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回归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2-05-08顾萍洪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条目主观幸福感

顾萍,洪花(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慢性肾脏病(CKD)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结构与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口腔异味等症状,对其正常生活、生命安全等带来影响[1-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CKD患者持续增加,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逐渐减弱,使其在患病后出现关节肌肉酸痛、疲劳、焦虑等生理或心理方面的不良症状,阻碍疾病康复进程[3-5]。因此,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干预依从性。生命回归干预属于一种引导式心理干预,引导患者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回忆、评价与重整,促使其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6]。临床上生命回归干预常被应用于肿瘤患者中,在其他疾病中较为少见。为探究生命回归干预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老年CKD患者中,比较常规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老年CK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为(75.31±4.2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为(2.15±0.27)年;疾病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9例,糖尿病肾病10例,乙肝相关性肾炎11例,其他8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为(74.86±4.5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为(2.09±0.24)年;疾病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10例,糖尿病肾病9例,乙肝相关性肾炎12例,其他6例。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肾脏病筛选诊断及防治指南》中CKD相关诊断标准[7];意识清醒,具有正常交流能力;均有1名以上家属陪同;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理解、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伴随恶性肿瘤或脑血管疾病;依从性较差,难以有效配合治疗与干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干预,即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睡眠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等,并通过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每日定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了解其病情变化情况。

1.2.2 观察组 给予生命回归干预,主要内容为:(1)成立生命回归干预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临床工作经验较丰富的肾内科主管护师与责任护士组成;所有成员在开展干预前均接受生命回归干预相关内容的培训与考核,如基础理论知识、干预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每周定期组织所有成员参加交流会,会上鼓励组员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相互交流与学习。(2)生命回归干预内容:干预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患者病历资料等,共同讨论出干预流程,并制定出生命回归知识手册。生命回归干预流程共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回归阶段与结束阶段,具体内容为:①初始阶段:该阶段患者病情较为稳定,科室主管护师采用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同时责任护士在一旁准确记录所交流的内容,着重记录患者的回答;在交流过程中,向患者介绍生命回归干预实施的重要性、内容、意义等,提高患者对干预模式的了解,以取得其配合。②回归阶段:科室主管护师引导患者积极描述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深刻的经历以及成就等,使其重新认识自我;鼓励家属陪伴患者一起完成患者人生中感到遗憾的事情,尽可能满足其精神与心理方面的需求,重新唤醒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患者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鼓励其珍惜眼前的生活。③结束阶段:责任护士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绘制其生命轨迹手册,并交给患者进行完善;待患者出院时,将患者的生命轨迹手册交给家属,引导家属借助该手册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健康行为量表对患者健康行为水平进行评价[8]。量表内容包括6个维度,共有25个条目,即运动(6个条目)、服药(4个条目)、指令(4个条目)、营养(6个条目)、责任(3个条目)及烟酒(2个条目),均以1-4分评分,量表总分为25-100分。评分越高表示健康行为变化情况越好。②观察并记录患者呕吐、贫血、矿物质骨疾病与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③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9]。量表内容包括4个维度,共有74个条目,本研究仅分析4个维度,70个条目的变化情况,即躯体功能(20个条目)、心理功能(20个条目)、社会功能(20个条目)、物质生活状态(1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以1-5分评分,量表总分为70-35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④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患者主观幸福感进行测评[10]。量表内容包括4个维度,共有24个条目,即正性情感(5个)、负性情感(7个)、正性体验(5个)与负性体验(7个),可归纳为正性因子(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负性因子(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均以0-2分评分,总分=(正性因子-负性因子)+常数24,量表总分为0-48分。评分越高表明主观幸福感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行统计分析,健康行为水平、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用(±s)表示,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行为水平 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体现观察组方法对于患者健康行为水平提高的显著优势。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行为水平比较(±s,分)

表1 两组健康行为水平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n=50) 运动 服药 指令 营养 责任 烟酒 总分干预前对照组 13.25±3.63 9.29±2.13 10.37±2.20 12.98±3.47 6.77±2.01 4.32±1.25 56.98±6.75观察组 13.40±3.68 9.30±2.15 10.32±2.18 12.85±3.41 6.79±1.98 4.35±1.21 57.01±6.92 t 0.205 0.023 0.114 0.189 0.050 0.122 0.022 P 0.838 0.981 0.909 0.851 0.960 0.903 0.983干预后对照组 16.57±3.49* 13.25±1.98* 12.39±1.85* 16.77±3.27* 8.26±1.73* 5.79±1.90* 73.03±7.88*观察组 18.79±3.28* 14.92±1.01* 14.65±1.20* 19.06±3.15* 10.18±1.74* 7.03±0.83* 84.63±9.16*t 3.278 5.313 7.247 3.566 5.533 4.229 6.78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体现观察组方法对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的显著优势。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生活质量 观察组干预后GQOL-74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体现观察组方法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显著优势。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n=50)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 总分干预前对照组 58.73±6.57 59.97±6.77 60.33±6.09 27.85±4.38 206.88±17.64观察组 59.08±6.49 60.11±6.72 60.54±6.01 27.59±4.40 207.32±18.37 t 0.268 0.104 0.174 0.296 0.122 P 0.789 0.918 0.863 0.768 0.903干预后对照组 65.46±7.68* 64.37±5.72* 68.72±5.12* 34.63±4.11* 233.18±15.95*观察组 70.13±5.32* 69.71±5.34* 73.24±5.07* 39.08±3.39* 252.16±12.94*t 3.534 4.825 4.436 5.906 6.534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4 主观幸福感 观察组干预后MUNSH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体现观察组方法对于患者主观幸福感提高的显著优势。见表4。

表4 两组主观幸福感比较(±s,分)

表4 两组主观幸福感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时间 组别(n=50) 正性情感 负性情感 正性体验 负性体验 总分干预前对照组 5.46±2.31 10.29±3.24 5.69±1.90 10.33±3.45 14.53±2.79观察组 5.61±2.34 10.32±3.27 5.71±1.89 10.38±2.47 14.62±2.75 t 0.323 0.053 0.053 0.083 0.162 P 0.748 0.958 0.958 0.934 0.871干预后对照组 6.78±1.79* 7.56±2.75* 7.03±1.61* 7.15±2.11* 23.10±3.36*观察组 8.98±1.01* 5.43±1.27* 9.03±0.78* 6.04±1.92* 30.54±3.20*t 7.569 4.972 7.905 2.751 11.338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大多数CKD患者受到疾病临床症状、因年龄增大导致的生理机能衰弱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心理负担较重,从而出现较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使其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较差,同时还会对治疗与干预依从性带来一定不良影响[11-13]。生命回归是利用回想、评价、重整患者的人生,促使其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并引导其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元素,相信自己,重燃对生活的希望,接受当下的自己,并积极面对疾病与生活[14-15]。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生命回归干预可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水平,原因为生命回归干预的应用能够促使患者回顾人生经历,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的一对一交流,引导其阐述自己的兴趣、爱好、难忘的经历与成就等,并对其过往的经历进行评价,提高其成就感,逐渐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其健康行为水平[16]。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生命回归干预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原因为在干预过程中,通过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促使患者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提高其治疗与干预依从性,积极接受治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而不断改善其疾病临床症状,减少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7]。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生命回归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原因为生命回归干预通过引导患者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新进行自我认知,并在此过程中重新建立其对生活、对自己的自信心,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与干预,同时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绘制出属于患者的生命轨迹,并制定成册,在其出院后由家属借助生命轨迹手册帮助患者缓解心理负担,从而逐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8]。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主观幸福感强于对照组(P<0.05)。表示生命回归干预可增强患者主观幸福感,原因为该干预分为初始阶段、回归阶段与结束阶段3个阶段,结合患者每一阶段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干预,使患者逐步认识自我、疾病以及治疗方案等,从而更好地接受当前的自己,让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与希望[19]。此外,医护人员鼓励家属陪同患者完成患者人生中感到遗憾的事情,除了能够加深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关系外,还能够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情,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综上所述,在老年CKD患者中应用生命回归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呕吐、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对于增强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条目主观幸福感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后印象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对立与存在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