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花檵木种质资源与应用研究综述

2022-05-09董淑龙马姜明莫燕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红花研究

董淑龙,马姜明,莫燕华,黎 露

(1.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541006;2.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 541006;3.广西师范大学 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广西桂林 541006)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var.rubrum)为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檵木属常绿木本植物,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彩叶观赏植物及观花树桩盆景植物[1],以绿篱、灌木球(花球)、彩叶灌木及树桩盆景等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特产红花檵木并被誉为“中国红花檵木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的湖南省浏阳市,是红花檵木苗木的培育中心[2]。1935年当地农民从原产地浏阳大围山采挖野生苗木销往长沙天心公园,至今已有80余年的苗木经营历史。20世纪80年代,浏阳市开始栽培出大量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较好适应性的红花檵木优良品种,红花檵木产业迅速发展[3];21 世纪,红花檵木在全国亚热带、热带地区被大规模栽培生产和应用[4];同时该种质资源被广泛向国外推广,产生国外新品种。现我国20 多个地区及美国、日本等10 余个国家均有引种推广和应用[5]。红花檵木是中国特色花卉品牌产品之一[6],国外学者认为红花檵木有望继中国梅花(Armeniaca mume)、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和茶花(Camelliaspp.)后又一个成为国际园艺珍品的花卉[7]。该文对红花檵木种质资源概况与应用相关资料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为红花檵木园林绿化应用与种质资源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1 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1.1 数据来源与方法

某学科领域的年度文献数量能够反映该领域在某时间段内的发展现状和水平[8]。国内统计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由文献发表情况可知,部分学者命名“红花檵木”时,将“继”与“檵”同义,且有“红檵(继)木”之称,因此检索文献篇名为“红花檵(继)木”和“红檵(继)木”,筛选得到以红花檵木为主题的国内研究文献共196 篇,发表文献的时间为1988年10月—2021年6月。国外统计文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输入“Loropetalum chinensevar.rubrum”检索主题,得到20 篇文献,发表文献的时间为2006年1月—2021年8月。检索日期为2021年11月10日。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借助CiteSpace 5.8.R1 绘制红花檵木园林绿化应用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9],对中文和英文数据库中有关红花檵木的文献发表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2 文献发表特征

国内对红花檵木的研究起步较晚,CNKI 数据库检索的文献最早出现在1988年(图1)。1988 —2021年,红花檵木相关研究期刊论文刊发情况可分为3 个阶段。1988 — 1999年为缓慢发展阶段,有关研究较少;2000 — 2012年为快速增长阶段,红花檵木品种得到广泛应用,苗木销售市场趋于成熟,红花檵木逐渐成为园林绿化的热点树种[10],此阶段的研究和发文量稳步上升;2013 — 2021年,研究处于平缓发展阶段,文献数量在4 ~9 篇波动。预测未来几年关于红花檵木研究的发文量将继续呈平缓趋势。

图1 1988—2021年CNKI数据库红花檵木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的年度分布Fig.1 Annual distribution of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chinense var.rubrum in CNKI database from 1988 to 2021

从WOS 数据库检索到有关红花檵木的研究较少,大部分年份仅有0 ~1 篇(图2)。2015年,Kardos[11]研发出“PIILC-I”“PIILC-II”和“PIILC-Ⅲ”3 代抗寒性更强的红花檵木品种;2018年之后呈现研究增多的趋势。

图2 2006—2021年WOS数据库红花檵木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的年度分布Fig.2 Annual distribution of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on L.chinense var.rubrum in WOS database from 2006 to 2021

从文献内容看,有关研究集中在种质资源的系统发育[12]、基因重组[13]和微生物生态学[14]等生命科学领域及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范志霞等[15]对红花檵木在园林中的抗旱性及叶片结构进行研究,证实红花檵木是抗旱性很强的品种,可以在屋顶和斜坡上广泛种植;Zeng 等[16]在温室中研究镉污染土壤中红花檵木的植物稳定潜力,结果表明红花檵木有望作为镉污染土壤的植物稳定观赏树种;Li等[17]研究红花檵木在城市不同环境大气污染水平上捕获叶片表面颗粒物的潜力,结果表明在交通和大学校园区域,红花檵木对颗粒物的捕获效果较好。

1.3 研究热点分析

1.3.1 热点关键词分析

通过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可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动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展现了关键词的频次分布与词间关系,反映该领域一段时间内热点研究内容的结构特征[18]。对CNKI 数据库以红花檵木为主题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热点主题为“扦插繁殖技术”“干旱胁迫”“光合特性”“园林绿化工程”和“春季物候”等,集中在红花檵木种质资源的生命科学、栽培繁殖、生理生态和绿化应用等方面(图3)。这些热点关键词节点是连接不同研究热点及推动研究发展的重要脉络节点[19]。

图3 CNKI数据库中红花檵木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Fig.3 Co-occurrence knowledge graph of research keywords of L.chinense var.rubrum in CNKI database

1.3.2 热点主题演化路径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展现了聚类所代表的热点主题研究发展演化的时间跨度[20]。采用潜在语义索引(LSI)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红花檵木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聚类分析[21]。1988 — 2021年,“红檵木”“红花檵木”“光合特性”“树桩盆景”、“抑菌活性”和“扦插基质”6 个聚类关键词的时间跨度较长,说明红花檵木的种质资源特性、造景和繁殖相关研究持续时间较长(图4)。

图4 CNKI数据库中红花檵木研究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Fig.4 Timeline map of keyword clustering of L.chinense var.rubrum research keywords in CNKI database

2 种质资源和价值

2.1 地理分布

檵木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亚热带地区[22]。红花檵木是我国目前利用最广泛的檵木属植物资源,作为绿化树种主要应用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23]。红花檵木原产于湖南省浏阳市的大围山。1982 — 1985年,对红花檵木的野生种源进行普查,发现其野生植株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浏阳市、醴陵市和平江县[24]及江西省萍乡市与湖南省交界处的罗霄山脉海拔100 ~400 m 处的常绿阔叶林地带[25],野生资源极为稀少。

2.2 品种资源

红花檵木为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的变种[26],最初生长于野生的檵木群中[27],呈花叶同红的特点。1985年,林昌梅首次选育出我国红花檵木栽培新品种“珍珠红”[28],其叶片小而红润,花色亮丽红艳。目前,野生红花檵木资源已近枯竭。我国林木培育者对红花檵木栽培品种资源进行多年的拓展与研究,使这一源于自然的宝贵树种得到广泛栽培与利用,类型和栽培品种逐渐丰富[28]。侯伯鑫等采用二元分类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品种分类系统检索表,将红花檵木分为3 大类15 个类型41个品种[25],根据毛被、叶形、叶色和花色等形态特征划分为嫩叶红(单面红)、透骨红和双面红(大叶红)[28],这3 种类型依次是“五代红花檵木”的后3 代。第1代和第2代分别为野外移植的野生品种和利用野生枝条营养繁殖的品种[6]。早期栽培的嫩叶红类型抗性强于其他类型,但观赏性较差;利用嫩叶红类型进行无性选育得到的透骨红类型花期较长、花型多样、花色艳丽且分枝茂密,适宜制作小型色雕和盆景;利用透骨红类型进行无性选育得到的双面红类型叶色红润、返青期短,适合大型色雕、模纹花坛和培育灌木球及乔灌木;双面红类型抗性更强,可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种植推广[29]。

2.3 应用价值

2.3.1 观赏与环保价值

红花檵木是花叶俱美的观赏树木,花叶常年红艳夺目,是彩叶植物中不可多得的佳品[30]。红花檵木枝叶可塑性好,可培育成多种形态,在园林绿化中,可根据红花檵木的植物态势,营造出造型多变的景观效果。红花檵木可作为彩叶小乔木展现形态美;利用提根、嫁接、整形和蟠扎等技法,修剪成球形或层托状的园林造型景观树,展现造型美[31],是风景区、公园、庭院、道路和城市绿地的理想观赏树种[32]。红花檵木还能起到滞尘环保、吸收污染气体的生态作用[33]。

2.3.2 药用价值

红花檵木是民间优良的中草药[34]。其根、叶和花等各器官均可入药,具有止血活络、清暑解热和去瘀生新等功效[22]。在湖南民间,有人采用鲜叶煎服治疗腹泻。红花檵木还具有抑菌消炎、调节脂肪代谢等医药用途[35]。目前,对红花檵木的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物质[36]、挥发油成分[37]和脂肪酸成分[14]及其抑菌活性[38]等方面。基因工程学研究表明,红花檵木在未来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上具有很大的潜力[13]。

2.3.3 工业应用价值

红花檵木医药价值的开发带动了其色素提取等工业领域的研究。红花檵木叶中含有花青素类天然色素[39],无毒、无诱变,是安全的可食用色素[40]。其花色素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用于开发抗菌消炎药,可进一步探索用作食品保质的抗菌防腐剂[39]。红花檵木在生产天然化妆品和除虫剂等工业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23]。

3 园林绿化应用

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红花檵木,既要考虑选择因势利导的园林应用形式,考虑与合适的树种进行数量组合、平立面构图和色彩搭配,塑造不同季相变化的意境,也要考虑与其他园林要素(园路广场、构筑物小品和山石水体等)之间的搭配[41],同时还应注意绿化配置位置、环境、功能、比例和风格等[42]。

3.1 园林应用形式

3.1.1 孤植、对植、列植

孤植是树木在一定绿化空间中孤立种植的方式,多在平面构图或空间中心表现树木冠幅大小、造型姿态和颜色[43]。在入口、庭院或草坪中孤植高灌木、小乔木的红花檵木造型树,可吸引游人目光[44]。一些新的高贵品种或造型别具匠心的红花檵木可孤植为庭院的精致景观树[10]。

对植是以呼应之势在中轴线两侧种植造型美观、体量动势均衡的树种,达到焦点向轴线集中、烘托轴线主景的效果,主要配置于建筑、道路广场和公园等出入口及重要景物的两侧[42]。规则式对植一般将红花檵木成双种植于门口;自然式对植的红花檵木在体形、大小上较为灵活,以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为支点取得色调与整体态势的动态均衡。

列植是按一定的株距成行成列种植树木,主要用于公路、铁路、城市街道和园路等的两侧,在园林中可形成夹景或障景[43]。红花檵木灌木球广泛列植于公路的绿化带,分隔路面空间。红花檵木小乔木列植时,要求株行距相等,立面上冠径、胸径和高度大体一致,可用做深色的植物背景或起到分割空间、引导游人视线的作用[45]。

3.1.2 丛植、群植、散植

丛植是由两株至十几株树木按照一定的构图规则、距离不等地组合在一起的种植方式[43]。红花檵木可丛植于园林建筑旁作为点缀和陪衬,也可在草坪、植物群落等绿地丛植作为主景。也可将红花檵木灌木球或其他造型的红花檵木成丛地点缀于园林绿地中[46],园路穿插其中,既丰富了景观色彩,又活跃园林气氛。

群植是将二三十株至数百株的树木成片种植的方式[43]。红花檵木常以小灌木作为绿篱的形式群植于街边绿化带或花坛中,在其他灌木的衬托下层次分明[47]。将红花檵木小乔木群植于灌木林后作为背景树,形成层林尽染的视觉美感[46]。

散植是以单株为一个点在一定区域进行有规律、有规则散点种植的方式,主要用于绿地和庭院遮荫,起到填充空地、遮挡死角的作用[42]。散置于草地的灌木球形态的红花檵木,与路两侧的置石相互点缀[48]。小乔木形态的红花檵木(独干、嫁接古桩等)散植于河边或路边的绿地,可丰富河岸和园路景观[49]。

3.1.3 篱植和模纹

篱植是由乔灌木保持株距,密集栽植为规则长带状的种植形式,形成的树木群体叫绿篱(高10 ~160 cm)或绿墙(高160 cm 以上)[50]。中国在古代已应用植篱,《诗经》记载“折柳樊圃”,篱植发挥阻挡交涉的作用[51]。红花檵木萌发力强、分枝多且病虫害少,四季常色,逢时开花,是做绿篱的适宜材料[10]。模纹花坛通过矮生的观叶及观花植物群体组合种植[52-53],表达抽象的设计元素,形成视觉冲击力[50],可作为街头、公园的重要景观节点。可将红花檵木与金叶假连翘(Duranta erecta'Golden Leave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和黄杨(Buxus sinica)等多花灌木在绿地密植组成色块,打造多样的植物季相景观[53],色块的平面图案线条多是优美圆滑的曲线,强调整体感、连续感和韵律节奏感[54]。

3.1.4 花球(灌木球)

花球(灌木球)是通过修剪植物使树冠部分维持成球形的形式,布置在广场道路边的绿地或绿带中[10]。红花檵木耐修剪,适合修剪成花球点缀栽植在建筑物的入口两侧、园路交叉处,或与树丛搭配,常布置于城市道路的绿带中,与绿篱组合,有规律地排列,形成具有立体层次感的绿化带。

3.1.5 盆景(桩景)

红花檵木盆景制作形式有古桩露地种植和古抽盆栽两种[55]。以木本植物为主要制作材料的盆景称为桩景。红花檵木1年可多次抽梢且树态多姿、发枝力强、枝干遒劲、木质柔韧、耐修剪与蟠扎[10],其树桩可制成双干式、枯干式、曲干式和丛林式等不同形态。对红花檵木扦插苗进行造型培养可制作小型盆景,一般用枝叶分布较均匀的小叶型红花檵木,利于绑扎造型;中型、大型盆景利用红花檵木叶大枝疏的品种,以檵木桩作为砧木嫁接红花檵木并定向栽培与修剪,成型后一般用于高档园林绿化,也可在花园展示区布景[53]。

3.1.6 色雕和花境

现代园林技术的发展使植物色雕、花境等创造性植物景观不断涌现[56]。大型色雕可将红花檵木定向栽培修剪为立体动物、几何造型等,体现红花檵木栩栩如生的造型美。花境的植物材料选择以1 ~2年生宿根花卉为主[57],将红花檵木精修为灌木球或色雕,在花境中其较大的体量可构成低矮起伏花卉的背景[58],与花境中多种颜色、质地和株型的植物相组合,丰富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和季相景观[56]。

3.2 园林要素搭配

3.2.1 景观小品点缀

景观小品由建筑、生活设施和道路设施组成[59]。景观小品和园林植物两者的协调搭配可丰富景观艺术构图[60]。在肌理明显的廊架旁点缀几株红花檵木造型树,可将色彩和形体引入景观小品,可软化建筑硬质线条,起到障景的作用。在淡色的景观墙前配置红花檵木,其花叶与景墙形成色相衬托,透过景墙营造的框景和漏景展露出红花檵木的虬枝红叶,使园林空间深邃而有意境[61]。以色筒形式将红花檵木列植于墙边,能够缓和建筑线条造成的生硬感[62]。造型奇特的檵木桩景可置于导游图和指路标牌旁,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63]。

3.2.2 其他植物搭配

红花檵木在园林绿化中与其他植物搭配时,首先要考虑植物配植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根据乔灌木的形态、色彩、质地及生态习性进行合理的搭配[64]。在营造以观花为目标的色块和绿篱时,可将红花檵木与白花杜鹃(R. mucronatum)、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和金叶假连翘等植物搭配[65]。在植物季相方面,红花檵木与常绿植物搭配可形成衬托效果;与秋色叶树种搭配,春季红绿分明,秋季层林尽染。在植物的层次和感知方面,红花檵木可在草坪及观花地被上,篱植或修剪成花球,与其他乔灌木如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海棠花(Malus spectabilis)和含笑花(Michelia figo)等绿叶植物搭配,凸显其花红叶红的艳丽丰姿。

3.2.3 置石搭配

与植物搭配时,需在考虑置石的形态、气势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植物[66],可采用双干式、枯干式及曲干式等[67]圆头造型的红花檵木与置石搭配,产生叠加效应。在庭院景观中,日式枯山水风格将红花檵木以精修灌木球的形式与置石搭配,以沙子和砾石为底,石灯和洗手钵为饰,不仅能突出小中见大的观赏效果,也兼顾园林景观和“禅意”的耦合关系[68]。

3.3 栽培养护

利用野生植株繁殖红花檵木,其实生苗容易出现返祖现象[28],故红花檵木栽培生产多采用无性繁殖(扦插和嫁接等)[69]。扦插时间一般在3 — 9月,选用疏松透气的黄土为扦插基质,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温度及通风性,避免阳光直射;嫁接繁殖有切接、芽接和腹接等多种方法[70]。

红花檵木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但栽培和养护过程中也发现一些病虫害引起的枝枯虫蛀现象。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花叶病、煤污病和黑斑病等[71],美国有报道枯梢病的发生[72];主要虫害有蜡蝉类、蚜虫类、红蜘蛛类、介壳虫类及星天牛类等[73]。对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选育并利用抗病品种;加强对红花檵木种苗的检疫工作,预防病害的发生和扩散[71]。红花檵木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和百菌清等[74],化学防治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显著和操作简便等优点[71],但也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红花檵木养护管理需做好水肥管理,同时需多加造型修剪,确保红花檵木生长环境光照充足,使花色、叶色更加艳丽。

4 生态文化

4.1 文化出处

檵木有枝干连理生长的现象,民间认为连理枝指檵木的枝条[75]。檵木的“檵”字,为花瓣丝状之意,檵字起源较古老,在使用的过程中,常用“继”、“积”和“枳”等字代替“檵”字。战国的《尔雅·释木》有檵字为木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檵木为坚木;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对檵木有最早的近似含义的记载,名为“檵花”;后《辞海》中檵木亦称檵花、纸末花,指的就是檵木种;2000年版的《湖南树木志》中登有檵木条,首次规范檵木种名称[10]。

4.2 文化内涵

红花檵木是浏阳旅游形象的闪亮名片,是湖南省株洲市市花[76]。红花檵木内在生命表现形式也寓意深刻。红花檵木栽培品种名称多含“红”字,如“双面红”“大红伏”和“冬艳亮红”等,蕴含兴旺发达、喜庆红火之意[10];红花檵木株型虬枝盘曲,根干古朴苍劲入画,是观根、观枝和观花的盆景良材,枝条韧性十足,与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契合[77]。在现代园林应用中应挖掘并凸显红花檵木的文化意蕴,丰富园林的人文韵味,展现鲜明的时代精神与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形象[78]。对红花檵木生态文化内涵的探究,有助于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5 结语

红花檵木栽培品种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大,但其生物遗传特性、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79]。在园林绿化中要注重协调红花檵木造景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用作花叶观赏植物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生态因子对其生态特征和生长习性的影响,适地适树栽植,展现品种优势,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营造自然多彩的园林意境。

猜你喜欢

红花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