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索

2022-05-12张静娇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精神课堂

张静娇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星海国际学校,辽宁 大连 116600)

当今社会已步入知识的信息时代,对初中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能够脚踏实地解决具体问题,是伴随孩子终生学习的重要能力。“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方式,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享项目成果[1]。这一学习方式有助于我们突破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有效建立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并直接指向生活问题的解决,是一种能够全面调动参与者积极性和探究精神的学习方式,是一项非常有趣、有意义、有挑战的学习活动。

一、基于“项目”的课前分享

每学期伊始,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好一个大的项目主题,如“寻思论政、时事分享”“讲好中国故事、传颂中华美德”“讲红色英雄、悟精神内涵”等,各项目小组在这个大主题下自主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项目,如“寻思论政、时事分享”主题下的一个时政热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颂中华美德”主题下的一个美德故事、“讲红色英雄、悟精神内涵”主题下的一个英雄人物等。学生们带着这个具体研究项目,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入研究,在成员的交流、分工与合作中,完成关于项目的材料收集与整理、观点提出与阐释、成果制作与分享。当然,成果分享也不是单方面的呈现和展示,还可以与同学互动,请同学们关于本项目研究谈困惑、感受和收获,教师适时引导、过渡、总结或评价。由此,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基于“项目”的分享与交流的平台。

二、基于“项目”的课前准备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经历的过程,课前准备也不例外,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项目”的课前准备活动,通过学生来自亲身实践的调查与研究,为课堂学习作好充分的实践准备和思想准备,以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学情和地情两个方面开展项目研究。学情方面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守护生命》前,布置给学生“关于中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的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对当前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开展调查研究;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合理利用网络》前,布置给学生“关于中学生网络使用的调查研究”的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对当前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地情方面如讲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和第三课《建设美丽中国》前,分别布置给学生“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大连的发展变化”和“关于大连市水资源状况的调查研究”的项目主题,引导学生对家乡大连的发展变化与水资源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在研究中走近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对家乡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关于学情或地情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或通过问卷,或通过访谈,开展调查、收集数据、形成结论、提出观点、发出倡议,既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工作,更是让“关爱身体”“合理利用网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节约用水”等观点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而不仅仅是落在书本和卷面上。

三、基于“项目”的课堂探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采用开放式的呈现形式,以生活主题的方式整合和编排学习内容,具有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特点,为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创造了条件[2]。教师可在课堂上积极开展基于项目的主题式学习,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凝聚价值追求》时,为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可设置“望红色历程、论精神品格”的项目主题探究活动,教师设计和布置“项目式学习”任务,引导项目小组通过合作探究不同时期的精神表现和代表人物,概括其精神品质,理解其意义价值,分析其不同点与共同点,最后生成出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的结论。

四、基于“项目”的社会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它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决定了这门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听教师讲课本知识,还要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生活、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项目式学习”为桥,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连接,开展如“走进关向应纪念馆、传承红色精神”“走进光洋科技、振兴大国制造、传承工匠精神”“红星海娃百家讲坛”“致敬了不起的中国人”“关于宪法修改历程的研究”等研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向社会、投身实践、体会发现、感受意义,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和探索的精神。

此外,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每一个重大真实的事件,对于正在经历其中的学生而言,都是培养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素材。教师可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学生居家学习时期,布置“项目式学习”居家学习方案,引导学生从图1所示的三个内容版块出发,选择具体项目,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正在发生的事件,学会思考,学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使对项目事件的研究过程成为一堂精彩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生活大课。

图1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项目式学习”主题内容结构图

总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把学生真正放在了主体的位置,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这一学习模式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科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观察分析、收集整理、表达交流、批判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素养的形成,最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求知热情、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合作品质、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爱国情,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精神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拿出精神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