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几个问题
2022-05-07陈喜庆
陈喜庆
摘 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认清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属性,把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科学定位,统筹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布局,用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方法。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22)02-00004-09
党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贯穿党的历史全过程,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知识分子问题“什么时候处理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处理得不好,党和人民事业就容易遭受挫折。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一定要牢牢记取”。回顾百年党史,从建党时起,我们党就注重“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把一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团结到党的周围,为新民主主義革命胜利提供了人心和力量的支持,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注重发挥他们在科技教育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作用,积极争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为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人才支撑。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大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广大党外知识分子迎来“科学的春天”,积极性创造性得到空前释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独特作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写入大会报告,坚持思想政治引领,支持发挥优势作用,党外知识分子与我们党团结奋斗的同心圆越画越牢、越画越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了重要力量。党的百年奋斗史最深刻的启示就是,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只有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围绕共同目标凝心聚力,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实现最大价值。2020年底,党中央重新修订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条例》,是各级党政干部、统战干部的重要任务,也是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人士的应尽责任。
一、党外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人: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
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这是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前,争论主要围绕知识分子是不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展开;改革开放以后,则主要围绕党外知识分子是不是统战工作对象展开。1982年11月4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编后语,认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依靠对象,不属于统战对象。由此,引发了“知识分子是不是统战对象”的激烈争论。中央统战部研究形成了《中央统战部对〈光明日报〉所载编后语的意见》,指出《光明日报》编后语所提观点是不正确的,并对党外知识分子为何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同时又是统战工作对象作了阐述。当时分管统战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批示:“统战部提出的意见是对的。”但此后,这个问题仍经常以不同的方式被提起,党内、理论界和社会上依然存在不同的看法。2000年,在起草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文件时,这个问题又被提出来,李瑞环同志指示统战部门作了进一步阐释。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理论上把为什么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对象说清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必然影响对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必须始终坚持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一个社会阶层,判断其阶级属性的基本标准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经济地位和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就注意用这个标准判别我国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指出,“知识分子不应该看作一种阶级成分,知识分子的阶级成分依其所属的阶级决定”,知识分子“是一种使用脑力的劳动者”。1950年,《政务院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明确指出,“凡有专门技能或专门知识的知识分子,受雇于国家的、合作社的或私人的机关、企业、学校等,从事脑力劳动,取得高额工资以为生活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人,例如工程师、教授、专家等,称为高级职员,其阶级成分与一般职员同”,而“职员为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1956年,周恩来同志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郑重宣布,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我们党将政治思想、特别是世界观作为判别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标准,错误地给他们戴上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此后,虽然也曾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再次被划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臭老九”。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俞正声同志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排除‘左和右的各种干扰后,得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二)党外知识分子历来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这是一个不容否定的客观事实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其中小资产阶级主要是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党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广大知识分子包括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仍作为统一战线成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1962年3月,周恩来同志在《论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指出:“不论是在解放前还是在解放后,我们历来都把知识分子放在革命联盟内。”改革开放后,党外知识分子始终作为统一战线重要工作对象。自1979年第14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起,统战工作范围和对象虽经多次调整,党外知识分子都一直是重要成员。
(三)既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这是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属性
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需要理解和把握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不能简单地将统战工作对象等同于“改造对象”。有的同志之所以对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对象持有疑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统战工作对象内涵存在误解,往往将统战工作对象同“改造对象”画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对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目的是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人,因而“改造对象”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改造对象”成了“斗争对象”,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成了“专政对象”。所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统战对象”就成了“改造对象”“斗争对象”甚至“专政对象”的代名词。实际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统一战线各个领域都实行了拨乱反正,因而统战对象也不再具有“改造对象”的含义,而是我们党联合的对象、照顾的对象、帮助的对象。
第二,工人阶级内部也有统一战线。有的同志对党外知识分子既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又是统战工作对象觉得不好理解,还有一个思想扣子,就是总认为这不是自己“统”自己了吗?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志,主要是不了解工人阶级内部也有统一战线。工人阶级内部存在不同阶层、群体,也有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甚至不同党派的区别,这是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统一战线的客观基础。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既包括国际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又包括一国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建立发展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并亲自领导组建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工人阶级内部的统一战线组织。列宁也十分重视工人阶级统一战线问题,指导共产国际正式通过了《工人统一战线提纲》。我们党同样始终重视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问题。1926年,中央就在一份通告中指出:“联合战线不但要行之各阶级间,并且要行之工人阶级本身”,“切实讲求整个工人阶级联合战线,即不分党派、不分职业、不分宗教工人群众联合战线之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工会有没有统一战线性质存在争论,周恩来同志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明确表示工会具有统一战线性质。1979年,邓小平同志针对进入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指出,“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也有统一战线。”1983年,经中央书记处同意,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座谈会和开展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设想的报告》明确提出,“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可见,新时期工人阶级内部仍然存在统一战线。
第三,知识分子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阶层。有的同志又问,如果说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统一战线,为什么有些工人(特别是产业工人)不是统战对象,而党外知识分子却是统战对象呢?这是因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内部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阶层。江泽民同志指出,统一战线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这意味着工人阶级内部的统战工作对象,既有和其他工人共同的方面,又有特殊的方面。党外知识分子之所以是统战工作对象,也在于其特殊性。知识分子具有特殊的作用,需要我们党予以特别关注;知识分子具有特殊的利益,需要我们党予以特别照顾;知识分子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需要我們党予以特别重视。
二、为什么要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开创性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同时,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也是新形势下极具开创性的工作。这是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科学定位,也是做好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集中体现。
(一)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战略性,主要基于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四大特征。一是人数多。我国有着全世界数量最大的知识分子群体,目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超过1.7亿,其中党外知识分子超过1.3亿。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外知识分子数量还会持续增加。二是层次高。党外知识分子不仅人数多,而且专家多、大家多、名家多。目前我国两院院士中有无党派人士253人,占非中共总数的68%;全国高校高层次人才中党外教师有1.2万人,占高校高层次人才总数的47%;在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现任馆员中,无党派人士分别有16人和24人,占41%和40%。三是影响广。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生产力的开拓者、文化的创造者、知识的传播者,广泛分布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不仅影响着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也影响着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不仅影响物质文明建设,也影响精神文明建设;既关乎国家硬实力的增强,也关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四是作用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今天,没有党外知识分子的参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党外知识分子人数多、层次高、影响广、作用大,决定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长远之计,不是权宜之计;是全局性工作,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不是一般性工作任务,而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抓好。
(二)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事关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基础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力量。正如习仲勋同志指出的,“统战工作中所说的党外人士,多数是大知识分子”。《条例》明确的12个方面统战工作对象中,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等,都属于党外知识分子范畴。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是党外知识分子,其他各领域统战对象不少也都是党外知识分子。二是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性人物的主要“源头”。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大都是从党外知识分子中培养选拔出来的。当前八个民主党派中央的主席,都是曾在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工作过、专业上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袁隆平、林毅夫等一大批无党派代表人士,也都是党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其他领域的许多党外代表人士也都来源于党外知识分子。三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以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都属于基层统战工作的一部分。做好这些基层统战工作,是做好整个统战工作的基础。
(三)开创性主要体现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
目前,统一战线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很多都集中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领域。这就要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须应势而动、开拓创新,不断为统一战线工作增添新亮点。一是工作领域需要拓展。改革开放后,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从传统的“党外”扩展到“三外”,即党外、体制外、海外,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留学人员纳入统战工作范围。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需要统一战线去覆盖、去团结。这些工作没有“先生”可问,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先验”可鉴,完全是创新性工作。二是工作理念需要更新。统战工作任务简要地说,就是做好加减法的工作,所谓“加法”就是调动积极因素的工作,所谓“减法”就是减少消极因素的工作,或者叫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工作。这些年工作中,我们调动积极因素方面的工作是好的,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方面做得不够。对于这项工作,需要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克服不愿做、不敢做,怕担责任、怕犯错误的思想。三是工作方法需要创新。当前党外知识分子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独立性、差异性显著增强,还面临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拉拢。他们本身又都是有思想的人,不少人从事的还是教育别人的工作,开展对他们的教育引导,难度是很大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团结的人才去团结,容易做的工作才去做,还要统战工作干什么?”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须增强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坚持以往有效做法的基础上,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工作对象变化的新的方式方法。
三、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什么:统筹推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可以细分为四个方面的工作:从政治属性来看,有无党派人士工作;从体制内外来看,有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有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从留学背景来看,有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目前,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构成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
(一)無党派人士工作
无党派人士与有党派人士相伴而生。我国出现政党后,也就出现了无党派人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将无党派人士称为社会贤达,新政协召开后改称无党派民主人士,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多种称谓并存时期,进入新世纪后规范为无党派人士。
1.无党派人士界定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对无党派人士的界定作了完善,明确“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2.无党派人士的实质
周恩来同志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无党派民主人士“在形式上没有结成党派,但实质上是有党派性的”,是“没有党派组织的有党派性的民主人士”。这就是无党派人士的实质,也是无党派人士同民主党派一起参与多党合作的重要理论依据。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无党派人士在所联系群众中具有代表性。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讲,“他们虽然都没有组织一个政党或者政治团体,但都领导着很大一批民主人士,联系着许多方面的人士在奋斗着”。二是无党派人士所从事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长期参加民主政治活动。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无党派人士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只要社会上还有党存在,加入党的人总是少数”,这就决定了无党派人士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必然性。
3.无党派人士的职能
《条例》规定,无党派人士参照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其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重要方针政策、重要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民主监督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政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中共领导人与各民主党派领导人、无党派代表人士直接协商;第二种是中共通过人民政协这个统一战线组织,与包括无党派人士界别在内的各界别各方面人士进行协商。
(二)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
国家机关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等,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具有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多、层次高、影响大等特点,历来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点领域。
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机关、特别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国有企事业单位都实行了体制改革,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已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战工作,发展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统战工作,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统战部门撤并、专职干部减少、工作方式不适应的问题突出,开展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难度加大。三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外知识分子数量增加,且价值取向多元、利益分化明显、人员流动加快,统战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其中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被统称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或民营经济人士,与之相适应的统战工作被称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或民营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则被统称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知识分子,与之相适应的统战工作被称为“两新”组织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或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四)留学人员统战工作
从1872年第一批官派留美幼童算起,我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为提高强国富民本领和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负笈远行、艰辛求学,并以多种方式报效祖国,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做出了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决策,推动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潮和归国潮。截至2019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656.06万人,归国留学人员总数达423.17万人,留学人员正发展成为我国一个特殊的重要群体。新一代留学人员继承老一辈留学人员留学报国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留学人员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
四、怎样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几种主要方法
包括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在内的统战工作,政治性很强、人情味很浓、艺术性很高,不宜采用行政手段,也不宜简单套用其他党务部门方式,必须注重用统战方法开展工作。总结长期以来实践经验,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方法很多,但基本的是“三靠”,即一靠政策,二靠人物,三靠载体。
(一)政策推动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在统一战线中,特别是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历史反复证明,党的事业的前进与挫折,统一战线的扩大与缩小,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充分与不足,都与制定和执行政策有直接关系。
政策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是由统一战线特点和政策的重要功能所决定的。我们知道,统一战线是不同社会力量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的联盟。这就是说,共同利益是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照顾同盟者利益就成为我们党推动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如何维护、照顾同盟者利益呢?关键之点就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统战政策,因为政策就其本质而言是调节利益关系的工具。
这些年来,我们党围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四个方面,全面完善了各项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新修订的《条例》,单独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列为一章,并新增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一章,全面系统规定了各方面的重大政策。同时,涉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四个领域,也都出台了一批具体政策。比如,2016年中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的有关文件,2017年中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有关文件,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文件。这些政策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依据,既需要党政干部、统战干部掌握,也需要党外知识分子了解。
对于无党派人士的具体政策的认识和实施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认识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长期性。只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继续存在,无党派人士就会继续存在。二是要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各级党委、政府召开的政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及其他会议,统战部、政协等组织的调研、考察等活动,要有意识地多吸收一些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特别是一些不便以政党或政府名义进行的活动,可发挥无党派人士的作用。三是要加大无党派代表人士培养工作的力度。要下大力气做好新一代代表人士的选拔、培养和教育工作,掌握一批高层次的无党派人士名单,加强联系和接触。特别是在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社会安排中,适当增加无党派人士的比例,为他们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四是要有意识地将一批优秀分子留在无党派人士队伍中。各级统战部门掌握的无党派代表人士,如拟加入中国共产党,应参照干部管理权限,事先征求上级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门的意见后,再由同级党委审议;列入中央统战部重点人选名单的无党派人士,如拟加入中国共产党,应事先征求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的意见;加入民主党派,应事先征求中央统战部的意见。各地也都参照这一做法,做出了类似的规定。五是要加强对无党派人士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把无党派人士培训工作列入各级统战部的培训计划,对已作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无党派人士要分层次进行培训,对拟作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无党派人士,提前做好培训并形成制度。六是要加强对无党派人士的宣传。要宣传无党派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能的情况,宣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宣传他们中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新闻报道中,要按规定注意体现无党派代表人士的身份。七是要加强对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同无党派代表人士交朋友。党政有关部门要为开展无党派人士工作提供经费等必要条件。各级统战部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建立健全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机构,逐步探索有效的工作載体。
(二)人物引领
统一战线范围和对象十分广泛,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台侨同胞等,有四五亿之多。如何做好这么多统一战线成员的团结联合工作呢?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做好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工作,进而通过代表人士去做各方所联系群众的工作,从而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由此可见,党外代表人士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统战工作对象,又是统战工作者。
1.党外代表人士的界定和标准
党外代表人士是指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作出较大贡献、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非中共人士。主要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党外人士,在人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政协、司法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党外干部,民主党派各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商联各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党外人士,在有关社会团体担任一定职务并发挥较大作用的党外人士。《条例》规定,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培养和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基地作用,注意从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中发现党外代表人士。
党外代表人士基本标准有三个方面: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政治坚定,即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业绩突出,即在本领域本行业造诣较深,贡献较大。群众认同,即在所联系成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能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党外代表人士与一般党外人士的区别,就在于具有代表性,能够起到示范、团结和引领作用。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是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的有机统一,其中政治性是根本,专业性是前提,群众性是基础。
2.对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的要求
如前所述,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区别于一般党外知识分子的根本之点在于代表性。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的代表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保持和发展代表性,就成为每一位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保持和发展代表性的着力点,就是持续不断地在增強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下功夫。
一要坚定政治信念。为什么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要坚定政治信念?这是因为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中的引领作用,首先表现在政治引领方面,如果自己政治信念不坚定,就可能引偏政治方向。还因为坚定政治信念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特别是当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会对政治信念产生重大影响,坚定政治信念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空前严峻之大挑战。因此,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处理问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政治风浪面前明辨是非,团结带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要创造新的业绩。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大多是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成功人士,这是成为代表人士的基础条件。因此,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要保持发展代表性,就必须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把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做得更好。一是学习先进知识。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虽然都具有很深的专业造诣,但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仍然需要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本行业、本领域的先进知识。二是努力创新创造。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在事业上的成功靠的是进取创新,获得持续发展更需要进取创新。当前,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要克服“小成即满、小成即安”的思想,谋划长远战略,保持创新精神,永不停顿地朝着更高目标奋进。三是提高领导艺术。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大多担负着一定的领导职务,提高领导艺术是保持发展代表性的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工作本质上是调动积极性的工作,领导艺术本质上是给希望的艺术。因为希望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有希望才有盼头,有盼头才有劲头;没有希望就会失望,失望发展到极端就是绝望。人们的希望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关心员工的学习、工作,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才会取得领导关心员工,员工更加关心工作的效果。
三要密切联系群众。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是联系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桥梁纽带,这是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的价值所在。而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想要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就需要获得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认同,就需要经常深入他们当中,深入了解他们的所见所想所盼,同时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解疑释惑,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既要注重入情入理,也要注重理直气和;既要注重引导教育,也要注重自我教育。
(三)载体支撑
党外知识分子分散性、流动性强,很多人在体制外,还有一些分布在海外。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看似千军万马,点名无人应答”,做这些人的工作往往缺少抓手,甚至面临找不到人、说不上话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有个好办法,就是组织起来。因此,必须搭建必要的载体,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代表人士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开展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有力支撑。这些年来,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涉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各个领域,都建立完善了各具特色的工作载体,比如留学人员工作方面建立健全了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组织,“两新”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方面创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方面完善发展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国第一个知联会组织,是1986年在江泽民同志支持下在上海创立的。中央统战部及时总结上海的经验,并将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国。新修订的《条例》专门就知联会问题作了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可以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统战部门应当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领导。”这就为加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目前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个副省级市、351个地市、1451个县(市、区、旗)和7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以及一些园区、楼宇等,共成立知联会3900多家,仅省级知联会就吸纳7200多名无党派人士和其他需要重点培养的党外知识分子,为开展思想引领、支持发挥作用提供了重要阵地。总结全国各地这些年来的成功做法,要把知联会办好,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基本经验。一是必须不断提升对知联会重要作用的认识,自觉将知联会作为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开展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主要载体,作为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之家。二是必须有效发挥统战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既要掌好舵,又要摇好桨,切实担负起把握方向、组织领导、保障运行、协调服务等职责,使知联会更具吸引力、富有凝聚力。三是必须充分尊重知联会成员的主体地位,在人员构成上坚持以无党派人士为主体,在作用发挥上坚持以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为主力,在自身建设上坚持以各位成员为主人,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是必须着力履行知联会的基本职能,努力使知联会成为党外知识分子学习提高的“园地”、培养党外代表人士的“摇篮”、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的“智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联谊交友的“渠道”。五是必须不断推进知联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考察调研、社会服务、宣传表彰、分工协作、会员管理等制度,不断提升知联会工作科学化水平。
责任编辑:鲍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