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画像砖线的韵律表达

2022-05-06路雨婷

炎黄地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画像砖韵律物象

路雨婷

汉画像砖形式繁杂、内容丰富,造型意象、简洁鲜明,稚拙却生动的画面形象,在绘画的形式语言表现上于今时今日别具特色。汉画像砖多为块面表现形体“以块求力、以块求韵”,但在众多画像砖艺术语言中,线性的存在一直游走于画面中,不论是直白的表现方式还是蕴藏的内在韵律,‘线’的存在丰富了画面的组成,将静止的画面添加了灵动鲜活的意趣生机。直与曲的线条排列在画像砖中的多样表达,平行与垂直在空间布置的视觉反差,在画面中强化视觉效果、引领观者视线。

“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仰天叹息。见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

画像砖最早出现于战国末年,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构造和祠庙建筑上使用。画像砖的内容多为记录,宇宙观念、历史典籍、现实生活,以图像记载历史和故事。‘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立意明确。是古人先贤诫示后人,同时写给自己的一种典章,起着教化作用。“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寞,披图可鉴。”

汉画像砖上寥寥数笔勾画出物体形态,以达传神效果,与汉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由秦而来的恢弘博大与青铜的汲取生活细节的写实性,重教化的儒家礼仪思想,加之汉承袭楚文化带有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在意识形态各领域仍弥漫着奇异想象与原始活力,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和充分。汉帝国席卷天下的博大气魄使其在艺术表达上的追求更具磅礴气象,豪迈奔放、简明传神的文化精神与乐观进取的时代气韵,使汉代初始的绘画形象化表达的更为感性主观。

画像砖的线

画像砖的线质感独特,与其他大部分的绘画、制作的讲究线条相比,它以刀代笔的石刻线条带有着自身独有的遒劲力量和随意性。“金石”带来的斑驳因历史久远而造成的风化、剥落,产生非人工的浑朴自然,为其更添古拙质感。简洁豪放、浑厚有力、刚多于柔,没有丝毫琐碎感,是其线本身所带出的独特力量。

线的韵律、方向性。工匠遵照要求绘制画面主题,但在完整的内容表达基础上,他们通过巧思为每一块画像砖都添加了独有的活力。主题表达的内容多有相似,而每一个灵动线条带有的韵律趣味却各有特色。

画像砖刻画中直线多作为规律的背景线条衬托主体,或作装饰存在、界定边线。大面积的短促直线或垂或平或斜,一方面可使画面呈现一种统一的规律性,使画面更加简单明确、贯通整体。同时,一定面积的同方向线条可加强这类形式的感染力,使人们通过线的走向对画面的视觉观感产生一定的联想,水平线的平和、垂直线的理性、倾斜线的动感。直线使画面更加强化安定静谧、沉静有力,更具庄重宁静意味。

在画像砖中起着主导作用,用于构成主要形象的则是曲线。构成形象、引导视线、表现运动,使画面在繁密的同时,满而不滞,消解‘满’带来的画面沉闷,注入灵动意趣。曲线的存在使形体更具流动性,动态韵律让线条的存在更加鲜明。曲线表达带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动,使画面形态更显动感。

直与曲的对比呈现了其韵律、柔和、随意,共同丰富了画面的组成。直线的大量出现使画面更具方向性,而曲线的出现则正好打破了平直的刻板。

画像砖的神

画像砖整体的空间元素、点线构成概括简洁,物象造型夸张变形,在画像砖中可见极其简单的剪影式轮廓与夸张动态的符号化总结。汉画像将基本的造型结构通过夸张的动作表现清晰概括出来,并通过物象的肢体语言体现出神情状态。与它题材的严肃、庄重相区别的是,在物象造型和表现语言上体现的随意、活泼,框架式的构图样式与它简洁流畅的内部形态之间的差异,打破了框架带来的僵直、呆板,为平静的空间和僵化的样式注入这个时代的主题——磅礴生机。这样的概括整理强化了形态最想表达的状态,与最为值得记录的历史定格。简洁的形象概括更加突出动作状态,强化动势与画面整体效果,突出的动作既丰富细节又使画面“活动”起来。

汉画像砖中,物象造型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圆弧形”。这种圆弧形状几乎是贯穿于整个画像的造型方式。圆弧形的造型强化了它充实、饱满的视觉语言效果,与其“满”、浑厚的艺术风格特征相衬。

在艺术风格上,汉画像砖的造型更为灵动鲜活带有生动活泼的意趣与对事物生活细致观察后的总结感受,其绘制形象内容使人得以感受到匠人传达出的时代的充沛活力。

汉画像砖画面繁复却生动、满而不滞,是通过“动”显现出来的。“以动显神”使汉画像砖画面轻松生动。画面往往刻画着最具张力的人物动态定格,使画面所想表达的语言内容得到充分体现。动态的定格需要形体、衣着的全面调配,线性的存在使动态更易传达。

在画面中线不仅起着一部分主体的作用,在一些以块面为主的画像中,同样以辅助的形式将这些看似求力求减的型块以线性作装饰减轻烦闷感,给画面更多的轻松与装饰,丰富画面组成,将线条融于造型体面中。画面故事中飘动着不符实际的元素符号——点、线,它们的配合运用,增强了画面的韵律及运动感受。同时,线的存在更好地表现出它的动态与韵律,为简洁的画面注入灵活多变的趣味。

简单的重复容易带来单调、呆板、停滞,但画像砖在整体的单个样式呈现与青铜器的简单图案连续(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构图形式)不同,每一个单独物象都稍有所改变,在观看画面整体时,会因统一一致而产生规律规则的秩序感、节奏感,使画面更加整体;而再进一步细致观看时,又会发现因每一个物象的稍作变化而体现出生动层次和画面呈现出的运动趣味,呈现了一幅幅动态的定格画面。

畫像砖的意

形象如此,构图亦然。丰富的变化、组成,形成了画像砖完整的画面。

构图饱满。“赋者,铺也,铺采摛文。”“铺陈”、雕画繁类是汉赋的特点。与其相似的汉画像砖构图繁密,相较于后世崇尚的“简”,“占有万物,穷尽宇宙”的画像砖在“繁”的运用上独具特色。“以满代多”,意指无限感。“人物一直排列过去,车马从头走到尾,给人以无限之感。”带有汉文化所特有的繁茂气象和博大格局,别具韵味又具装饰意味,带有饱满力量。而传统文化中的观念等级,使构图上更具秩序和规律。

黑白、韵律。“知其白,守其黑”,阴刻的白纹与阳刻的墨线黑白两色构成画面。黑白关系带来的最原始的视觉冲力,简单的关系带来了质朴无华的稚拙美。黑白与阴阳、虚实,也由此融入其中。正形与负形的关联与分配,聚与舒的画面线性布局,气韵无形贯穿于整幅画面。

汉画像砖物象的抽象表达减弱了空间的约束,将形象与空间连接变得更为自由。在观看画像砖时,人们也会跟随画面形象的韵律变化游走于整幅画面中,使画面“游”动起来。对于“游”,曲线位于主导位置,动态韵律的表达是画像砖重要的视觉效果,引导视线及游走的动势线不论是正形与负形、线条与留白,韵律自然融入其中。在画像砖中线與团块的联结,灵动与古拙的共存,共同体现了汉画像特有的韵味。

分层分格配置。由于汉代的“事死如事生”的观念,画像砖、石作为陵墓系统的一个组成得到空前发展。

汉画像砖的内容表现了汉人思想上全方位的宇宙观,神话、历史、现实共存,时空合一。在内容构成上完整体现了这种宇宙观,“呈现一个非人世而大于人世的世界,强化着一种世界观的现世循环。”将多层空间联系、融入在一个世界中。“容纳万有”,用特定的空间形式表现时间意识,构成其独特的艺术语言。

画面中每层主题内容并不相同,按照当时的宇宙方位和思想观念,以分层分格的构图样式清晰地表达出画面的内容主题,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布局排列有序,表现不同层级的世界,但也带有格式化。一般以一主体图像为中心,两边多为对称型图像排布,严格遵守上下方位和时间顺序进行配置组成完整故事情节,使画面内容较为丰富,具有连续性和韵律感。将一件完整的故事或场景,以分层的方式将几段连续的画面分层布局,将各个场景的画面片段巧妙地组合到同一画像石中。

分格层次使画面具有线性的韵律,横向分格使画面具有左右的纵深空间和观看的顺序性。

水平线使图像显现出平静、庄重、稳定的特点,而在构图中的多条平行线分割,让画面极具平稳平静的特点,既起到了分割画面的功能,也使画面具备了使观者感到平静的特点。

每一条分割线,不仅仅是分割画面,更是画面中的重要构成。

在整体画面都是横向走向的平衡中,垂直线的出现可以起到突出画面的作用。垂直线的特点是更具韵律感,打破相对平淡平稳的横向构图走向,将观看焦点集中到垂线构图部分。

汉画像砖与先秦绘画的飘逸写实及魏晋的灵动风骨不同,它位于其间带有的则是一种粗糙却又细腻的美学感受,它简单、轻松带有着属于汉时代的生机活力。“以图说史,劝教后人”,汉画像砖可以说是汉民族初期文化精神的“镜像”呈现,是汉民族内在精神本质的图像表达。它将汉代的生活样式、教化故事、典籍章程等都以石刻艺术的形式永远记录下来,于千百年后一一展现,带人们领略汉时的文化生活场面。

以图像讲述历史,用线条记录图像。“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

作者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画像砖韵律物象
意象与形象、物象、意境
——“意象”阐释的几组重要范畴的语义辨析
书的国度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偶感
《河西画像砖艺术》出版
两汉时期画像砖流变考论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敦煌晋墓画像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