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躁动行为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2022-05-10张彦平张全英刘秀兰王丽静

全科护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汉化躁动效度

张彦平,张全英,赵 佳,刘秀兰,王丽静

躁动是颅脑损伤病人早期恢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为不安、拔管、冲动、情绪不稳定、言语或身体攻击等。有研究表明,躁动是颅脑损伤病人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发生率在35%~45%[1-3]。躁动可增加病人脑组织耗氧、升高颅内压、加重病情,并可导致病人的住院时间延长,重返工作岗位延迟,出院时的认知和功能独立性降低[4-5]。因此,准确识别、测量和处理颅脑损伤恢复过程中的躁动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躁动发生率相对较高,影响也较严重,但国内并没有对躁动行为进行标准化评估的方法。Bogner及其团队1989年研制了躁动行为量表(Agitated Behavior Scale,ABS),该量表自出版以来,被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证实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6-7]。研究对象也从颅脑损伤病人扩展至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精神病病人及儿童颅脑损伤病人中[4,8-11]。本研究在Bogner教授的授权下对ABS进行汉化和跨文化调试,并对其应用于我国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0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Kendall样本含量估算原则,样本含量应为条目数的5~10倍[12-13]。本量表包含14个条目,样本量应在70~140例,考虑可能存在20%的无效问卷,本研究最终纳入94例样本。纳入标准:①入院前1个月内有明确颅脑外伤病史;②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4~12分;③临床资料清晰、完整;④年龄≥16岁。排除标准:病人出现非创伤性脑损伤(如肿瘤、脑卒中等)或GCS评分≤3分。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诊断(根据GCS评分)、受伤原因、GCS评分、功能独立性得分(Barthel,BI)。②ABS:该量表由国外学者Bogner等[14-15]研制,共计14个条目,总分为56分。根据评分分为4级,即无躁动≤21分、轻度躁动22~28分、中度躁动29~35分、重度躁动≥36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r=0.92)和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01~0.921)。

1.2.2 量表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

1.2.2.1 量表的汉化 本研究参照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armacoeconomics and Outcomes Research,ISPOR)推荐的翻译与跨文化调适流程(the transl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procedure,TCCA)[6,16-17]对ABS进行汉化。①准备阶段:获得原作者许可,并邀请人员参与。②正向翻译:研究者成立由5人组成的翻译小组(3名研究生学历的护士,1名有国外工作经验的护士,1名非医学专业的翻译人员)对ABS进行正向翻译。③正向综合:由研究者对上述版本进行对比,通过讨论、修改后确定初稿,并将初稿交给神经外科专业的1名临床专家、1名护理专家进行审核,结合2名专家的临床经验将初稿与原英文量表进行对比与调整,最终形成中文版初稿。④反向回译:研究者请前期未参与翻译工作的4名人员(1名国外研究生毕业的护士,2名研究生学历的护士,1名非医学专业的翻译人员)将上述修订的中文版初稿回译成英文。⑤回译综合:仍由研究者对上述版本进行对比,通过讨论、修改后确定英文版回译稿;并将中文版初稿与英文版回译稿交给原作者进行审阅。⑥回译调整:研究者根据原作者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中文版初稿、英文版回译稿进行修改调整。⑦目标人群理解能力测试:2021年1月—2021年2月选取神经外科5名护士对20例病人进行量表评估的填写,测试护士对评分标准、项目内容的理解情况,并使其分别书写1份简短的报告结果,以检测翻译版本中存在的问题。⑧整理测试结果和定稿:研究者根据神经外科护士的报告结果,并结合5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3名临床专家、1名护理学院教授,1名心理学专家)的专家意见对调整好的量表再次进行修改。⑨校对:进行最终的审核,主要检查语法、排版、布局等。⑩形成终稿:形成最终中文版躁动行为评分量表(ABS-C),并记录报告翻译过程。

1.2.2.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①信度。选取内在一致性和等价性进行量表的信度测评。内在一致性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表示,等价性采用评定者间信度进行评价。②效度。内容效度:邀请5名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包括2名临床医学专家和3名临床护理专家)对量表做相关性评定,“无相关”“弱相关”“较强相关”“强相关”依次评1~4分[18]。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1.2.3 资料收集方法 课题实施前取得神经外科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的支持与配合。选取了解病人病情的责任护士作为评估者收集资料。为测量评定者间信度,采用方便抽样从94例颅脑损伤病人中选取19例,由2名责任护士同时对同一病人躁动行为进行评估。研究者对所有评估者进行培训,包括介绍ABS-C评分规则和评分示例。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n=94)

2.2 量表汉化与跨文化调适结果 在整个汉化过程中,考虑到英文表达方式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条目进行反复修改,最终形成ABS-C。修改内容如下:为保证量表语言表达通俗易懂,结合专家意见与课题组的讨论结果在汉化过程第③步,将条目4“对人或财产具有暴力和/或暴力威胁”更改为“暴力倾向和/或对医务人员或设备使用暴力”;汉化过程第⑤步将中文版初稿与英文版回译稿交给原作者进行审阅后,按原作者建议将条目8“在治疗区域徘徊”更改为“离开他们应该待在的治疗区域”;将条目13“易激惹或过度的哭泣和/或大笑”更改为“过度的哭泣和/或大笑”(去除易激惹)。

在目标人群理解能力测试阶段,护士反馈报告中提到对轻度躁动程度理解把握不明确,经过小组讨论及与原作者沟通后最终将轻度躁动行为解释为“该行为存在,但并不阻止其他适当的行为(个人可能会自发地重定向,或持续的躁动行为不扰乱其他适当的行为)”。

2.3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主要用来考察条目的鉴别能力。本研究将研究对象所有条目得分求和并按由高到低排列,前27%的研究对象设为高分组,总分界值为19分,后27%的研究对象设为低分组,总分界值为24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在各条目上的得分差异,结果显示两组在各条目上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条目的鉴别能力好,各条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不需要删除条目。见表2。

表2 两组ABS-C各条目得分比较 单位:分

2.4 量表信度 最终形成的ABS-C包含14个条目,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91,评定者间信度为0.890。

2.5 量表效度

2.5.1 内容效度(见表3)

表3 ABS-C内容效度专家评分及内容效度指数(CVI)

2.5.2 结构效度 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0.743>0.6,同时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为978.166(df=91,P<0.01),表明适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取特征值>1,提取公因子。既往研究认为,当因子载荷值>0.4,且公因子能够解释总变异度的50%,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共提取4个公因子,条目1在所有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0.4,条目11在2个公因子上的载荷值>0.4,给予删除。删除不符合条件的条目后,再次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分别解释ABS-C总变异的26.479%,25.577%和21.254%,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310%,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因子载荷矩阵见表4。

表4 ABS-C的因子载荷矩阵

3 讨论

3.1 ABS量表汉化与跨文化调适 本研究在整个汉化过程中,采用TCCA翻译和跨文化调试流程对量表进行汉化,指导性较强;同时考虑到英文表达方式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条目,结合专家意见、原作者建议与课题组的讨论进行反复修改,形成最终的ABS-C。在汉化过程中,共修改3个条目的表达,删除0个条目。在目标人群理解能力测试阶段,护士反馈报告中提到对轻度躁动程度解释说明不够清楚,不便于理解,经过小组讨论及与原作者沟通后进行修改,使表达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3.2 ABS-C的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主要用来考察条目的鉴别能力。本研究将研究对象所有条目得分求和并按由高到低排列,前27%的研究对象设为高分组,后27%的研究对象设为低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条目上得分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条目的鉴别能力好,各条目具有较好的区分度。14个条目均考虑保留。

3.3 ABS-C的信度分析 信度是对测量一致性程度的估计,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当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越高,则该工具的信度就越高[21]。本研究采用内在一致性和等价性进行量表的信度测评。内在一致性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表示,等价性采用评定者间信度进行评价。本研究ABS-C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91,与原量表基本一致;评定者间信度为0.890,Stephanie Hellweg(德国版本)评定者间信度为0.738[6],表明ABS-C具有良好内部一致性与稳定性。

3.4 ABS-C的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评价本量表的效度。本研究遴选了5名专家对各条目与病人躁动程度的相关性进行评分,5名专家均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10年以上,对于颅脑损伤具有较深入的理论认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评分结果显示各项条目的CVI在0.8~1.0,平均CVI为0.986。

在结构效度方面,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与Stephanie Hellweg(德国版本)[6]的量表不相同,其中条目1“注意力差,易分心,不易集中注意力”在所有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0.4;条目11“说话快、大声或过

多”在2个公因子上的载荷值>0.4,可能与本次选择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有关。本研究删除不符合条件的条目后,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提取3个公因子:各条目载荷值为0.551~0.913,在公因子上均>0.4,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3.310%,说明ABS-C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 小结

ABS-C包含12个条目、3个维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躁动行为表现及严重程度,为及时准确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但本研究仅选取了1家三级甲等医院,样本缺乏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覆盖面不足,有待扩展。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样本量,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与完善,以进一步探究该量表的适用性。

猜你喜欢

汉化躁动效度
老年人口腔健康自我效能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道路躁动
辽西地区慕容鲜卑汉化的考古学观察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外语形成性评估的效度验证框架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论金世宗时期汉化与旧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