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历史在革命纪念馆工作中的运用探析

2022-05-13王卉

西部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口述历史

王卉

摘要:口述历史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记载方式,在革命纪念馆展览和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革命纪念馆的主题年代较近,口述历史具备可能性;口述历史可补充历史文献记载中所缺乏的细节,增加讲解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并借助全新技术实现新突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作为开展党史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口述历史的运用领域愈加广泛:(一)用口述历史丰富纪念馆历史收藏;(二)用口述历史拓展纪念馆展览形式;(三)用口述历史加强纪念馆宣传教育;(四)用口述历史推进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西安“八办”通过致力于口述历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尝试利用口述历史资料促进史料挖掘、丰富展陈内容,从而更好地承担起“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口述历史;革命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中图分类号:G2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8-0013-04

一、问题的提出

革命类纪念馆是纪念历史上杰出的革命者抑或是重大革命事件的纪念性博物馆,而口述历史的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对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起到了补充与推动效果,在革命纪念馆史料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革命纪念馆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收藏、保存文物和历史史料,开展科学研究,举办各类展览,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革命纪念馆的宣传作用是其任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宣传中口述历史的作用不容忽视,许多革命纪念馆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有很多的经验积累。例如,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以下简称“八办”)旧址西安七贤庄,在1936年至1946年这10年间,作为“红色堡垒”“红色兵站”“红色桥梁”,馆藏文物和资料本来就多,通过口述历史的采集,会使红色历史的内容更加丰富,更贴近历史现场,还原历史精神与文化。西安“八办”纪念馆建馆62年来,经过50年的旧址回收、保护和利用,完成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占地面积15700平方米,收藏文物600余件,回忆录900余篇,历史照片3000多张。充分利用基地优势,深挖馆藏资源,举办了近百个形式多样的专题展览,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强阵地,也被人们喻为“当年红色桥梁,今日传统课堂”,口述历史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记载方式,在革命纪念馆资料记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口述歷史对革命纪念馆工作的必要性

我国的博物馆大致分为专门性博物馆、纪念馆和公共综合博物馆三类,根据创建目的和收藏品类,可分为历史纪念馆和革命纪念馆。1985年1月9日,文化部印发《革命纪念馆建设实施细则》,明确革命纪念馆是为纪念近现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或伟人而设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是有关革命遗址、纪念建筑、文物保护的收藏机构、宣传机构和科研机构。此外,明确指出旧址和展览是革命纪念馆的中心环节,其内容主要是以与革命遗址有关的史实为依据,力求与历史事实相吻合。所以,革命纪念馆的独特性为口述历史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平台和可能性[1]。

(一)革命纪念馆的主题年代较近,口述历史具备可能性

革命纪念馆的主题与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密切相关,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革命人物或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题材,展示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程和经验。有关革命和战争的历史文物、数据距今时间较近,更利于收集管理和保存。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相比,口述史具有更大潜力和优势。在口述历史研究中,口述资料主要以口头陈述、备忘录、研究记录、访谈等形式呈现。比如,西安红军联络处——童小鹏口述历史片段,真实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情境:

“西安红军联络处,是西安事变解决后,我党为维持同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团结,并同南京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共商停止内战准备抗日的问题而设立的。当时国民党也需要中共有正式代表在西安,以便解决红军改编和陕甘宁边区等问题。所以周恩来向顾祝同提出要在西安成立红军联络处时,顾祝同就答应了。但是,他们又怕中共和红军的影响扩大采取了‘掩耳盗铃的办法,周恩来和工作人员可以公开活动,但不能公开挂牌,经过商量,就挂了‘国民革命军十七路军教导队通讯训练班的牌子,并由十七路军派门卫。周恩来和工作人员都穿便服,只有内部警卫因身上挂了驳売枪,才穿国民党军服。”

近年来,口述资料深受重视,被列为文学史、革命史等部门资料收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已经成为档案和文献资料的重要补充材料,为革命纪念馆的主题和展览提供了更丰富、更生动的内容,同时提供了一个新的展示形式。

(二)文档记载缺乏历史细节,口述历史具有补充功能

文档记载的历史事件大多发生在战争和动乱时期,资料的保存和收藏很不完整,涉及历史方面的记载更是稀缺。对此,口述历史不仅因其独特的个人视角、个人经历和个人观点有力地补充了历史细节,还有一种文档记载不具备的真实性。口述历史研究“以语言形式探索历史现象,不仅可以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而且可以接近和积极研究历史。”[2]可以“听到”历史,对非专业观众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西安“八办”从众多的回忆录里,以“七贤庄这里走出去的热血青年”入手,针对本人的口述,再加以深入挖掘研究,形成了“理想之路——铭记抗战中从七贤庄走出去的热血青年”专题展览,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抗战爱国青年途经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情景。陈慕华回忆道:

“那时年轻,有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搭上叔叔接送我的车,就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认识了宣侠父同志,并向他打听怎么去延安。去延安的通知书到了之后,林伯渠同志找我谈话,殷切地叮咛我,到延安后,要好好学习。3月下旬,天气还很凉,西安街头的树木仍然是光禿的。我穿了棉旗袍,套上罩衫,带了一个箱子一个铺盖卷,辞别亲人离了家。怀里揣着两封介绍信:一封是八路军办事处开的,介绍我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另一封是朱光同志开的,介绍我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八路军办事处,我搭上八路军的运粮车,同路还有六七个人,其中包括周恩来同志的警卫员。我坐在粮食包上,怀着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走上了延安之路。”

从这段简短的口述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热血青年胸怀“不做亡国奴”“收复河山”“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从海外、沦陷区、大后方来到中转站的西安七贤庄,然后由此奔赴延安,走向抗战前线、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取得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贡献出青春和热血的史实。所以说,回忆录的口述者可以弥补文档中的细节和缺乏个人观点的遗憾,容易使听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口述历史可增加讲解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革命纪念馆的对象是近代和近代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或著名人物,具备独特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特色,有一定的教学功能。据统计数据显示,“青年观众是各博物馆的核心观众”,学者史宝贵在《谈纪念馆对青少年学生教育的特殊功能》文章指出:“青年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是参观纪念展的观众的主体,每年由学校组织参观的学生人数占总观众的40%。”[3]革命纪念馆的展览需要结合年轻观众的喜好,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应该是看得见的、生动的、有趣的。口述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环境原始、清新活泼,它更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历史的一面,其高可接受性使其成为革命纪念馆展览和展览讲解中的主要内容。

(四)借助全新技术,口述历史实现新突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展示方式逐渐增多,多媒体、音响、灯光、电力等现代技术在革命纪念馆的展览展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更成熟的呈现方式和新技术的展示方式的应用,如场景合成、触摸屏等,打破了革命纪念馆的传统观念,增加了旧址和展览的表现力,实现了历史文化与观众的互动。此外,科技的发展使更方便、快捷地收集和分类历史数据成为可能。新技术将口述历史与纪念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破文本形式,成为展览的重要补充,使革命历史知识普及事半功倍。

三、西安“八办”纪念馆口述历史的完善实践

(一)西安“八办”纪念馆展览存在的问题

西安“八办”的展览以历史主线和革命文物为主,根据特定场所表现相应的主题,结合适当顺序和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一系列值得欣赏的展品,向参观者提供红色历史文化信息,开展特色主题教育。长期以来,西安“八办”采用的展览形式主要是实物陈列、说明标志和藏品库,略显单一和枯燥。传统的革命纪念馆很少关注与现场观众的深度互动,参观者往往一进馆就看旧址和革命文物,这使得参观者只了解历史文化的表面特征及意义。通过讲解的宣传方式,结合不同藝术性、历史性的陈列方式,让参观者置身旧址感受红色文化,有效获取历史知识及学习革命精神。然而,在教育和宣传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讲解人员的专业性,由于参观者参观的重点不同,讲解员只能简单地梳理历史脉络和阐释曾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参观者难以全方位了解革命时期的整体历史,口述历史和历史文献则是最好的补充。

(二)西安“八办”纪念馆口述历史的完善实践

1.用口述历史丰富纪念馆历史收藏

口述记录的不断丰富和补充,为陈列展览提供了更有益的支撑。西安“八办”纪念馆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及照片,对旧址进行了复原,秉承“讲好八办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其基本陈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三个历史阶段,系统展示了七贤庄在土地革命后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故事结合,形成生动起伏的故事链。通过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方式和品牌,西安“八办”积极创新展示手段和展览内容,对现有的《千秋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进行全面提升,将通过增加展品数量、充实文献资料、提升展陈形式等,使展示内容更加充实,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展示手段更加多样化,更好地营造历史的真实感和互动性。

2.用口述历史拓展纪念馆展览形式

一是还原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在充分尊重原创性的基础上,还原历史风貌,通过采访老一辈革命者讲述经历,还原所记录的历史空间,使革命遗迹的展示形式更加真实、生动。西安“八办”旧址的复原陈列依据的是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辈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景。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众多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光辉足迹。例如,德高望重的林伯渠以中共代表的身份主持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工作长达3年多,为加强革命队伍的组织纪律性,亲自为同志们讲解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及屈原的《橘颂》等,对同志们进行革命气节教育,以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周恩来先后23次过往七贤庄,为国共合作运筹帷幄,疾呼奔走,发表的几次公开演讲,给广大民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受到西安党组织、各救亡团体、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刘少奇先后6次过往“八办”,在七贤庄为全体工作人员作了“怎样做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的报告,深入浅出地告诫每一位党员必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意见,发扬党的“只见公仆不见官”的道德风尚[4]。这些红色文化历史资源的发掘,丰富了纪念馆业务研究和公众教育的内涵,让参观者置身旧址时,有更真实、直观的教育体验。

二是实现多媒体展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安“八办”纪念馆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特色发展的品牌和方式,积极创新展览形式,创新展览内容,努力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革命历史事件,进驻党员干部的心灵成为当代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活教材”。通过对现有的《千秋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西安历史展》等党史类主题展,进行了多媒体技术提升展示,参观者能通过“声”“光”“电”“触”等形式追溯到当年的历史场景,结合利用革命文物动画欣赏、游戏互动、AR虚拟触摸和VR沉浸式体验,将电子导览形式带入日常生活。通过5G技术,参观者可以选择在旧址内聆听讲解,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云”游八办,身临其境感知革命文物及展览价值[5]。西安“八办”纪念馆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口述历史和新传播形式相结合,今年,西安“八办”将口述历史做成“七贤芳华”“走出去的文艺工作者”等系列红色故事,通过互动“云课堂”的形式,让口述史变得鲜活有趣,拉近了参观者与纪念馆之间的距离。

3.用口述历史加强纪念馆宣传教育

西安“八办”纪念馆是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共色基因的重要的“实境”课堂。传统的教育和宣传方法通常以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讲解人员对馆内展览进行一一讲解。二是游客根据语音导览自行参观。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建筑设施老化,展览形式陈旧乏味,只会影响教育宣传工作的开展。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西安“八办”纪念馆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子女到旧址讲解他们所知道的历史记忆,向游客讲述纪念馆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他们及父辈们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讲述他们所了解特殊的历史事件、观点和意见。通过现场的讲述,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赋予红色故事“新”的活力;不断丰富新时期西安“八办”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推进馆藏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有温度、有思想、有质量的红色故事,让历史故事闪耀新的时代光芒,使之成为汲取革命优良传统的“营养”,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补足精神之“钙”,加强历史纪念馆的宣传教育效果。

4.用口述历史推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革命纪念馆的传统收藏主要集中在文献、档案、文物和照片的收藏上。口述历史不仅开阔了视野,还了解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想法和看法。西安“八办”纪念馆深挖精神内涵广度和深度,结合新时期党史教育工作的特点,打造出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富于时代气息的党史教育精品专题。一是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推出了《红色桥梁七贤庄——抗战时期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原因及启示》《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  无私的奉献》《弘扬“西安八办精神”让红色文化永放光芒》等专题课程;二是为了满足党史教育的需求先后自主编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安八办》《红色桥梁》《传承红色精神  铭记革命历史》《红色记忆——文物背后的故事》等红色书籍;三是精心梳理了纪念馆保存的600余件珍贵革命文物及大量历史文献,整理出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红色故事,形成独具特色“八办”系列微党课。四是承担了“宋庆龄与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等科研项目,这些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党史教育载体,并转化为鲜活的党史教育素材,让党员干部能够从中吸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结语

口述历史是一门实践性的历史学科,主要用于纪念馆文献补充、文物收藏定、展览展示、教育、科研等。西安“八办”纪念馆一直秉承着“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使命,坚持以加强革命文物研究和展示传播为重心,以用心根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动力,不断探索口述历史与纪念馆工作深度融合的运用,唤起紅色记忆,让党的历史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严明.口述史对革命纪念馆工作地重要性探讨[J].中国地名,2020(4).

[2]陈淑媚.论抢救搜集红色革命口述史的重要性及其征集方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0).

[3]史宝贵.谈纪念馆对青少年学生教育的特殊功能[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4]李震宇.试析口述史研究在革命纪念馆工作中的功用——以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老革命影像资料抢救工程为例[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12).

[5]郑晓宏.试论如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J].中国民族博览,2019(3).

(责任编辑:杨超)

猜你喜欢

革命纪念馆口述历史
浅谈革命纪念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追寻“红色”足迹
红色文化与革命纪念馆的发展
浅谈口述历史的征集与整理
浅谈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的认识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论口述历史纪录片的艺术特色
口述历史:重建社群文化的可能
浅谈电影口述历史的访问技巧
浅谈革命纪念馆特色文化品牌的创建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