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教育的三重空间
2022-05-09陈继旭陈佳瀛
陈继旭 陈佳瀛
摘 要 劳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空间的支撑,对劳动教育空间的研究不容忽视。认知在实践中得以形成,精神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基于三者关系,实践空间、认知空间与精神空间共同构成劳动教育的三种主要空间类型。其中,劳动的实践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实践空间。劳动教育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人类社会独有的实践活动中,致力于发挥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为学生的生存发展与社会交往奠基。学生在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强化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更是彰显了劳动教育的认知空间。教育过程中,审美精神、创新精神、节俭精神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熏陶作用,培养他们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进一步诠释劳动教育的精神空间。
关 键 词 劳动教育 实践空间 认知空间 精神空间
引用格式 陈继旭,陈佳瀛.论劳动教育的三重空间[J].教学与管理,2022(12):6-8.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进一步明晰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实践空间、认知空间与精神空间三个维度,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践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其对学生认知水平与精神高度的影响,以期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一、劳动教育的实践空间
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那些最简单的劳动过程,都应当渗透研究性、試验性的思想”[2],劳动应融于教育过程中,在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劳动教育以实践教学的形式实现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对学生的生存、发展与交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劳动是学生生存的基础
人的劳动在否定既有世界的基础上创造新世界,“是对自然必然性的突破”[3]。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学生前期因其自身的不成熟性侧重于依靠他人特别是父母的劳动成果得以生存。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生活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体会到劳动对生存的重要意义,通过劳动满足生存所需,并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精神财富,丰富升华生活。此外,劳动对学生的未来生存状况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新时代下,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以劳育人”的教育方针,重视劳动的教化作用,在组织劳动主题系列讲座等理论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学农等劳动实践教育,将劳动实践纳入教育课程体系。学生通过亲身劳动体验学习并获得赖以生存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这帮助其更快适应步入社会后的独立生活。在劳动过程中,学生的劳动态度得到端正,劳动习惯趋于良好,这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内在劳动素质,使他们能够以更好的外化形象立身于复杂多元的社会生活之中。总而言之,这些劳动实践在满足其生存现状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劳动是学生发展的源泉
个体的发展兼顾个性与全面性两个方面,劳动作为发展的源泉推动人的个性与全面性发展,促进两者相统一。一方面,劳动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的释放需要自由,而“人的自由、解放与否的根本社会生活标志就是劳动”[4],这决定了劳动作用于人的个性发展。其中,劳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创造性特征的开发上。另一方面,劳动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政策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得到实现。劳动实践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从内在增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推动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生理和心理双方面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此外,学生的智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得到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也在创造美的劳动中得到发展。
3.劳动是学生交往的场域
社会交往的形成得益于生产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言“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5]。劳动是学生交往的重要场域,影响学生的交往意识与交往能力。其一,劳动增强学生的交往意识。生产劳动的实现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学校大力组织并开展劳动实践,无疑是为广大学生构建了一个交往空间,潜移默化地激发他们的交往意识。其二,劳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从学生自身而言,劳动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以及经由相互配合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使他们意识到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平等性原则,有助于帮助他们跨越由自负、自卑等错误倾向引起的交往障碍,克服功利主义教育下学生之间缺乏人文关怀的交往困境,使学生在认清交往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在学校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给学生群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交往氛围,创设健康和谐的交往情境,这为他们交往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劳动教育的认知空间
1.在经验积累中打开认知之门
“真正的科学认识应该从感性材料出发,经过理性的归纳而逐步上升到真理性的知识”[6],经验作为感官直接获得的感性认识,开启真正的认知空间。作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不断得到累积的过程,劳动教育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更是独具特殊意义。一方面,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教育掌握间接经验。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本质,劳动教育也遵守这一本质。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不乏对劳动典故、劳动工具等部分的理论讲述。透过系统的书本知识,学生从间接途径继承并弘扬祖辈遗留下来的物质精神财富,进一步理解并汲取前人在劳动中概括与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为认知体系的建构奠定坚实基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接受劳动教育获取直接经验。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其在作为一门课程的同时也是一项实践活动。学生在切实的劳动实践中积极应用从课本中获取的间接经验,并在尝试后及时进行反思,形成深刻的亲身经验。这将学生的身心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有效促进他们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完善。
2.在社会认知中忖量人际伦理
劳动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而进行的群体活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因此,依托劳动展开的劳动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社会属性,强化学生的社会认知,这主要体现在伦理认知和人际认知两方面。就伦理认知而言,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重拾公正平等的伦理规范。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本着人性化与民主化的宗旨,尊重人在改造自然劳动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建立平等交互的社会关系,以克服依赖物质形成的交往异化,使公正平等的伦理规范深入人心,从而端正并培养学生的平等价值观,为改善不平等现状提供思想保障。就人际认知而言,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构建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劳动教育的推行,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深刻意识到和谐人际关系在集体活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将助人为乐的劳动观念与诚实守信的劳动品质贯彻于教育的全过程,重在增强学生的奉献与诚信意识,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和谐关系中基本要素的认识。
3.在自我认知中获得存在意义
认清人的存在价值首先需要把握人的本质内涵。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因此,人的价值要在社会交往中得到实现。劳动作为最基本的物质交往形态,是人获取价值的主要场所。劳动教育将实践锻炼融入课程体系中,推动学生与他人交流交往,为其认识自身所具有的价值提供有效平台。根据主客体的不同,人的价值可分为外向的社会价值和内向的个人价值,劳动教育的展开有助于实现这两种价值的统一,从而推动学生完善自我认知。从人的社会价值角度出发,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服务性公益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切实的劳动实践认识到自身对社会、对他人的价值。从人的个人价值角度出发,学生在劳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在付出艰辛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其自身也有所收获,进而推动他们更好地自尊自爱自强。此外,人的价值也在劳动教育中得到反馈。劳动评估机制的建立健全更是将劳动主体创造的价值量化,以直观的方式體现学生的存在意义,进一步筑牢他们的自我认知结构。
三、劳动教育的精神空间
1.审美精神:以劳塑美
审美作为一项精神活动,颇受劳动的影响。“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美起源于劳动。劳动不仅是制造美的必要途径也是发现美的重要过程,这为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对象支撑。而人作为审美的主体,不仅依托劳动在物质层面生产出美的事物,也在精神层面对美形成共鸣。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积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尤以美育为甚,使劳动主体通过亲手实践不断发掘美的本质,从而形成并发展和谐自由的审美精神。一方面,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和谐美,肯定审美的根本特质。经过劳动,学生深刻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应和谐共生而非征服掠夺,并致力于重构平等相处的生态审美关系。另一方面,学生在劳动中发现自由美,树立审美的价值情怀。“劳动发生过程与人的自由性生成过程是同一的生命运动过程,劳动促动了人作为类存在的自由性的孕生”[8]。劳动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在一定意义上减轻了应试教育施加在学生身上的束缚。这有助于解放学生的天性,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由的魅力,从而追求审美自由。
2.创新精神:以劳革新
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社会作为不断进步的超越体,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支撑。作为生产力发生发展的基础,劳动是革除旧物、创立新物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是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首先,劳动教育依靠实施路径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中,“劳教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将抽象的课堂理论应用于具体的课外实践,促使学生能够在劳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其次,劳动教育借助新型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高新产业快速发展的智能时代中,劳动教育呈现多元化、信息化的新特征,并基于日益进步的技术支撑开拓新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有效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性,不仅促进学生脑力智力的开发利用,还凭借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兴趣。
3.节俭精神:以劳克俭
“成由勤俭败由奢”,节俭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凝聚而成的智慧结晶,值得不断传承发扬。劳动教育注重培育学生节俭品质,惜物以养德,落实贯彻德育为先的目标,对唤醒学生的节俭基因具有特殊作用。一方面,劳动教育夯实节俭之基,带动学生勤劳节用,树立理性待物态度。田园耕种、手工制作等生产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切身体验劳动人民的艰辛不易,深刻明白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在劳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克勤克俭的理性道德价值观,继而更珍惜由劳动生产得到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紧扣节俭之要,引导学生朴素节欲,克制奢靡物质欲望。从长远角度出发,节用仅仅涵盖节俭的外在表现形式,形成节欲的内在品德修养才是节俭美德的核心本质。劳动教育“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9],极力批判欲望作祟下的堕落行为,对抑制学生物欲以养成节俭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从教育的影响上看,劳动教育又在某种程度上为节俭美德的广泛传递提供契机,为节俭精神的传播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崇俭黜奢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0)[2021-04-10].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
26/content_5495977.htm.
[2] 魏智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189.
[3] 王清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存解读及其当代价值[J].东岳论丛,2019(06):21-33.
[4] 刘晨晔,许征帆.劳动——休闲——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两个内在逻辑基点[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01):40-42.
[5][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56.
[6] 邓晓芒,赵琳.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6.
[8] 程从柱.劳动教育何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人的发展观的考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6-26.
[9]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20-07-07)[2021-04-1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
2007/t20200715_472806.html.
[作者:陈继旭(1985-),男,浙江杭州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陈佳瀛(2001-),女,浙江绍兴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本科生。]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