以激励感召为价值动力,勇于改革进取,写好“现代化先行”时代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14]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弘扬伟大的梦想精神,创造出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丰富和延展了富有古老而又充满创新气息的华夏文明。世界上不少民族也通过不断的制度、技术、文明革新,成功走上了强盛之路。历史和世界演进告诉我们,谁掌握了创新变革的法宝,谁就能成为强者。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浙东革命老区也同样面临发展不均衡、不持久、低质量、同质化等问题。首创与变革。面对这些新挑战,必须发扬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必须力戒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激励感召全体人民勇于探索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创新创造,开展一系列有利于进步的首创与变革,走具有中国特色、浙江气派、老区风格和时代特征的改革创新道路,为“现代化先行”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总之,浙东革命精神的生成具有深厚的文化逻辑,“以人文本、经世致用、勇立潮头”的独特浙东文化根基催生了浙东革命精神的生成。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重要窗口模范生”视域下,革命老区人民应从伟大浙东革命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继续发扬好浙东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坚持人民立场、保持奋发图强、勇于改革进取,在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不断建功立业。
注释:
①重要窗口模范生: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考察调研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而浙江在确定“新目标新定位”的实践中,有志于成为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模范生”。他们致力于始终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将科学思想转化为制度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治理效能转化为实践成果,从省域层面深入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并为国际社会感知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力量提供一个“重要窗口”。
②二五减租:“减少地租额25%”的简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土地政策。1937年,中共中央决定用减租减息政策代替没收地主土地政策。1942年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决定》及其附件,规定在一切尚未减租的地区,其租额按抗日战争前租额减低25%。
③知行合一: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王阳明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中共浙江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浙东抗日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25.
[2]罗利行.试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党群关系[J].宁波党政论坛,1995(3).
[3]郑春牧.试论浙东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5(8).
[4]陆慕云.浙东革命根据地的财经工作[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首届年会纪念特刊.1984:105-110.
[5]汤中山.浙东抗币略述[J].江苏钱币,2012(3).
[6]黄成.浙东银行与浙东抗币[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1).
[7]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287-295.
[8]金普森.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創建[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9]龙元平.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统战政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1-67.
[1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63.
[11]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36-40.
[12]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铁流·18[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265-270.
[1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
[14]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01).
作者简介:许烽(1981—),男,汉族,浙江上虞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革命精神。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