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的现实审视与路径优化

2022-05-08陈宇婷

浙江体育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外双减技能

陆 晟,陈宇婷,翟 丰

(1.中国矿业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浙江省射击射箭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浙江 长兴 313100)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中提出,要提高家庭作业质量,减少完成作业时间,丰富课后活动,开展体育、艺术等活动[1]。在减轻作业量的同时,孩子们能够有更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家庭和社会皆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双减”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中小学体育的开展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课程基本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和桥梁[2],是决定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高低的根本因素。学校体育课程设计如何优化问题自然也成为当前“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难点。本文以此为契机对中小学体育课程设计进行再审视,探寻科学、有效的路径选择与优化,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1 目前学校体育课程设计的现实审视

1.1不同学段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缺乏统一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制约着教学内容、实施与评价等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课程要达到的标准,还是教师授课的风向标,直接影响到课程在实施中的表现和效果[3]。但在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缺乏内在统一性,未能充分体现体育综合育人的重要教育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对学生健康安全知识的教授与德育的渗透;未能充分认识到国家提倡的素质与核心素养教育的真正内涵,未能对不同学段学生发展需要、不同身体能力进行细分,缺乏对体育运动方法和相关体育素养的规定,没有做到四维目标(知识、技能、行为、健康)的有机统一。仍过于注重考试项目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运动习惯、运动能力和体育意识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未能按教育文件中的要求熟练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

1.2不同学段课程教学内容纵向衔接缺少系统性

长期以来,我国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体育被列为必修课长达14年,体育课程内容从田径、体操到球类活动,项目之多,学习浅尝辄止,转换频繁,往往是一个项目刚学了点“皮毛”又换成了其他项目。学生在周而复始的项目转换中,看似接触了不少项目,但真正掌握的技能很少。然而,始终未能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学生参与体育的动机缺失或不足,多在达标、评比、评估、加分等外界因素压力的驱动下参与体育,无法形成主动锻炼的习惯。更多的也都归因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纵向衔接缺少系统性,缺少课程内容衔接的结构化做支撑,出现各学段各自为营,具体表现在上下学段内容低级重复等现象,造成运动技能的掌握很难得到保障。

1.3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缺乏空间衔接性

新体育课程体系应涵盖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家校社共育课程。就当前现象来看,存在着主抓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仅重视大课间、课间活动、运动训练与竞赛等,家校社共育课程放手于家长的现象,体育课程空间的衔接存在严重不足。当前中小学在开展体育活动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有:①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作业量大,“主科”教师抢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现象严重,难以落实课外体育活动。②受中小学教师编制所限,体育教师数量普遍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且课外体育活动工作量未被计入总工作量并取得相应报酬,造成体育教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不高。③学校运动场地匮乏,课外体育活动管理难度大。很多学校的运动场地明显不足,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参与运动管理的专业性不够,存在一定的运动安全隐患等。早在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就对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做出了相关要求[4],但从这些年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执行来看,仍未真正达到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仅靠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课内外、校内外如何联合开展,尤其是家校社的联动;“学、练、赛”学习方式如何综合应用;自然班授课制、体育选项走班制与体育俱乐部制如何灵活安排等,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活动时间的保障与技能的练习,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4教学评价方式缺乏综合性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以及教学过程实施等教学活动做出价值评判的过程[5]。如今学校体育工作的困境与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有着必然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不健全;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过于单一等问题[6]。目前普遍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对于诊断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使用较少,结果性评价更多。在课堂教学之前缺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充分了解,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跟进不足,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也缺乏全面性的分析。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在力量、速度等方面发展较慢,如果只是单一的测验结果进行评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心理,使学生有受挫感,从而影响了综合评价的效果。

2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设计路径分析

“双减”为中小学体育课程优化设计提供了政策支持,学生学习体育的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学校将“减负担”与“增体育”的结合,坚守学生体质健康底线,依据《指导纲要》的育人要求,立足“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目标,遵循基本动作技能和项目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外体育活动、家校社共育课程为重要载体,以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建设和体育竞赛的培优为拓展,形成课程设计的一个整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学与竞赛、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侧重于“学与练”,课外体育活动和家校社共育课程侧重于“练与赛”、“赛与评”,精心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组织与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体育”“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评价,围绕“学、练、赛、评” 建构“协同联动”的闭环路径图(见图1),保证每位学生充分参与的效果,统筹推进体育课程设计更加优化。

图1 闭环路径图

2.1优化各学段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衔接

《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打破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局限性,积极探索与适当增加“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7]。初中在“体育选项走班制”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体育俱乐部制”。根据不同学段开展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并科学、有效地衔接。本文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义务教育1-9年级学生划分为4个学段(同《标准》水平1-4):

学段一(小学1-2年级):保留原自然班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以游戏为主,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为主,通过走、跑、跳、投、滚、爬、投掷等教学形式,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小学生身体的发育和成长。这一学段的学生体能基础和动作操控能力比较弱,还不足以支撑其进行技能较为复杂的项目活动,以自然班编班的方式开展较为合适。

学段二(小学3-4年级):以自然班授课制+分层教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以运动项目基本动作学习为主要内容,注重打基础。可以实施长短相结合的课,在保证体育课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长课40min,短课30min。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承受力,为学生学会和多练提供保障。长课适合足球、篮球、排球、体操等技术要求较高的新授课,教师可开展分层教学、探究教学、分组合作教学等,保证多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有更多时间练习,提高动作的敏捷性,也丰富了体育器材组合使用,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短课适合复习课或综合课,如耐久跑课中的耐力提高阶段、武术课中武术套路的串联巩固强化阶段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已有动作技术基础上完成学习目标。

学段三(小学5-6年级):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一个班级内有四五十名学生,受身体素质、灵敏程度、身体协调程度、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这个阶段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学生的学情,科学地划分学生兴趣爱好,将水平、爱好相近的学生划分到一个班级,需要教师结合体测的成绩以及学生日常体育课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虑。

学段四(初中7-9年级):体育选项走班制或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校资源配置有效选择。中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也促使他们对体育课程内容产生多元化需求。以技能、技巧为主,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专项化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帮助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和“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关键点是“可选择性”和“专项性”,“可选择性”是要求学校要提供一定数量的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学习,这就要求学校要有一定数量的专项好的体育教师和必备的项目专用场地器材[8]。因此,对于低龄学段学生仍保留原“自然班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在完成必修必学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对于那些运动场地与器材达标或基本达标、班级学生人数适当、校领导对体育有正确理解、体育教师足编并具有应有的教学能力、能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学校,应开展“体育选项走班制教学”或“体育俱乐部制教学”。通过各种形式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丰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加强必修选学内容的学习。在开课组织形式上应做到合理规划、灵活调配,应开尽开。

排课方面:①将同一学段的体育课排在同一时间里;②可以排出各种课,如长短相结合的课、与大课间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的课等。

选课方面:①要让低学段学生知道和体验各个项目;②在选择项目前体育教师要做好讲解,班主任做好引导;③第一次选择的一学期后,可以让全体学生做第二次选择,在第二次选择的一学期后,可以让个别学生做第三次选择;④如果学生的选择过于集中于某项,而学校因教师和场地器材所限又无法满足更多学生选择时,不得已也可采用第一和第二志愿的方法以及网上抢课和抽签等方法进行调节;⑤要在尽可能满足学生选择的同时,加强教法的改善培养兴趣。

场地方面:通过部分场地的改造、教室的多用和场地的开发、场地的立体化使用等方法积极地创造条件。

2.2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内在统一,学段层级衔接

中小学应参照“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工作新要求,体育课堂教学以逐步“教会”为主要教学目标;课外体育活动如早锻炼(早操)、大课间或课间锻炼(课间操)、拓展课程等以“勤练”体育课堂中学习的内容为主要目标(需要根据课程内容重新设计锻炼形式);在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以家校社共育课程(“双减”产生的潜在时间)以“常赛”已掌握的技能为主要目标。结合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加强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层级衔接,把握各层级间的递进关系,做到区分重点逐级实现,排除对所有目标任务的一把抓,尽量具体可操作,力争做到定量评价,便于目标的达成和实现。将四个学段从知识、能力、行为和健康等教学目标整体予以考虑(见表1),以确保全体学生的基础能力。

表1 不同学段的身心特点与教学目标

3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设计优化路径的建构

建构“协同联合”闭环的实施路径,即多种形式协同发挥作用,包括“学、练、赛、评”学习方式要综合应用;课内外、校内外要联合开展,尤其要做好家校联合;自然班级授课制、体育选项走班制和体育俱乐部制灵活安排等。使体育课程更有目标感,更具系统性。具体而言,体育课程要能够围绕“学、练、赛、评”呈现一体化的新样态。具体设计路径见图2:

图2 设计路径图

3.1构建实施主体上,管、教、督相结合

课程实施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还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支持督导以及家长支持配合。一方面,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政策、评估措施、管理过程均离不开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只有发挥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的合力,才能让课程实施充分实现教学目标,让实施、管理、评价、督导互相促进,相互制约,作用最大[9]。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融合评价与监督,让各关键要素形成有机整合,联同协动,从而促使课程教学真正助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终身体育,实现体育教学的新进展。

3.2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衔接更系统

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将《指导纲要》贯穿于课前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的始终,帮助学生在复杂、真实的运动情境中学练结构化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及技能。《指导纲要》强调提出:“重点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其中,健康知识与基本运动技能作为体育课必修必学内容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专项运动技能作为必修选学内容,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开展。”无论是必修必学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是必修选学的“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都要呈现系统与衔接。因此,随学段的升级必修必学内容难度、数量需要有所变化,必修选学的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也要按照学生所达到的运动能力水平进阶式学习。

3.2.1 教学内容结构化划分。在《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体系是按水平段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4个维度设置[10]。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划分(见图3),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等划分为必修必学类内容,专项运动技能划分为必修选学类内容。

图3 结构化划分图

健康知识是形成健康行为不可或缺的,能否形成健康行为与所拥有的健康知识息息相关,也与是否按照健康知识的指引去践行关系密切。有了健康知识,又形成健康行为,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促进健康,仅有任何一方面都难以真正地促进健康[11]。健康知识内容的选择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全面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准绳,以体育与健康教材为主要内容,结合各学段每学期教学内容、天气和季节等因素,融入学校特色的健康知识内容。可通过“互联网+体育”线上教学形式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式将体育精神、体育理念传达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思考、发现体育真正的涵义。

基本运动技能是任何人都需要走、跑、跳等最基本的运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任何专项运动也都包含着不同的基本运动元素,如篮球运动,有行走、有奔跑、有跳跃等基本运动包含其中,行走不稳、奔跑不快、跳跃不高难以在比赛中占据优势,更难以获胜。《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各学段基于学生动作发展和体能发展规律,各类动作在不同学段按照难度和锻炼方式进阶,形成各学段相对固定的基本运动技能锻炼内容,通过锻炼使学生在不同学段都具有相应的基本运动能力水平”。所以,“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学段关联度大,应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有序呈现,建立1-9年级“基本运动技能”内容体系。

专项运动技能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师资力量、学生需求等,有选择地在教学中开展。各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依据专项运动固有的难度和自身的特征,按结构化的方式将每个专项运动划分为多个模块和单元开展教学,学生对各模块和单元逐一进行递进式学习”。与基本运动技能所不同的是:专项运动技能的进阶式学习,充分考虑学生的技能水平,避免过去曾出现的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学习。因此,具体项目上不做统一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提供自主选择性,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以学定教”的观念[12]。

这一内容体系的特点是既体现出了必修必学的“规定性”,还有必修选学的“选择性”。主要是确定哪个学段学什么,体现衔接性,且富有逻辑性,是按内容难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递进的具体体现。只有上下衔接,才能避免低级重复,学生的体育学习才能体现出在各学段学习的适宜性和实效性,从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3.2.2 各学段教学内容与“学、练、赛”有机整合。在课程设置上,按照目标引领教学内容的思想,每学年、每学期、每个运动项目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得体育课程内容一体化。将不同学段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后练习有效结合,实现从课中到课外的延续,“学”与“练”得到融合;教学内容结合比赛项目,改变以往比赛内容和组织形式、变革比赛时间等方式,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全员参与”与“个体表现”相辅相成,使比赛的仪式感更加突出,实现“练”与“赛”有机整合。各学段技能类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见表2)。

表2 不同学段技能类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3.3进一步优化课外体育活动空间衔接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技能的训练“基地”,优化课外体育活动空间衔接,使学与练的课内外内容上的高度统一。按照学生发展规律利用大课间、午间、放学后、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从学生兴趣、能力、品质三个维度进一步延伸,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实现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目标,充分体现课外体育活动在强化技能、促进健康的功能与价值。

3.3.1 精心编排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音乐教师组合的创编能力,尤其关注趣味性与运动量的合理搭配,整体规划好学期或学年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结合本校特点自主创编特色的活动内容如绳操、球操、校园集体舞等,搭配身体素质练习,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达到一定的活动量。①注重活动的科学性,对各种活动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活动安排。例如,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需要针对不同运动强度进行有效调整。②要考虑季节的变化,课外体育活动基本都在室外进行,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天气和温度,对开展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夏季时,根据夏季的季节特点,可以编排操舞等活动,提升健身效果。在冬季时,以“阳光长跑”为主题,在室外安排跑操、耐力素质游戏、花样跳绳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春天雨水多时,则安排排舞、小型体育游戏等活动的项目;遇到雾霾阴雨天气,则让学生在室内进行一些原地或小范围的体能练习,调节师生教学节奏。为保证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效果,可以在大课间活动中引入多样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努力形成“一班一特色”、“一校多品”来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3.3.2 发动教师全员参与。为解决课外体育活动期间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学校根据季节、天气和学段的特点,合理调配运动场地、器材使用以及活动内容和运动量。除了体育课教师专业带动外,学校发动全体教师、家长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体育特长生等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运动中,一是加强对学生的看护和管理,二是借助游戏和活动增加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三是借机让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休息和锻炼。有了家校社共同参与的群体运动,学体育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3.3.3 灵活调配各项资源。为了保证课外体育活动顺利实施,学校应从以下几点灵活调配资源:①制度上保障,如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发和实施;②统一课表,制定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表,有序开展活动;③解决场地问题,把所有教室、场馆的门打开,并将操场的每个角落都规划安排好,供课外体育活动使用;④人员落实,为了解决课外体育活动实施中师资不足问题,可以在现有师资基础上,发动家长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进入校园担任指导老师;⑤评价和奖励机制,为了提升家长和教师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开发的积极性,学校可以每学年通过公众号开展由师生、家长共同参与校园体育精品评选活动,为下一学年度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安排提供依据。学校还可以将这项工作纳入教师教学工作总量,同时与平日的课时工资挂钩。

3.4推动赛事常态化

开展常态化的体育赛事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最佳方式,让学生在拼搏中体验成功。常态化体育赛事主要包括趣味性和竞技性两类。开展趣味性赛事的目的有三:一是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二是力求全员参与,三是与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融合。趣味性赛事如队列比赛、集体舞比赛、亲子趣味运动会、校园吉尼斯挑战赛、体育嘉年华等。如校园文化体育节穿插体育摄影、绘画、手抄报、知识竞赛以及文化衫设计比赛等活动。通过合作完成各种对抗性、趣味性比赛,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达到了教育目的,可谓一举两得。在营造学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文化的同时,实现“月月有赛事,人人都参与”的目标。开展竞技性赛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培养体育特长人才,树立校园体育明星效应。当其获得荣誉时,学校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借助国旗下讲话、校报等多种途径宣传其先进事迹,并在各类评优评先活动中优先考虑,以起到树立榜样的作用。每年至少举行一至两次学生两项技能的测试活动,提高学生初中毕业后掌握1~2项技能合格率。

3.5借助“互联网+体育”构建“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评价路径

教学评价是学校开展重要的环节,通过评价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授情况以及课程的整体设计等情况。“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应用,以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作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体育APP、MOOC、SPOC等平台提供科学精准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真正实现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

构建一个多形态、多主体的双向互动教学评价的线上平台,并与体育课教学、体育课外活动等线下实际开展情况相结合,从线下考勤、课内外学习态度与表现、线下阶段性考核、线上学习过程与互动、线上线下期末考核成绩等这几个方面对学生最终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见图4)。在构建过程中具体要注意以下相关内容:

图4 综合评价图

3.5.1 从教学目标出发,坚持多元化的评价原则,建设多维度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教师维度之外,还增加了学生维度、家长维度和学校维度,甚至还包含社会维度[13]。始终把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紧密结合学生的体育基础、学习过程、运动能力、体育锻炼习惯、合作意识、自尊心等具体情况,制定严密的评价方案;

3.5.2 突破常规的分数评价机制,引入更多元的评价标准,学校要基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多个因素,对学生进行多元立体化的分析,将学生每天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拓展训练上的投入度以及活动的参与度作为体育课程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指标。科学设置每一方面的权重比例,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才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对每位学生进行打分,使学生的每一分都有迹可循。

3.5.3 设计一个多频次、高效率的互动评价系统,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树立这种自我剖析的意识。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记录自己每一次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的真实感受,上传一些图片或数据,记录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可以让学生正确地认知到自己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体育理论知晓情况以及自己的体育观念正确程度。通过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对自我的体育能力作出评价,对他人的体育能力作出评价,并且在这种他人与自我的相互碰撞过程当中, 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在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要与学生开展真实的互动,例如学生留言后给予及时答复,学生的存在感得到尊重,那么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中。

3.5.4 要与家长合作开展家校共育的评价机制。例如,让学生自主填写在家庭运动中的一些情况,反馈自己每一周、每个月的运动次数、运动频率。让家长通过线上来上传学生在家的一些运动小视频,家长也了解学校开展的一些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引导家长更加科学地为学生设计家庭体育。在学期期末评价时,将这些数据汇总在一起,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和打分,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情况来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运动水平。

3.5.5 教师要积极转变心态,应用更加灵活的互联网工具和现代化的意识手段,掌握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分析模块自动上传数据,来降低自己的工作压力,当然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反馈也是检验本学期课程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只有构建“线上+线下”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在综合评价中最终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性的发挥,学生通过自我反思也能及时弥补教师评价中的不足。这样,既能有效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能有效提升体育教学过程评价的主体性。

3.6拓展“家校社共育”路径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中小学生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14]。预示着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的目标导向,“双减”后随着家庭育人观念的“转变”,支持孩子在校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家长增多,家庭体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

3.6.1 搭建学校体育拓展课程,形成“家校社共育”多元平台。首先在总体规划上,“家校社共育”应征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对资源配备、经费支持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再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履行其校内教育职能的同时,做好家庭与社区体育的顶层设计,把学校体育拓展课程规划纳入学校体育长期规划之中。最后根据学校体育的特殊性,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的沟通与联系,摸清学生家庭情况、所居社区体育资源状况等,并合理组织体育教师指导家庭和社区的各项体育活动,为实现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目标保驾护航。

3.6.2 新型“家校社”关系的建立,形成教育合力。三方应将共同目标锁定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上,进而在此目标下明晰边界,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塑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基础教育生态。因此,各社区的运动俱乐部是有待开发的路径,鼓励新型社区根据社区规模配齐配足体育指导员,这是有效开展社区体育为学校体育服务的人力条件,若能在社区成立运动俱乐部,在业余时间、节假日与寒暑假吸引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可为学校体育开辟拓展新路。

4 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配套体系

4.1 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更明确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并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及其报酬”量化指标,强化体育教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责任意识,调动其积极性,为课外体育活动正常化运转提供政策保障。

4.2 作为执行者的学校领导应认真贯彻“双减”政策的要求,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强化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作为体育教师业绩考核的内容,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感。

4.3 由于校内体育资源有限,多数学校的体育硬件无法满足全校学生在相对统一的时间段开展体育活动。因此,建议体育资源匮乏的学校可借鉴其他地区经验,探索学校体育与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社区体育、校外青少年运动俱乐部、政府体育场馆等合作模式,解决校内资源不足的难题。

4.4 助力建设体教融合相关特色学校。当前,体教融合是促进学校体育提升质量、强化课外锻炼和课余训练的改革动力。强化各特色学校和传统项目学校广泛开展全员性班级联赛、社团活动、校际比赛等活动,在营造学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文化的同时,促进青少年运动训练与竞赛的蓬勃发展,进而形成在普通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机制和新体系。

猜你喜欢

课外双减技能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小满课外班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