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麻醉方式对中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

2022-05-09马昭逢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咪定美托心率

马昭逢

(邹平市人民医院,邹平,256200)

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受自身机体局限性的影响,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其代谢能力和机体恢复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1],因此在进行麻醉后经常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并伴有一定的延迟苏醒。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相对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不仅能够有效镇痛、镇静,还可对交感神经进行抑制,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相关研究显示,大剂量右美托咪定能够引发呼吸抑制或血流动力的改变[2]。本研究选取60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采用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观察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邹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静脉曲张需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排列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0~79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61~80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下肢静脉曲张诊断标准的患者;2)年龄60~80岁的患者;3)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2)合并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患者;3)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的患者;4)各种原因没有完成本研究的患者。

1.4 麻醉方法 全部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首先开通静脉通道,并且完成心电监护的连接,密切监测患者血压等指标,随后展开麻醉诱导[3]。观察组患者麻醉采用0.375%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0.4 μg/kg混合液50 mL麻醉;对照组患者麻醉使用0.375%罗哌卡因和生理盐水50 mL麻醉。手术前常规准备局麻药中毒的急救药品和插管物品仪器等,术中常规监测,均行桡动脉穿刺监测有创动脉血压,面罩吸氧后再行神经阻滞穿刺操作。术后均使用静脉电子镇痛泵,观察组使用阿片药物的使用量为对照组的半量[4]。手术结束后,停止进行麻醉。在患者逐渐苏醒并恢复意识后,观察其症状并对之进行询问,判断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检测其相关生命体征。

1.5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患者睡眠质量,采用自制的睡眠质量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分为4个维度,即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每项0~8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好;2)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等相关指标;3)观察2组患者麻醉后恢复相关指标的时间,包括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第1次给予镇痛药时间。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水平比较 麻醉前,2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后,2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降低;拔管后,2组患者血压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同时期血压、心率水平比较

2.3 2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第1次给予镇痛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多发于持久从事体力劳动或站立工作的群体。该疾病发生后,患者以下肢钝痛、酸胀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于体表隆起病变静脉,呈蚯蚓样。长期以来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为手术,尽管手术有较好治疗效果,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较为常见的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此种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引发肺栓塞,从而对患者的预后和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临床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DVT的风险和危害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且对该病的防治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而言,其术后发生DVT主要与血流缓慢、血液高凝、静脉内膜受损等关系密切,同时高龄、肥胖、术前禁食、长时间卧床、肢体活动少、止血药物使用等也是重要因素。而通过对患者DVT风险进行分级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和干预,则可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率。在实施管理期间,护士应对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和术后康复目标予以最大程度的满足。

下肢静脉曲张是目前临床上难以防治的疾病,如今已经发现了很多治疗手段,其中包括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射频闭合术等。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麻醉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镇痛效果。虽然现在医疗水平逐渐升高,但是手术麻醉仍然拥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对于全身麻醉手术来说,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效果显著,但在全身麻醉方案中,由于其中的一些环节,例如拔管、诱导环节等,老年患者经常会存在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气血流动力指数异常。硬膜外麻醉方式自身优势较大,除药品起效快之外还表现出阻滞较好的特征,同时在供氧质量及通气质量存在一定优势。通过开展硬膜外麻醉手术不仅能延长机体麻醉时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能够完全清醒,还能预防肺部感染,避免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异常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5]。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需使用气管插管,拔管时对患者身体会产生一定刺激,不仅会引起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合成分泌增加,还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的提升,从而发生心动过速,增加心脏负荷,进而使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增加。患者会因为手术产生的创伤性刺激而更加容易出现一些不良情况。右美托咪定具有快速镇痛、镇静的优势特征,并且能够抑制患者的交感神经,被临床医学广泛使用。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大剂量麻醉药物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呼吸抑制的影响,并且改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此种麻醉药物主要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并且对其器官内的受体激动剂发生影响,降低体内儿茶酚胺的产生[6]。除此之外,使用这种麻醉药物可降低患者的交感神经作用,使其心率、血压下降,因此能够起到镇静、镇痛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此种药物可以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实验研究表明,此种药物拥有着一定的双向性与依赖性。当使用剂量较小时,能够保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手术之后发生寒战的概率,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7]。

右美托咪定作用于神经系统以及器官中的受体激动剂,降低体内儿茶酚胺水平,还能抑制蛋白激素酶和Ca2+通道,在激活K+通道的基础上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并促进其心率血压下降,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的同时产生镇静、抗焦虑和镇痛作用,该药物具有双向性和依赖性[8-9]。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麻醉,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咪定美托心率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硝苯地平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心率多少才健康
分析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脑保护作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离心率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