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打造精品短视频让时政报道跃上新高度
2022-05-12冀莹
冀 莹
一、引言
时政报道是新闻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的时事政治,对全国人民的思政教育都起着促进作用。传统的新闻媒体对时政报道都怀揣着谨慎严肃的态度,并且大多是由中央电视台系列频道和新闻联播实现全国播送。这类时政报道方式对于老一辈而言,能够起到较好的时政传播作用, 但是却并不一定贴合年轻人的信息接受渠道习惯,所以一度对年轻人无法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强势崛起,以短视频平台和网络直播平台为主导的新媒体方式成为了年轻人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将时政报道与新媒体短视频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所决定的。加上我国大力推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政教育更需要从时政报道入手,让年轻人关注国家最新动向,关注国际局势,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政素养,对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时政报道的新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时政报道有了新的要求,这是我国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 新闻报道就是居民获取主流媒体信息的主要渠道, 其中时政报道又是人民群众获取大事件新闻的主要方式, 反映的是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的新闻,更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同时,国家的思政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需要时政报道从中发挥作用。具体而言,新媒体时代的时政报道的新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真实准确性
真实准确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不仅仅针对时政新闻,从新闻媒体这个行业诞生以来,就有这一条铁的要求。但是在资本裹挟下的现代新闻媒体, 已经逐渐把对事实真相的追求转变为了对阅读量和流量的追求上, 因为新时代去纸质化的阅读模式, 使得这些新闻媒体需要依靠流量变现,由此诞生了一大堆营销号,对网络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所以新媒体时代对时政报道的第一要求就是真实准确,时政报道关系着国家的时事政治,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大事进行报道, 如果这样的时政报道都不真实准确,会对人们的认知观念产生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 而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大量崛起,内容审核工作难度大,所以更需要加强对时政报道的真实性审查,避免出现浑水摸鱼、混肴视听、造谣传谣、引发社会恐慌和舆论的报道。
(二)普适性
新媒体时代的时政报道需要更加贴合人民群众的渠道偏好性,从受众最广泛的平台入手,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在新媒体时代,微博、抖音、快手、知乎、豆瓣等平台作为传媒巨头,吸引了全中国绝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并且在用户的年龄构成上也不再局限于年轻人, 各个年龄阶段的互联网用户都参与到新媒体时代中来。 在这样数量庞大的受众群体之下, 时政报道如果再死死抓住传统传媒不放,势必会导致错过最佳的宣传播报效果。时政报道需要与时俱进,将新媒体时代的工具充分利用起来,所以新媒体时代的时政报道必然是具有普适性的, 是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接触和观看的报道。 下图是2019年我国短视频用户的年龄组成图:
(三)趣味性
从时事政治事件本身的角度而言, 大部分在内容上都是严肃的, 但是如果时政报道也同样严肃甚至枯燥的话, 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 也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新媒体带来的娱乐时代,时政报道也需要与时俱进地增加趣味性, 虽然并不要求所有的时政报道都趣味横生,但是在允许的范围,应该尽可能满足观众的口味。结合网络流行的热点,合理利用网络“梗”,诸如yyds这一类的网络梗既能够将时政报道的内容更加详实地展现出来,也能够引发观众群体的共鸣,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让更多人意识到国家时政报道的进步, 从而实现时政报道的常态化,吸引更多观众。趣味性对新媒体时代的时政报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调味品, 以风趣幽默的内容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时政报道与短视频结合的必要性
在新媒体时代, 短视频和直播是其最大的标志性产物。短视频活跃在各大视频平台,吸引了全中国数亿手机用户,而直播作为一个单独的行业或者与电商结合起来,产生的直播带货模式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由于时政报道的特殊性,能够进行现场直播的内容并不多,更多的是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所以与短视频结合是时政报道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有力途径。 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极大发展
新媒体时代是属于短视频和直播的时代,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飞速崛起, 全国数亿网民有超过90%都或多或少接触过短视频, 更有很多人沉迷于短视频中。这类行为虽然并不可取,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短视频是我国娱乐发展的主流趋势。 短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在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内,包含许多的信息。这种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最小程度占用用户时间,对于用户消磨时光是一种非常有利的途径。 也正是出于这个特点,短视频受到我国网民的追捧。因为现代人繁忙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无法满足花费较长时间看电视追剧或者看电影, 而短视频的碎片性质能够让人在短暂的闲暇时刻得到放松。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的极大发展使得时政报道想要收获观众,就只能够选择将内容精简短化,去掉很多不必要的背景,只留下时政事件的梗概,或者将一个时政新闻拆分为若干个短视频发布, 这样也能够增加时政报道的曝光率。 时政报道与短视频结合是我国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时政报道想要在新时期获得观众的出路之一。
(二)时政报道内容与短视频契合
从时政报道本身内容的角度出发, 时政报道与短视频的契合度更高。新媒体时代两大标志性产物,短视频与直播。时政报道的内容明显更加契合短视频,因为时政报道大多是在报道出来时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比如各大会议的举行和国际事件,一方面,这些事件的内容可能并不适宜全部播放出来,尤其是各大会议,涉及到很多国家重要决策,地方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很多机密内容并不能够公开发表,所以不能直播,只需要将会议内容截取其中的重要部分,制作成短视频加以报道即可。另一方面,国际事件的报道中,很多地区与我国存在时差,如果直播报道,国内正处于深夜,很少会有人观看,所以直播报道的意义不大,同样适合于制作正短视频在国内平台播放。再加上, 短视频可以将时政事件的内容在最大程度上进行压缩精简,最后得到的短视频是对时政事件的高度概括,这对于更多民众而言才是可以接受的形式。 否则国家召开数量众多的会议,每一次都会召开数个小时乃至数天,让观众抽出这么多时间观看这类时政事件直播并不现实。
(三)时政报道对量的需求更大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 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每天有大量的时政新闻需要报道,但是观众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对每一个时政新闻都进行深入细致的报道, 那么观众就只能观看了解少数的时政事件,对更多的事件无法了解,这对新时代时政报道是不利的。 新时代的观众接受时政报道的目的是了解更多国内外发生的时政大事,了解国家的政策变动等,所以信息获取量越大越好, 这就需要观众可以接受到更多的时政报道。 而短视频模式下的时政报道恰恰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利用一个或者几个短视频将时政事件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给予观众最迫切需要的信息。观众如果想要更深一步了解,可以自行搜索更加详细的报道,对更多观众而言是扩张信息接受面的重要途径。 利用短视频进行时政报道,观众以更少的时间阅读更多时政新闻,获取更多信息。
四、新媒体时代时政报道结合短视频的问题
我国的新媒体因为发展过快的原因, 在行业成熟度和管理上都存在着很多缺陷, 这就导致了以短视频为传播途径的时政报道出现诸多问题, 直接制约了时政报道的质量和观众接受程度。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报道真实准确性的问题。
(一)报道不够真实严谨
在新媒体时代, 各大官方媒体和自媒体为了获取流量,吸引观众的注意,每次出现时政新闻总是争先恐后地报道出来, 对于报道的真实性并没有进行仔细地确认和深入调查。以袁隆平院士逝世这一新闻来讲,在袁老逝世前几个小时, 各大媒体就纷纷报道袁老逝世这一不实消息,最后还是袁老生身边的人亲自辟谣。尽管在几个小时之后,袁老仍旧不幸逝世,但是本次事件仍旧充分证明了当前国内媒体环境下, 各大媒体存在对自身发表内容不负责,不仔细审核的问题。这是新媒体行业不够成熟,缺乏行业有效监督管理所导致的结果。
(二)内容同质性极高
在新媒体时代, 短视频形式的时政新闻存在一个怪象,同一个时政新闻事件,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时,会出现大量的一模一样的视频内容, 即一个视频出现万千个复制品。将最初上传的视频,可能是源自中央新闻媒体账号或者某地区官方账号, 这类视频大多不会添加BGM。而在营销号和自媒体转发同一件时政新闻时, 完全照搬照抄,从视频内容到文案,全盘转发,然后为视频添加上平台热门的背景音乐,起一个震惊体吸引眼球的标题,再添加一些与时政毫无关联的标签, 就当成自己的原创视频发布,且受到其粉丝的热烈追捧。这种传播方式显然都是不正确的,是新媒体平台管理缺位所造成的。尤其是第一种,会造成新媒体平台上短视频的同质性大大提高,对原视频上传者的版权也造成侵害。 平台视频同质性过高则会导致观众反复刷到相同内容, 对观众获取更多信息产生阻碍作用。
(三)时政短视频内容制作不够精良
内容制作水平上的问题也是新媒体时代时政短视频存在的重大问题、时政短视频作为反应记录国家时事政治大事件的短视频, 对内容质量本应有着较为严苛的标准和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制作中,除了中央系列的账号和少数地区官方账号, 大多数的时政短视频内容质量都较差, 很多甚至于直接将中央新闻媒体发布时政短视频换一个背景音乐就再次发表, 但是更换的背景音乐和视频本身内容格格不入, 导致短视频质量直接下降若干个档次。此外,目前国内的时政短视频,画面选择不够直观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五、新媒体时代打造精品时政短视频的方法
基于上述新媒体时代时政短视频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打造精品时政短视频的一些方法, 从视频制作本身到后期的传播管理与反馈机制, 构建一套完善的时政短视频创作体系,提高国内时政短视频的质量水准。
(一)提高短视频音画质量
新媒体时代打造精品时政短视频, 首先就需要从短视频的音画质量入手。对于一个短视频,观众观看的时间大多不过数十秒,一分钟之内,短视频的音画就是观众在这段时间内看到的全部。只有音画水平足够,观众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看懂时政事件的内容, 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形成较为全面的印象。尤其是国际时政大事,应该配上事件具体真实的画面, 而很多时政短视频经过仔细辨认可以发现, 短视频的画面内容与时政事件本身的内容并不是同一事件。 画面作为观众了解事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事件和画面不同步,无疑张冠李戴,会严重误导观众,造成不良影响。其次,时政短视频的配音配乐需要显著加强,避免千篇一律的网络流行歌曲,千篇一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语音加上千篇一律的东北方言笑声和配音,使得时政新闻的思政作用大大降低。
制作时政短视频,必须提高音画质量。画面质量可以通过画面选材来提高,对于采访搜集到的时政事件材料,通过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面或者片段, 作为短视频的画面材料。画面选材需要注重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可断章取义。需要通过画面将事件的全貌压缩之后播放出来。配音需要注重声音的选择和播报文案的编写。 声音尽量选择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员进行配音, 而文案编写则需要足够精炼准确,利用最少的字数表达出最完整的内容。
(二)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是提高时政短视频质量的关键举措。对于当前国内新媒体短视频平台和行业乱象,国家虽然采取了“清朗行动”加以治理,但是并不足够。短视频行业治理需要依赖的更重要的是行业内部的监督管理力量,尤其是对于三大主流短视频平台,更需要加强对发布内容的审核检验。对于同一个视频,换上不同背景音乐和文案就当作原创发布的情况进行制止和处罚, 视频转载应当注明出处, 并且不可添加背景音乐, 以保障视频质量。对于短视频内容真实性存在争议的,应当先对视频进行下架处理,待事情真相查明之后,再决定是否解封短视频。 最后, 行业内部应当树立正确的时政短视频传播意识,坚决杜绝传播假新闻,应当将短视频作为促进时政传播的途径, 而不是反过来将时政事件作为吸引流量的热点。
(三)组建规模化专业人才队伍
打造精品时政短视频,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目前国内中央系的时政短视频制作质量最好, 因为有着非常多优秀人才支撑,采访资源的获取最多最便捷,内容最丰富,对视频的制作和审核都非常专业。其他的新闻媒体也需要打造这样一支或者多支规模化的专业人才队伍,各司其职,各取所长,充分发挥各自才能,制作出更加精良的时政短视频。以国家最新发起的“清朗行动”事件的报道为例, 不同的媒体队伍报道出来的内容和水平是完全不同。以央视系媒体为代表的国家队制作时政短视频时,将网络上的追星乱象,饭圈乱象清晰揭露出来,将畸形饭圈文化的危害性通过简单精炼的语言描绘地清清楚楚,让观众充分意识到“清朗行动”的必要性。而自媒体账号,尤其是带有明星标签, 热衷于娱乐热点的账号发布的短视频除了格式上依旧是网络流行音乐+视频以外, 视频内容也是断章取义, 将部分明星行为和粉丝单独拎出来批判,营造出“清朗行动”是针对这些特定明星的行为,激发该明星粉丝团体对国家政策的抵触情绪, 然后再发布多个视频,支持或者贬低该明星,从而获取流量与热度。这就是新闻专业人士和自媒体队伍之间的差距; 专业人才队伍制作时政短视频的目的是科普国家政策, 而自媒体队伍始终不放弃对流量和热点的追求。 所以培养建设专业的时政短视频人才队伍是提高其质量的必然趋势。
六、小结
综上所述, 新媒体时代利用短视频进行时政报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民众需求发展的必然。而打造精品时政短视频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既提高短视频本身的质量,也加强行业内的监督管理,同时培训更多优秀的人才,将时政短视频作为专业的领域加以发展,让时政报道跃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