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2022-05-06李镇西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2年5期
关键词:法子文集陶行知

李镇西

无论是多年前的新课改还是近几年强调的核心素养,都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学生的学,才有教师的教,教和学成为有机的整体。有专家为这种突出学生本位的课堂取了一个名字,叫“生本课堂”。

其实,陶行知在1919年发表的《教学合一》中,就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谈得很透彻了。虽然和8年后(1927年)他的《教学做合一》比起来,他还没有强调“做”,但仅就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而言,“教学合一”已经是对传统课堂的革命性冲击。

陶行知善于从大家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谬误——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2页)

明明叫“学生”,但“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难道不荒唐吗?陶行知从大家熟悉的“学校”两字入手,轻轻一挑,便挑破了一个滑稽的水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它和学分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2页)

由是,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就有了缘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2~43页)

关于第一点,先生特别强调:“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2页)所谓“学生要负学习的责任”,当然意味着学生的学在前,教师的教在后。先生即在教会学生学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吸取新知——也就是说,教师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其实,所谓“学习型的教师”就是一个荒唐的说法,难道还有“非学习型”的教师吗?如果不学习,还叫“教师”吗?

但很遗憾,现在不学习的教师还真不少。如果不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继续教育学分”,不是学校规定“必读书”而且每天打卡,还要考核,有的教师恐怕除了读教材教参,很少再读其他书。所以,今天的教师读到陶行知对“好的老师”的界定,应该问问自己:我要求学生读书,我读书了吗?

关于第二点,“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从根本上说,这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这里,陶行知如此批评道:“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3页)而遗憾的是,当下“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思教学生”的教师依然存在。这些教师如果读到这里,不应该深思吗?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的课堂,真正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先有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教师才能依此进行教,教师的“教”服务于甚至服从于学生的“学”。这样的课堂,體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基础与个性的尊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角色的关爱,体现了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师生关系,是从教师主体论到学生主体论的转变。当教师的人,首先必须爱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变为被教师权威掩盖下的沉默且被动的角色。

关于第三点所说的,先生“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这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陶行知的原话是,“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3页)而不是照本宣科,做知识的“二传手”。

注意,这里的“学”不只是一般的阅读,更指向学问研究。陶行知说:“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如同柏林大学包尔孙先生说:‘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3页)教师要不断研究,就必须持续关注相关领域最前沿的动态,这样他的大脑才能保持江河澎湃,而不是死水一潭。也只有如此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滋润学生的精神世界。

因此,教师须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不能仅限于教书,还要有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如此,他才能长期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只有如此,他才能不断开拓创新自己的知识,成为学生一直的榜样和引领者。

“教学相长”的原意不是指师生之间互相帮助、彼此促进、共同成长,而是指教育者本身“教”与“学”的“相长”。陶行知以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话为例,说明“教学相长”能让教师感到快乐。“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是过来人阅历之谈。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我却觉得有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3页)

读到这里,我们能不若有所思,进而联想到自己吗?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法子文集陶行知
日本文化里的《白氏文集》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对话”事件
迎“春”冰心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可怕的健康警告
寻爱之旅
酒井法子的AB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