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舒适化治疗,“牙科恐惧症”的福音
2022-05-05查玲
●查玲
“吱吱作响”的磨牙钻头,冰冷冷的拔牙钳,又尖又长的牙探针,各种各样的药味……让人心里直发毛;有患者甚至一躺倒在牙椅上,就紧张到不停地发抖、面色苍白、肌肉紧张、心悸;还有严重者刚听到牙科钻头的滋滋响,就涕泪横流,精神崩溃。
其实这一现象并不少见,在医学上还有个专门的名词,叫“牙科恐惧症”。
牙科恐惧症许多人都有
很多学者对牙科恐惧症做过研究,据统计,西方国家的牙科恐惧症患者占人群的40%~60%,其中重度患者占10%~15%。国内也曾做过调查,害怕看牙的人可能要占一半,中青年患者牙科恐惧症的发生率比老年患者高。这里面还不包括因为极度恐惧根本不来看牙的患者。
有牙科恐惧症的人,因为恐惧,常常出现避医行为,牙病一拖再拖,到被迫治疗时往往已经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了。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流行病学调查,高度牙科恐惧症患者中,有51.2%的人经常拖延诊治,9.1%的人甚至每次约诊都不去;即使迫不得已去口腔科,不少人也很难配合医生,经常让医生左右为难,不是治疗难以完成,就是影响治疗效果。
牙科恐惧症多来源于对疼的痛苦记忆
绝大多数牙科恐惧症患者,都经历过拔牙和杀神经两项“酷刑”。前者如打铁铺里抡锤子,凿得眼冒金星“脑震荡”;后者是一根钩针抽牙髓,似半个脑袋遭电击。尤其是青少年时有过这样遭遇的,都会清楚地记得这样的经历,深深烙印在脑海里,并伴随终生。
还有一类患者,则属于道听途说型牙科恐惧症,虽然自己没有此类经历,但来自亲人、好友、同事不良经历的转述让他们恐惧万分。等到自己看牙,会暗示自己也会遭此“酷刑”。
最后一类患者,没有不良的牙科经历,也没有过多的牙科负面资讯,但他们就是害怕看牙。这类人也往往害怕所有与疼痛、出血、打针相关的有创医疗操作;还有的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过度的敏感、抑郁、自卑、自我暗示等。
口腔舒适化治疗,“牙科恐惧症”的福音
“牙科恐惧症”的本质是对疼的恐惧,因此让患者治疗时不疼很关键。现代牙科治疗术使我们能够将治疗痛苦减少到最低。
高效的麻醉剂配上超细针头,让你几乎感觉不到疼痛;先进的牙科器械使治疗时间大大缩短。近年来,口腔舒适化治疗逐步进入临床,这是指通过药物、改进医疗器械等手段,增强患者在口腔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减少疼痛及牙科治疗可能导致的心理创伤。患者可根据治疗需要、个人感受、治疗费用和时间等进行权衡,和医生做好沟通,做出适合自己的理性选择。
对于恐惧心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口服镇静药物配合治疗。笑气微创拔牙技术是一种专门为牙科恐惧症患者准备的新技术。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能使患者麻醉,但保持意识。在吸入笑气的过程中,有医生全程负责,控制浓度和吸入量,操作严格,即使对孩子和体质较差的老年人也是安全的。操作时,麻醉师先给患者用“笑气麻醉”,口腔医师再采取微创的办法来拔牙。这让患者全程在无痛苦中就完成了拔牙,无疑是牙科恐惧症患者的福音。
一部分牙科恐惧症患者的治疗,可能需要心理医生参与,如诊疗前的辅助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卸除心理负担。更严重者,甚至需要借助药物麻醉催眠等办法来帮助完成口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