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课植园
2022-05-13郑华蓉
郑华蓉
农家的住宅周围,除了一垄垄的农田,就是一方方的池塘。
热爱园林的姥爷,15年前参观了上海朱家角的“课植园”后,特别认同当年园主人马文卿的“课读之余不忘耕植”的持家理念,回家后,前后花了6年之久,从农田里开辟出5亩有余的课植园,满园的花草树木,既赏心悦目,又育人无声。
这课植园,连接起家人和自然,于劳动中明事理辨是非
旺旺和荷荷,这两个12岁的小人儿,有点小叛逆,上蹿下跳,难于静心念书。那年的寒假,姥爷特意带两个小人儿到园子里给树剪枝。看准要修剪的枝条,姥爷架好梯子,旺旺扶稳梯子,荷荷递上锯子,三五个回合下来,“啪”的一声,枝丫断了,断口处还有树木的清香。
旁边的爸爸和妈妈,正在用四根柱子固定移栽不久的银杏,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树,有的要锯,有的要固定,麻烦。”旺旺感叹。
“锯掉枝丫和固定枝干,都是给树塑形。锯掉枝丫,扩展树冠,扩大生长空间;固定枝干,是为了树不长歪,主干笔直向上。你们看那排红叶石楠,路过的人无不夸其长得好看,是我精心修剪七八次才有这模样。人成才与树成长是一个道理呀。”姥爷看似无意却是有心的回答,让两个小人儿若有所思。
爸爸又加了一句:树大从小育,不是没道理。
妈妈趁机又补充了一句: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而读书学习好比修剪移栽,亦是此理。
修剪移栽的重要性,在劳动中得以体会。聪明的小人儿,此后,念书时不再心猿意马,而是自律向上。
这课植园,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让生活多份丰饶
两个小人儿最喜欢的是五月中旬,桑树上的桑葚已经由深红转为深紫,甜中带点微酸。两个小人儿袖子一捋,“蹬蹬蹬”,手脚并用,一下子就蹿到了树杈处,端坐其上,左挑右选地摘一把熟透的桑葚,仰起头,丢到嘴里,汁水飞溅,那种惬意的香甜流遍全身。吃饱了,吃好了,也不愿意下來,就骑在树枝上闲看课植园的花花草草。
认真一看,就发现了问题。
“为啥这一排桑树,有两棵树一个桑葚都没有结呢?”荷荷纳闷。
旺旺仔细打量一番,真是如此。为啥?赶紧把姥爷和爸爸找来,问个究竟。
“你们不知道吧,桑树还分雌雄呢,未结果的是雄树呀。”姥爷解释道。
“这桑树,还有性别之分?”长知识了。
“还有,桑树是先开花,后长叶的。它的花特别独特,像桑葚一样。”爸爸补充道。
“还有像桑葚一样的花呀?”
“对,多留点心,会发现好多植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譬如,你们面前的那片花生和土豆,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花开在地上,果实长在地下。不同之处是,花生的花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结构——果针,果针与根一样具有向地性,然后果针在地下长成花生;土豆呢,是无性繁殖,将成熟的土豆切成块状,直接埋进土里,两三个月后就能收获一堆土豆。土豆虽会开花,但其花并不是为了授粉,所以姥爷总把土豆的花掐去,让营养供给地下生长的新土豆。”
旺旺赶紧跑到种土豆的地方,一锄头下去,一窝大大小小的土豆咕噜咕噜滚出来;姥爷呢,则带荷荷去分辨花生的果针了。当姥爷把那个细细、小小的果针放到荷荷手中,小姑娘充满惊喜:这个果针居然在地下长成一颗颗花生。
一棵树与一棵树不同,一朵花与一朵花也不同,时常走过的地方,藏着许多秘密。
这课植园,让我们生就柔软的心,去爱物惜物,进而热爱生活
旺旺对能变色的花,有特别的感情,曾在姥爷的指导下,种植了几株金银花和双色茉莉。因为热爱,粗枝大叶的旺旺观察非常细腻。他发现金花、银花其实是一朵花,刚刚开放的时候,花朵是白色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变成了金色;那个双色茉莉,先开的是深蓝色的花,然后,花色逐渐变白,最后成为纯白,因为开花时间不同,花朵就呈两种颜色。
荷荷最爱黄昏时开花的紫茉莉。她曾写过这样一则日记:
姥爷说,你叫地雷花,因为你的果实长得着实像个袖珍的地雷;爸爸说,你叫紫茉莉,因为紫红的花朵,香如茉莉;妈妈说,你叫胭脂花,嫦娥在奔月时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散落在人间,开出艳丽的胭脂花;我说,你叫晚饭花,你要在人间烟火中安妥那一缕香……
这样内心柔软的孩子,能不热爱生活吗?
如果说孩子是一棵小树,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引领树根朝着水的方向奔跑,对知识的渴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就是孩子持续奔跑的动力,亦是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源泉。
一晃,6年过去了。
如今,课植园里的一家人,姥爷依然是核心,带领爸爸打理着花草树木;妈妈开设了介绍课植园的公众号,花草都摇曳成文字,文字是灵动的花草;旺旺,在华中农业大学读园林专业,为课植园引进了不少新品种;荷荷呢,在读高三,和妈妈一样热爱写作,《菊花旁,喝杯菊花茶》不久前登上了杂志。
对于课植园,一首小诗最能传递出我们一家人对它的情感:
我爱你,
不仅因为你的样子,
还因为,
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
编辑 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