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哮喘中布地奈德对炎症分子水平的影响

2022-05-11潘迪王硕袁孝宽陈靖波黄卿琛

智慧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布地奈德支气管

潘迪,王硕,袁孝宽,陈靖波,黄卿琛

(1.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个由慢性、复发性、阵发性以气道炎症和对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的完全可逆异质化病变。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气道炎症为特点:可以上气不接下气、干咳、气短、胸闷、气道内对各种刺激物产生的高度反应力、可逆性呼吸困难、气道结构随并发症的扩大等一系列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哮喘可以说是小儿中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病变。因为孩子们尚处在成长的特定阶段,其呼吸、免疫和生理系统都与成人相同差别[1]。具体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狭窄,清除纤毛的能力较弱。当局部炎症发生时,很难清除和排出大量炎症产生的黏液,堵塞气道,导致呼吸呼吸困难、通气功能障碍、气管痉挛等症状。因此,确诊后应及时进行积极抗感染、抗炎咳嗽、化痰等综合对症治疗。

布地奈德作为现代临床治疗上一个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抗炎症药品,其具有对糖皮质醇受体的高度结合力以及高度的特异性。它可以对气道局部形成有效的抗炎效果,可以控制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气道分泌物的形成,恢复气道,近年来逐渐成为小儿哮喘的常用药物。据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在哮喘的炎症反应的过程中,IL-4起了作用,它能通过激活B细菌生成IgE,从而引起IgE分泌紊乱,这一机理也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因素,并且和IL-13所通过同一种接受器链和信息传递系统。另外,在IL-4基因启动子区域中589个结合位点的基因变化也和基因转录组的数量增加直接相关,这在哮喘的发生机理中也有着重要意义。所以,IL-4在哮喘的炎症反应中起着作用[2]。据报道,IL-4基因的589结合位点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和血清总IgE水平的升高。IL-8是一类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一般由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等细胞所组成,并产生。试验结果证明,在哮喘发生阶段,IL-8能诱发呼吸道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并产生溶菌酶和白三烯B四,并能部分活性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因而促使哮喘发生[3]。本研究检测IL-4、IL-6和IL-8的变化,更有利于哮喘患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计划的调整,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幼儿80例的临床资料,接受治疗的患儿对象中男46例,女34例,全年龄段为0-3岁,平均(1.2+0.5)岁,满足我国中华医学会儿科分部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期刊》编写委员所会制定的(2016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确诊及预防指导》的鉴定。患儿筛选准则:满足《儿科支气管哮喘诊疗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进组前并未进行相应处理;但所有的患儿家人均被通知本次实验研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规范:联合家族性遗传疾患;联合严重的内科病变;联合肝肾功能不好;联合恶性癌症;对本研究中药品敏感;合并除呼吸系统外感染者等。根据儿童入院先后随意分为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1.3±0.4)周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1.1±0.6)岁。二组病人的性别特征、年龄段、病情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靠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吸氧清热平喘、咳嗽化痰、抗感染等基础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布地奈德(CYHS2000278,四川普瑞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治疗,使患者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1600g/d(轻度哮喘患者200~800g/d,重症患者800~1600g/d),并使用了2~4次。

1.3 观察指标

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所有患者的外周血IL-4、IL-6、IL-8的测定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9.0应用软件管理系统实现大数据分析,测量资料以()形态呈现,各组件之间的对比通过了LSD-t检测,其P<0.05之间的差距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外周血中炎症分子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外周血中炎性分子变化水平()

表1 两组患儿外周血中炎性分子变化水平()

3 讨论

白介素在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大会上首次被命名。它是一种由白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白细胞之间发挥调节作用[4]。目前,它被认为属于细胞因子类,也属于血细胞生长因子类。作为一种统一名称的细胞因子,其基因分子构成与生物学功用都已经基本确定,并产生了重要的调节作用[5]。它有个丰富而复杂的组织系统,在里面彼此配合、作用,共同完成了造血与免疫力调控的功能。所以,白介素是在人类中非常关键的细胞因子家族,目前已知有33个成员。它不但参加了人体免疫细菌的成熟、活性、增生以及免疫力调控等各种步骤,并且还在调控机体的各项生理学步骤与疾病反映中起着作用。其中部分白细胞介素已被合成并应用于临床,在一些疾病和肿瘤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白介素将被发现并人工合成,为人类健康服务。另外,白细胞介素还在传送生物资讯、活性和调节免疫功能细胞,和介导T细菌和b细菌的活性、生长发育和分化过程等方面都起到了作用[6]。

布地奈德在药物临床治疗上一般适用于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或非依赖性支气管哮喘以及支气管哮喘性缓慢支气管炎的病人。布地奈德能通过拮抗免疫反应和降低抗体合成,从而减少对组胺等致敏介质的释放量和活性,从而提高对内皮细胞、平滑肌舒张细胞和溶小体膜的稳定性[7]。另外,它可以减少抗原与抗体相互结合刺激的酶过程,从而控制细支气管收缩作用产物的制备与排出,从而减少平滑肌萎缩。布地奈德已知药理作用一。脂蛋白质合成化的诱导作用,和对磷脂酶A二型的控制。诱导了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和中性内肽酶的表达,如扩张血管引起炎症和诱导神经源性炎症,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肾上腺素β2受体表达。免疫抑制:可抑制自抗原吞噬、淋巴细胞分化、生长、分化到最有效时期的完整免疫学过程[8]。同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具有快速疗效。此外,雾化吸入法可在儿童气道环境中保留较高浓度的布地奈德,以确保病灶和药物完全接触,从而更高效地起到抗炎和舒张平滑肌功能[9-10]。

从免疫学角度看,哮喘也是全身过敏的局部体现。从免疫因素的角度来看,Th1/Th2平衡失衡或Th2功能亢进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其中,IL-4和IL-13适用于对哮喘病人的实验室检测。大量研究已经证实,Il-4在哮喘的发生机理中起了十分关键的角色。它可以通过诱导IgE的合成,并促进肥大细胞的繁殖来诱发由IgE所引起的哮喘,从而促使T细胞分解为Th而产生了特异性IgE[11]。IL-4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促进CD4+T细胞分化为可分泌IL-4和IL-5的亚型。另外,它还控制了Th一细胞的形成,并促使了休眠中B细胞的早期活化,从而提高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黏附因子-I(VCAM-I)的表达,并与IL-13共同诱导肥大细胞增殖。研究表明,IL-4与IL-4R(CDw124)联合作用于靶细胞,产生信号,从而发挥其免疫作用。然而,IL-13的作用不可忽视[12]。因为一些生物效应IL-13和IL-4非常相似,它们都可以诱导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B细胞抗原递呈能力,促进B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使免疫系统对少量的抗原刺激产生反应。然而,IL-13和IL-4最大的区别在于IL-13不能增殖T细胞,不能将非致敏的T细胞转化为Th2细胞[13]。

本实验显示,婴幼儿哮喘发作急性期其体内炎症分子显著增加,而布地奈德组炎症分子水平下降。观察患儿实验室内检测指标的改变,便于临床迅速确诊哮喘,从而掌握哮喘的发病机理和加重的风险因素,并通过指标的改变区分哮喘急性发病阶段与临床缓解阶段,以便于为临床制定哮喘治疗方案时提供更可靠根据[14]。因此建议在儿童哮喘临床应用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国家指导意见,通过建立儿童的个体化档案系统,对哮喘儿童实施定期随访研究,并记录、检查了儿童的哮喘日记、肺功检查报告等、并以此为基础评估儿童哮喘控制状况,并以此结合综合的临床实践指标,通过定期调整、充实护理方案,系统地形成了儿童哮喘患者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强度,从而减少了医疗费用。此外,据研究表明,结合儿童哮喘诊疗一体化管理可以明显缓解儿童哮喘发作严重程度、频率,从而缓解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具体方法如下:以小儿气喘科为龙头,并且结合急症科、中医科、耳鼻喉科、社保科、心理健康科、注射科、检查科等机构成立了小儿气喘一体化治疗服务网络中心,对孩子气喘患儿开展了一体化治疗服务。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还可有效地控制哮喘病人的外周血炎性分子(IL-4、IL-6和IL-8)的表达,进而减少炎症反应,并显著提高免疫学作用功能。能有效地减少对气道高反应性,减少气流阻力,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和肺部功能,进而减少慢性炎症。

猜你喜欢

布地奈德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观察
葆拉·福克斯和《一只眼睛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