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喷射雾化装置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雾化吸入病人中的应用

2022-05-10孙媛媛岳红珍

全科护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雾化器肺气肿波纹管

孙媛媛,岳红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老年呼吸内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病人以持续气流高反应为主要特征,临床典型症状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而痰液黏稠导致难以排出是加重病人病情甚至引起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因此采用有效的措施促进病人痰液排出,改善病人动脉血气指标,对改善病人呼吸功能及促进病人预后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多为老年人群,病人常伴多种基础疾病,导致病人体质虚弱、咳嗽无力,从而影响病人咳嗽排痰效果[2]。研究指出,气道湿化能促进气管壁纤毛摆动,有助于痰液排出,从而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呼吸功能[3]。目前临床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主要为氧气驱动喷射雾化吸入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湿化效果明显,同时能为病人提供高浓度氧流量,使病人气道能获得持续湿化效果[4]。然而,传统喷射雾化器主要针对意识清醒且配合度良好的病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由于其认知功能下降,病人配合度较差,从而影响病人采用氧气驱动喷射雾化吸入治疗效果[5]。本研究为了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外接氧驱动喷射雾化治疗效果,针对传统喷射器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良,旨在提高病人气道湿化效果,促进病人咳嗽排痰,改善病人预后,现对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行雾化吸入治疗的病人9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于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诊断标准[6];②病人经X线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确诊;③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愿意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或肺部恶性肿瘤等;②入组前2周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56~80(62.22±4.12)岁;病程3~12(4.98±1.02)年;学历:初中或以下28例,高中或中专12例,专科或以上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56~78(61.98±4.22)岁;病程3~13(5.02±1.10)年;学历:初中或以下22例,高中或中专14例,专科或以上12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批准文号为2021010。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喷射雾化器行雾化治疗,具体流程为:①安装小容量喷射雾化器,在雾化器内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②将吸气管道雾化器插入到雾化器,连接到“Y”形管一端,与人气道口保持15 cm的距离。③调整呼吸机至压力控制辅助通气模式,其中吸入氧浓度为40%,压力值控制在13~27 cmH2O(1 cmH2O=0.098 kPa),具体情况可根据病人体重进行调整,吸气时间(Ti)为0.95~1.30 s,呼气末正压(PEEP)为3~4 cmH2O,吸气触发灵敏度为0.5~2.5 L/min。在病人雾化吸入治疗前后,呼吸机的压力、Ti、PEEP、触发灵敏度保持相同水平,不进行改变。④驱动压力中心供氧压力在50~75 psi(1 psi=6.895 kPa)。⑤对呼吸节律规则、动脉血气提示体内酸碱度正常的病人,可在吸气管道近病人端外接氧进行雾化,流量为6 L/min。⑥不关闭通气机“flow-by”或连续流量模式。⑦在雾化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情况,轻拍雾化器侧壁来减少雾化器无效腔容量,在进行20 min雾化吸入后,抽血进行血气检查,然后将设备卸下,停止治疗。

观察组应用改良喷射雾化装置(见图1),装置由传统喷射雾化器、输液泵、L形接头、不含橡胶塞波纹管等部件组成,雾化吸入装置L形接头分别于雾化器与波纹管连接,使用输液泵将0.9%氯化钠注射液10~20 mL经L形接头侧孔泵入雾化器中,氧流量设为5~6 L/min,持续24 h雾化吸入,每隔2 h为病人翻身叩背1次,排痰时可通过波纹管气管切开端橡胶塞处将痰液排出。当湿化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急促、痰液性状稀薄、生命体征不平稳、双肺可闻及湿啰音时则停止操作,并采取应对措施。

1—第一连接头;2—气管切开管;3—波纹管;4—第二连接头;5—三通管;6—输液管;7—输液泵;8—连接管;9—侧孔;10—盖体;11—凸起柱;12—锥形台;13—伞帽;14—伸出管;15—软管图1 改良喷射雾化装置

1.3 观察指标 由责任护士记录两组病人入组时及干预3 d后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功能、痰液黏稠度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每日排痰次数、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①动脉血气指标: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病人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②呼吸功能: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③痰液黏稠度:Ⅰ度为痰液呈白色泡沫或米汤样液,吸痰管接头处无痰液滞留;Ⅱ度为痰液呈白色或黄白色黏稠状,病人需要用力才能咳出,吸痰管接头处有少量痰液滞留;Ⅲ度为痰液呈黄色浓稠状,伴血丝,难以有效咳出,且吸痰管接头处存在大量痰液。④每日排痰次数:由责任护士记录病人每日吸痰次数,并取平均值。⑤并发症:包括肺炎、低血压症等。⑥满意度:采用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从雾化吸入技巧指导、吸痰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评价,问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总评分>30分为满意。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及呼吸功能比较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痰液黏稠度比较 单位:例

表3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每日排痰次数、住院时间及病人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大部分为老年人,且病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人身体虚弱,导致其咳嗽排痰能力下降,影响痰液排出,进一步导致病人气道阻塞,从而影响病人肺功能[7]。有效的气道湿化能稀释浓稠的痰液,减少病人咳嗽排痰呼吸肌做功,使病人能有效排出痰液,从而改善病人呼吸功能及气血指标[8]。氧气驱动雾化气道湿化采用灭菌生理盐水对病人进行湿化治疗,能有效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9]。然而传统喷射雾化器需病人用力主动吸入,但老年病人由于认知水平较低,且身体虚弱,导致病人短时间内难以大量吸入雾化状湿化液,使雾化液丢失较多,影响雾化吸入治疗效率[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以Ⅰ度痰液为主,且观察组病人每日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这与张德振[11]研究结果相同。黏稠度高的痰液在排出时较困难,导致病人吸痰不彻底,吸痰间隔时间较短,从而增加吸痰次数,而改良喷射雾化装置能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雾化状液体吸入浓度,有效稀释痰液,促使痰液能有效排出,从而减少医护人员每日促排痰工作量[12]。此外,痰液大量淤积在呼吸道会增加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并会影响病人呼吸功能,导致病人氧合指标下降,引起低氧血症[13]。改良喷射雾化装置能有效湿化病人呼吸道,稀释痰液,促使痰液排出,从而避免痰液淤积引起的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14]。

研究指出,充分湿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呼吸道可有效提高病人肺泡摄氧能力,提高肺泡换气效率,改善病人氧合功能,而湿化不足会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泡顺应性下降,加重机体缺氧状况[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干预前血氧饱和度较低,且病人肺功能较差,而干预后观察组病人PaO2、FEV1、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改良喷射雾化装置较传统雾化吸入装置能更好地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湿化效果,进而改善病人呼吸功能。分析可能由于改良喷射雾化装置螺纹管气管切开接口端无橡胶塞,气管切开口与大气连通,病人吸痰时不需要端口接口,吸痰管通过波纹管橡胶端能有效吸痰,病人吸痰期间能持续湿化氧疗,因此能有效改善病人氧合及肺功能[16-17]。而对照组吸痰时需要摘除面罩进行吸痰操作,吸痰操作时需中断氧疗,影响病人湿化吸氧效果,导致病人氧合功能及肺功能受到影响[18]。

综上所述,改良喷射雾化装置能有效稀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雾化吸入病人痰液浓度,改善病人血气指标及肺功能,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病人治疗满意度。然而改良喷射雾化装置操作较复杂,组装较费时,无形中可增加护士工作量,在日后研究中可进一步改良装置,使装置更加易于操作,提高病人湿化效果。

猜你喜欢

雾化器肺气肿波纹管
雾化器在聚氯乙烯糊树脂生产中的应用
波纹管调节阀的设计与应用
雾化器晾干装置的制作与使用
公路桥梁箱梁塑料波纹管
探讨钢波纹管涵施工技术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Mone1400 波纹管焊接工艺的研究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右旋糖酐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肺气肿临床观察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