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2-05-09高磊张志杰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领导力指标体系专家

高磊 张志杰

摘      要 教师领导力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教师领导力的评判标准。本研究在对教师领导力概念界晰及国内外多种领导力模型量表借鉴基础上,初步拟定出5个维度,即专业引领力、文化培育力、组织发展力、家-校合作力及社会感召力,共29项指标所构成的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得到26个正式评估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能够精准测定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的实然状况,为未来的科学改进提供有力指导。

关 键 词 中小学  教师领导力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引用格式 高磊,张志杰.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12):22-26.

一、研究背景

教师领导力(teacher leadership)作为外来词汇,始肇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浪潮之中,后来逐步成长为美国学校领导力发展的新模式而备受青睐,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当前研究趋势呈现出内涵从一元向多元、影响因素从偏向走向平衡、发展从微观走向宏观、价值从描述性向解釋性转变等诸多新特点、新动向[1]。其研究成果的丰富和覆盖领域的全面,引起了多国学者的广为关注,特别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效仿并推行,不同程度的先后取得了成功。“国际经验显示教师领导力的发挥是教育协同变革取得成功的根本。”[2]然而,反观我国的研究历程,起步晚发展缓是其基本特征,教师领导力理念直到2005年始由台湾学者引介,2007年后逐步受到大陆学者的较多关注[3]。截至目前,仅有短短十余载的历程,期间“虽取得了些许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也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4],依旧存在着“概念不清”“内涵宽泛”“理论和学科基础匮乏”等诸多困境与缺陷,成为制约教师领导力发展之瓶颈所在。在这一情形下,如何加强教师领导力研究,发挥教师领导力潜能,促进教育变革纵深发展,成为当前学界探讨的重要话题。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是在明晰教师领导力概念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

然而,学界对教师领导力的概念始终达不成共识,其模糊性备受争议。正因为“教师领导力概念界定的模糊性,导致这一研究领域缺乏公认的、能够有效测量教师领导力水平的量表”[5],因此,本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界定教师领导力的内涵。纵观国内外有关教师领导力的界定,研究者因其视角不同看法也不尽相同。如“过程视角论”认为,教师领导力是“教师个人或集体,以促进学生学习与成就为目标,通过影响同事、领导与其他学校成员来提高教学实践的过程”[6];“影响视角论”认为,“教师领导力的实质是教师在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力”[7];“互动关系说”认为,“教师领导力是对参与的多方成员的互动关系”[8];等等。然纵使其内涵如何变化、外延如何拓展,并未改变其影响力的本质蕴含,“领导力的实质就是影响力”[9]。因此,本研究认为,教师领导力是指“领导者”教师以多种方式综合影响追随者与利益相关者实现特定目标的影响力,其主要通过专业引领、文化培育、组织发展等方面予以体现。

二、研究设计

1.总体思路

本研究在教师领导力概念界晰及借鉴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2006年发布的五力领导模型[10]、美国教师领导力探索联盟2011年发布的“教师领导力模型标准”(TLMS)(修订版)[11]以及教师领导能力量表(TLCS)[12]等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变革实际,初步拟定出5个维度,即专业引领力、文化培育力、组织发展力、家—校合作力及社会感召力,共29项指标所构成的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两轮专家筛选,拟定正式指标后并对专家意见与问卷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指标递进层次结构模型并精算了权重系数,旨在确保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德尔菲法在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中的运用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咨询法”,是由研究者根据特定问题拟定专项问卷表,按照规定程序匿名向专家征询意见,整理、归纳结果并进行数理统计后,再反馈给专家,如此反复,经过“征询—反馈—再征询—再反馈”的过程,使专家意见渐趋一致,最终形成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判断结果[13]。本研究运用德尔菲法,对初步拟定的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

(1)初拟指标的专家筛选

本研究对初拟指标共进行了两轮筛选。

第一轮于2019年11月底完成,在筛选过程中,遵循德尔菲法实施步骤:首先,在专家遴选上,要求是“业内外领域的专家”,在人数选择上,坚持“样本数以5~10个参与者为宜”的原则。因此,本研究遴选专家来自河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及河北师大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等名校的教授、学者、骨干及特级教师共6人,他们既有理论水准又有实践经验,符合专家遴选标准。其次,将初拟的5个维度和29项指标所构成的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自编为《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作为研究工具。该咨询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指标体系问卷,邀请遴选专家对指标重要度进行赋分,此过程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点量表法,依次将“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的评定意见计为1分、2分、3分、4分、5分,同时征询专家对初拟指标的其他修改建议;第二部分为专家问卷测试表,主要测试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及其判断依据等,并邀请专家填写个人相关信息。

总之,在第一轮专家咨询中,发放与回收问卷均为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份。结果显示,评价指标重要度赋分均值>3.5的指标数为22项,变异系数<0.3的指标数为21项,满分率为24.5%,信度Cronbach系数为0.807,指标熟悉度为0.76,且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是专家的主要判断依据(见表1),说明本研究初拟的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较为适合。

根据专家意见,重要度赋分均值<3.5分的指标应修改,专家权威系数<0.7或变异系数>0.3的指标应删除。统计结果表明,第一轮专家咨询中,共有7项指标赋分均值<3.5分,3项指标专家权威系数<0.7,2项指标变异系数>0.3,且部分指标满足两个以上条件,说明建议修改的指标存在删除的可能。

具体而言,专家意见主要包括三方面:①删除指标,“组织发展力”维度中的二级指标“清晰的问责机制”赋分均值<3.5分,变异系数>0.4,经讨论后予以删除;“社会感召力”维度中的二级指标“赢得社会一致好评”赋分均值<3.5分,权威系数<0.6,经讨论后予以删除。②修订指标,“专业引领力”维度中的二级指标“乐于接受教职员工意见”赋分均值<3.5分,应修订为“与同事、学校管理者合作探究专业学习”;“家—校合作力”维度中的二级指标“采纳社区意见建议”变异系数>0.4,应修订为“与同行、家庭、社区共商策略,努力平衡家—校—社区多样化的教育需求”。③增加指标,根据专家意见,应在“专业引领力”维度中增加“注重信息化引领,鼓励学生适当在网上获取实用资源”,以适应新时代信息化之所需;“组织发展力”维度中增加“提升学校战略规划能力”,以适应发展共同体之理念。此外,对少许指标进行了语序调整与合并等。至此,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束。

第二輪专家咨询于2020年5月初完成,主要针对第一轮专家咨询中,就指标赋分值、变异及权威系数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而形成的问卷,本次问卷发放6份,回收5份,回收率为83.3%。结果显示,评价指标重要度赋分均值>3.5的项目已达25项,满分率为43.5%,信度Cronbach's alpha也升至0.845,变异系数仅有一项>0.3,且专家修改意见明显减少。说明构建的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趋向臻于完善,得到了多数专家的认可,至于少许不一致指标,“鉴于德尔菲法并不要求所有专家意见达到完全一致的程度”[14],事实上也难以完全一致。至此,两轮专家咨询已告结束,最终形成由5个维度和26项指标所构成的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2)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为确保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分别从专家意见和问卷两方面进行检验。

就专家意见而言,本研究所进行的两轮专家咨询中,第1轮发放与回收问卷均为6份,回收率为100%;第2轮问卷发放6份,回收5份,回收率约为83%,有效率100%,表明专家能够积极参与本研究并给予较大支持。

就问卷而言,问卷效度的克隆巴赫总体系数是0.85,5个分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和良好信度;同时,由于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均参考自国内外核心以上期刊,后经过德尔菲专家法缜密筛选所得,亦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层次分析法在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为了确定教师领导力各维度在总体系中的权重,目的是进一步验证教师领导力维度指标的科学性。

(1)指标层次结构模型的确定

本文以所构建的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将其自编为三个层次的递进层次结构模型:第一层为目标层,即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第二层为维度层,主要包括“专业引领力”“文化培育力”“组织发展力”“家—校合作力”“社会感召力”5个维度;第三层为指标层,包括“合作探究”“氛围营造”“变革引领”“社区互动”“品质展现”等指标。递进层次结构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递进层次结构模型

(2)判断矩阵的形成

依据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递进层次结构模型,我们编制出了《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估指标的AHP调查问卷》,针对同一层次的不同指标,要求专家以两两比较的方式进行重要性判断,判断指标同样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5个等级,如果重要性判断介于两者之间,可用相邻数字的中数进行赋值,同理,倒数可表明结果判断的相反程度。鉴于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性,本研究中仅列出5个维度指标的判断矩阵关系(见表3)。

表3  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

(3)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

通过借助yaahp6.0版的层次分析法软件,依次计算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最大特征值及一致性,最终得出5个维度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06、0.248、0.168、0.212、0.146,由此说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维度指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够精准测定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的实然状况。

三、讨论

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维度所构成,即专业引领力、文化培育力、组织发展力、家—校合作力、社会感召力,每个维度均包含若干项指标,且维度间、指标间甚或维度与指标间均相互交叉与渗透,共同致力于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整体效应的正向发挥。

1.专业引领力

权重系数研究显示,专业引领力权重系数为0.306,在教师领导力各指标体系中居于首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专业人员”的职业性质有关,基础教育领域教师更是如此。因此,教师领导过程中,其首要身份是“教师”,其次才是“教师领导”,作为教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会对追随者产生强烈震撼,进而影响他们主动、积极寻求自身专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体验到教师领导者的魅力和影响力。可以说,专业引领力是教师领导力的核心所在,是教师领导力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其主要通过与同事合作探究学习、满足同事个性化学习及促进学生学业提升等指标予以体现,其指标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因此,我们在实践中给予足够重视,方能有效提升教师领导力效能。

2.文化培育力

文化培育力权重系数为0.248,仅次于专业引领力,重要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进一步分析可知,教师之所以对文化层面感受性较强,与国家的“文化育人”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等政策文件,均明确强调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同时,政策精神在教育理论和实践层面得以全面落实,各级文件、文献多有体现。如肖月强等认为,文化培育力的作用,能够使学校领导体系由“独白”走向“对话”,由“控制”走向“引领”,逐步形成平等伙伴关系和共同治理学校的格局[15]。合作、共享的文化,在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使学校体系中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处于“三位一体”的局面[16]。由此看出,政策、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映证的,共同彰显着文化培育力的隐形功能。因此,在教师群体中培育这种信赖、合作、共享的文化,必将促成学校共同愿景的早日实现,是教师领导力提升的核心所在。

3.家—校合作力

家—校合作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却滞留在“日常合作”的泛化阶段。本研究表明,家—校合作走向“深度”是可能的,而且是亟需的,权重系数的精准计算更映证出其在教师领导力评价体系中的显性位置。家—校相互协作、共同发力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事业的成败,也是有效发挥教师领导力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其主要通过促进家—校—社区间互动、与社区建立互信关系及利用社区教学资源等指标予以体现。因此,未来研究应给予家—校合作更多的关注,使其逐步由“日常”走向“深入”、由“泛化”走向“精深”,最终实现家校共赢。

4.组织发展力

教师对组织发展的感受性较低,不仅维度系数低于专业引领、文化培育及家—校合作力,而且其二级指标中的参与学校变革、协助校长管理、与管理者分担责任等评估系数也位居后列,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传统观念认为,教师就是教师,领导就是领导,二者不可相提并论。即使受国外分布式理论影响,勉强认可教师领导中教师之潜在作用,却仍旧摆脱不了对领导的狭义认知,误把教师领导当作一种“行政”性权力,特别是实践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在组织发展中的倾向力自然低于专业认知。因此,在体制机制的变革中,应凸显教师的组织发展力,使其在参与学校变革、利用影响贡献决策及协助校长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反之,将把学校内一批数量最多的“负责任独立决策主体”排除在外,久而久之,对学校发展亦是不利的。

5.社会感召力

社会感召力,即教师在领导过程中依靠个人魅力和“人气”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印象而得到社会肯定的效应。它虽是教师领导力维度体系中的最高表现形式,直接关系到教师领导力的效果,但在实践中显得笼统模糊,缺乏应有的评价体系,以致教师对其感受性较低。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明确指出,社会感召力是可以测定的,其主要通过展现教师信念、能力、诚实等品质赢得社会尊重与认可,在学校之外能够代表教育行业奔走呼吁等指标予以体现。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教师领导力,必须切实提升教师品性修养,增强教师社会感召力。

总之,构建的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是由5个维度,即专业引领力、文化培育力、组织发展力、家—校合作力、社会感召力,26项具体指标所构成,且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是可以用来测定我国中小学教师领导力发展水平的。但需要指出的是,该评价指标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远不够成熟标准,其主要依据我们自身经验和相关研究归纳所得,更多的是提供思路和方法,让后续研究进一步予以探讨,以使评价指标体系向着更加科学、完善、可行的趋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刘志慧,罗生全.21世纪以来国外教师领导研究新进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02):64-70.

[2] 叶菊艳,朱旭东.论教育协同变革中教师领导力的价值、内涵及其培育[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02):8-15.

[3] 李肖艷,裴淼.国外教师领导力研究主题概述[J].教师发展研究,2017,1(02):105-114.

[4]][5] 龙君伟,陈盼.当前教师领导力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42-45+159.

[6] York-Barr,J.and Duke,K.What do we know about teacher leadership?Findings from two decades of Scholarship[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03):255-316.

[7]彭云.教师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与提升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3):27-29.

[8] 孟子舒,刘晓玫.国际视野中的新任教师标准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10):62-69.

[9] 张爽.校长领导力:背景、内涵及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7(09):42-47+54.

[10] 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苗建明,霍国庆.领导力五力模型研究[J].领导科学,2006(09):20-23.

[11]高一升,朱宗顺.浙江省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领导力现状与思考——基于教师领导力模型标准(TLMS)的抽样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6,28(04):49-56.

[12] Yuet,F.K.C.,Yusof,H.,,& Mohamad,S.I.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Teacher Leadership Competency Scale[J].Malaysian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16,13(02),43-69.

[13] 袁勤俭,宗乾进,沈洪洲.德尔菲法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研究——南京大学知识图谱研究组系列论文[J].现代情报,2011,31(05):3-7.

[14] 张蓓蓓,王艺芳,姜勇.我国幼儿教师职业感受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03):109-118.

[15] 肖月强,袁永新.高等院校教师领导力建设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4):66-70.

[16] 解筱杉,朱祖林.高校混合式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10):9-14+95.

[作者:高磊(1986-),男,甘肃华池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张志杰(1973-),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领导力指标体系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请叫我专家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