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2022-05-09王丽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场域劳动学校

摘      要 现阶段,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认知不足,传统生活方式被“偷”,农业耕作传统减弱都较大程度影响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症结之所在是乡村场域中“劳动观念”与“劳动实践”相背离。树立新的劳动课程观念,设计新的劳动课程制度,开发与乡村文化共生共赢的劳动课程实践,是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关 键 词 乡村  乡村学校  劳动教育

引用格式 王丽君.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22(12):71-7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1]。乡村作为一个特殊的劳动场域,将劳动教育与乡村场域的特殊性结合,探索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对于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乡村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一、乡村的場域、惯习阐释

场域理论是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社会学研究中提出来的重要理论。他认为一个场域反对用主客观因素来描述分析问题,他更倾向于用关系概念来分析,并认为场域的关系是较为系统的,主体是人,不同场域的性情倾向不同,也就是惯习,惯习决定了场域的价值和意义[2]。场域和惯习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场域—习性理论的精髓在于,不仅考虑到客观的形式、客观的关系系统,还要讨论这些客观与主观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场域的内部是充满竞争和力量的,资本是他们争夺和决定他们的核心因素。据此,可以将乡村场域认定为:农业文化资本在乡村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定规模,进而逐渐影响到乡村居民的劳动习惯,两者相互影响,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乡村场域的劳动惯习为乡村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是乡村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包含多种场域,例如学校场域、政治场域、权利场域,教育场域等,其中文化场域为乡村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资源,教育活动的实施又影响乡村场域中人的文化习性和劳动习惯。乡村是农民的衣食住行和各种风俗习惯文化等场域,在这里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能够让学生全方位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体验悠久的文化底蕴,实现自身发展。所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劳动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又因为劳动是乡村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所以劳动教育又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乡村文化惯习和乡村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以及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

二、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困境及成因

乡村劳动教育管理体系比较模糊,缺乏科学完整的制度保障;师资队伍结构单一,教师专业技能不足;经费筹资渠道单一,经费支持能力有限;实践基地中的基础设施不完备,缺乏与乡村资源的整合。韦丽银等用观察法和开放式访谈法调查了农村寄宿制劳动教育的现状,发现家长的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劳动观念[3],其次是学校普遍认为“安全”大于“教学”,安全问责直接影响学校运行,再者是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影响,人们容易将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割裂,看不清劳动价值的方向。劳动教育的困境依然存在,结合乡村特殊性具体分析劳动教育课程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1.乡村学校劳动观念缺失

劳动教育要求必须纳入到人的整全培养过程,劳动教育是必修课,需配备专门指导教师,小学阶段每周至少劳动一次。但在实践过程中,应试教育环境下,劳动课程被三大主科挤出“门外”。学校要排名、家长求高分,都不自觉将劳动教育弱化。再者,教师在日常讲学过程中存在误导,将“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惩罚,例如罚上课讲话的学生擦窗户、打扫教室、擦黑板等,这些措施变相地改变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劳动就是对不听话孩子的惩罚,劳动是不光荣的事”。家长、校领导和教师等人对劳动观念的误解使得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更难实施。

2.乡村传统生活方式被“偷”

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乡村父母选择外出打工以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加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进步,电子设备也由奢侈品成为现在日常生活用品,由此也衍生出一批“网络原住民”,又称之为数字原住民,指的是出生在互联网科技时代的“00、90后”,手机、电脑等似乎成为他们唯一能够交流使用的工具,电脑、手机等设备完全占据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4]。在这样的文化生态下的学生,正在被“虚拟世界”“偷走”自己的“真实世界”,完全丧失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一味沉静在书本、手机和游戏中。这些使得学生不自觉与乡村劳动场域分离,吞噬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造成父辈劳动教育与如今劳动教育断层。

3.乡村农业耕作文化减弱

我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和农耕生活的有机融合的产物,也是历代普遍认可的价值准则,因其强大的内隐性生命力而世代相传。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弘扬农耕精神,传承劳作文化、加深一代又一代农民对农耕文化的了解、认同、投入,给其心理支持、情感支持和技能支持。但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需要,乡村外出打工人数激增,据人社部发布的2020年公报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亿,其中1.7亿人外出务工,这就意味着乡村劳动力在减少,农业耕作在减弱。尽管我国一直提倡加强科技与农业耕作的结合,加强运用智能AI技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但不同地区差异显著。中国目前仍以分散经营的种植户居多,即使有企业愿意为乡村农业户主提供技术支持,也会受时间、空间以及各个环节衔接断层的影响,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实现乡村的现代农业发展,任重而道远。这种社会性的内隐性因素逐渐演变为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外在因素,乡村农业耕作传统的减弱,直接影响乡村劳动场域的建设发展,间接影响学生成长环境和劳动观念的惯习。

三、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出路

开发建设劳动课程,让学生能够了解乡土民情、知晓农耕文化、培养劳动兴趣、珍惜劳动成果、铭记乡村情怀,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庞丽娟等从乡村振兴的角度考虑,认为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到重要位置[5]。张国岩认为劳动教育课程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6]。侯红梅等从劳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过程以及途径等方面探索劳动教育[7]。基于相关研究和目前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困境的分析,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出路。

1.培养具有乡村情怀的劳动课程观念

内隐性动力机制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科学认识,能为他们全面发展提出基础支撑,能提供学生多维度的认知,增强学生劳动实践的本领。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切实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念为引导,融入乡村情怀,让劳动思想扎根学生内心,形成学生观念的认同、文化的认同、价值的认同,从而在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劳动。培养具有乡村情怀的劳动课程观念就必须要理清劳动教育的实质精神,表现为要切合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时代特征、多维的劳动惯习和劳动态度,形成理念、知识、技能三方面融合、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教师在乡村场域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对课程的认知、对乡村的情怀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劳动课程。但乡村场域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的劳动潜能、意识的觉醒、劳动的自觉,进而将劳动观念传递给家长,最后升华至整个乡村,这种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劳动课程观念的蔓延,能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劳动不仅仅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要求,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融合劳动价值,个人意识、生活态度、基本技能、创造能力等多方因素,对学生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至关重要。从劳动课程的观念中探索劳动教育的价值,以“利益共同体”为引导,以内生观念为驱动,保证劳动课程自然发生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巩固乡村情怀。

2.开发共建美好乡村的劳动课程制度

观念的变革是制度变革的基础,课程制度的建设,要与党中央要求一致,要适应乡村学校自身教育特点,要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新型劳动课程机制。

第一,要认真研读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其中就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信念,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劳动教育途径、关键环节、评价、规划与实施和条件保障与专业支持都做了明确要求,要甄选出适用于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在遵循中央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特色。学校可结合乡村先进的人物事迹、企业模范代表等,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将其作为典型案例和活教材,形成有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在课程制度编制过程中,不断咨询广大教师、乡村人民、领导干部以及课程专家等的意见与建议,以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三,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新的劳动课程机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仍具有时代性,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造新的劳动教育形式。

3.设计与乡村文化共生的劳动课程实践

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性,其次是对目标的改造性,劳动教育不是单纯强调知识与技能,还有道德惯习的培养,此外,价值召唤性能塑造民族的自尊、自信、自豪感。所以乡村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应紧密结合劳动教育特性与乡村文化惯习,开辟特色地方课程。

首先,利用乡村场域的特色文化制定劳动课程的原则。“德智體美劳”相结合的原则,乡村发展重视劳动教育并不意味着轻视其他教育,“五育并举”是重要的方针政策。“五育”相辅相成,只有坚持“五育并举”才能培养出具有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智慧、吃苦耐劳、爱国爱家等品质的复合型人才。家庭、学校和乡村要积极创造条件,助力学生劳动成长。遵循“劳动时间持续固定、劳动种类多样”的原则,乡村小学一般是六年学制,具体化每一个阶段劳动内容,要在持续的基础上变换劳动课程种类,让学生爱劳动、会劳动、享受劳动。

其次,培养社会共同参与劳动实践的意识。企业和工厂要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基地,并尽可能提供资金支持;乡村领导干部向为乡村教育做贡献的企业和工厂等给予政策优惠;其次要组织村委会、妇联等团体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积极性;乡村要积极宣传劳动楷模、劳动能手,要引发学生对劳动的热情,对楷模的敬重之情。

最后,设计符合乡村实际情况的“生态评价机制”。一般性的评价具有总结性、等级性的特点,而“生态评价”则更强调在充分认识现阶段的特点、问题等整体的基础上,找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方法。这种评价更有利于教学反思,有利于学生成长。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观念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脱离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的。乡村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对“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的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立都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现阶段,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乡村教育的发展模式必须要走适合自己的路,探索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是发展乡村教育的突破口之一。

参考文献

[1] 胡君进,檀传宝.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经典文献的研析[J].教育研究,2018,39(05):9-15+26.

[2] 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146-150.

[3] 韦丽银,刘远杰.新时代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9,38(10):36-46.

[4]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04):79-85.

[5] 庞丽娟,金志峰,杨小敏,等.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思考和政策建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5-14.

[6] 张国岩.小学劳动课程建设:助推乡村教育振兴[J].现代教育,2020(03):27-28.

[7] 侯红梅,顾建军.我国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时代意蕴与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2):4-11.

[作者:王丽君(1995-),女,河南信阳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李  锐】

猜你喜欢

场域劳动学校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