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论之文学修养论

2022-05-07罗玲谊

河北画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画论身份画家

罗玲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与文学有不解之缘。画论是对中国绘画的理论总结,来自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中国画论中文学修养论的讨论由来已久,本文主要是对画论中关于“文学修养论”的观点进行梳理,由于画论多记载文人画家,而画论家多为文士,因此,画论的文学修养论的探讨也多集中于文人画兴起发展之后的画论,因此,本文重点讨论的是文人画论。

首先界定本文所指“文学”的概念。当代“文学”的概念是指以语言文字作为介质,具有审美性的作品,古代的“文学”概念宽泛,包括学问、文教、文化修养等。本文研究的对象以中国古代画论为主,兼及现当代画论,故采用古代“文学”的概念,以方便对中国画论中的文学修养论进行探讨。《现代汉语词典》对“修养”的解释为: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1]可见古代与现当代对“文学”与“修养”的理解有交叉之处。因而,本文所探讨的“文学修养”是指在学问、文教、文化等方面所达到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的水平。此前探讨文学修养论的问题,或是画论分类集,或是画论研究有所涉及,专门探讨文学修养论的较少。本文重点分析出生身份论;画论著录画名及绘画题材体现的“文学修养”。

一、出生身份论:画论家画家多“衣冠贵胄、逸士高人”

历代画论家尤其是古代画论家多学识渊博,与其出生身份多“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有密切关系,这源于中国绘画重视师资家学的影响。历代画论中记载和探讨画家出生身份的很多,其主要观点为:画家多“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故文学修养高。画论家记录画家小传时,对画家出生身份的记载,客观上强调了文学修养的重要性。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认为:“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他的《历代名画记》列举了至少一半的画家“出生身份”为“衣冠贵胄、逸士高人”,这可以看出出生身份对成长为著名画家的影响作用。因为,所谓“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无不富有文学修养,学富五车,张彦远指出了文学修养的重要性,如他在《历代名画记》里记载了很多具有文学修养的画家,以下仅列一二。

“戴逵……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张衡……高才过人”;“王廙……善属词,工书画”;“顾恺之……多才艺,尤工丹青……古人称恺之‘三绝’:画绝、才绝、痴绝”;“嵇康,能属词”;“王维……与弟缙并以词学知名”[2]。

此后的画论多列举画家小传,都可看出出生身份与学养的关系。为更好地考察出生身份与文学修养的关系,以《中国历代画家简明图表》[3]可考的古代到现当代画家历代善画者的“出生身份”进行统计列表:

序号 画家类型 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数(人)总数(人) 比率(%)1 中国人物画 182 341 53.4 2 中国山水画 401 560 71.6 3 中国花鸟画 281 404 69.6

以上比例大体可见中国画家,尤其是古代画家出生身份的面貌,因为古代绘画名家呈家族群特征,比如吴门画派以明代沈周及其弟子文徵明为代表。文氏家族中传其画派的有三十余人,其弟子和传其画风的有五十余人。以恽南田为代表的常州画派一百余人,仅恽氏一族,就达数十人之多。娄东画派以清代王原祁为代表,其弟子及其传派者,画史记载的就一百一十余人。虞山画派以王翚为代表,其子孙中传其家学的有十余人,弟子及其传派者,见于画史记载的近八十人。父传子受、兄弟相继,数世承袭,技艺的家族式密不外传,也造就了出生身份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以及家学的影响作用。

考察历代画论及画论家出生身份多“衣冠贵胄、逸士高人”,一方面客观上指明了“文学修养”对画家,尤其是古代画家创作及成就的影响,这有时代因素及历史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出生身份”与“文学修养”对画家创作及画家艺术水平的影响及价值,让我们认识到古代“出生身份”对“文学修养”的影响相对而言比现当代大,同时,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启示是:“文学修养”对画家艺术风格及艺术底蕴的塑造和成就。

二、画论著录画名及画论文学题材的文学性体现

首先看画论著录画名所体现的文学修养。画论著录画名是画家绘画主题及题材的体现,画名可见古代的文学文化与绘画的交融影响,同时,也可见画家的文学修养。

如郭若虚在其画论《叙图画名意》中指出:古之秘画珍图,名随意立。典范则有《春秋》《毛诗》《论语》《孝经》《尔雅》等图。(上古之画多遗其姓)其次后汉蔡邕有《讲学图》,梁张僧繇有《孔子问礼图》,隋郑法士有《明堂朝会图》,唐阎立德有《封禅图》,尹继昭有《雪宫图》。观德则有《帝舜娥皇女英图》(亡名氏),隋展子虔有《大禹治水图》,晋戴逵有《列女仁智图》,宋陆探微有《勋贤图》。忠鲠则隋杨契丹有《辛毗引裾图》,唐阎立本有《陈元达鏁谏图》,吴道子有《朱云折槛图》。高节则晋顾恺之有《祖二疏图》,王廙有《木雁图》,宋史艺有《屈原渔父图》,南齐蘧伯珍有《巢由洗耳图》。壮气则魏曹髦有《卞庄刺虎图》,宋宗炳有《师子击象图》,梁张僧繇有《汉武射蛟图》……[4]

上述画名《春秋》《毛诗》《论语》《孝经》《尔雅》是古代十三经的范畴,也是古代思想行为规范的条纲。《讲学图》《孔子问礼图》《明堂朝会图》《大禹治水图》《列女仁智图》《勋贤图》等从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进行褒扬性描绘,以对人民进行教化,这是功能论的体现,虽然有些具有时代局限性,但从另一侧面可见在社会教化功能性之下,古代画家对人品、学问、修养等的追求。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述古之秘画珍图》里提到的古代珍稀绘画画名,内容多涉及“文学”题材,如:《龙鱼河图》《六甲隐形图》《孝经秘图》《西王母益地图》《南都赋图》《韩诗图》《伍胥水战图》《春秋图》《老子黄庭经图》《太史公汉书图》《大荒经图》《搜神记图》《三礼图》《尔雅图》《忠孝图》《益州学堂图》《鲁庙孔子弟子图》《古今艺术图》[5]。

邓椿在《画继·卷三》的著录也提到不少涉及“文学”的名画:“郭若虚谓吴道子画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观之,伯时既出,道子讵容独步耶?有《孝经图》《九歌图》《归去来图》《阳关图》《琴鹤图》《憇寂图》《严子陵钓滩图》《山庄图》《卜居图》……一时名贤,俱留纪咏也[6]”。

伯时是李公麟。他绘画的不少题材都与文学有关,如《孝经》是十三经之一;《九歌图》取意自屈原的《九歌》,《归去来图》取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阳关图》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还有选自历史人物的,如严光为东汉著名隐士。

其次,文学题材是绘画常见主题。很多画论都提到绘画中大量文学题材的存在,虽然只是列举画家的画作,但从另一侧面也说明了绘画与文学的关系,如果没有相当的文学修养,画家很难画出具有文学内容的画作。这在画论介绍画家画作时比比皆是。如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其他如《九歌图》《豳风图》《洛神赋图》《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唐诗画谱》《诗余画谱》《宋词画谱》等画卷与画册,都是画家利用绘画形式再现诗词意境的作品。戏曲、小说的绣像插图,也是将文学描写的故事内容转换成了图像形式,更不用说现当代诸多的文学插图,文学、历史等文学文化方面的连环画、绘画作品等。

丰子恺在《绘画与文学》中指出:古今东西各流派的绘画,常在题材或题字上对文学发生关系,不过其关系的深浅有种种程度……又有一种,求形式的美之外,又兼重题材的意义与思想,则涉及文学的领域,可暂称之为“文学的绘画”[7]。

诗句及诗意图是历代绘画常绘题材,并给绘画题材以启示。

《宣和画谱·花鸟叙论》认为:“绘事之妙,多寄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8]。

苏轼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北宋张舜民直言“自古词人是画师”,并提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南宋吴龙翰也认为“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北宋孔武仲认为“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9],这与希腊诗人西蒙尼德斯的观点“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以及达芬奇所论“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异曲同工。

郭熙《林泉高致》认为诸多诗句可以入画:

思(郭思,郭熙的儿子,笔者注)因记先子尝所诵道古人清篇秀句,有发于佳思而可画者,并思亦尝旁搜广引,以献之先子。先子谓为可用者,其诗虽全章半句,及只一联者,咸录之于下。好事者观此,则古今精笔,亦可以思过半矣[10]。

他列举了16条可入画诗,兹列两条: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老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摩诘)

可见诗与画天然的联系。而宋徽宗的考试题目直接就是诗歌或者是诗意图表现,如“乱山藏古寺”等。

楚辞题材的绘画颇多,其中《九歌图》以李公麟《九歌图》为祖本的临摹本、仿本,更是不计其数。如宋代李公麟《九歌图》(摹本),元代张渥《九歌图》,明代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明末清初版画陈洪绶《九歌图》、萧云从《离骚图》,以及清代汪汉《九歌图》、任熊《湘夫人像》等。另外,见之著录的还有南宋马和之《九歌图册》,元代钱选《临龙眠九歌图》及赵孟頫《九歌书画图册》、明代仇英《离骚九歌图》、清代周_《九歌图》,此外,描绘楚辞的作品还有罗聘的《山鬼图》等。

画论中论述诗与画的关系也非常多,如“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画即诗中意,诗亦画里禅”“拈诗意以为画意”“作画与作文同法”“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画之不足,题以发之”“画与诗皆诗人陶写性情之事,故凡可入诗者,皆可入画[11]”。

三、结语

综上,中国画论中提到的出生身份与文学修养有密切的联系,当然这也有时代的特征和局限性;画论著录画名的“文学性”及文学与绘画的影响交融也是文学修养的具体体现,画论中的文学修养论有诸多研究点,上文仅一孔之见,求教于大家。

猜你喜欢

画论身份画家
酷炫小画家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顾恺之艺术成就浅议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