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堰市春魔芋高产栽培技术

2022-05-10江立俊曾照胤

长江蔬菜 2022年7期
关键词:遮阳网林果魔芋

江立俊 曾照胤

导读:依据魔芋生长特性,从播种期、地块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采收方面介绍了适合十堰地区种植魔芋的栽培方法,并总结了4种栽培模式,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奠定了基础。希望能给广大魔芋种植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商品魔芋(本地花魔芋)

十堰市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0%,气候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具有高产高效的独特地理条件,适合种植魔芋这种起源于热带雨林下层植被的作物,近年来魔芋深受农户喜欢,是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良好项目。但魔芋起源于热带雨林,具喜温怕冻、喜荫怕晒、喜湿怕渍、喜肥怕瘦、喜钾怕氯的特点,而且魔芋病害发生也十分严重,要想种好魔芋需要一定的种植技术。很多种植户因技术问题导致损失惨重,阻碍了魔芋产业的发展。笔者在一线从事技术指导多年,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地的魔芋高产栽培技术。现分享如下,希望能给广大魔芋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1 播种期

依据魔芋生物学特性,要求其地温稳定通过10℃、气温稳定通过15℃时进行播种。十堰地区魔芋春播最佳时期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

2 地块选择

依据魔芋喜温怕冻、喜荫怕晒、喜湿怕渍、喜肥怕瘦、喜钾怕氯,病害严重的特点,种植地块应选日照时间短的阴坡缓坡地或南北走向的峡沟平田,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且3年未种过魔芋、茄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

3 整地

3.1 耕地施肥

播种前,要提早20天以上深耕炕地,结合耕地,每667 m2施新鲜熟石灰50~80 kg,均匀耙入土中消毒杀菌。耕地达到熟土层深度在30 cm以上、土碎疏松的标准,以利魔芋块茎膨大、实现高产。耕地同时清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和残膜等。播种前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 t、45%硫酸钾型复合肥(N-P-K=15-15-15)50~60 kg,再深耕地1遍。

3.2 起沟作畦

畦面宽1 m,沟宽40 cm,沟深20~40 cm,沟深随地块的坡度减小而加深,缓坡地畦的走向和坡向平行,峡沟内平田畦的方向南北走向。一般每隔30~40 m起1条腰沟,同时起好围沟,做到沟沟相通,严防魔芋地积水渍害而引起病害发生。

玉米魔芋套种栽培模式

平田栽培模式

4 播种

4.1 品种和芋种选择

魔芋种分花魔芋和白魔芋,花魔芋属于低温品种,产量高,适合二高山和高山种植,白魔芋属于高温品种,产量比花魔芋要低。播种前应根据海拔确定使用花魔芋还是白魔芋。十堰地区一般海拔在800 m以上建议使用花魔芋,海拔800 m以下建议用白魔芋。以前有农户把花魔芋种植在低山,结果病害相当严重,造成产量大大降低。而把白魔芋种在高山则表现为出苗晚,植株生长矮小,产量低。播种前应提前进行选种和分级。芋种应根据种植户的经济实力进行选择,经济实力差的可选择顶芽或50 g以下的小魔芋播种,采取2年或以上采收。经济实力好的种植户可选择250 g以上的大魔芋作种,可实现当年播种、当年采收,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4.2 种芋消毒

播种前选择晴天上午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浸魔芋种30 min,捞出晒干后立即播种。浸种时间不可过长,否则种芋会因为吸水过多而烂种。

4.3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播种一般沟或穴深10~20 cm,大行距100 cm,小行距60 cm,株距依球茎大小适当调整,一般20~40 cm,覆土厚度应根据种芋大小、海拔决定,一般低山覆盖种芋直径的1~3倍即可。高山气温低且温差大应加大种芋的覆土厚度,一般覆土为种芋直径的2~4倍,防止低温冻伤种芋。春季气温低,在确保种芋不被冻伤的前提条件下应尽量浅播,利用春季浅土层温度高土壤含氧量多的特点促进种芋出芽。有条件的种植户可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促进齐苗,待气温升高适合露天生长再把地膜清除。魔芋膨大需要一定的地温温差,地膜覆盖在后期温度升高后缩小了地温温差,阻碍了魔芋膨大,而且地膜覆盖下的高地温易让魔芋生病。笔者经过多次、多地、多海拔试验,结果一致。

5 栽培模式

5.1 大田加盖遮阳网栽培模式

低山可采用大田加盖遮阳网种植。端午节(6月3日左右)后光照强烈,在大田上加盖1层遮阳网,遮阳网遮光率为55%~60%,遮阳网高度2.5~3.0 m。重阳节后日照强度下降适合魔芋生长,可将遮阳网取下。

5.2 魔芋玉米间套作栽培模式

二高山(海拔800~1 200 m)可采用魔芋玉米间套作种植。海拔1000~1 200 m可每播2行魔芋留1行40 cm左右的空行,海拔800~1 000 m可每播2行魔芋留1行40 cm左右的空行移栽单行玉米,株距10~15 cm,玉米每667 m2栽2 000~2 400株。

5.3 林(果)树下遮荫栽培模式

利用林地、果园肥厚的空地进行种植,这种半荫蔽条件对魔芋生长极为有利。一般树龄大、植株高的林果地,温度低、光照弱,种植花魔芋可获得高产;树龄小、植株矮、地温高、光照强的林果地,种植白魔芋可取得丰收。依据种芋大小,林果地的覆盖程度决定种芋的播种密度,一般种芋小、林果覆盖程度低,要密植,每667 m2种植2 000~5 000株;种芋大、林果覆盖程度高,要稀植,一般每667 m2种植1 000~3 000株。

5.4 庭院栽培模式

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地角园边、庭院树下、棚架荫地、沟渠坎边等土层厚、肥力高的地块种植魔芋。每667 m2种1 500~2 000株。这类地块有机肥源足、管理方便、光照适宜,有利于魔芋高产。

6 田间管理

6.1 除草

魔芋苗期一般气温为15~25℃,同时也是杂草易生的时段。杂草会和魔芋争肥争水争光,同时还降低地温,严重影响苗期魔芋生长。除草不能用除草剂,要人工拔除。

6.2 追肥

考虑人工成本和肥料成本,魔芋追肥可使用45%硫酸钾型缓释复合肥(N-P-K=15-15-15),有条件的可冲施有机肥。一般整个生长期追施3~4次,做到少量多次即可。第1次追苗肥,在魔芋苗出齐,并长到30 cm以上,叶片刚展开时,667 m2用复合肥10~15 kg,在魔芋叶片滴水线位置追施。第2次追肥在第1次追肥20~25天后,追肥量和追肥位置同第1次,同时结合追肥进行浅培土。第3次追肥在出伏后,追施块茎膨大肥,伏天不要追肥,否则易引起病害,每667 m2追肥量可加大到20~30 kg,追肥位置同第1次。

6.3 清沟排渍

魔芋喜湿但不耐渍,下雨前修好排水沟,做到排水通畅。雨后要到地边查看,如有积水要迅速排水,防止发生渍害而导致发病。

6.4 病虫害防治

①虫害 魔芋的害虫有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2种。地下害虫有蛴螬和小地老虎等。地上害虫有甘薯天蛾、豆天蛾、斜纹夜蛾等。地下害虫可用玉米面、糖、食用醋、阿维菌素、水按50∶3∶2∶0.1∶30的比例拌匀进行地面撒施诱杀,地上害虫可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毒的农药喷雾防治,或每667 m2挂粘虫黄板30~50张诱杀成虫。

②病害 魔芋病害主要发生在6月下旬、7月上中旬。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白绢病、细菌性叶枯病。防治软腐病可用2%春雷霉素水剂500~1 000倍液灌根。白绢病可用10%氟哇唑水剂1 000~1 5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灌根。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带出园区并妥善处理。沿着中心病株直径100 cm挖1个深10 cm的圆形小沟并撒石灰进行封锁,同时将中心病株处也撒上石灰杀菌。细菌性叶枯病可用80%乙蒜素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500~1 000倍液灌根。

7 适时采收,搞好种芋贮藏

魔芋整个生育期为5~7个月。当地上茎秆发黄倒苗时,就可收获。在十堰市低山地区,魔芋正常生长到10月中旬倒苗,倒苗后块茎继续充实积累营养物质,时间1个月左右。因此,收挖期应在倒苗后1个月,即11月中下旬收挖;高山地区,因气温下降比低山早,因此,魔芋倒苗期比低山早,收挖期相应比低山地区提前20天左右,即收挖期在10月上中旬。尤其是种芋,不可过早收获,应待块茎充分成熟后,选晴天收挖。挖起后摊晾于地面,傍晚运进室内,轻搬轻运,避免损伤。

花魔芋剖面

林果魔芋间套栽培模式

猜你喜欢

遮阳网林果魔芋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林果,听到请回答
减肥“神器”――魔芋
魔芋不可盲目食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蔬菜遮阳网覆盖的作用、方式和栽培技术
牧羊狼林果
夏季番茄育苗宜选择遮光率20%的白色遮阳网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