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心理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路径
——20世纪相关研究报告
2022-05-09冯效刚
●冯效刚 张 卓
(安康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音乐表演是一个蕴含着大量心理活动的艺术创作过程,这一点在中外文献中早就有所提及。因而,将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纳入研究视野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将音乐表演心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专题考察的文章在我国出现的较晚。在2000年以前,中国学者关注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研究文章并不多(值得关注的文章不足百篇),但毋庸置疑,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的大多数重要文献均产生在这一时期。所以,认真梳理20世纪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对于我们准确认知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作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了检索,发现了7篇文章,其中有5篇文章是针对“音乐心理学”进行考察的,只有2篇是针对“音乐表演心理学”进行考察的文章,其中,杨和平《新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文献研究》对此时期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的有关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以及“有机动态的分析研究,并初步指出新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研究中的利弊得失”,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王玥的文章虽然取新世纪相关文献研究为视角,但较之杨和平的文章相差甚远。那么在此基础上,为什么还要再对此进行考辨呢?杨和平的文章将新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分为:“音乐表演心理综合理论研究”、“器乐演奏心理学研究”以及“声乐演唱心理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梳理,虽然文献较为全面,但缺少“历时性”,而且将许多关键性研究理念的提出隐含其中,并未凸显出学科研究思想的发展脉络。本文将以“音乐表演心理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作为主要的探索路径,强调学科研究中关键性理念的提出。笔者认为,这对于把握中国学人在此领域的成长,以及未来的学科走向至关重要。
一、肇始——为音乐表演心理学科奠基的学者群体
作为学科的音乐表演心理学在中国的萌发得益于一批学者的关注,其中包括:张前、王次炤、罗小平、黄虹、刘沛、徐行效、赵砚臣、张放、韩里、李双彦、覃式等。因此笔者认为,为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科奠基的是一个学者群体。
(一)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提出
据笔者陋见,最早见诸于中文学术期刊谈到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文章有两篇:
第一篇是张前发表在《音乐研究》上的文章《音乐心理学》,文中谈到:在20世纪上半叶,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就涉及到“音乐表演的心理学”,其中,“首先是关于表演者进行表演时正确的心理状态以及各种表演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其次是对“音乐表演技能的心理学研究”,此外还有关于演奏时“心理照应和相互协调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张前在文中例举的西肖尔“音乐才能”构成的要素中,“音乐感觉与知觉”“音乐记忆与想象”“音乐感受”等方面均涉及到音乐表演心理学的问题,目前也是音乐表演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第二篇是署名咚鸣的《谈心理状态对歌唱的影响》,虽然仅仅是一篇千字文,但其中提到歌唱学习中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并且谈到“声音形象的想象”“共鸣位置的感觉”等,这些均属于音乐表演心理学的范畴;而且作者提出,“怯台症”是一种不正常的歌唱心理状态。
20世纪80年代末,对音乐表演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章,有5 篇值得关注:首先是《音乐研究》1987年第2期上发表的两篇文章:徐行效的《歌唱者心理状态初探》和赵砚臣的《演奏技能形成的心理基础》。徐行效在文中提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以及把握心理状态对歌唱艺术的影响;赵砚臣分析了演奏技能形成的过程,提出了演奏技能形成的四个特点,阐述了演奏技能形成的“一般原则”,并对“怯场”现象进行了分析。其次,张放《舞台演奏(唱)的心理问题初探》着重对演奏者在音乐表演实践中“紧张”现象的心理成因进行了解析,并提出调整的一些措施。另外,任志琴和张富林、高培芬的文章也关注到这一问题。任志琴《音乐表演中的模糊意识》一文提出:“模糊意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认识过程,作为大脑的机能,贯穿延伸于一切创造活动”中,演奏者需要意识到模糊意识的作用。张富林、高培芬在《演奏、演唱中的心理感觉》中提出演唱、演奏中“凝神”“和气”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调节演奏心理的好方法。以上5 篇文章的作者虽然触及了音乐表演心理的一些问题,但均不够深入。还有一篇译文向我们传递了国外学者对如何克服“怯场心理”的研究成果。
1989年《人民音乐》上发表的王次炤《论音乐表演》一文,是我国音乐表演理论研究领域一篇重要的文献,作者从本质入手分析了音乐表演艺术活动,其中提出了涉及音乐表演心理的观念:“音乐表演”是“内在听觉与外在听觉相结合的审美活动”;进而作者提出,虽然在音乐表演活动中演奏家的想象非常重要,但音乐表演主要是“一种投情的状态”,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是感情体验而不是想象;同时认为,“记忆在音乐表演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否认的是,以上这些文章对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梳理缺乏系统性,表明此时在我国对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研究尚未成为“学科”。
(二)音乐表演心理学科的奠基人
若论对音乐表演艺术中心理问题的宏观认识,当首推张前、罗小平与黄虹这三位学者。在罗小平、黄虹的《音乐心理学》(1989年出版)中,作者以一章的篇幅论及“音乐表演心理”问题。作者首先提出:“音乐表演是赋予作品生命力的二度创作,是把作曲家、欣赏者主体的心灵与生命的韵律连接起来的中介。”因此作者认为,在音乐表演实践中,演奏者必须把对“作品的感知与把握,对内在意蕴的深入发掘,以及审美体验的充分物化”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达到高度的协调与统一”。无独有偶,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也强调了想象在音乐表演中具有的特殊地位。作者认为:在音乐表演创作过程中,表演者内心对作品的“音响动态及音色”设计非常重要,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生成总体图像;演奏者通过“活跃的意象群的定向活动”,其“大脑中的音响图像就可以逐步转化为心目中所追求的物化的、完整的听觉形象”,而“更深一层次的想象”可以“使心中的听觉意象与手中呈现的听觉意象完全统一,使表演获得更美妙动人的效果”。在论述中,作者还强调了音乐表演活动中理性分析与主客体情感交流的双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演奏者在音乐表演中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巧,成为打动人心的音乐表演创造活动。因此,王宁一在其文章中对这部著作给予高度评价。
在其后,张前在《音乐表演心理的若干问题》中将音乐表演中的心理问题归纳为:“投情”、“想象”、“直觉”和“临场心理的调节与控制”四个方面,由此奠定了我国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研究的基础。特别是“直觉”问题的提出,触及到音乐表演艺术中一个最难说清楚、然而却真实存在的问题,其意义非同一般。张前的“直觉”定义是:
从心理学上说,是敏感地、直接地、不依靠语言概念作中介而领会音乐的能力。有时,人们也把这种直觉叫作音乐感。
张前认为,“直觉”首先是“美”的感觉,然而在音乐表演艺术中,“直觉”地表现出作品的蕴涵(并得到大众的认可)需要“后天”的努力和严格的训练(“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付出艰辛的劳动”)。进而,张前深入分析了音乐表演艺术中“直觉”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提出:
直觉虽然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本能,但是其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是受理性的支持和指引的,只不过这些理性因素已经不留痕迹地完全融合在直觉之中了。
最终,张前对音乐表演中的直觉进行了概括:首先,“直觉是音乐表演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能力”;其次,直觉能力并非完全是天赋,“是在遗传基因的基础上,以后天的培养为主”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否定“直觉”的存在,但“也不能把它神秘化”,更不能“坐等它的到来”。由此,对音乐表演中的直觉问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特别是其中“音乐环境的熏陶”以及后天的“严格教育”等牵涉到音乐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都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这是笔者目前所见对这个问题最客观、最清醒的认识。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中国学者提出对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关注是在20世纪80年代。其中,王次炤、罗小平和张前等的文章从宏观上谈到音乐表演心理活动的本质,可谓是音乐表演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其他的文章只是从“现象”(演奏技能)入手论及到音乐表演心理问题。所以笔者认为,王次炤、罗小平和张前等无疑是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科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三)几位有创新见解的学者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音乐表演心理学发展里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我国关注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研究的学者层出不穷,他们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特别是刘沛、覃式、韩里、李双彦等学者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见解。刘沛《音乐表演的测量技术》一文探索了应用心理学的测量技术考评音乐表演活动的可行性,是笔者所见该领域最早、且至今仍居于不容忽视地位的文章;覃式在《关于音乐表演艺术心理问题的探讨》中提出音乐表演者的心理活动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活动来实现的观念,笔者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韩里在《不得佳思不可弹——弦乐演奏灵感的培养问题》中充分肯定了“演奏灵感”的存在,同时认为“有灵感的演奏并不那么能轻易地实现”。他通过深入分析“思维中的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后提出:演奏者经过长期默默地积累,在新因素的触发下会产生“顿悟”(形象的质变),直觉到新的形象,这就是演奏灵感显现的方式。在这一点上,韩里和张前不谋而合;李双彦在《演奏技能形成的审美心理基础》一文中提出了演奏技能是一种特殊“运动系统”和演奏者“审美心理的动态衍化过程”这样两个观念。
人类对自身心理现象的关注历史悠久,中国、埃及、希腊和印度等久远的古文明中,都有涉及心理现象的论述。然而在西方19世纪初,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Psychology)这一概念时,是将其作为一门科学来看待的,这一主流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因此笔者认为,以上提到的这4篇文章切入了音乐表演心理学的本质:这是一门运用科学原理对音乐表演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是艺术与科学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研究领域,其中必然涉及到生理问题、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吸取心理科学以及“脑科学”的最新成果来解析音乐表演现象。
二、新观念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作为我国音乐表演心理研究发展最为迅猛的时代,其重要标志是一些“新观念”的提出。
(一)“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提出
周海宏是我国较早关注音乐心理学的学者,他对于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解析起自1988年,他在《人民音乐》上发表的文章《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中,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角度谈到注意力,涉及到“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1993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分两期发表了周海宏的文章《对部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研究》,这篇文章“将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与钢琴演奏及教学实践经验相结合”:
以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描述、经验分析与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中“音乐信息读取”与“弹奏控制”两个重要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在实践中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编者按)
周海宏的文章以钢琴演奏为切入点,提出“心理操作技能”概念,认为这是“对弹奏技术起支配作用的心理控制能力”,是对演奏“起重要支配作用”的“心理活动规律”。他通过对国外有关音乐心理实验及理论的描述,从“提取音乐的特征代码”“组块与特征代码的提取层次”“提取特征代码的条件”“特征代码提取中的一些复杂问题”等四个层面展开反复论证和充分讨论。他特别强调与注意相关的心理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证和心理分析论述“注意”在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
心理操作技能问题决不仅仅存在于钢琴活动中,它也存在于所有的音乐表演艺术中。我们相信,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将在音乐表演艺术的各个领域结下硕果。
笔者认为,在我国的音乐表演心理研究领域,周海宏可以说是最早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音乐表演艺术问题的,由此引起我国该领域学者们对心理科学的关注。周海宏《对部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研究》这篇文章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强调了对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研究的“科学性”,这是“心理学”的学科属性决定的;其次,作者在实验研究基础上运用经验分析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第三,作者紧密关注演奏教学实践,结合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对音乐表演艺术实践具有启发作用;这的确是一篇在早期音乐表演心理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有创见性和引领性的好文章。此后,周海宏又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音乐与其表现的对象——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儿童钢琴学习中的动机问题》、《器乐学习与儿童智力的发展》等,均在这一时期音乐表演心理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由此可见,周海宏在我国早期音乐表演艺术心理学研究领域是一位敢于提出“新观念”、同时又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
此时,张鸿懿在《歌唱家心理研究趋议》中也提出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的重要性。作者从歌唱器官(喉、口、鼻、头、胸)的生理机制谈到了解人体发声功能对演唱研究的意义,认为“嗓音研究、嗓音医疗保健保证了声乐训练和歌唱表演的健康发展。”作者提出,可以“借鉴体育心理训练的方法”进行歌唱演员的心理训练,认为“意念先行的心理能力”能够帮助歌唱演员“发挥出好的歌唱水平”,……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把“声乐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二)关于“演奏意念”的讨论
1992年,四川音乐学院学报发表了奉山的《“演奏意念”论》,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感觉和感情是音乐美学领域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演奏的生理感觉和心理情感如何联系起来?”“演奏手法和音乐形象,技术训练和公开演奏等等相互对应的事或物又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借“意念”这个词加上“演奏”这个主体,从而组成“演奏意念”这个抽象的概念,作者“试图用这个界乎于文字语言和音乐语言之间的模糊文字概念去探讨、解决演奏艺术中的若干联系问题”。文中,作者借用巴甫洛夫生理学肌体动作的“动力定型”理论,提出“生理意念”是“渗透了演奏者本人的内在观念和自身情感因素的下意识演奏技巧……是演奏技巧的意念化”;演奏者的“心理意念”“是情感的意念化”;作者将这两种意念“高度融合后形成的下意识化的新的心理定势”称为“演奏意念”。作者认为,“演奏意念”有“再创性”、“自由性”、“多义性”和“任意性”四个特征,提出“演奏意念”的“四级”模式(见图示):
从图示中不难看出,“一级”和“二级”模式强调的均是音乐表演艺术的“忠实性”,“三级”和“四级”模式则强调音乐表演艺术的“创作性”;由此可以认为,作者的音乐表演艺术观追求的是“忠实性”与“创作性”的统一。此文的价值在于:提出了“器乐演奏的艺术魅力取决于演奏者对外部世界的主观反映和情绪情感的表达能力,取决于演奏者的音乐形象观念和演奏技术的行动观念”,强调了音乐表演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生理”与“心理”问题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后,张新林《道教气功的“意守”与小号演奏中的意念控制》也关注到音乐演奏中的意念控制问题。而在1998年,杨易禾在《“意念”与音乐表演美学》中通过对现象学术语“意念”的解析,根据皮亚杰“同化”-“适应”理论,就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意念设定”与“同化适应”进行了探讨,文章显示出更为深邃的哲理蕴涵。
(三)关于“演奏思维”的讨论
思维原本是对人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的概念,它以感知为基础,而又超越感知的界限;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涉及人所有的认知或智力活动;目今人们已经发现,除逻辑思维外,还有形象思维、顿悟思维(也称灵感思维)。音乐表演以往一直被认为是感性活动为主,理性活动辅之的。然而随着认识的深入,演奏思维进入了学者的视野。
最早提出关注音乐表演思维问题的是中央音乐学院二胡教授赵寒阳,他在《二胡演奏中的线性形象思维问题》中首先提到这个问题。作者根据自己的演奏实践经验对其进行了初步描述与归纳。文中提到演奏家的“记忆”“预先听觉”“意念”“环境(外因)”“情绪(内因)”等音乐表演心理概念。正如这期学报“编者按”中所说:线性形象思维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当然,这一课题还需从理论上作出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证”。同年的《人民音乐》发表了朱秋华的文章,提出:“音乐艺术的本质……是模糊思维的艺术表现”,认为创作、演奏和欣赏均体现了这一特点。这两篇文章虽然提出了思维在音乐演奏活动中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但并未对此展开研究。直到1996年,中文音乐学研究领域的两个重要期刊发表了两篇文章,由此引发了关于音乐演奏“思维”问题的讨论。
王朝刚、汪子良《演奏思维的属性》一文提出,人类的“心理、思维机制和规律”是脑科学的研究,然而“在器乐教学中,思维科学的成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作者借鉴思维科学的成果,对演奏活动进行了一般性的论述,认为“演奏思维”是以常规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为基础展开的,但更应重视“灵感思维”:“没有灵感思维,就不会有任何艺术杰作的诞生。”文章着重分析了演奏活动中的常规思维,对“灵感思维”没有进行深入解析。文章最后谈及中国的“气功”,认为乐器演奏的最佳状态与气功状态形无二致。因此,“对于演奏状态的调整和潜能开发,对于演奏思维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研究,气功的理论和实践也大有可借鉴之处。”话虽如此,然而无理不服人,读者希望看到的是更进一步的分析论证。但无论如何,这是较早提出音乐表演理论应重视“思维”问题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同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了郑兴三《论钢琴演奏的思维模式》,提出“思维是意识的核心,是最高水平的心理活动。”作者认为:
钢琴演奏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以及形成循着认知、记忆、直觉、心象、想象、灵感、投情、设想等几个重要环节模式,经过一次次的重新组合,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整体性境界,并且体现演奏者思维主体的审美理想。
作者强调的“认知、记忆、直觉、心象、想象、灵感、投情”等均涉及到音乐表演心理问题,文章指出了音乐表演心理研究的重要性。文中对这些音乐表演心理现象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析,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启发。譬如作者认为,“灵感”来源于长期的积累,是心理能力的“爆发”,这一点笔者深以为然;但作者的有些观念笔者并不认同。尽管如此,此文仍是这时提出了音乐表演心理学重要问题的一篇好文章,值得关注。
笔者认为,音乐演奏是演奏者大脑意识活动的综合体现,音乐演奏过程牵涉到演奏者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现象,由此构成了演奏思维的一系列问题:演奏技术的形成需要刻苦训练,符合生理规律的科学方法是其保证;然而,演奏者的艺术创造——音乐表现力,单靠演奏技术是解决不了的;成熟的演奏家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术作为保障,同时需要丰富的艺术修养和充沛的艺术创作激情,以及将它们融合起来并保持平衡的能力。音乐演奏思维研究所关注的,正是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生理-心理活动,以及如何将其所思所想付诸行动并得到较为满意结果的方法。
此后,关于“演奏思维”问题逐渐成为音乐表演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今天在“中国知网”上以此为“主题词”搜索,显现出216篇相关文章,由此可见一斑。
三、研究领域的拓展
20世纪90年代我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出一大批值得关注的文章,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时期较为重要的学者有:罗小平、孙佳宾、李双彦、贾纪文、张放、阎林红、杨易禾、廖家骅等。
(一)音乐表演创造心理的研究
罗小平在《注意力与音乐表演再创造》中强调了“注意力在音乐表演再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培养音乐表演者的注意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孙佳宾在《论音乐想象》中谈到了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想象”问题,他提出:音乐表演中的艺术想象“既包含对作品所蕴含的表现意义的想象,同时亦包含表演者自身发达的艺术想象力,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音乐作品成为我们所听到的具有音乐感染力的东西”,因此,音乐表演中的艺术想象是一种“复合想象”。前面提到的李双彦在此时有3篇文章值得关注,分别是《音乐表演中的环境心理》、《音乐表演中的心象思维》和《论两种载体形式的审美重合——演奏艺术中音、情、技的系统力感三探》。在《音乐表演中的环境心理》一文中,他认为环境“和人的思想感情、情绪、心态、思维、感知、想象等诸多心理现象有根本的联系”,并提出音乐感知是“三境”(“环境、情境、乐境”)重合而形成的;进而,他从“视听环境感知的审美移接”展开论述,分析了乐境审美的“净化”效应。这是一篇从环境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文章,读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音乐表演中的心象思维》中,他将音乐表演艺术审美思维归纳为“以音(实感之音)为实体,象(心中之音)为虚体的审美联觉思维”,其“感知方式从视听感官上具有一种互补性和移接性(心象-情象-意象-音象)”;并从“心象思维的感知基础”“表演心象思维的联觉模态”“表演心象的时空轨迹”等三个方面对“心象思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在《论两种载体形式的审美重合——演奏艺术中音、情、技的系统力感三探》中,李双彦从心理活动的情态化特征入手,分析了音乐演奏技能构成的三种要素,提出:在完整的演奏心理中,“审美注意(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起到一种积极的主宰作用。”健全的演奏心理是音乐“冲动”与“科学的理性精神的高度结合”,这一观念与张前此前提出的观点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李双彦是一位有着开拓创新精神的学者,其对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思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贾纪文的《浅论音乐演奏气质的培养》论及“气质”在音乐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张放在《音乐表演的感情表现漫谈》中强调了“感情”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阎林红在这时发表的两篇文章。在《关于音乐感知能力的研究——音乐表演艺术从业者的心理基础》中,阎林红将“音乐感知能力”进一步细分为“感觉”和“知觉”两个层面:在“音乐感觉”部分,她对“音高”“音强”“音色”“音值”进行了分析,在“音乐知觉”部分,对“节奏”“速度”“音调”进行了探讨,可谓深入且细致。在《音乐天赋与音乐才能——音乐表演艺术从业者的生理基础》[中,阎林红分析了“天赋”与“才能”两个词在心理学术语中的不同涵指,进而深入分析了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生理蕴含。虽然深度尚且不够,但这是笔者所见较早关注音乐表演生理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
杨易禾在《关于表演心理技术的美学思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启示》(上、下)中着重分析了“表现派与体验派”的表演追求,从表演心理技术的角度揭示了“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以及“互相渗透”的原则。
廖家骅在《音乐表现欲的启发与思考》中强调了演唱、演奏“必须有发自内心的强烈表现欲望,才能赋予音乐以感人的生命力。”
冯效刚1995年曾撰文谈到“演奏家的心理修养”问题。1998年,他又发表了《关于音乐表演心理的几个问题》,针对音乐表演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建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将音乐表演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归结为“理解—感知活动”、“情感—体验问题”以及“意境与心境问题”,并对此展开讨论。
(二)音乐表演教学心理问题的研究
此时,在音乐表演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还有一批学者关注音乐表演教学心理问题,其中,冷佳、赵砚臣、王朝刚、王天兵、白云、秦效原等的文章值得关发儒、谢艳妮、覃朗、罗海燕、贾莉青、王珊、高天等也就音乐表演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观点。
当然,以上这些作者的文章仅仅是对所涉及的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些课题尚需在理论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论证,但这种对于音乐表演心理问题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大力提倡。
(三)声乐心理研究著述
我国的声乐心理研究可谓“一枝独秀”。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就选编了英国著名声乐理论家荷伯特·凯萨利所著《心的歌声》,字里行间中处处闪耀着心理科学的光辉;198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И.K.那查连科著《歌唱的艺术》,其中卡鲁索论述“艺术家的神经紧张”讲述的就是歌唱心理问题;在中央音乐学院推出的《声乐艺术表演文选》中,寒溪的文章对“歌唱家的个性、乐感与气质”进行了较有深度的论述;刘朗主编的《声乐教育手册》中,收录了7篇声乐心理论文;此后,在薛良著《歌唱的艺术》中,有多篇论及声乐心理内容文章。“其中《用你的心儿去歌唱》对歌唱的情感、个性、气质、想像、记忆、才能都有切实的论述”;焦克选编《艺术嗓音的训练与保健》中,专门设计了《嗓音与心理》一章,重点讲述了心理性嗓音疾病及其防治;王宝璋的《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中,强调重视教学中师生的心理状态;黄友葵在《论歌唱艺术》中指出:“所有歌唱技能的获得都是在心理的支配和控制下完成的”;汪明洁将“歌唱的生理心理学原理”列为其《教程》的第九章;韩勋国在其著述中用了16页的篇幅论述了歌唱艺术中“感知”“记忆”“想象”“感情”“临场心态调控”等内容。可见,对声乐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溶入在我国歌唱教学中。在以上与声乐心理研究有关的专著、文集、译著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3部声乐心理学的专著:
徐行效的《声乐心理研究》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歌唱心理学著作,作者分别对声乐心理学、声乐学习心理、声乐教学心理、声乐演出-比赛心理、声乐心理训练和声乐教师及学生心理做了论述,书中阐述了心理学及音乐心理学和声乐心理学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过程,论及关于声乐心理学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注意力和记忆力等问题。1998年,他的《心理过程与声乐教学》出版,这部著作以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地阐述了声乐艺术中歌唱者(演员、学生、教师、爱好者)的心理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歌唱的影响,以及这些规律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是声乐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一。(P99-100)
1993年,邹长海的《歌唱心理学》出版,这也是国内较早出版的音乐表演心理学著作。作者重点结合声乐教学、演唱实际,对歌唱中的心理反应、注意、意志行动、记忆、能力与技能、联想与想象、情绪与情感、思维原理,以及表演心理、克服演唱的恐惧心理等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声乐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声乐教与学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科学规律。”他结合声乐教学和演唱实际,从六个方面对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反应进行了阐述。文中具体研究了歌唱与发声的心理活动规律,并对其展开了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不仅“旁征博引、例证鲜明,而且也能够结合声乐演唱的心理过程,结合案例进行理论的升华提炼,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架构出声乐艺术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是一部容理论性、实用性、民族性、独创性为一体的声乐艺术心理学著作,丰富了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宝库。”
以上这些专著虽然尚不够成熟,但却是我国声乐心理研究的创始之作,为音乐表演心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2000年以后,徐行效和邹长海都对早期的著作进行了修订(再版),成为我国声乐表演心理学研究领域最有代表性的专著。
此外,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中,汤爱民《心理活动对歌唱表演的影响》一文着重分析了“怯场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表演心理咨询”对歌唱者保持良好演唱状态的意义和作用。刘焕成《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谈声乐艺术的民族性问题》一文,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谈到音乐艺术中“通感、联觉与想象”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移情”是建立在“直觉、认识、思维、理解、联想、通感等心理流程”基础上的观念,对音乐表演心理的研究很有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表演心理学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诸多值得关注的理论研究成果,由此奠定了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笔者同意杨和平在《新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文献研究》中所作出的判断:
从音乐表演心理学的研究广度说,所研究问题涉及到音乐表演——演唱、演奏、怯场等有关心理学理论;论及到钢琴、声乐(歌唱)、部分中西乐器、中外音乐表演心理学发展史等与演奏、演唱的心理学问题,其广度不言而喻;从深度上讲,既有针对某一乐器(如钢琴、二胡等)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度模式的探索性、开创式的理论挖掘,也有对声乐(歌唱)艺术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构架,还有针对演唱、演奏怯场心理问题提出的各种对策;从多维的视野出发,其研究关注到心理学的多个维度,如对演奏心理技能、注意力、情感、情态、音乐感知力、知觉、直觉、想象、联想等。所有这一切,昭示出音乐表演心理学从广度、深度到多维的研究特色。
可以说,20世纪末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学科的研究主体(关注音乐表演心理问题的音乐学者群)已经形成,参与到这个领域中的研究者不仅有许多成熟的音乐学者,还包括许多活跃在表演艺术一线的演唱-演奏家和教育家。由此,我国音乐表演心理学学科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研究群体。同时,这一时期的文献不仅对问题的研究颇为深入,而且研究论域非常广泛,他们的成果形成了我国早期音乐表演心理学研究的理论特色。
①卡尔·西肖尔(Carl Emil Seashore,1866年1月28日-1949年10月16日)瑞典籍美国心理学家,西方实验音乐心理学先驱。他领导的依阿华大学心理实验室对音乐才能心理测试的成果举世瞩目。他的主要著作有《音乐才能的心理学》(1919)、《音乐心理学》(1938)等。
②请注意“听觉意象”这个概念,这是笔者所见在中国音乐表演心理学研究领域最早提出此概念的文章,无疑具有一定的“开拓性”。详参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第154-156页,广州三环出版社1989年版。
③王宁一认为,“这是 1949 年之后中国第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音乐心理规律的专著”。详参李焕之《当代中国音乐》第464页,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④作者重点分析了“莱克特(R. A. Likert)式量表”(《态度测量技术》)应用于音乐表演活动的可行性。详参刘沛《音乐表演的测量技术》,发表在《中国音乐》1990年第2期。
⑤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德语: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⑥请读者参阅相关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