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2-05-05赵晓丽
【摘 要】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其既反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语文积淀、思维水平、创造能力,又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引导策略,更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向。可以说,抓好写作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才够切实凸显。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由知识的学习、词汇的积累、课文的背诵,向良好习惯培养、综合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形成转变,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时,应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导向,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诸多科学、高效的作文教学措施与手段,引入丰富多彩的辅助性素材与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切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12-0190-02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以提升写作能力为导向,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将作文教学渗透至阅读、口语交际等领域,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获得写作体验,通过多元教学路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写作又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组织语言进行直接表达与深度反馈的创造性活动。每一篇优秀的习作,都必须以丰富的生活体验、饱满的思想情感、雄厚的词汇积累为载体,且通过学生对内容的反复推敲、对语言的不断加工、对表达的充分创造方可凸显其价值与内涵。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应该以培养兴趣、激发潜能、掌握方法、提升能力为导向,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写作能力的逐步提升。基于此,教师应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为驱动,不断优化写作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近距离感知、体验生活的机会,将写作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
一、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引领,实施写作技能训练
对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写是其输出信息、书面表达、展示自我的最佳途径,更是对学生“听”“说”“读”能力的集中展示。因此,教师应从最基本的字、词、句训练出发,借助“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训练中提升“写”的能力,学会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认识。一是借助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引领的造句训练,让学生自主选择字词对其进行科学组合,开展造句训练,在写好每一句话的基础上夯实“写”的基础。二是借助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引领的写话训练,让学生通过对一些典型事物、场景、活动的观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充分表达出来,在写短文、写语段中发展“写”的能力。三是借助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引领的看图写作训练,培养学生根据图画确立主题、列出提纲、完善构思的意识,将写话迁移至写作领域。四是利用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引领的随笔叙写,以更为自主的训练形式,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二、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驱动,落实写作策略指导
学生只有对写作充满兴趣,方可积极、主动、自觉动笔,所写的作文也会有血有肉、鲜活生动。因此,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借助“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使写作教学活动充满生命力与感染力,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一是根据学生认知特性,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使学生积累不同方面的写作素材,并在写作练习中尝试加工与应用相关素材,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二是结合语文教学需要,引入丰富、多元的写作素材,组织学生从不同层面、角度对其进行观察、探究、分析,找到写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写作教学更具吸引力,让写作实践由“苦写”转变为“乐写”,切实提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如教师可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驱动,引入情境作文、自由作文、想象作文等形式,将学生引入自由、宽松、活跃的创作场景,鼓励学生围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开展写作,在写的过程中去品味、去思考、去创造,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為载体,强化写作素材积累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过:“作文之体,初欲奔驰。”这种先写“放胆文”,后作“小心文”的见解,本质上便是对写作规律的尊重,也更为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师应该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载体,从写作教学的点滴出发,多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诸多细微变化,对其予以指引、提示、点拨,使学生在良好写作习惯的推动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另外,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一些病句、错别字、不规范标点等,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自查自纠,以促使学生逐步形成驾驭语言、词汇的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时常提醒学生在写完作文后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一些错误与问题。此外,对于偏离主题、审题不严、素材选用不恰当等问题,教师应加强指导,以慢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相关素材,借助思维导图等途径,科学筛选写作素材,灵活整合作文构架,在积累与创造的基础上开展写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辅助,科学开展作文评价
必要的写作评价,不仅可以使“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且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在写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更能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积极的写作态度,为提高其写作能力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辅助,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多元化讲解与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亮点与缺憾,在不断改进、优化、完善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是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中发挥教师的评估作用。可对学生所写的作文进行集中讲评,评选出一些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的作文,在班内展评、鉴赏,组织学生在吸收与借鉴中明确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教师在书写作文评语时,也应该凸显出激励性、指导性,让学生在评语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让学生自觉改进自己的写作问题。二是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通过分组面对面评改、自由轮换评改、指定优生评改等方式,让学生在评改他人作文的过程中吸取养分,并对比自己所写的作文,自行发现问题并完善自己的作文。此外,教师可以在班内设置专门的优秀作文展评区域,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并组织学生去观摩、品味、鉴赏、借鉴,通过优化评价机制的方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五、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依托,实现读写有机融合
读写融合既拓宽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可以强化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因此,教师应该以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为驱动来创设“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特性的视域内更好地提升自己。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积极探寻实现读写科学结合的突破口、切入点,在学生阅读完一篇课文、一段文本、一则故事后,设置一些必要的写作任务,可以让学生借助写读后感、续写故事等方式,在多元写作尝试、体验中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不断拓宽阅读题材的方式来构建“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丰富写作情感、扩展写作视野,实现读写结合,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总之,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引领来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其写作能力,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关键[2]。因此,教师在践行并应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时,只有不断变革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写作兴趣,且按照教师的指导做好强化与巩固,方可逐步掌握写作技巧,并将其灵活运用至语文写作领域,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彦华.“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1(12).
[2]朱延堂.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成才之路,2021(8).
【作者简介】
赵晓丽(1972~),女,广西博白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1098AE2C-2FE9-4ED3-B914-13BF6E16C7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