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歌》同课异构札记
2022-05-08桑进林
桑进林
2021年7月2日,江苏名师寇永升老师来我校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选定的篇目是《芣苢》和《插秧歌》,在备课和听课的过程中,产生了几个疑问,现思考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设计方式:单篇设计还是群文设计
《芣苢》和《插秧歌》安排在统编高中教科书《语文》(上册)第6课,在同课异构的过程中,分别呈现了两种设计方式:一是单篇设计,老师采用了单线递进、平均分配时间的方式,即各利用约20分钟的时间,先教授《芣苢》,后教授《插秧歌》。二是群文设计,把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
在评课的过程中,大家有两种意见,一是赞成单篇教学,认为单篇设计能够细教细读,学生理解全面。二是赞成群文设计,两首诗歌比较阅读,学生才能理解透彻。 我认为,应该采用群文设计。因为群文设计能最大限度体现教材编者的意图。“统编教材有一个显著特点是群文的大量出现。这种形式在以前的教材里也有,但这次统编教材却是大量出现。”(朱诵玉,《语文教学通讯A刊》, 2021年第3期,语文报社,24页。)就这两首语言风格迥异的诗歌而言,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劳动”,只要在“劳动”话题的统领下,进行群文设计,更能够帮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诗歌。
那么,问题又来了,应该怎样进行群文设计教学呢?宋莉娜老师认为有些课文要“浅浅地教”(宋莉娜,《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6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74-75页。)《芣苢》和《插秧歌》也可采用“浅浅地教”的方式,即把《芣苢》和《插秧歌》对比着阅读就可以。古诗的对比阅读,在以前的高考中就出现过,大家并不陌生。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让考生比较阅读陈与义的《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和其四,其中第15题是:“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受到高考试题命制的启发,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语言、情感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设计教学内容如下:
课文文体与时代主人公形象劳动场面语言风格主要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芣苢》《插秧歌》
通过以上表格内容的填写,学生就能通透地理解两首诗歌。在朗读的时候,学生非常容易地读出了《芣苢》的喜悦和欢快,也轻而易举地读出了《插秧歌》的辛苦与繁忙。
二、是谁在“唤渠”
《插秧歌》中有“唤渠朝餐歇半霎”诗句,“渠”指田夫,似成定论,大家没有意见。但究竟是谁在喊田夫停下来吃早餐,也好休息一会儿呢?“田埂上呼唤的人并未写明身份,依照生活常识而言,或许是田夫的父亲或母亲,或许是田夫的女儿”。(刘祥,《中学语文》,2020年第32期,26页。)
在同课异构《插秧歌》中,除了田夫、田妇、小儿、大儿,有没有第五人。大家的意见汇总起来有三点。
一是奶奶。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认为在农忙时节,为了抓紧时间完成插秧任务,家里的劳动力都派上了用场。田夫、田妇、小儿、大儿都上地插秧,家里只剩下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由于田夫、田妇、小儿、大儿等天不亮就去上地干活,爷爷奶奶克服行动不便的困难,既要照顾好家里的“鹅儿与雏鸭”等家禽,还要做好早饭,送到田间地头,一让大家节省回家吃早饭花在路上的时间,二让大家有充足的力气,尽早完成插秧的农活。
二是小女儿。一位女老师结合切身体验,说是在自己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大哥大嫂和二哥都去地里干活,家里爷爷奶奶年纪又大了,行动不便,根本没有力气做饭送饭。于是照顾鸡牛羊猪的任务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同时,还要做一点简单的早饭,送到地里去,等爸爸妈妈、大哥大嫂和二哥吃完早饭后,她又要紧张地赶回家中,打扫屋子,准备午饭。“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繁重的农活锻炼了自己,她本人在教学岗位上工作快25年了,但从来没有感觉到教学的辛苦,恐怕与小时候的劳动锻炼关系紧密。
三是田妇。笔者认为,“唤渠”的应该是田妇。在农村,有些家庭人丁兴旺,劳动力众多,但也有个别家庭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尤其是那些刚刚和父母分家的小夫妻,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在农忙时节,手忙脚乱。为了减轻丈夫的劳动负担,年轻的妻子常常会随着丈夫下地干活。在干上一两个钟头后,就要急急忙忙赶回家里,既要给丈夫准备早餐,还要照顾家里的幼孩、家禽家畜等。照顾好以后,就急急忙忙送饭到地头,唤取丈夫吃点早餐,补充体力,接着干活。快到中午的时候,妻子又提前回家,急急忙忙准备午饭。
《插秧歌》中,正面出场的劳动力有田夫、田妇、小儿和大儿。囿于诗歌的字数所限,小儿的年龄诗人没有交代,但我们可以揣测,家里应该是没有其他的家庭成员了,即使有,也是老的老小的小,基本上不能劳作。“插秧关系到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而,值此时节,无论男女老少,一齐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075页。)“无论男女老少,一齐到田头”说明家庭里所有成员悉数到场了,“唤渠”的只能是田妇,从侧面说明了田妇的辛劳,在某种程度上,田妇更为不容易,既要照顾土地,又要照顾家里。在田里,她是壮劳力了在家里,她是贤妻良母。萧瑞峰教授认为,“唤渠”的是田妇:“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歇半霎’的请求。事实上,他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他的答话。‘莳’指栽种,‘匝’指完毕。他说,秧苗刚种下去,尚未挺劲;况且,也还没有栽种完毕。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我怎么能歇得下呢?话虽简短,意实明了。同时他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075页。)“农妇”也罢,“妻子”也罢,指的就是诗歌中的“田妇”。
这种情况在汉乐府《陌上桑》里也出现过。“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说的是妻子中途回家照看家里的家禽家畜等,丈夫继续在田里犁地锄地,不巧的是秦罗敷正好路过,丈夫沉迷于秦罗敷美丽的容貌,忘我地欣赏,当然忘记了犁地锄地。等妻子送饭回来后,埋怨丈夫干活太慢,诚实的丈夫没有寻找其他冠冕堂皇的借口,如实回答“但坐观罗敷”。
三、劳动:辛苦繁忙还是吃苦耐劳、勤奋乐观
统编教材的“学习提示”说“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当时杨万里被罢免官职,赋闲在家。有一天,他经过一片农田,看到田夫一家插秧的忙碌,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插秧的劳动场面。
“学习提示”中的“富于生活情趣”值得商榷。“情趣”一词,《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是:“①性情志趣:二人情趣相投。②情调趣味:情趣正浓。这首诗写得很有情趣。”(《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1062页。)生活情趣侧重于人类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对生命之乐的感知,是对审美感觉的自足,积极地生活情趣可以调节紧张的情绪,缓解身心的疲惫,享受美好的生活,陶冶高尚的情操。阅读《插秧歌》,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劳作的紧张忙碌。虽然诗中有“笠是兜鍪蓑是甲”的描写,意思是“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这应该是一种含泪的微笑。苏轼诗云“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才是旷达豪放。然而,透过诗句,我们分明能体味到苏轼浓浓的人生悲凉。
“学习提示”中“勤奋乐观的精神”,似乎也不是太准确。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和农事的紧张,不是为了吃饱肚子不至于挨饿,下雨天农人一般会呆在家里,等雨过天晴再去插秧。“雨从头上湿到胛”,打湿头胛的不仅仅是雨水,更多的是汗水。杨万里用实录的方式,记录了农人生活的不易,没有任何道德说教的可能。
种地的辛苦,没有躬耕就没有深刻的认识,是坐在办公室吹电扇的人体会不到的,纵观古典诗歌,描写辛劳的诗歌比比皆是,比如中学生较为熟悉的白居易的《观刈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等,都描写了农人劳作的辛苦。《插秧歌》中的农夫,连吃早饭的时间都没有,甚至连抬头说话的时间都没有,边插秧边嘱咐妻子“照管鹅儿与雏鸭”……“勤奋”一词,用到学子身上是恰当的,用在农夫身上,有点“浪漫”了。
至于“乐观精神”,更是无从谈起,农人深知,只有好好侍奉土地,土地才会有很好的回报。辛辛苦苦插秧,他们心中期盼的是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哪来的“乐观精神”?“就像我们不能从《在烈日和暴雨下》解读出祥子的勤奋乐观一样,也不能从《插秧歌》中描绘的雨中劳作情景中解读出勤奋乐观的主题。”(刘祥,《中学语文》,2020年第32期,湖北大学出版社,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