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小学潜能生转化策略研究

2022-05-11宋得胜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潜能生转化策略

宋得胜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们要具备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身体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发展的个体,才可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对于学生全面发展,也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密切关注。在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其潜能生数量较多,需要对这些潜能生的特点、成因以及转化策略进行研究。有效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潜能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1-0057-03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of Potential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s in Deeply Impoverished Areas of Ethnic Minoritie

SONG Desheng (Xinzhuang School, Hezheng County, Linxia Prefecture,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tudents must have ideological and moral literacy,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iteracy, and cultivate individuals who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such a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progress.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eachers nee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m.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deeply impoverished areas of ethnic minorities,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number of potential students is relatively larg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these potential students. Effectively solve the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potential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students.

【Keywords】Ethnic minority deeply impoverished areas; Potential students;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小學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其可塑性较强,也是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小学的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方法。在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小学中,不乏对学习热情不高涨、态度消极的潜能生,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潜能进行转化。

1.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小学潜能生的成因研究

潜能生是指学习不良、学习质量差、学习困难以及心理发展缓慢的学生,也就是说,在关于学习知识、能力以及方法等要素中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形成潜能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环境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因素。

少数民族深度贫困是相对于一般贫困而言的,是指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都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文明、公共服务和民生水平等相对较贫瘠的落后区域,这样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贫困缺口较大的居民,它既是贫困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也是减贫的重中之重、难上之难。2017年,中央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部署了扶贫攻坚关键阶段的工作,将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列为重中之重。将教育脱贫摆在了深度贫困地区的首要工作,这里的“三区三州”指的是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是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性深度贫困区,也属于深度贫困区,这里的教育相对落后,学生多半为留守儿童。而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一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其智力因素也受到影响,导致部分学生的潜能受到抑制,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欲望,成了潜能生。所以通过梳理制约本地区小学潜能生形成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进一步转化潜能生的行为指导具有积极作用。

(1)家庭环境因素

对于学生来说,除去长时间的学校环境,就是家庭环境,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孩子也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关心。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受教育的力度。在一部分家庭中,家长以粗暴的教育形式对待孩子,使得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降低对于学习的兴趣,也有家庭残缺或者再婚家庭,导致学生缺乏家庭的温暖,以及缺乏亲情,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一定影响,导致学生内心存在一定偏激,也有一部分家长选择外出务工,学生往往跟随家中的老人生活,老一辈对孩子比较溺爱。多种家庭环境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更没有有力的监督者,从而逐渐降低学习兴趣等。0D88F609-22BA-4037-9A53-759709A227CE

(2)学生自身因素

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也有不相同的意志表现,在小学阶段,每位学生的毅力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缺乏,也就是自制能力较差,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内心拥有积极向上的情绪,但是在学习方法与智力方面与其他学生存在一定差异,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和日常的玩耍之间不能进行平衡的处理,导致成绩形成一定的落后,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厌学情况,对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有一定影响,也就成了潜能生。农村小学生多半有长辈看护,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孩子缺乏关心,使孩子渐渐养成了涣散的性格,对学习缺乏上进心。一些非常聪明的学生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慢慢放松了对学习的追求,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终沦为了学困生。还有一个原因,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父母亲出门打工,为了方便和家里沟通,掌握家里的情况,孩子的父母多半会给长辈配备一个手机。但是很多长辈不识字,有什么事情只能依靠孩子,于是手机成了影响孩子学习的直接根源。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抵不住诱惑,也没有认识到手机游戏的真正坏处,导致他们在学习上花的精力很少,多半时间花费在了玩手机上。

2.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小学潜能生转化策略研究

对于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小学潜能生的转化,首先,在课堂上需要教师更加密切地关心这部分学生,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激励引导的原则来使潜能生进行有效转化。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参与在课堂讨论的机会,以班级整体营造气氛,使潜能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其次,要在生活中对于潜能生多加关注,与这部分学生结交朋友,降低其防御心理,使其更加主动地坦露心事,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1)增加班级氛围

对于潜能生的转化,首先需要对课堂氛围进行营造与增加,可以在课堂中将优秀的学生与潜能生进行座位混合,也就是使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潜能生形成同桌或者前后桌的状态,在课堂中,优秀学生可以有效地对潜能生进行纪律或者专心听课方面的影响,也让两大类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不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可以进行沟通,减少潛能生心里对于不平等看待的问题,使得班级内形成平等、和谐以及友爱的气氛。对于潜能生来说,从内心感知到自身在班级中存在的重要性,也感受到班集体中对于潜能生的关爱,从大家对于潜能生的关心和爱护中增加自信心,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共同营造班级的良好氛围,增进潜能生的自信心与学习习惯,从而达到对于潜能生的转化目的。让潜能生从心里觉得自己被重视,教师要正确引导,及时给予这部分学生以辅导,帮助这类学生走出困境,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便会融入班集体中。只有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这部分学生才能建立起持久的学习动力。

(2)鼓励潜能生参与课堂

对于班级中的众多学生来说,在校园中的各个活动上,不只是优秀的学生才可以参加,教师也要对于潜能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进行详细的了解,在课堂以及实践中关注了解潜能生对于知识理解的方式,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帮助这类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才能以及优秀的思维方式,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进行一定培养。

例如,在校园美术比赛中,属于潜能生中的一位学生,美术表现相对优秀,班级同学与教师可以对这位同学进行一定鼓励,使其参与到校园活动中,班级其他同学积极进行投票以及学校教师的认可,使这位有美术方面优势的学生提高自信心,感受到班级同学对于潜能生的关注,同学们积极地鼓励激发其参与到集体中,也增加了其在学习方面的兴趣,融合集体中,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学习。例如班级的象棋比赛或者体育比赛都可以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与进来,对于潜能生来说,教师和同学们同时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潜能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内容中可以选择信息化技术,利用多媒体或者趣味游戏的方式鼓励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3)携手家长,共同教育

家长是学生学习和前进的基础保障,家长的思维与习惯在绝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在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会有很多家长到城市务工,缺少对学生的关心,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学生心理的缺失,以及心中的不平衡状态。在家庭教育中,过多的家长在看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时候会对其进行批评,语言相对来说较为粗暴,使学生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久而久之,形成一定心理因素的积淀,造成性格的沉闷或不乐观的性格特点,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阴影,或者形成暴力倾向,对于教师的教导形成反击,认为学习并没有用处,依旧得不到家长的夸奖与关爱。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正面积极的方向引导孩子,例如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科普类或者新闻类的内容,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课外知识进行一定补充,也可以联系课本内容,形成有效的结合,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请家长们放下手机,认真地聆听孩子的想法。教师要携手家长,共同地对于潜能生进行转化,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享受学习。

(4)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

对于潜能生和普通学生的表现很难直观地进行区分,尽管潜能生和其他学生在学习表现上有着一定的不同之处,然而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用真情实感去感化每一位学生,激励潜能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出个人的能动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潜能生在学习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上进心理。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很难在潜能生身上得到回应,在这种情况之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就会对于这类学生失去信心,试图放弃潜能生的转换。然而,这样的教学态度显然存在问题。如果单方面地由于在学习方面表现不好就逐渐放弃这类学生,并且对其进行不公平的对待,就会让潜能生自己放弃自己,久而久之,这类学生就不会变成优等生。例如,教师在安排座位的过程当中不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排名排坐。如果潜能生在这一过程当中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就会自暴自弃。由此可见,想要进一步提高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就必须要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与潜能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同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入一些心理沟通工作,从而深入到潜能生的心里,让潜能生能够敞开心扉接受教师的教导。

(5)实行目标激励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潜能生的转化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就应该设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目标,以及多元化的激励方式,从而使其能够逐步完成阶段性目标。然后以此种方式方法提升潜能生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设计教学目标过程当中,小学教师特别要注重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循序渐进性,通过完成一个小目标之后,让潜能生内心得到满足,这样日积月累,就会让这些小目标变成日后的大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升潜能生的学习水平。同时,在制定学习目标过程当中应该加入课前预习目标、课堂学习目标和课后复习目标,将大目标进行分解,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达成。

(6)采取科学的评价方式

潜能生在进行转化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实现全面的评价、综合的评价,切不可单方面地凭借学习成绩对其进行评价。绝大多数潜能生都希望能够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如果在教学评价过程当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必然会打击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评价过程当中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

3.结语

对于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小学潜能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了解潜能生形成的因素,并对此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转化策略,俗话说,具体事件具体分析,针对潜能生的生成因素,从班级氛围、课堂参与度、教师关爱以及携手家长,共同对于潜能生进行沟通交流,给予他们加倍关爱,使其感受到学习氛围的快乐,增加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对潜能生进行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白兆德,侯建琴.让“潜能生”不再“潜”下去[J].课程教育研究,2020(40).0D88F609-22BA-4037-9A53-759709A227CE

猜你喜欢

潜能生转化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中潜能生帮扶方法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班主任—— 一个“用心去爱”的职业
浅谈“潜能生”的转化方法
“鬼神契约”:让“鬼孩子”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