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家庭培养路径的质性探索
2022-05-06鲁松涛易铭裕
鲁松涛,易铭裕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81)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一代代父母的普遍心态,在追求运动极限的竞技体育领域,父母培育子女的这种心态更是屡见不鲜,不乏“偏向虎山行”培养子女的“疯狂”家长。世界著名网球运动员阿加西在自传中提及自己的“球痴爸爸”让其3岁开始参加网球训练,自建球场和“大龙”发球机,早早为其描绘出网球职业生涯的壮阔蓝图。在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李娜在“个人-家庭”(单飞)培养的推动下不仅获得了成功,也促进了网球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改革的进程。上述这些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成就让网球项目高水平人才培养凸显出有符合家庭培养的“先天条件”,正如李娜在自传《独自上场》中所述:网球是一项“孤独”的运动。网球人才培养适合“单飞”的特征以及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处于职业发展初期难以自我管理,使家长在网球运动人才培养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由此,本文选择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借助质性研究方法动态性研究的优势(对事件发展的脉络与过程进行详细的动态性描述),尝试探索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的决策过程。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家长对青少年网球职业道路探索的过程中有哪些经历?在这些经历下,哪些因素驱动家长让青少年从事网球职业生涯,有怎样的决策过程?
1 研究方法
遵循强度抽样的原则,抽取信息强度和密度大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具体采用“方便式抽样”“机遇式抽样”“滚雪球式抽样”等综合抽样的策略。访谈选择主要在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排名前22(排名前10的有15个)的U12、U14(2018年10月)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男13人,女9人)家长22人。在2018年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山东泰安站和总决赛南京站进行了正式访谈,访谈提纲主要包含3个层面: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从学网球到进行专业训练和比赛的过程(获得的成绩、学业状态、家长内心体验、遇到困难等)、选择专业训练的原因 (网球队和俱乐部的选择、文化学习的安排、家庭支持付出)、目前的目标与将来职业的规划。本文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和行动研究方法结合,用于家长对青少年竞技发展的职业探索过程。
2 结果与分析
本文研究尝试通过扎根理论通过初始编码、聚焦编码、理论编码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家长对青少年竞技职业探索决策中的情境、困境、原因进行解释,采取从资料中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方式,即从原始资料出发,通过归纳分析逐步产生理论。具体理论构建过程如下。
从原始资料出发,采取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方式,通过归纳分析逐步产生理论,理论构建步骤如下:步骤一,在三级编码所建立树状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核心类属或主题和分析不同类属之间的关系,发现“身心条件”“竞技能力探索”“网球竞技特征”这3个树状节点都可以由“职业适应”这一节点所包容或覆盖,进而发展出“核心类属”,即“职业适应”,树状节点由9个改为7个。步骤二,回到原始访谈资料,依据资料的特性回到初步构建理论框架,根据原始访谈笔记和文字检验理论框架。步骤三,根据初步建立的框架、原始资料、轴心编码、逻辑推理来构建理论路径。步骤四,形成理论框架,以家长竞技期望价值为驱动力,在家长养育观念、运动员职业适应、竞技环境影响下,克服上述困境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竞技职业发展进行探索,形成职业探索的框架理论。(图1)
图1 家长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决策过程的框架模型
3 讨 论
本文研究尝试解释竞技运动环境下家长对子女职业发展探索的决策过程,参与式行动研究结合扎根理论分析,尝试论述不同困境挑战和家长期望价值以及理论模型各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结合调查及访谈的数据分析,通过初始编码和聚焦编码,总结家长在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中所遇到的困境有:成才难、投入支持(时间陪伴和物质支持等)、学训矛盾的“双面胶”和“双面焦”、培养模式的“桎梏链”、教练和同伴影响等。总结家长培养U12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中所遇到的困境主要有4个主题:竞争压力、牺牲挑战、学业矛盾、培养模式限制,涵盖了HARWOOD关于英国网球运动员家长压力源研究中比赛、组织以及发展三大父母压力源,与西方研究中家长的体验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西方相关研究没有涉及培养模式的限制,可能由于培养体制的差异,在我国可以选择俱乐部,同时也可以选择去国有体制内的省队和市队。
3.1 影响家长为青少年运动员竞技职业探索的因素
通过轴心和理论编码,本文研究认为在面临竞争压力、牺牲挑战、学业矛盾、培养模式限制4个方面的困境时,影响家长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竞技发展职业探索的因素有:家长竞技期望价值信念、养育信念、竞技环境以及运动员职业适应。Knight(2016)认为,青少年体育家长卷入似乎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青少年体育环境;(2)其他父母和教练员;(3)对自己行为的关注;(4)体育知识和经验;(5)以前作为体育家长的经验;(6)青少年儿童体育的目标、期望和信念。这也突出了考虑个人和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不同的是本文研究更关注家长的期望信念以及困难应对的决策影响因素。
家长竞技期望信念和价值信念联系紧密且相互积极影响。首先,家长竞技期望受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对网球比赛的热情影响,家长的愿景源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对网球运动的热爱,以及网球运动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身心发展的益处,这都是内在的竞技价值。其次,成就价值如运动员、家庭的成绩目标以及网球环境也影响着家长的竞技期望。再次,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到最后不仅可以做职业运动员,还可以通过网球特长上大学以及将来选择教练员职业生涯,因此网球职业实用价值也影响家长的期望信念,这也反映了期望价值理论的观点。Eccles强调个体成就行为的选择认知,主要受到2种信念的影响:成功的期望和主观工作价值,且两者之间相互影响。选择行为是一种认知过程,受家长对子女成功期望和网球培养价值的影响。
家长是青少年在社会心理发展中获取建议与支持的主要来源,家长如何对待青少年、如何与青少年沟通等,即家长的教养行为也是影响青少年未来规划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养育行为以及家长所处的竞技环境能促进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运动表现。家长的养育观念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规划和培养环境的选择有重要作用,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学训安排、培养模式、俱乐部选择等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养育观念影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环境,主要因素是经济、学业、教练、海外训练和比赛机会因素。
选材是职业发展是否成功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家长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适应识别是网球职业道路探索的重要因素。正因为职业适应才有将来成功的期望,家长才愿意“迎难而上”地培养青少年成为网球职业运动员。Savickas定义职业适应为个体应对可预测的工作任务和角色以及由工作变化带来的不可预测的自我调整的准备程度。 家长一直在预测或者识别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身心条件和所需竞技能力的关系,职业适应的识别是以家长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就的期望和网球事业发展的价值信念为基础而进行的。很多时候排名低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对排名高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会产生比赛的压力,这个时候考量的是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心理发展稳定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另外家长对青少年职业适应是一种动态的识别,个体职业发展的实质就是一个追求主观自我与外部世界相互适应的动态建构过程,职业发展初期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是否适应网球运动员竞技发展需要家长动态认知。
家长选择让青少年进行竞技职业发展,除了受到青少年职业适应性、养育观念及对子女期望价值信念的影响外,也受竞技环境,其中至少包括训练环境、赛事环境和政策体制、国际网坛的环境,以及微观个人和宏观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平时训练中家长在陪伴青少年的过程中结识了其他家长,家长之间形成了一个社会小团体,他们相互交流最多的也是青少年的网球技术水平,以至将来的发展。家长之间的社会互动让家长加深了对网球的理解,与Knight通过运动员父母焦点小组质性研究结论相同。家长在和其他运动员和家长的培养行为的对比中会优化自己的行为,因此家长间的社会互动影响了对青少年网球职业发展的探索,参加全省或全国比赛时会认识更多的运动员和家长,有更多的典范以及家长交流的机会,在与全国运动员对比中家长更加理解青少年的水平和状态。除训练和比赛环境外,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在学校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同学对运动竞技成绩的认可也加大了家长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竞技培养的期望。宏观社会环境方面,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如李娜先后在2011年法网和2014年澳网夺取冠军、王蔷闯入世界前20等)让家长有了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功的期望。
3.2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家庭培养决策的内部工作机制
家长期望价值信念支撑早期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竞技职业培养和发展,与竞技职业适应、养育观念、培养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了家长决策过程的内部工作机制,由此形成了3条家长为子女竞技发展的职业探索路径。
第一,竞技职业适应的家长动态认知是工作机制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与自我建构的生涯模型中以职业适应为模型的核心相同。职业适应是家长产生竞技期望价值以及进行职业探索行为的决定因素。聚焦编码中职业适应涵盖竞技水平、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身心发展、网球竞技特征与网球竞技职业发展直接相关的核心类属,尽管工作机制是以家长的视角进行的,然而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是职业发展的主体,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适应固然是该工作机制的核心。
第二,社会影响和养育观念提供了影响家长竞技期望价值的刺激源,从而影响了家长对子女职业探索的决策,其依然以职业适应为前提条件。养育观念跟家长的文化背景以及教育程度相关,影响学训矛盾中家长的竞技期望和教育期望的平衡以及培养模式的选择。重视教育价值养育观念的家长会选择学训结合的方式进行职业探索,过度关爱养育观念的家长不会让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选择背井离乡去参加职业网球俱乐部。竞技环境在社会比较(家长之间、运动员之间)、训练比赛环境、网球培养政策以及职业网球成功典范影响着家长期望价值信念,家长感知到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发展的价值形成成功的期望,最后产生了促进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发展的探索行为。
养育观念和社会影响是指向影响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学训结合方式和培养模式的家长决策,而职业适应认知指向影响家长投入支持决策和竞赛压力应对的方式。由此,逐渐形成“家长职业探索”的困难应对图式,以家长期望价值信念为逻辑起点,在职业适应、社会影响和养育观念的主要影响下,形成家长为子女竞技职业发展的职业探索理论框架。
第三,困难应对图式的家长职业探索模型会呈现阶段性的变化。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家长职业探索理论模型的核心职业适应是动态变化的,工作模型也会发生“更新”,且社会竞技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家长的期望价值,如对手的成绩进步与退步、青少年网球比赛增多、家庭与社会多元化培养模式的优化等,都会让家长的培养信念产生变化。本文研究中业余训练组、半训半学组、辍学组也呈现了竞技职业发展探索的阶段性特征,每组家长在竞技期望价值上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职业探索决策,每组家长都会面对新的困难应对图式,这也是内部工作机制更新的过程。
4 结 论
本文研究为父母对青少年网球高水平运动员职业探索研究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目的是解释当下高水平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家长面临竞争激烈成才难、学训矛盾突出以及培养模式难以选择等困境。家长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决策过程是以家长竞技期望价值为驱动力的,在家长养育观念、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适应、社会环境影响下,对克服学训矛盾、竞技压力、投入支持、培养模式问题等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竞技职业发展进行探索。本文尝试回答家长在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中普遍存在而没有得到解答的问题:为何让子女从事“成才难”的网球竞技职业,从而为培养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天下父母心”进行了理论探索,也为教练员、网球管理机构和俱乐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促进家长在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竞技职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的实际应用理论模型,从而达到了理论研究设计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