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城音乐花会述评

2022-05-09丁菡

艺术评鉴 2022年5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

丁菡

摘要:“羊城音乐花会”是广东省的音乐艺术盛会,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是当时广东省音乐文化集中体现的标志,也是南方地区音乐成就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对首届“羊城音乐花会”进行深入研究,整理概述首届“羊城音乐花会”的特点,并总结首届“羊城音乐花会”的历史影响及贡献。

关键词:“羊城音乐花会”  音乐会演  音乐作品  历史影响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5-0185-04

一、首届“羊城音乐花会”概述

“羊城音乐花会”是广东省的音乐艺术盛会,它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并称为中国三大音乐节。羊城音乐花会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有专业水准高、音乐活动全、参与人数多的特点。自1962年至1999年,共举办了6届,近40年来,花会推出了大量的杰出音乐人才和优秀作品,不仅对广东省音乐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推动了全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一)“羊城音乐花会”历史背景

1949年10月,广州迎来了解放。广州解放后,解放区、游击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音乐工作者在珠江岸边会师,首先集中力量进行了肃清反动音乐、黄色音乐的斗争。1950年成立了广东省音乐工作者协会。广大音乐工作者以满腔的政治热情投身到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运动中,创作出一批如《中国人民翻身大合唱》、舞剧音乐《人民武装进行曲》等优秀歌曲。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歌咏活动,配合了当时的解放运动。3年后,广州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广州争取由商业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变,成为华南地区工业建设基地。

在经济方面确立了一个目标:在一段时间内,广州逐步由消费城市初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城市。至1956年底,广州“一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这个时期,广州市的各项经济事业迅速发展。1962年,广东省委的领导就举办了羊城音乐花会。

1956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以繁荣文艺创作为目标的全国性大型专业音乐演出。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4500多名代表共聚北京,于8月1日在中山音乐堂拉开序幕,历时24天,共举办了41台演出、1066个节目,显现出一派新中国演出史上盛大璀璨的画面。“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举办,对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时产生的许多经典作品流传至今。在那之后不久,成立了广州乐团,包括双管编制的交响乐团和合唱团,创建了广东民间音乐团,重新创办音乐高等院校——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并组建了音乐家协会。

在此之后,1957年反右派斗爭扩大化,一些音乐家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严重挫伤了音乐家的积极性,音乐事业沉寂了。2年后,为了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广东举办了音乐演出周,音乐创作出现了再度活跃的局面。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音乐作品,有合唱《珠江之歌》《木棉花开满天红》;交响音乐《向秀丽交响诗》《南海之滨组曲》;舞剧音乐《五朵红云》《牛郎织女》;歌曲《共产党来恩情长》《要让河水上山坡》;广东音乐新作《春到田问》《鱼游春水》和器乐作品《南方之春》等,可以说1959年是音乐创作上的丰收年。这一时期,音协广东分会会员从100多人发展到280多人。在60年代初经济生活困难时期,广东的音乐工作再次受到“左”的影响。后来,在中共广东省委关怀下,广东的音乐工作出现了第三次活跃局面。

1953年3月,广东举办了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大会。参加会演的节目88项,44类,表演人数达177人,并进行了评奖活动。会演中音乐类节目占了很大比例。

1957年7月,广东省举办了“七一”民歌演唱大会,引起音乐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两年后,广东省举办了国庆十周年“广东省音乐舞蹈演出周”,选演了建国10年来积累的优秀作品,包括合唱、交响乐、管弦乐、舞剧音乐、广东音乐等。

1962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刚刚过去,广东省委的领导就以其对文化事业的高瞻远瞩,举办了音乐界空前规模的盛会——羊城音乐花会。

“三月三”原是海南地区黎族的音乐节①,选择3月3日举办花会,是此以表达:音乐花会正是继承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活动之意。加上3月初春,南国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在北国冰封未解、春寒未退的时候,邀请北方的朋友们南来交流观摩、互相学习。

从1962年3月3日开幕以来,经过16天的演出、观摩,于3月18日落下帷幕。共举行了51场演出,演出了250多项节目,包括400多个曲目,近600个各种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音乐、曲艺、舞蹈作品,听众14万余人次,除省、市15个专业艺术团体、单位和大批业余音乐团体参加外,还邀请了国内10余个省、市的艺术家参加演出和学术交流活动。

花会活动反映出广东的音乐艺术创作在表现重大政治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在坚持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在继承与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借鉴外国优秀音乐文化方面,在表演艺术的样式和质量方面,在青少年表演人才的培养方面,在群众业余音乐活动队伍发展和不断提高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二)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举办情况梳理与分析

1.举办单位

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于1962年3月3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拉开序幕,经过了16天的演出、观摩、学术交流,3月18日于广州友谊剧院落下帷幕。花会是由广东省文化局、广州市文化局、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联合举办的一次大型音乐活动。广东省文化局和广州市文化局以行政方式对羊城音乐花会的举办提供了大力的经济支持。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成立于1956年底,是广东省音乐家自愿组成的专业性、学术性的团体。花会是音协举办的一次较为重大的音乐活动,并且一直延续下来,先后举办了6届。广东省音协成功策划组织了“羊城音乐花会”“珠江大合唱”“星海之声”万众歌会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音乐活动。

2.参演团体

首届花会期间,共有广东省和广州市的15个艺术团体参与了演出,本文根据各参演团体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大小,具体分为5类。其中的歌舞团体:广东民族歌舞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歌舞团等;曲艺团体:广东音乐曲艺团、广东粤剧院等;军队的参演团体: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民警总队政治部文工团等;专业乐队(团):珠江电影制片厂民乐队、广州乐团、潮州音乐代表队等。除此之外,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也参与了花会。花会还特别邀请了外地代表团,如北京、上海、武汉代表团等。

第一届羊城音乐花会主要由广州乐团演出。该乐团成立于1957年4月,从那时起,广东出现了由双管制到三管制的正式交响乐团。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具规模和艺术水准的交响乐团之一,更是迄今为止唯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乐足迹”的中国乐团。

3.参演人员

参与首届花会的演员多达20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专业艺术人员达1200多人,业余演员1000多人,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不同省、市的音乐家和参观代表100余人。从出席羊城音乐花会的领导层面分析,其中包括: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副主席马思聪、贺绿汀;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周巍峙、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赵沨、江定仙、中央民族乐团团长李焕之、中国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李元庆、中央乐团作曲家瞿希贤等,由此可见政府的重视程度之高。

此外,广州电视台、广东广州人民广播电台还进行了电视转播、实况传播、花会节目预播、选播,并通过有线广播,向全市人民转播了开幕式、闭幕式音乐会的实况,中央新闻制片厂剪拍了电影新闻简报。②

4.演出曲目分析

在首届会演中,演出曲目将近400个。“据统计,新创作的占据大约三分之一”③。

图1:花会主要演出情况比例

羊城音乐花会的主要活动是演出观摩和学术交流。在18天内共举行了音乐会、舞剧专场、民族民间音乐、青少年、曲艺、戏曲、新作品试奏等专场,共51场演出。其中广东省专业团体公演21场;外省公演10场;广东省、外省联合公演2场;广东省业余团体公演4场;广东省、外省内部观摩演出7场;广东省、外省为工农兵送上门演出7场。仅到场演出节目就达393个。④

图2:广东省各文艺团体演出作品比例

在近400个节目中,中国节目296个;外国节目97个。广东省单位演出节目232个,其中民族民间传统节目90个;广东省创作52个;国内各地作品55个;国外节目35个。

(1)根据体裁划分

依据目前所搜集到的文献和当时花会的节目单,本文将演出曲目根据体裁进行划分,其中:

①舞剧有2部:《五朵红云》《牛郎织女》;

②声乐作品共16首,如《我的祖国》《刘胡兰》等。

③合唱作品,共有10首,如《木棉花开满天红》(粤曲)、《珠江之歌大合唱》《跳木马》等。

④器乐作品,中国作品占据绝大多数,大约18首,如《向秀丽交响诗》《广州起义交响诗》等;古筝三重奏《平沙惊雁》;广东大鼓《刘三姐》;钢琴独奏《儿童组曲》;小提琴《凯旋》;此外,还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歌剧《卡门》选曲等外国作品。

⑤广东、潮州音乐:《得胜令》《雨打芭蕉》《彝族舞曲》等。

可以看出,在本届花会,器乐作品大约占据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声乐作品也是本届花会的一大亮点。

(2)根据题材划分

题材是展现作品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素材,作品的题材可以展示一个时代当时的时代风貌,本文将搜集到的作品按照题材划分了以下6类,分别是:

①现代题材:《广州起义交响诗》《五朵红云》等。

②反映部队生活和群众生活的作品:《我看没问题》《军营的早晨》等。

③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刘三姐》。

④歌颂英雄形象的作品:《木棉花开满天红》《向秀丽交响诗》。

⑤传统音乐与外国音乐技法融合的作品:小提琴曲《凯旋》、改良长笛独奏曲《南国之春》。

⑥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流水》《怀古》《雨打芭蕉》等。

由此可见,当时的作曲家比较重视现代题材的创作,还有部分反映民间传说故事的作品。

二、羊城音乐花会历史影响及贡献

(一)首届羊城音乐花会的影响及贡献

根据首届羊城音乐花会的主办方可以看出當时的音乐花会由政府主导,通过行政手段协调、调动区域音乐界的专业人士,集中选拔人才,迅速补充、发展了专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文艺团体的组成结构。它不仅展示了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水平,同时也为学校的师资队伍进行补充,还有效地提高了文艺团体的专业水平,体现出了区域文化,形成了当时的文化导向、艺术风格和文艺标准,对未来音乐艺术的发展与走向有着较大的影响。

作为具有开创性且极其成功的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为日后的几届花会起到了积极的带领作用。1962年举办的首届花会,不但检阅了10年来广东省音乐方面创作和表演的成果,而且邀请全国名家举办了堪称古今中外精品齐聚一堂的文艺盛会。在此次花会举办之后,给予了文艺工作者极大的信心以及继续文艺创作的决心。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作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大众文化和精英人才的结合,极大的丰富了广东人民的文化需求。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为之后再次发起音乐艺术会演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之后几届花会的举办情况,从组织形式、作品题材、体裁、演出形式等各方面均受其强烈影响。

在首届花会的影响之下,历届花会均保持着推新人、出新作、邀名家的传统。与其他音乐会演不同的是,在第二届羊城音乐花会中还出现了归国华侨和侨眷的参与。在第三届羊城音乐花会中,不仅有广东本省的各大团体和表演艺术家参加了会演,还邀其他地区的音乐工作者参加演出,推动了地区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在第五届花会上,为了促进音乐人才的产生和培养,举行了三项赛事:优秀作品比赛、首届全国指挥大赛和青年声乐比赛。尤其是首届全国指挥大赛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这次比赛,发掘了很多音乐方面的人才,推动了音乐事业发展。

(二)其后五届羊城音乐花会概况

1.第二届羊城音乐花会(1980.12.1——12.5)

经历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1980年由广东省文化局、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广州市文化局在广州文化公园“园中院”联合举办了时隔18年之久的第二届羊城音乐花会。近2000名演员参加,共举办了24台音乐会,新创作的作品共830多部,演出65场,观众人数约达20多萬人次。花会邀请了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杨秉荪、盛中国,钢琴演奏家石叔诚、鲍蕙荞,歌唱家李谷一、魏启贤、臧玉炎等人。

在第二届花会上,着重突出的是广东音乐和潮州音乐,另外,花会还举办了民间音乐专场,“展示出了不同的乐队组合、不同的演奏形式、不同的风格表达,尤其是各有不同的革新探索”⑤。本届花会还举行了广东省第一次小提琴、高胡比赛。

2.第三届羊城音乐花会(1982.12.1——12.12)

时隔两年,第三届羊城音乐花会于1982年在广州举行。由广东省文化局、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州市文化局、广东电视台联合举办。花会期间,来自省、市11个专业、业余音乐艺术团体,特邀各省市音乐家共1500多人参加。演出了16台晚会,500多首曲目,参与演出的演员有1500名,听众近10万,共30场音乐、歌剧、歌舞节目。上演剧目达4000多个,并举办了5场学术活动,还组织了600多驻会来宾对农村新面貌的观摩和访问,以及参观等活动3次。这届花会与前两届有所不同的是,举行了广东音乐和管弦乐新作品评奖。另外在8至10月份举行专业声乐、民乐、管弦乐曲三项独唱观摩评奖。

3.第四届羊城音乐花会(1987.3.1——3.7)

第四届羊城音乐花会由广东省文化厅、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广东省广播电视厅联合主办。本届花会,共有广州地区8个专业音乐团体参与,近1000名音乐工作者,以及部分业余团体的1000多名工人、大学生、儿童演出10台各具特色的音乐节目。参加演出的人员达2000多人,其中专业文艺工作者800多人。从上届花会创作演出的大批节目中,精选116个节目组成了10台音乐会。本届花会以少年儿童音乐拉开序幕。

4.第五届羊城音乐花会(1993.11.14——11.21)

相隔6年之后,第五届羊城音乐花会在广州友谊剧院开幕。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广播电视厅、省音协、广州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广州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第五届羊城音乐花会。第五届羊城音乐花会由10个专业音乐团体共同演出24场音乐节目,观众达8万人次。本届花会拓展了新的领域,如举办全国性和全省性的音乐比赛。

花会开幕前一段时间,有三项由花会主办的大型音乐比赛同步举行。其一是“全省音乐作品评奖”,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获得奖励,其中的佼佼者被搬上花会。其二“全省青年声乐比赛”是本届花会的另一重要赛事。其三是“首届全国指挥比赛”,这是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交响乐指挥比赛。

5.第六届羊城音乐花会(1999.7.18——7.29)

由广东省文化厅、广州市文化局、广东省电影电视厅、广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广东省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第六届羊城音乐花会,于1999年拉开帷幕。历时13天,共演出16台各具特色的音乐会。参加演出的专业和业余音乐工作者达2600人次,观众近4万人次,上演曲目共253首。

通过评奖、比赛,推出人才,这是第六届羊城音乐花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第六届花会前夕,已举办音乐作品和中青年声乐比赛,其中77部作品和57名歌手获奖。

“羊城音乐花会”是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音乐艺术事业的标志性事件,它反映了当时广东省文化艺术生活的繁荣景象,既具专业性又具群众性、既高雅又富于浓郁地方特色,呈现了广东省优秀音乐人才和卓越音乐艺术水平。本文通过对“羊城音乐花会”的梳理研究,特别是对花会产生的历史背景、举办情况、演出形式及演出曲目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当时花会不管是在广东省还是全国音乐界的音乐会演中都极具代表性。在花会举办的近40年来,推出了大量杰出的音乐人才和经典优秀作品,不仅对广东省音乐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全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骥.漫谈“羊城音乐花会”[J].人民音乐,1962(04):22-23.

[2]贺绿汀.“羊城音乐花会”随感[J].人民音乐,1962(04):24.

[3]战勇,宗江.百花斗艳万紫千红——记“羊城音乐花会”[J].人民音乐,1962(04):25-26.

[4]赵沨.羊城听乐有感[J].人民音乐,1983(04):8.

[5]谭林.南国乐坛的盛大检阅——第二届“羊城音乐花会”述评[J].人民音乐,1981(01):6-12.

[6]谭林.谈第三届羊城音乐花会[J].人民音乐,1983(02):27-28.

[7]金兆钧.羊城纯色好弦歌更葱茏第四届羊城音乐花会侧记[J].人民音乐,1987(05):38.

[8]郑立藻.广东音乐史上的里程碑——第五届羊城音乐花会述评[J].人民音乐,1994(03):22-24.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论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在现代钢琴上演奏莫扎特
从中小学教育范畴谈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
谈中小学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
基于音乐传播媒介解读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与表演空间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