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iR-708 与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2-05-10吴秋萍吴海丰黄茂乙周贵忠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肌酐标志物通路

吴秋萍 吴海丰 黄茂乙 周 云 周贵忠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肝脏功能迅速恶化,同时伴随一个或多个器官衰竭的临床症候群,患者的短期病死率较高[1]。在中国,多数ACLF 患者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基础上发病[2]。ACLF 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数患者病情严重,救治困难[3]。因此,早期诊断并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提高生存率。目前虽已有多项生物标志物被报道可判断ACLF 患者的预后情况,但效能仍不能令人满意,如部分标志物的敏感度或特异度较低等[4]。miRNA 是一类由18~22 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非编码RNA,已被证实可参与ACLF 的发病和进展过程,如miR-223[5]、miR-125b-5p[6]、miR-130a[7]和miR-124a[8]等。miR-708 已被报道可通过调控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表达,抑制肝脏炎性反应[9]。此外,miR-708 还可靶向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增殖[10]。研究表明,Akt/mTOR 信号通路和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均参与了ACLF 的发病和进展过程[11-12]。由此推测,miR-708 可能通过调控上述通路的表达参与CHB 相关ACLF(CHB-ACLF)的发展过程,其水平或可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目前,关于miR-708是否参与了ACLF 的发生、发展过程方面鲜有报道。本文探究了miR-708 与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的关系,以期寻找效能较高的指标用以判断患者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0 年6 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28 例CHB-ACLF 患者(设为CHB-ACLF 组)和100 例CHB 患者(设为CHB 组)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 更新版)》[13]诊断CHB,参照《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 年版)》[14]诊断ACLF。纳入标准:(1)确诊为CHB-ACLF 或CHB;(2)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黄疸[总胆红素(TBiL)>85 μmol/L)]和低蛋白血症;(3)近1 个月内有腹水或并发肝性脑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的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2)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3)伴有恶性肿瘤;(4)随访失联。CHB-ACLF 组的年龄为31~67 岁,平均年龄为(48.52±7.86)岁;其中男性78 例,女性50 例。CHB 组的年龄为33~68 岁,平均年龄为(47.99±6.53)岁;其中男性65 例,女性35 例。两组在年龄(t=0.547,P=0.585)和性别(χ2=0.396,P=0.529)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YL018003),纳入的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临床资料

收集所有受试者的年龄、性别、TBiL、INR、肌酐、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血小板计数(PLT)和白细胞计数(WBC)等临床资料。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TBiL 和肌酐水平,使用Sysmex XN-3000 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 和WBC,使用ACL-TOP 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INR。于CHB-ACLF 患者入院1 周后开始随访,采用电话随访或住院观察的方式了解患者90 d 的生存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20 年9 月28 日,将随访过程中患者死亡定义为终点事件。

1.3 miR-708 水平检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miR-708 的表达水平[15]。所有患者于入院24 h 内抽取肘部静脉血10 mL,离心后获取上层清液,置于-80 ℃环境中保存,待测。采用TRIzol 法提取血清中总RNA,使用反转录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Ra公司)将RNA 反转录为cDNA,并使用PCR 仪(购自美国Bio-Rad 公司)扩增cDNA,扩增条件为95 ℃预变性5 min,之后95 ℃ 30 s、59 ℃ 15 s、72 ℃ 20 s,共40 个循环。以U6 作为内参,采用2-ΔΔCt法计算miR-708 的相对表达量。引物由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并合成,引物序列详见表1。

表1 引物序列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HB-ACLF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ROC 曲线评价miR-708 判断CHB-ACLF 患者预后的效能。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miR-708 与CHB-ACLF 患者预后的关系。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miR-708 水平比较

CHB-ACLF 组的血清miR-708 相对表达量为0.43±0.16, 低 于CHB 组(0.75±0.14), 两 组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22,P<0.001)。CHBACLF 组入院后90 d 的生存率为51.56%(66/128)。根据CHB-ACLF 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66)和死亡组(n=62)。生存组的血清miR-708 相对表达量为0.52±0.14,高于死亡组(0.33±0.11),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3,P<0.001)。

2.2 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基本资料比较

生存组和死亡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存组的PLT 水平高于死亡组,而TBiL、INR、肌酐、WBC 和MELD评分均低于死亡组,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生存组和死亡组的基本资料比较

2.3 影响CHB-ACLF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将CHB-ACLF 组入院90 d 的生存情况作为因变量,将PLT、TBiL、INR、肌酐、WBC、MELD评分和miR-708 作为自变量(均为原始值录入),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NR、肌酐和MELD 评分是CHB-ACLF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708 是CHB-ACLF 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见表3。

表3 CHB-ACLF 组预后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2.4 miR-708 与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

miR-708 判断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 别 为0.864(95%CI:0.802~0.926)、0.39、79.03%和80.30%。MELD 评分判断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AUC、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5(95%CI:0.693~0.857)、27 分、62.90% 和84.85%。结果表明miR-708 判断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AUC 大于MELD 评分,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80,P=0.093),见图1A。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miR-708 与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显示当节点个数为3 时,AIC 值最小(AIC=122.218),这提示miR-708 与CHB-ACLF 患者的预后生存有关(χ2=32.20,P<0.001),且呈线性关系(非 线 性 检 验χ2=1.07,P=0.300)。以miR-708 判断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最佳截断值作为分界点,当miR-708<0.39 时,CHB-ACLF 患者预后发生死亡的风险升高;当miR-708>0.39 时,CHBACLF 患者预后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见图1B。

图1 miR-708 与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关系 A miR-708 和MELD 评分判断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ROC曲线 B miR-708 与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限制性立方样条图

3 讨论

目前已被应用于ACLF 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与免疫反应、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相关的标志物,以及基因组学标志物等,但由于ACLF的诱因、发病机制、临床干预措施等的多样性及个体化差异,各项标志物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6]。因此,探寻能够准确判断ACLF 患者预后情况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CHB-ACLF 组的血清miR-708 相对表达量低于CHB 组,这提示miR-708 可能参与了CHB 进展为ACLF 的过程。本研究结果还显示,CHB-ACLF 患者中生存组的血清miR-708 相对表达量高于死亡组,这提示miR-708 可能参与了ACLF 的发展过程,其水平或可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为避免混杂因素影响分析结果,本研究将可能与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相关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R-708 是CHB-ACLF 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有研究表明,miR-708 不仅可靶向Akt/mTOR 信号通路抑制肝脏炎性反应,还可靶向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增殖[9-10]。此外,Akt/mTOR 信号通路与人肝星状细胞内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11],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药理学刺激可抑制硫代乙酰胺诱导的急性肝衰竭进程[12]。由此推测,miR-708 的表达水平与肝脏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反映CHB-ACLF 患者的预后情况。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INR、肌酐和MELD 评分是CHB-ACLF 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已报道的研究结论相符[17-18]。

本研究构建了miR-708 判断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ROC 曲线,结果显示miR-708 判断CHB-ACLF 患者预后生存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4、79.03%和80.30%,其诊断效能优于MELD 评分,可辅助用于CHB-ACLF 的预后判断。此外,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708 与CHB-ACLF 患者的预后呈线性关系,且低水平的miR-708 提示CHB-ACLF 患者预后发生死亡的风险增高。

综上所述,检测CHB-ACLF 患者血清miR-708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比如为单中心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有限,尚不能完全排除地域、个体化差异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且本研究未开展基础实验分析miR-708 是否可通过靶向Akt/mTOR 和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参与CHB-ACLF 的进展过程。今后课题组将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进一步探究miR-708 影响CHB-ACLF 患者预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猜你喜欢

肌酐标志物通路
DJ-1调控Nrf2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改进TF-IDF算法的基因通路富集方法
AngⅡ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