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2022-05-07叶成松王贻坤张元志查秀婧邵晨郑德禄吕高友
叶成松,王贻坤,张元志,查秀婧,邵晨,郑德禄,吕高友
1.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蚌埠 233040;2.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早期发现DR并及时治疗是DR的防治重点,但是当前缺乏较为可靠的能够早期诊断出DR的生物学指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指蛋白质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在非酶参与的情况下,与还原糖(如葡萄糖)反应生成的结构稳定的一系列化合物的总称。随着年龄增长及糖尿病病程延长,高血糖状态下AGEs在体内积聚,并参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2]。
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住院2型糖尿病伴DR者、2型糖尿病不伴DR者、健康人群皮肤AGEs,旨在探讨皮肤AGEs与DR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以期为DR的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能提早干预相关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DM组),其诊断参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行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查、裂隙灯下眼底检查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按照2002年国际眼病学会制定的关于DR分级诊断标准,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36例、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40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34例。选取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排除标准:(1)合并焦虑、抑郁、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严重全身性疾病等疾病;(2)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3)合并各种急性感染。本研究方案经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皮肤AGEs测定 使用易康达公司生产的糖尿病无创检测仪测量受试者前臂皮肤荧光。操作时注意避开皮肤瘢痕及明显血管,测3次,取平均值,其结果为皮肤AGEs荧光光谱强度(任意单位,A.U.)。
1.2.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 使用日本东曹公司生产的HLC-723G8型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DM组与NC组各项指标比较 DM组与NC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皮肤AGE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糖尿病组与NC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糖尿病患者各亚组间指标比较 NPDR组HbA1c与NDR组、PD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DR组HbA1c与ND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皮肤AG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糖尿病各亚组间指标的比较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皮肤AGEs、病程、HbA1c是DR的独立相关因素。见表3。
表3 DR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AGEs包含多种物质,其中戊糖苷素、吡咯啉等具有荧光特性,受激能发出荧光[3],可通过测定其荧光值来反映体内AGEs水平。Osawa等[4]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荧光强度与糖尿病并发症的数量显著相关。王卓实等[5]研究表明,晶状体AGEs自发荧光强度值与DR严重程度呈线性正相关。由于AGEs结构比较复杂,目前尚无检测AGEs的金标准。本研究利用AGEs具有自发荧光特性,使用糖尿病无创检测仪检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并分析其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其结果表明,糖尿病组人群皮肤AGEs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在糖尿病亚组中,HbA1c在PDR组与ND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皮肤AGEs在糖尿病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DR的进展,AGEs也进一步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实皮肤AGEs是DR的危险因素,提示AGEs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
生理状态下,AGEs产生较缓慢,但高血糖状态下,AGEs产生加速,并可沉积于视网膜中,引起DR发生[6-9]。此外,AGEs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形成AGEs-AGEs受体轴,可以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上调,而VEGF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10],VEGF还可以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引起微血管通透性改变,破坏血-视网膜屏障[11]。董一等[12]认为,AGEs结合受体后,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神经元凋亡,进而导致DR的直接或间接的最后共同通路。
综上所述,通过无创检测皮肤AGEs可为2型糖尿病患者DR的早期诊治提供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