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化基础图案课堂教学

2022-05-09许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优化

摘要:目前国家正在实施推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致力于发展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新模式。从教育发展的现状来讲,课堂教学还是主流教学形式。文章从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和基础图案课混合式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依据混合式教学开展适用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基础图案如何应用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来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根据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成效来分析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基础图案课的优势以及改进方法,为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思路。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7-0177-0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移动终端出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网络在线学习的冲击与挑战。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讲,课堂教学还是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手段,基于混合式教学来优化课堂教学越来越受一线教师的青睐。

平面设计专业的基础图案课是一门以绘画为主、需要进行连续性学习的课程,由于课时的限制,一般周学时在2~4课时,往往不能完成复杂的长期作业,很多绘画实践内容是在课后缺少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完成的。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弥补了基础图案课前、课后学习过程的缺失,有效延伸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传统课堂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的制约,进行了突破,有利于基础图案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 混合式教学概述

1.1 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数字化在线教育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借助在线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教学,以达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效果[1]。其实质就是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各学科,将网络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与传递的力度。

1.2 混合式教学的特点

1)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2) 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活动;

3) 线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基于“线上”的前期学习和利用网络资源而开展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

4) 充分发挥了两种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学生更乐于主动参与学习,也为分层次教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

5) 混合式教学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线上教学平台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1.3 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化基础图案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是在一定条件下,以最好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最高效率的教学效果。在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基础图案课程的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借助于线上课程和网络资源,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将在合理的时间内取得优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成果,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

2 混合式教学理论依据

在诸多教学理论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混合式教学最为推崇的。除此之外,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也被很多教师所认可。建构主义理论主张“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視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展。而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够掌握[2]。这正与混合式教学的线上课程无时间限制的学习相符合。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混合式教学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和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自主学习。在基础图案课程教学中,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上教师的指导、课后线上延续性学习的结合,克服了传统教学间断识记,尤其是课程中图案设计,利用线上、线下多种知识渠道,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对图案的创意设计。

3 中职学校工艺美术类学科混合式教学应用的现状

3.1 混合式教学应用现状分析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受到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约束,混合式教学在可行性、可靠性受到质疑。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已势在必行,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必将受到挑战。

目前,混合式教学在中职学校的工艺美术类课程中还没有广泛开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部分教师的混合式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混合式教学开展受限。

2) 中职学校工艺美术类课程线上课程资源不足,在缺少专业团队的情况下,线上课程的建设造成任课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3) 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达标,混合式教学实施的条件不够。

4) 中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终端设备使用的把控能力差,造成混合式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5) 本专业任课教师主导专业多为艺术类,对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掌握有限,线上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及线上课程的建设能力不足。

3.2 基础图案混合式教学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基础图案课混合式课堂教学实施是否可行,对我校平面设计专业的任课老师与学生进行了常规课堂教学与混合式课堂教学对比的问卷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分析混合式教学进入基础图案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本专业11位任课教师问卷调查的主要数据如下(https://www.wjx.cn/report/117546919.aspx?sat=1):

其中63.64%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已经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混合式教学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其中45.45%的教师表示非常了解;45.45%的教师有一定的了解;63.64%的教师非常愿意尝试包括混合式教学在内的信息化课堂教学;63.64%的教师认为需要改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地位;90.91%的教师愿意利用移动终端帮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相应学习任务。

平面设计专业共有在校学生191人,其中173人参与了关于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主要数据反馈如下(https://www.wjx.cn/report/118831053.aspx?sat=1):

通过调查了解到有90.17%的学生更喜欢信息化的课堂教学;84.97%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53.76%愿意借助网络资源完成学习任务;82.08%的学生愿意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78.61%的学生愿意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完成拓展学习任务。

根据上述调查数据,可以得出在本专业开展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化基础图案课堂教学实践,不论任课教师还是学生,是完全可以接受并乐于完成的。

另外,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1.0、2.0计划的推行,学校的信息化设备配置日渐完备,同时学生的移动终端持有率也逐渐增多,这些都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硬件支持。

4 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化基础图案课堂教学的策略

4.1 转变教学理念,利用线上课程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格局

混合式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教促学,突出学生主体的差异和学生的中心地位[3]。因此,在混合式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多样性的教与学的方式,尽可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线上课程参与到教学当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可以不再拘泥于常规的教学步骤。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线上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切入主题,着重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课程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组织引导学生独立探究,教会学生利用教学平台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利用平台资源完成基础图案的后续作业。

4.2 利用在线教学系统合理进行基础图案课程的线上课程建设

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线上课程设计的合理与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混合式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混合,而是对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明确单元类型,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做不同设计[4]。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线上、线下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分配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比例,而不是简单地将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复制到线上课程中。

基础图案课(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218310773.html)的线上课建设中,为解决课时限制和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程度,增加课前导学、教学示范和拓展教学内容。课前导学可以让学生整体了解本次课学习任务,自行规划学习内容;拓展部分为有能力深入学习的同学准备,同时增加拓展作业图案设计内容。为了有助于对学生课后绘画作业完成,增加绘画教学示范部分,添加绘画示范视频。

4.3 优化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

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从组织形式到学习方式都发生改变。由于基础图案课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讲授式改为引导探究式、任务驱动式、讨论法等,利用线上课程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集中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学习可以从固定班级课堂学习变为利用线上课程随时随地学习,延长了课前、课后的学习线,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课程反复学习,解决课上没有学会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线上网络课程的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在线学习平台的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学习难度和内容,通过学习终端,学生和教师不受限制地交流,为学生课前课后的线上学习提供了便利。

4.4 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与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关系到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成败。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信息化教学理念,还要掌握“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作为混合式教学的主持者,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具备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课的能力;遵循一定规范的条件下,能够正确获取网络教学资源;能够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加工整合成适用的教学内容。

对于学生来讲,混合式课堂教学实施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能够在混合式教学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中,避免不健康内容的负面影响;其次,在线上、线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具备正确使用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积极态度;第三是具有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即能够利用网络来获取有用的资源,并能够正确应用网络资源和线上课程完成学习任务。

4.5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设置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首先为学生设计目标导向。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由目标引导的信息组织过程,学习者根据预设的目标,对自己学习任务进行调整,以期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在基础图案课前导学任务书中,为学生设计适合学习目标,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知。学习任务设置层次相当,目标设定贴近学生自身能力,让线上课程的自主学习行为具有可执行性。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借助于这些资源,让学生有能力自主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

其次创建与基础图案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情境”是进行意义建构的要素之一。教学情境不仅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活动,还在于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動和实践活动[5]。在线上课程中,通过课前任务书,运用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为学习者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线上课程任务点的学分积累设定竞赛机制,激发学习动力;设置基础图案课特有的创作情境,让学生通过素材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提高学生在图案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6 为基础图案课程混合式教学设置多元化评价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是简单的期末最终评价,应设置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方案。

1) 评价主体多元化。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自己、也可以是合作小组中的学习成员。评价过程中,更强调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参与自身的评价。比如,在线上教学平台的作业评价中,除设置教师评价外,还可以设置学生互评,建立学生、教师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2) 评价内容多样化。通过线上课程的教学平台,可以方便记录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可以设置学习任务点,记录学习积分;作业上传功能可以考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App随时设置测验,App会如实反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生成绩等。因此,学习平台能够有效帮助教师记录过程性评价结果。由于借助于手机终端就能完成学习、测试、作业,积累线上学习积分,因此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较高,效果良好。同时测验结果也能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修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使整体教学效果达到最优。由于基础图案是一门实践重于理论的绘画课程,为阶段学习成果做出检验的总结性评价也很重要,将上述两种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为学生做出一个更公正的评价。

3) 评价标准层次化

混合式教学的参与有利于开展分层次教学,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要关注被评价学生的差异性。在基础图案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继续学习拓展部分内容,独立完成图案设计任务,因此,教学评价也要层次化。为完成不同学习任务的学生要提供相应的评价内容,不仅要有知识掌握程度的衡量,也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评价标准既要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即评价要有总体横向的比较,又要具有个体纵向的比较,即重视学生个体的独立发展。

5 结束语

5.1 混合式教学优化基础图案课堂教学的优势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完成基础图案课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作业的完成度都得到非常大的提高。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管理的全面性上,优势明显。

1) 在线课程可以反复学习,有助于学生课后回顾,完成长期绘画作业;

2) 借助移动终端,学生可以自主安排线上课程的学习进度,时间利用率高;

3) 由于线上课程教学示范视频的存在,避免了教师重复劳动;

4) 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与学生沟通及课业反馈及时;

5) 基于课前的线上学习,课堂教学可以直入主题,节省大量时间可用于绘画的示范与指导。

5.2 体会与反思

利用混合式教学优化基础图案课堂教学,虽然优势明显,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问题是线上学习需要学生要较强的自主性,由于中职学生的素质的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线上学习任务完成率不高,还需要在课程建设上增强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是对学生电子设备使用的管控问题。在混合式教学中,各种移动终端会出现在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中,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电子设备的过度关注和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老师除了在课程设计中要把控学生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外,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监管。

参考文献:

[1] 杨芳,张欢瑞,张文霞.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生活英语听说”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5):33-39.

[2] 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18-24.

[3] 赵文杰,冯侨华,张玉萍.基于构建性学习的“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理论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4):24-26.

[4] 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9):104-112.

[5] 李鹏鸽.创设教学情境的有關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36):121-122.

【通联编辑:谢媛媛】

收稿日期:2021-12-08

作者简介:许瑞(1971—),女,河北乐亭人,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教学策略研究。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自主学习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