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香山追思熊希龄
2022-05-08范基公
范基公
香山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人民公园。每到深秋,市民们带着家人、约上好友,登临香山、观赏红叶,堪称一大乐事。可以说,香山是大家熟悉的地方。但是你若随机问问香山的游人:“你知道熊希龄吗?”绝大多数人会感到茫然,很多经常来登山锻炼的人也不知道。
笔者也曾对各行各业的近百位人士进行调查,80%以上的人不知道熊希龄,知道的也只是略知,对其历史功绩了解不详。由于种种原因,熊希龄淡出了公众的视野。这无疑是教育和文化的悲哀,是难以弥补的损失。
北京教育学院资深教授、教育史研究专家梅汝莉在谈到校园文物保护课题时,满怀感慨地向我们讲述了熊希龄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丰功伟绩。
熊希龄,清同治八年六月二十五日(1869年7月23日)生于湖南凤凰。天资聪慧,被誉为“湖南神童”。15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钦点翰林。可谓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熊希龄还是清末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1897年9月他与谭嗣同等人在湖南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任总理;1898年2月他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创办南学会,他还创办《湘报》,宣传“救亡之法”。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熊希龄险些成为血洒长街的第七位“君子”。1913年熊希龄出任民国总理兼财政总长。他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社会活动家,更是一位坚守中华优秀教育精神的著名教育家、慈善家,是闻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的创立者。
1917年秋,河北、北京两地发生特大水灾,洪水泛滥,灾民万众,孤儿遍地,熊希龄受命主持赈灾及善后事宜,遂创立香山慈幼院,专门收养安置灾童、孤儿。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教育体制。
香山是一座具有自然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距今已有831年的历史。清乾隆皇帝在旧行宫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扩建,建成大小园林八十余处,赐名“静宜园”。慈幼院选在香山静宜园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占地千亩,有房舍3000余间。虽年久失修,但背依西山,怀抱幽谷,占尽风光。在熊希龄请求下,时任大总统徐世昌亲自与前清皇室内务府商量,以数百名八旗贫苦子弟免费作为第一批学员为交换条件,永久借用已废弃的静宜园为基址,建立香山慈幼院。遂以千人规模开院。建院工程于1919年2月动工,1920年10月慈幼院举行开院仪式,熊希龄任院长。慈幼院经费最初是救灾拨款,以后熊希龄四处募捐,并捐出自己财产24万银元作为公益、教育基金。当时,香山慈幼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堪称一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慈幼院所设各院(部)自成体系,占地数百亩,正如院歌里唱的——“大哉本院,香山之下,规模真无比”。
香山慈幼院成立后,熊希龄邀请蒋梦麟、胡适、李大钊、张伯苓、朱经农等知名人士担任评议会委员。1921年,他与蔡元培等创立中华教育改进社,胡适、陶行知是该社骨干。也出生在湖南凤凰的沈从文曾在慈幼院做过图书管理员。雷洁琼曾担任慈幼院理事会理事长。康克清、李德全、史良、谢冰心、林巧稚等担任过理事。熊希龄院长以其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团结了民国社会的精英,开创着宏伟的慈善伟业。
斗转星移,学校后遇巨大困境。1932年熊希龄将全部家产共计银元27.5余万元,白银6.2万两,捐予学校,继续办学。
1937年12月24日,熊希龄在香港去世。死时身无长物,丧事全靠继妻毛彦文借贷办理。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一副追思挽联:“一生赤诚爱国盼振兴中华;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写出了熊希龄忧国忧民赤诚爱国的伟大胸怀和倾力创办慈善教育的不朽功绩。
毛彦文小熊希龄29岁,是“民国名媛”,也是教育专家,曾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育系教授。抗战胜利后,她继承丈夫未竟事业,返回北平接办香山慈幼院,可谓功德无量。
走南路登香山,经过香山寺(也称永安寺)遗址,再往上走过一段“之”字形山路,就到了双清别墅。现在的双清别墅是香山南线旅游热点,来自各地的游客很愿意到这里追寻伟人足迹,接受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要知道,双清别墅就是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时为自己建造的住所(晚年熊希龄自称“双清居士”)。别墅内,两股清泉汇入,形成一个大池塘,泉边石壁上刻着清乾隆皇帝题写的“双清”二字。池塘南边是栖云楼遗址,北边一排平房是熊希龄所建双清别墅的主体建筑。毛泽东住进双清别墅之后,将那排平房正中的大房间作为会议室,将办公室和卧室分别设在会议室两侧。应该说,香山慈幼院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特殊贡献,国人应该铭记。
1920年至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香山慈幼院招收平民子女6000余名,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慈幼院还将他们送入大学深造,负责供给学杂费和生活费,许多学生成为国家有用人才,其中有五人成为新中国部长级干部。
香山慈幼院1953年迁入北京市政府划出的位于阜成路白堆子的校址,后改名“立新学校”,至今。
“文革”中,一把大火把所有史料焚烧殆尽。痛哉!惜哉!
现今,老校园大部分被拆迁改建,面目全非。园中原来随处可见的院长题词几乎荡然无存。老校友故地探旧,只见杂草丛生,无迹可寻,好不凄凉。多年来,他们呼吁:恢复老校名,修复香山慈幼院重要遗址。教育界资深人士视香山慈幼院为国家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出建议:第一要深入挖掘和整理慈幼院的史料,提高对慈幼院办学理念和育人经验的认识,整理后传承弘扬。第二要恢复老校名。第三要修复慈幼院重要遗址,修建“熊希龄纪念馆”,保护好位于香山核心景区的熊希龄墓园。
毫无疑问,熊希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评价熊希龄:“一个人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周恩来总理对熊希龄的评价是:“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第一流人才,是内阁总理。……熊希龄的事,我看后就记得很清楚。” 1992年5月17日,熊希龄的遗骨从香港归葬北京。在归葬仪式上,雷洁琼代表中央做了讲话,充分肯定了熊希龄的历史功绩。
国人应记住熊希龄先生这位伟大的慈善教育家,教育工作者应以他为楷模,传播慈善教育理念,续写仁爱教育新篇章。
熊希龄在慈幼院“蒙养园”大门题写的门联是“幼幼及人之幼;生生如己所生”,横批是“蒙以养正”。这是他的人生信念和办学理念,核心是同胞意识。
“童蒙”是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古人把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亦称“蒙学”。《易经》在乾卦、坤卦、屯卦后紧接的第四卦就是蒙卦,表明我们的祖先认为天下的第一大事就是“蒙以养正”的教育。“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阐明教育开始的方向,教育最重要的课程,教育的至高目标,教育最高尚的功德。教人向善,以养正气。“蒙以养正”即指明启蒙教育就是养成教育。
同胞指的是同父母所生的或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幼幼及人之幼;生生如己所生”就是同胞意识的最好注解。
国人熟悉的饱含同胞情怀的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一曲凄怆地唱出了抗战时期东北人民家破人亡的悲痛。年幼时每听到这首歌往往热泪盈眶。在国家或民族危亡的时刻,同胞的呼唤最具有感召力。
这应该是我们缅怀追思熊希龄,学习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