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老的豆豉

2022-05-12

全国新书目 2022年1期
关键词:红苕峨眉豆豉

本书分为 “乡风味”和“吃八方”两个部分,以前者为主体。“乡风味”包含了作者生命中难以舍弃的成长经验,也包括了作者反身而观后的人生体验。以乡间菜作为载体,将之铺展出来,语言简练,将数十道川菜流脉、特点、故事,一一道明,是难能可贵的小品文。

豆豉是我们家的必备,自我懂事时起,妈妈几乎年年都做豆豉,直到晚年做不动了才停止。豆豉既是最好的下饭菜,又是常用的调味品,所以我们家是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都有豆豉。

四川的豆豉分两大类——红豆豉和黑豆豉,都是用黄豆制作。先是把洗净的黄豆泡涨,煮至断生,滤干之后,又分两种方法来制作。

第一种方法是把煮断生的黄豆放在扎紧的布袋中,让空气中的细菌(长大后知道主要是枯草杆菌)使其发酵,这一过程四川方言叫“沤豆豉”,“沤”上一周左右打开布袋倒出来,闻着有一股明显的酸霉味,摸着有明显的滑腻感,拉起来还带丝,有如藕断丝连一般。这时立即将准备好的调料放进去,拌匀,再装进陶坛中,大约半月后就是可以食用的颜色红红的红豆豉。要让红豆豉出美味的关键是加入的调料。在我记忆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食盐、辣椒面、花椒面、姜米、醪糟、红糖。姜米要多,是提味的主力,所以红豆豉在很多地方又叫姜豆豉。因为是湿的,有水分,有的地方又叫水豆豉,包括我的家乡绵竹和第二家乡成都。正因为我从小就叫它水豆豉,所以一生中都叫水豆豉。如果在水豆豉中再加入煮熟捣烂的红苕,捏成球状或压成饼状,放在太阳之下晒干,就叫干豆豉,也叫红苕豆豉。加红苕的原因有二,一是为了增加黏性,二是为了增加甜味。

第二种方法是把煮断生的黄豆水汽滤干之后放在簸箕中摊晾,一方面让其逐渐失去水分,风干,一方面让空气中的细菌使其发酵,这一过程

《袁庭栋说川菜乡风味》

袁庭栋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6/68.00元(全6册)

袁庭栋

著名巴蜀文化学者。曾供职于四川人民出版社,参与筹建巴蜀书社。主要作品包括《张献忠传论》《中国古代战争》《古代职官漫话》《巴蜀文化》等。四川也叫“沤”。在摊晾中“沤”出来的黄豆会逐渐颜色加深变黑,表面上要生出少许菌丝,闻起来也有一股霉味。这时加入调料后放进陶坛中封存起来,大约半月后就是可以食用的黑豆豉,也叫风豆豉。做风豆豉的调料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如果只加盐而不加其他调料,就是商店中出售的用作烹饪调料的调料豆豉。家庭中的风豆豉既用来下饭,算是一种菜肴,又用作做菜的调料。一般人家比较简单,就是食盐和姜片,我们家中就是这样。讲究的人家则还要加上一些食用香料粉,诸如茴香、八角、桂皮之类。

由于细菌的发酵,让原来的黄豆产生出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种香味是天然产出的,其特色是我(估计其他人也差不多)用语言说不清道不明的,是目前无法用人工生成的。再加上祖先们多年总结优选出来的加工方法,就使得豆豉成为一种难得的美味,成为我对家乡美食的主要依恋之一。

我国的豆类品种很多,可是各地做豆豉都是只用黄豆,我认为这应当是祖先经过了多次优选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对于这一点,我们家有过一次不成功的尝试。记不清是1963年还是1964年,暑假回家——四川绵竹广济乡。我们川西地区人多田少,几乎把所有能利用的田边地角见缝插针,全部利用,常见的除了田坎上点黄豆,冬瓜、南瓜上房顶之外,就是藤蔓式的蔬菜上树。夏天下乡,你就会在一棵棵树上看见丝瓜、黄瓜、峨眉豆(四川方言,就是扁豆)……这一年,妈妈在一些树下点了峨眉豆,长得不错,结得不少。由于妈妈和爹爹都已年老,只能摘到树上部位较低的峨眉豆,较高处没法摘,又不能经常请别人帮忙摘,就只能看着树上部位较高的峨眉豆从嫩变老,从绿变黑。等到秋末,最后从树上扯下全部藤蔓时,就收获了不少又老又干的峨眉豆米米。怎么吃呢?妈妈不愿浪费,当年做豆豉时就没有用黄豆,用了峨眉豆米米。做法和往年一样,品种也和往年一样是两种,水豆豉和风豆豉都做了,也都做成了。可是,两种豆豉都不好吃。为什么?肯定是原料不行。从此以后,我们家再也不用黄豆以外的任何豆子做豆豉了。

猜你喜欢

红苕峨眉豆豉
百吃不厌的红苕
你就是那个峨眉老妖
峨眉上翠氛
豆豉,老人的“长寿豆”
常吃豆豉助长寿
贵州最大的峨眉含笑树现身习水
厨房准备一罐豆豉吧,能化血栓
金贵的红苕
吃红苕的日子
“红苕”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