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挑战及其应对
2022-05-07罗夏钻
罗夏钻
一、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应对,深刻影响着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对其提出了多方面挑战。
(一)“双一流”建设要求档案师资具备高度的国际化
“十三五”期间,我国有3所院校档案学专业所在一级学科进入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计划。有9所院校档案学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其中4所院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5所院校入选省级一流本科。有2所院校档案学专业入选国家级重点学科,有5所院校入选省级重点学科,有9所院校入选地方重点学科培育计划[1]。当代世界一流大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其保持既有优势地位的基本经验,其中又以师资的高度国际化为典型和普遍性特征[2]。为此,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要适应“双一流”建设趋势,就需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加快构建高度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师资的国际化水平。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要求档案师资实现增量储备与多样化建设
世界发达国家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我国在经历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和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后,已经进入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将会像世界其他实现普及化国家的高校学科专业一样,出现在学学生規模的迅速增长,呈现“学生多样化、课程(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形式与方法多样化、管理多样化”[3]等特点。这都将使得档案学专业师资不仅需要应对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张带来的增量与储备问题,而且还需要应对为适应多样化特点带来的多样性建设问题。
(三)新技术变革要求档案师资不断提升信息素养
21世纪,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现代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的组成要素,将会改变教师单一技术应用的现实问题,促进教师由此向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发展的转变[4]。教育部正在实施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应对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人才培养需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5]。信息时代,高信息素养的档案师资是培养适应新技术的档案人才的关键支撑,是转化新技术应用到档案教学的行动力量。因此,我国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需要主动应对,通过增强信息实践来不断涵养和提升适应新技术变革的信息素养。
二、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的现实差距
“十三五”期间,全国共有38所高校招收不同层次的档案学专业学生[6]。鉴于1所国防类高校调取不到相关师资数据,本研究主要基于可查询的37所高校的档案学专业在网站公布的师资信息,从数量、国际化、多样性和信息素养等四个方面分析其中的建设情况。
(一)档案学专任师资仍需扩容增量
根据联合国关于我国人口发展的预测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连贯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在未来十年都将保持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2.15%的年均增量不变[7]。据此,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将会在未来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专任师资的数量需求也必将会有所增加。另外,放眼未来十年发展并从年龄结构的长远来看,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还将会有一部分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专任教师退休。这些因素都将会进一步加剧档案学专任师资的扩容增量需求问题。
(二)档案学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较低
从内培和外引两个方面进行考量,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现有的33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国(境)外访问访学、中外联合培养等背景经历的专任教师是71人、占比21%,没有相关背景经历的专任教师是267人、占比79%。另外,档案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几乎没有国(境)外的专任教师,外聘的国际化师资也极少。可见,我国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国际化结构也比较单一,不利于本专业特别是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档案学专业的提质发展。
(三)档案学师资队伍的多样性不足
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评判师资队伍多样化的直观考量。目前,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专兼职师资总量是351人,其中专任教师338人、占比96.3%,兼职教师13人、占比3.7%。兼职教师的来源结构中,高校是主要来源并占据着绝大部分,其次是政府机关部门。反观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校档案教育,比如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列出的数据,美国相关高校都聘用了兼职教师,而且兼职教师的数量大都多于全职教师,有的学院兼职教师的数量甚至数倍于全职教师,并且大多来自校外的图书馆、档案馆或信息管理部门的在职工作人员[8]。可见,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多样化建设不足,尤其是忽视了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和形成,造成兼职教师的比例明显过低。
(四)档案学专任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
专任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信息实践活动。除了档案学术行业协会、科研项目评审和学术期刊评审等学术研究背景之外,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任教师具有政府机关履职挂职、档案项目管理以及企业专家顾问、技术指导、产品与技术研发等实践经验的是21人、占比6.2%,没有相关实践经验的是317人、占比93.8%。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任教师中,具备与新技术实践相关的教师是14人,占总体专任师资的比例是4.1%。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任教师的新技术信息实践比较缺乏,掌握运用新技术的信息素养总体不高。
三、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应对之策
面对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挑战,针对由此产生的现实差距,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应加快补充专任师资、提高师资国际化程度、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和加强专任师资信息实践。
(一)加快档案学专任师资的增量储备
我国具有招收档案学硕士生特别是博士生的高校应更大程度地响应国家政策进行适当扩招,引导在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投身教育事业,并增设教师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让他们在读期间就能接受师德师风和课程与教学的学习,培养他们从事教师的职业基础能力,增强教师职业对他们的吸引力,进而储备档案学专业的潜在师资。同时,开设有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应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拓展和丰富人才成长的科研与项目平台,从发展环境上保障和稳定教师队伍。此外,还应以未来两个五年规划为周期,测算好档案学现有专任教师的退出情况,及时返聘退休的档案学优秀教师,多举措保障档案学专业发展所需的师资。
(二)提高档案学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
一方面,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要以内培为主推动师资的国际化,要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国际档案学术交流,参与跨国跨境的档案联合科研项目,申报相关的国际人才评选与认定项目,通过国家公派项目、国际联合培养、国际进修深造和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方式,着重扩大专业师资的访问访学、海外学历、研修培训和国外调研等。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还要辅之以外引的方式加速师资的国际化,在力争引进外国高层次档案人才的同时,加强与外国高校档案教育的线上合作,加大力度聘请外国高校档案学的专业教师、专业顾问、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等,进一步丰富师资的国际化结构。
(三)建立稳定的档案学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队伍能有效弥补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档案学专业师资数量不足问题,还能推动档案学专业课程教学紧跟新技术的实践和前沿。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高校档案学需要通过兼职教师队伍的重构,重塑师资队伍的多样性。为此,我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应从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聘用兼职教师的主渠道继续扩大数量聘用,同时从档案行业协会、档案企业、档案科研院所、档案研究基地中心和档案专业实习实践基地等渠道,进一步丰富兼职教师来源,增加兼职教师数量,还应借鉴外国档案教育百年制度实践,建立档案学专业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和考核等政策,从制度保障上促进这一队伍逐步趋向稳定。
(四)加强档案学专任师资的信息实践
开设有档案学专业的高校要大力支持和鼓励专任教师到相关的企业、研发机构、应用基地和技术中心等机构進行信息实践,同时从绩效突破与制度创新上支持他们联合承担和攻关新技术的档案横向科研项目,增强专任教师捕捉新技术发展的信息能力。除此之外,根据信息素养维度结构,设置有档案学专业的高校还应围绕“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等维度和“主动寻求和应用信息的意识、查找分析和评估分享信息的知识、高效获取和整合创新信息的技术、隐私保护和社会责任的道德伦理”等内容[9],设计和推行档案学师资队伍信息素养常态化培训,使得专任师资能够适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形成与之动态革新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6]冯惠玲,连志英,曲春梅等.回顾与前瞻:“十三五”档案学科发展调查和“十四五”档案学重点研究领域展望[J].档案学通讯,2021(1):4-15.
[2]宋永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的特征与举措[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9):3.
[3]胡建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中国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5):27-34.
[4]姜丛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9(6):22-26.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22-02-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7]别敦荣,易梦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标准、进程预测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21,42(2):63-79.
[8]赵芳.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提高档案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谈美国图情专业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对我国档案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2018(4):73-76.
[9]杨琰,胡中锋.“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9(4):117-122.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财经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基金项目“文化惠民背景下广西综合档案馆档案服务研究”(2019QNB22)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建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