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2022-05-05宗丽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教学效率双减

宗丽丽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始终将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教学发展目标。教学改革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应抓住教学发展的契机,发挥数学学科的教学特色,逐渐将枯燥单调的数学课堂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展现自我的高效课堂。“双减”政策下,为小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全面将教育创新理念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寻求最佳的教学途径,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借助现代化教学环境,联系家长开展教育针对性活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思路,在创新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184-03

一、引言

学生通常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课堂老师的教学。由此可见,课堂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是多么重要,而想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效率,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课堂的教学是否高效是直接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必不可少。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点。要想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好的成绩和数学综合能力,就必须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這样才能使学生的成绩得到稳固的提升。

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受传统思维影响,学生能力难以提升

我国古代就具有科举制度,因此,为了考试而去学习的思想,一直从古代流传到现在,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数学教学的发展。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孩子数学学习这条道路的长远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传授学生用来应付考试的知识,而家长也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掌握数学的真谛,对于数学也提不起兴趣,但是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他们又不得不去学习数学,慢慢地内心便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恐惧。

2.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没有明确的方向。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计划都只是完成每一节课的知识点,没有对学生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导致大部分学生在面对稍微困难一点的数学题的时候就会变得束手无策。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应当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能够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压抑

现阶段有些课堂教学模式仍然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下的模式,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有些数学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课堂教学时,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主动提问”的权利,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浪费时间,是不值得提倡的。因此,这也就导致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气氛比较压抑,教师一个人自言自语,学生被迫地接受知识且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有些学生还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惧怕数学老师。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不能够调动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逐渐降低,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也在减低,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在降低,还没有真正地履行素质教育。

三、“双减”政策下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课前:精准把握,给予学习支持

面对“双减”的形势,我们必须提高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效率,那么学生的专心学习则显得极为重要。其实学生可以比我们想象的更专心,只是他们需要恰当的引导,如果教师在课前能够以小故事的形式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引导出来,那么,学生在课前将会对这个知识点产生好奇心,从而在上课的过程中能够十分认真地去听讲。因此,教师要在每堂课前给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支持,如预学单、微课、微视频、情境模拟实践作业等,为新知讲授做好润物细无声的铺垫。除此以外,我们的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课前检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地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前预习,以防个别同学没能及时完成课前预习在课堂中不能够融入进去,导致在课堂学习中不能积极地参与其中。

2.精心备课,“写”好教学设计

提前备好教案是课堂效率的基本保证,要高效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我们必须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精心钻研教材,熟悉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流程,突出教学重难点,优化教法,重视学法指导,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出现在课堂上临时思考教学步骤的情况。

3.关注学情,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当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将课堂的内容全部吸收。[1]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合理安排课堂的时间,不能够自己一个人讲满一节课,可以每节课留出最后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教师留下的一些问题。

4.结合实际简化教学复杂性,提升课堂效率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远远地脱离了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实际生活和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利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将复杂的知识和教学进行简化,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学习“整数和分数的乘法”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材和教辅中所讲知识的基础上,把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小明有一根长30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这根绳子的1/5,第二次剪去这根绳子的2/5,那么这根绳子最后还剩下多少米?”每个同学肯定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会先计算出第一次减去的绳长,再计算出第二次减去的绳长,最后再求出剩下的绳子的长度,而有的学生可能会一次性算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减去的绳长总数,最后再求出剩下的绳长。[2]教师公布答案,让学生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和指导。这样,生活化的问题就被数学思维解决了,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灵活应用,提升课堂效率。

5.抓住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虽然到了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数学的知识积累,也即将开始初中阶段的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生就一定具有较高的数学知识素养。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小学生认知的特点与规律,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得小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去复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法。在课前,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讨该如何去计算,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适当的提示,让他们通过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得到规律。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让每一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为大家展示他们所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而后教师再对每一组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为学生公布正确的计算方法。教师再通过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出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法这个规律。通过这种总结找到规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出学生自己总结规律的能力,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总结得出规律,从学习中找到成就感,由此爱上数学学习。

6.增加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那么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数学知识氛围,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增加数学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讲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名人故事,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可数学这门学科,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枯燥。想要提升数学课堂学习效率,那么教师应当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效率。

7.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基本上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一台多媒体设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使用多媒体设备,把原本乏味无趣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教师可以抓住学生都爱看动画片的这一喜好,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制作成一个动画的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简单地理解知识。[3]例如,教师可以将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制作成一个PPT,在PPT中插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通过这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前,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这样可以让学生缓解上一节课所带来的疲惫,让学生在下一节课的课堂中能够具有充分的专注力。总之,多媒体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教师需要灵活且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教师需要掌握多媒体的一些基本使用技巧,通过使用多媒体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有乐趣,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变得活跃起来,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

8.减少课后作业,提高作业质量

我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有着许多的家庭作业,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为了完成家庭作业而去选择抄袭,因此课后作业的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过多的家庭作业,不但没有起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还为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课后负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当减少课后作业的数量,保证课后作业的质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作业, 能够确保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加强。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之前应当进行仔细筛选,从而保证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帮助他们加强巩固所学的知识。

9.耐心教学,因材施教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变得更加轻松。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一样,因此,教师也必须得拥有足够的耐心。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要学会通过运用巧妙的点拨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而对学习稍微落后一点的学生,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去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解题思维。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耐心地去引导他们主动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点。

10.主动思考,举一反三

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一定要学会去主动思考问题,而作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去走向正确的思考路线,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数学的解题方法有很多种,要让学生学会多思考,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同一道数学题,做到每一道数学题都可以有两到三个方法去解答。[4]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讲题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给学生讲的方法以外,还要让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也可以解决这道数学题,这样在课堂中就做到了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想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不应该只从学生这方面进行,同时教师也要进行反思。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的过程,教师需要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秉持一定的原则,要以开放的课堂,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予学生知识的讲解。只有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共同进步,数学课堂效率也才能够大幅度提升。总之,小学教师在数学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去思考创新,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总结更高效、更有用的教学方法。要学会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保证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在学习中的主動性。

参考文献:

[1]黄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29(9):84-88.

[2]张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的探讨[J].读写算,2020(22):4+6.

[3]仲秋月.真实问题情境: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学世界[J].江苏教育研究,2019(Z5):67-70.

[4]王双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136-137.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教学效率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