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范玉刚
2022-05-09
党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探索了中国文艺发展道路,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使文艺理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严谨科学性的人文学科,并为其注入了活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作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在新时代不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还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新时代新方位,特别是在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中国”的当下,牢牢掌握党的文化领导权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需要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作为今天砥砺前行的学术资源和思想资源,在对历史的眷顾中前瞻未来。2022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作为一部“活着的历史文献”,《讲话》对中国新文艺发展的深刻影响,是任何一部文艺理论著作难以望其项背的,其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也是任何一部中国文艺理论著作难以相提并论的。周扬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序言”中指出,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给革命文艺指示了新方向,这个讲话是中国革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与文艺政策的最通俗化、具体化的一个概括,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与文艺政策的最好的课本。周扬的论断放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需要在党的百年奋斗的大历史视野、有效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深刻阐释和领会《讲话》之于新时代的价值,使之闪现出真理性的光芒,是文艺部门和文艺理论学界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历史地看,《讲话》是构成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核心文本,甚至是思想底蕴所在,产生了一种影响深远的深沉的文化力量。《讲话》是正确理解和阐释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的路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百年奋斗史中处于思想奠基的枢纽性地位,是读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文献,其产生的世界性影响和在全球的流播也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赢得了广泛的世界声誉。多年来对《讲话》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如果仅着眼于文本自身或文艺理论视角,很难获得突破性洞见,如何在尊重《讲话》文本的基础上,以新视角新方法推动对《讲话》研究的深入,对文艺学界是一种学术考验。
为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粤海风》特开辟专辑刊发一组笔谈文章,试图以新视角新话语在新的问题域中探讨《讲话》的重大影响及其之于新时代的意义,以飨读者,并就教于方家,期望引发学界更多的关注。范玉刚的论文《〈讲话〉的话语表达逻辑与方法论启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在双重视野融合中洞悉《讲话》的话语表达逻辑,发掘其在今天仍激荡着我们的问题性,为领会《讲话》的深刻意蕴打开一道新的视域。刘永明的论文《未来已来: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级艺术——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本群为中心》,探讨了《讲话》中一个被忽略的概念——“高级艺术”,试图以“文本群”的方法为探讨《讲话》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令人耳目一新。李艳丰的论文《构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形态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路径》,以多个关键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形态建构的问题意识与理论路径。
(主持人:范玉刚,山东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