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022-05-09李弘扬张美慧孟雪汪淼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科评分心理

李弘扬 张美慧 孟雪 汪淼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牡丹江,157000)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当中度过的,睡眠对人体功能的维持也是非常重要的。睡眠是维持机体休息、新陈代谢的主要功能,如果长期处于失眠状态,会对患者身体产生明显的损害[1]。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必须要得到充足的休息才能保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2],通过睡眠调节,机体可以把大量的毒素排出体外,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3]。良好的睡眠对患者记忆力、智能的提高也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4]。长期失眠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注意力下降、精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效率下降等相关临床表现,特别是对于呼吸内科的患者来说,因为其呼吸困难、咳嗽及咳痰等,更是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精神状态变差,长期发展还会降低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不利于患者预后[5]。本研究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观察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14~82岁,平均年龄(64.45±7.73)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12,年龄13~82岁,平均年龄(63.57±6.14)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患者无其他合并的严重疾病;2)患者近期没有抢救史;3)患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家属同意。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存在认知障碍者;2)排除存在沟通障碍者;3)排除呼吸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且随时观察患者临床表现。

1.4.2 观察组患者给予睡眠护理 1)观察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掌握患者真实的情感变化,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等,对于患者提出来的问题需要耐心地解答,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治疗过程的顺利展开。2)从睡眠环境对患者进行护理,在夜间休息的时候,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对于仪器发出的警报声音适当调低,室内温度及湿度调整在适宜的状态,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在白天的时候,可以视患者情况使用适量的利尿剂,稳定患者的病情变化,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3)从睡眠习惯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对睡眠习惯不好的患者进行指导,并且为不同睡眠习惯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作息时间表,对患者的作息规律进行调节,并嘱咐患者家属发挥监督的作用,督促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规律,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可在睡前饮用一杯热牛奶辅助患者自然入睡;若是患者的病情允许,可适当增加患者在白天的活动量,促进睡眠;也可以通过看电视、听广播以及看书等方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睡眠情况。4)对患者进行睡眠心理护理,通过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运用交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失眠的健康教育,并且告知患者睡眠情况不良对病情带来的影响;通过帮助和指导患者以调节自身心理状况对失眠进行克服,并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多关心和开导,能够促进睡眠;帮助患者建立挑战并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5)对患者的饮食方面进行干预,告知患者少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并且对晚餐的食量进行适当的控制,晚餐进食过多,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情况。

1.5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比较2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变化,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比较2组患者生命质量。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睡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生理过程,与人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对人的身体健康、生命质量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当人体进入睡眠过程中,人的大脑就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人体免疫系统也得以修复[6-7]。良好的睡眠有利于促进病情的恢复,睡眠质量差也会导致机体易发疲乏,注意力下降,人体免疫力降低,对人体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呼吸内科当中,大部分患者会有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道不适的症状,患者在睡觉的时候出现呼吸困难不能正常入睡,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8]。而患者因为长时间出现睡眠障碍,容易出现不良情绪、记忆力下降,以及免疫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可能导致患者神经方面出现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9]。

影响患者睡眠的原因主要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生理因素是导致睡眠质下降的主要因素,呼吸内科的患者通常会伴有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因身体不适导致患者不能够正常地进行睡眠活动,需要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措施,让症状得以减轻或控制,让患者的睡眠情况得以改善;当这些临床症状发生时,患者的心理状况受到影响,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出现不良心理情绪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增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致使睡眠情况发生改变,导致患者出现入睡较慢,浅睡眠的时间增长,惊醒次数增多等情况,让睡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夜间治疗和家庭经济负担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在入院治疗的期间,突然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就会对患者的睡眠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夜间治疗让患者无法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睡眠,并且患者对各种检查产生恐惧和焦虑,一些医疗仪器发出的声音也会让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加重;因经济负担产生压力而出现的负性情绪也会对睡眠情况造成影响[10-11]。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才能保证护理的质量,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命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进步,大家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地提升,不但需要关注身体方面的健康状况,同时也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更加注重全方位的健康状况[12]。为了能够让呼吸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得到改善,我们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了睡眠护理,主要从睡眠环境、睡眠习惯以及患者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通过睡眠环境护理让患者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睡眠环境;通过睡眠习惯护理,帮助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规律,并且保障睡眠时间;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以及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能够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睡眠护理是从多方面对患者开展护理,最大程度地为患者消除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质量较好,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明显,患者生命质量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睡眠护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患者中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内科评分心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