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农业发展的机遇
2022-05-06万志海
万志海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从南京情况看,该市农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2%左右,但農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功能性、战略性地位没有改变。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农业发展质量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南京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影响着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进程。
一、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南京市农业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
从整体趋势来看,农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走低,但绝对值保持稳步上升。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9.84亿元、增加值296.80亿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8.0%和19.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较“十三五”初期下降0.4百分点(见表1)。全市农业基本现代化建设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位次,涉农区农业现代化监测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从建设水平来看,农业物质装备和科技支撑能力逐年提升,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显著增强。全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80%,设施农业占比22.5%,农业机械化率达90%以上;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左右,年粮食总产超过19亿斤;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叶菜自给率70%以上;建成12个规模猪场,年生猪存栏50万头;水产养殖放养面积超过50万亩,产量稳定在5万吨左右。
从区域布局来看,各涉农区农业主导功能不断优化,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农业园区4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41个,建成水稻、蔬菜、河蟹等24个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和推广示范基地,初步形成江宁休闲农业、六合蔬果、高淳水产、溧水“五莓(梅)”、浦口园艺等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格局,产业综合收入(产值)呈逐年增长态势(见图1)。
从市场主体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壮大,示范服务带动能力有效提升。全市共培育家庭农场9582家、农民合作社402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了全市60%以上的粮食、蔬菜稳产保供任务,成为稳住“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的重要力量。
从发展质量来看,绿色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品牌建设成效日趋明显。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28.2%、23.58%,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98%以上。拥有南京雨花茶、龙池鲫鱼等10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437张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证书,培育形成“固城湖螃蟹”“食礼秦淮”等一批区域品牌,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位居全省首位。
从业态功能来看,三产融合不断深入,农业信息化水平稳步推进。全市形成“春夏秋冬”创意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精品线路近30条,年接待游客300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超百亿元。建成10个百亩以上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点、农业电商网店3000余家,建成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
二、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农业
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体来看,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
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发展空间逐渐萎缩。全市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超过77%,未来还能流转规模经营的耕地资源有限,农业稳面积、提产量、保供给和全产业链发展的难度持续加大。二是比较效益下降。在市场波动、劳动力短缺、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农产品竞争力趋弱,市场风险加剧,农业增产不增收、农产品提价不增收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稳产压力加大。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均存在诸多结构性矛盾,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任务更加繁重。四是受到体制机制束缚。农业治理机制、评价机制和政策体系仍不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明显不足。
农业高质量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推出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涉及范围更广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如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为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建设等多重国家和区域战略叠加交汇,为南京农业融入国内大循环、与长三角地区合作联动提供了契机。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形成鲜明特色,为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提高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城市居民对高品质农副产品、日常休闲娱乐、优良生态环境等需求越来越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同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不断赋予都市现代农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
三、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农业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为适应新发展格局,南京必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的前提下,聚力“五化同步”,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强化工业化思维,让质量管理成为生命线。坚持用市场化理念武装农民,强化“为质量而管理”发展观,不断提高农业的产业竞争力和整体效益。一是推进生产流程标准化。立足标准化这一工业化第一基础,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注重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控性,由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变,不断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二是推进市场主体规模化。引导和支持更多有竞争力、有影响力、有带动力的市场主体进入农业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边际效益。全力以赴培育更多南京本土农业上市企业、龙头企业,打造在资本市场具有影响力的“南京农业板块”,领航南京农业发展。三是推进质量监管常态化。完善全链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动登记在册并正常运行的农产品生产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规模种植养殖户进入全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做到入网主体日常巡查全覆盖、信用监管全覆盖、出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全覆盖、生产经营档案电子化管理全覆盖、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
走好产业化路子,让农民充分享受发展红利。聚力优质稻米、绿色蔬菜、休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把更多的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一是打造系统性农业生态。紧贴南京大都市和周边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把农业做成能够彰显四季特色风貌的“大农业”产业。推动农业衍生产品的开发,以特色化、多样化农产品扩大农业产业群,增加附加值。二是优化区域化产业布局。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链条、网络化服务体系、品牌化营销渠道,促进产业形态更高级、优势更明显、特色更突出。突出“一区一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产值百亿级的特色产业集群。三是抓好“宁字号”品牌建设。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载体,做好“特”字文章,创建“小而美”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深度挖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同时,创新品牌营销推介理念,讲好南京农业品牌故事,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提升科技化水平,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农科教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是做强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推进溧水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浦口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园区“一区一园”协同发展,发挥其龙头引领和示范推广作用。以大平台对接大项目,加快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二是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加快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推广应用,加快农机装备自主研制,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提升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和农业信息化覆盖率。三是实施智慧农业升级赋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云服务”,引导首购首用自主研发、先进适用的首版次高端软件,提高农田托管、种质资源、农资供给、物质装备、市场营销、重要农产品供需信息的服务能力。
培养职业化农民,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随着农业产业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职业化农民群体是高质量农业的立业之本。一是提高职业农民的认同感。通过农业经营制度、乡村治理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把有能力、有意愿的农业人口转移出去;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创新,吸引和支持更多高校专家教授、科研院所技术人员、有兴趣且有能力的青年和工商界人士成为新型农民,让务农有奔头。二是增强职业农民的黏性。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差距,把农民统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因职业化而带来的后顾之忧,合理对冲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建立兼顾新型主体和小农户发展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务农环境,保证职业农民至少能够获取社会平均收益。三是强化职业农民培训。把农民职业教育纳入国家总体教育规划,完善职业农民培训补贴制度,丰富教育培训形式,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强化专业化管理,让高质量发展举措真正落地。通过专业化管理,有效建立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管理考核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一是优化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引导社会资本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加快健全以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以及信贷担保等为重要内容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二是优化要素支持机制。在确保耕地安全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科学规划安排一批、园区整合供应一批、增减挂钩支持一批、存量用地挖潜一批、设施农业用地保障一批”,解决好现代农业发展用地问题。加大水、電、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对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建议享受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三是优化考核激励机制。以资金补偿、金融激励等为重点,加快建立分类科学、区域有别、标准合理、规范统一的现代农业发展激励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用法律法规为市场主体划定行为边界。
〔本文系“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农业高质量生态发展研究(21YB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