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行业特色整合竞赛资源的电工电子课程开发

2022-05-09汪俊王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赛教融合电工电子课程开发

汪俊 王毅

摘要:以轨道类高职院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为例,从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的角度进行课程开发,提出课程开发的方案,说明了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与高年级专业课程融合开发中的不同,融合的过程中考虑了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的特点,既关注了课程开发中知识点的需求,为后续奠定基础,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发适合当下的轨道类电工电子基础课程。

关键词:赛教融合;产教融合;电工电子;课程开发

中圖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7-0156-02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通常包括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该类课程不仅是电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机电类专业必学的基础课程,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开设的专业主要是电类和机电类相关轨道内专业,基本都开设了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电类各专业开设的是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机电类专业开设的是电工基础及电子技术,其中电子技术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作为一所业内知名的行业院校,课程的教学方方面面均要体现轨道行业特色,在课程开发中如何体现行业特色或渗透行业特色,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所从事行业特点,在学习中寻求归属感,是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开发中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行业特色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中的融合首先需要对整个轨道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行业特色的渗透和课程开发,进行产教和赛教融合,开发出适合的电工电子基础课程。

1 产教融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轨道交通在整个交通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城市轨道项目,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轨道交通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体现出轨道行业特色同时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方方面面深入透彻地接触和了解轨道行业,作为高职学生在三年学习中首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打好电类基础的同时,也应对整个轨道行业涉及的相关电类基础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一般不会结合具体行业,只是作为电类或涉电类专业的普通基础课程,对后续轨道类课程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衔接并奠定基础,作为轨道类院校,课程与轨道类行业结合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的产教融合是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或建立实训基地供学生提高专业知识,了解整个行业,电工电子基础课在结合轨道行业特色的开发过程中,不能照搬高年级专业课程的经验,高年级专业课程通常是直接针对轨道类某项知识进行开设的,针对性强,电工电子基础课和后续很多课程有关,它作为后续涉电类课程的基础课程,在课程开发中,要既注意其作为基础课程的基础重要性,又要在掌握基础的同时,把基础知识和相关轨道知识相关联,开发出重基础,也融合行业特点的电工电子课程。

以电工电子基础课中的电工基础课为例,通常介绍的内容从基本的物理量电压,电流等开始,然后介绍电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KCL和KVL,在此基础上介绍电路的其他分析方法,最后介绍变压器,正弦量,谐振,三相交流电等。可以说,电工基础涉及的知识在后续电路分析都会涉及,但作为高职学生,很难把具体知识和后续轨道类知识建立联系,甚至有学生认为和后续轨道类课程无关,极大地影响学习积极性。

产教融合,建立电工基础课程和轨道行业的联系进行轨道电工课程的开发,首先从电路的引入以轨道中电路为例引入,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等基本物理量的介绍中说明轨道交通中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的大概数值,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保持不变,以后续轨道课程中电路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三相交流电和变压器等知识点结合供配电展开简单说明。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开发主要还是以基础为主,通过产教融合融入轨道类知识,以其为辅。

2 赛教融合,整合课程资源

各类竞赛成果一直是考核一个学校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一面镜子,在高职院校中,首当其冲被认可的竞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其涉及的赛项特别多,奖项的获得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该赛项相关专业群的专业实力,除了职业技能大赛,教育部认可的四大竞赛之一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也是认可程度非常高的竞赛,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大量的机器人代替人服务在各行各业中,各类机器人相关产业,竞技和竞赛不断兴起,表1列举了部分涉电类竞赛和项目。

竞赛成果的追捧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学科竞赛的开展既和对应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和课程教学内容有关,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它搭建了产业和教学的媒介,表1中列举部分和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相关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和专业竞赛中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机器人竞赛,其中有和轨道行业直接相关的行业竞赛,也有主要针对电子电气类的专业竞赛。

竞赛项目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来自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表1中涉及的竞赛项目基本都涉及了电工电子基础课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电工电子基础课开发过程中,结合竞赛内容的课程开发可达到赛教融合,以赛促教,以教促赛,相互促进的效果。

赛教融合,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开发方案如图1。

图1中,首先遴选课程授课知识点,结合科技发展和后续课程需求,适当删减,然后结合相关竞赛项目进行内容遴选,选取接近实际,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和设计,并进行细化和简化形成具有一定设计要求的设计项目,按各项目设计知识点的难易和逻辑性顺序进行设计项目的合理安排,最后统筹考虑,通过竞赛内容确定各项目课前和课后对应内容,不断激起学生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3 考虑高职学生特点,开发课程

随着高考报考人数的持续下降,第二和第三批次本科的合并,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不断下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注册入学试点,只要参加过高考,即可入学,另外根据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高职扩招100万人的决策部署,要求高职院校在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中进行招生。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学生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学生来源多样化,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来源高招统招,对口单招,3+3联合培养,3+2联合培养,4+0委托培养,注册入学以及按国家要求在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中的招生。

2)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学生来源的多样化,从文化课掌握的角度,学生素质差别大,高招统招生相对整体素质好,非高考统招的学生整体素质差,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同一种类型的招生,由于从业经历,学历等不同生源间的差异性也较大。

3)  工科专业中的文科生存在一定比例,职业院校高招统招中工科专业明确表明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招生人数,基本每个工科专业班级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文科生。

4)  单招生比例大,单招生基本占据了高职生源的一半左右,大部分班级都是由单招生直接构成,他们没有经历高考统招考试,直接通过单独组织的文化课考试和面试入校。

高校是以学生作为主体,高职院校学生呈现出的各种特点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在产教和赛教融合的基础上,不得不考虑学生特点不同带来的差异性。电工电子基础课一般作为全校电类和涉电类工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全校統一开设,针对学生素质差异性较大的特点,同时考虑专业后续需求知识点的不同,进行不同专业类型的分层教学,电类相关专业和涉电类相关专业由于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知识点要求不一样,分别开展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来源及经历等情况进行层次划分,在保证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分层分类展开教学。

分层教学的开展需要课程开发过程中予以考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出知识点难易程度和数量不同的教材。课程考核也是课程开发需要考虑的一环,分层教学要进行不同重点的分类考核,不同类型专业学生应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相应知识的考核,避免考核过程中的不公平。

4 小结

为满足轨道类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需求,进行电工电子基础课课程开发,本文从产教融合,赛教融合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独特特点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赛教融合和产教融合进行课程开发的方案,特别是电工电子基础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在产教融合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就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实际情况分析了课程开发中应考虑的学生主体方面的问题,从多角度提出课程开发的建议,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华成英,王红,叶朝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21(4):41-43.

[2] 吴国祥,沈晓燕,章国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58-59,63.

【通联编辑:光文玲】

收稿日期:2021-05-15

作者简介:汪俊(1984—),男,安徽无为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实效性研究。

猜你喜欢

赛教融合电工电子课程开发
基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大赛“效应”放大到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研究
学前教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现状与研究
关于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初步探索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