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研究
2022-05-05刘畅袁锐安月鹏王姗姗张海龙林立
刘畅 袁锐 安月鹏 王姗姗 张海龙 林立
【摘要】目的:探索“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可行性。方法:以60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6级中医临床专业5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分别进行传统中医教学模式和“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培养,教学结束后以知识技能考核、个体学习成果检测、学生反馈调查的形式对不同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知识技能考核总成绩、个体学习成果总得分、综合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0.05);在学生反馈调查中“知识获取充分性”“中医外科学学习热情”“中医临床思维”“师生课堂互动性”“疾病辨证分析能力”5个题目的计分评价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P <0.01)。结论:“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式能够在中医外科学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中医外科人才的培养,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推广。
【关键词】对分课堂 案例教学 中医外科学 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GY2019062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181-03
临床教学是提升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培养医学临床思维,培育医学精英的中心环节,而中医外科学作为中医学重要的临床分支和中医外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因其形态学内容庞杂、注重疾病表征记忆和临床实践,又需要较强的专业性思维[1],故此课程教学目的同临床需要的适应以及教学方法的提升改进是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工作者有待解决和攻克的问题。
对分课堂[2]是一种将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吸收、共同讨论有机结合的新型授课模式;案例教学[3]是当代医学教育领域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亲验式教学方法。鉴于传统“灌注式”教学模式的不足与缺陷,课题组将“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到中医外科学的教学当中,加强中医外科人才的培养,并探索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和实践可行性。
1.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6级中医临床专业5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将60名学生按照学号由小到大排列后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一般情况分布详细见表1。
2.方法
2.1 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教学模式进行中医外科理论、实践等方面的培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总计30学时的中医外科学课堂教学,全程由教师授课,结合多媒体方式对重点进行讲解,并进行课上随机提问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以及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
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临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案:30学时课堂教学前,学生自行分为5个人数为5~7人的学习小组;课堂教学分为三部分,首先课堂的前45min时间交由教师,串联纲领、讲解重点视为第一部分;然后将课堂交由学生,鼓励其在教师讲授和教材阅读后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消化,构建出思维导图,此过程约20~30min,为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师生共同参与,各学习小组先在20min时间内借助多种资料检索手段,整合并提出特性问题,形成读书笔记,并进行汇报和展示以及回答其他师生所提问题(约15~20min),最后教师利用约10 min时间进行课程的回顾和总结。此外,案例式教学法贯穿于理论教学全过程,备课时课题组筛选出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较为典型的真实病例作为教学案例,在课前讲授时将病例提出,供各组学生分析讨论,在展示环节鼓励其对病例的诊断辨证、鉴别和治疗给出结论,最后总结时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再次基于病案巩固本堂课的相关知识点和做适当的外延,培养学生对疾病的多面而系统的认知和独到见解。
2.2 考核方法
知识技能考核:在教学结束后,借助知识系统对两组学生进行线上闭卷考核,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试卷基于临床实际重点考核中医外科常见疾病和病案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为优化体量和除去主观因素的干扰,以选择题为考查题型。具体构成为50道不定项选择题,每道题目分值2分,卷面总分100分,1~30题为基础知识题,意在考查中医外科理论水平,31~50题为案例分析题,意在考查临床辨证论治能力。考试时间限定为90 min,两组学生同时作答。
个体学习成果检测: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上课出勤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计算平时成绩用以分析每位学生个体对教学内容的喜爱、投入以及理解掌握情况。其中每次签到得2分,总分20分,平时作业每次不交者得0分,及格得4分,良好得6分,优秀得8分,总分80分,个体学习成果总分为100分。
2.3 教学评价方法
综合成绩评估:基于知識技能考核及个体学习成果的成绩,计算出学生综合能力成绩。知识技能考核成绩和个体学习成果得分各占比50%的权重,综合能力成绩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分)= 知识技能考核成绩×50%+个体学习成果得分×50%
学生反馈调查: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了解研究对象对于新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适应情况,以及不同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临床思维等培养情况。问卷内容包括:“课程安排合理性”“师生课堂互动性”“知识获取充分性”“中医外科学学习热情”“自主学习能力”“中医临床思维”“疾病辨证分析能力”7个项目,并采取计分制,设0~3四级评分,不满意或无效果计0分;一般满意或略有效果,但不明显计1分;满意或有效果,明显有所改进计2分;十分满意或效果非常好,具有很大改善计3分。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表示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知识技能考核成绩
实验组学生在知识技能考核中基础知识部分的平均得分与对照组学生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 =0.104,P >0.05),但案例分析部分的平均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 =0.003,P <0.01);在总成绩方面,实验组学生成绩同样更优于对照组学生成绩(P =0.027,P <0.05)。具体见表 2。
相比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在签到方面得分更高(P =0.026,P <0.05),而在作业方面,未见两组学生的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同(P =0.065,P >0.05);对比两组学生的个体学习成果总得分可见,与签到得分相似,实验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得分(P =0.040,P <0.05)。具体见表 3。
3.3 综合成绩评估
利用加权公式计算两组学生综合成绩后对比发现,实验组学生综合成绩平均得分为(87.03±7.4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83±10.23)分(P =0.028,P <0.05)。具体见表 4。
3.4 学生反馈调查
通过回收调查问卷并分别计算问卷中每项问题的计分后,对相同问题在不同组别间的计分进行对比发现:学生在“课程安排合理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两项问题的答案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未见明显不同(P =0.211、P =0.638,均>0.05);在“知识获取充分性”“中医外科学学习热情”以及“中医临床思维”三个问题的回答方面,实验组计分都普遍高于对照组(P=0.031、P=0.021、P=0.047,均<0.05);在“师生课堂互动性”和“疾病辨证分析能力”两个题目的反馈上,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计分明显更高(P=0.000、P=0.006,均<0.01)。具体见表 5。
4.讨论
对分课堂这一教学新模式在多专业多学科中有广泛应用[4],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激励、教师教学负担的减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均有帮助[5]。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及职业实践能力的好方法[6],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也是教学思路朝教学相长方向的转换。故课题组联合两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应用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在夯实基础知识上有良好的效果,而在培养医学生结合具体病案具体分析的临证思维和辅助锻炼中医外科临床能力两方面则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针对于学生个体学习而言,该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完成理解、吸收并将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能力不逊于传统教学方法,此外该方法更为学生所認可和接受。归纳分析后认为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中采用“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式具有学生有效参与度高、有形成果转化多、临床思维拓展广的优势。
综上,“对分课堂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式能够在中医外科学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中医外科学人才的培养有积极意义,是实践可行且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教学方案选项。
参考文献:
[1]吴金娜.关于中医外科学课程床边班教学设计的思考[J].智慧健康,2021,7(5):190-192.
[2]吕叶辉,孙心怡,李雪菲,等.对分课堂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9(22):25-28.
[3]张维骏,王艳,崔长虹,等.基于真实世界的《内经选读》案例式教学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9(20):6-9.
[4]安桂花,张学新,师玉生.对分课堂在地方本科院校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19,35(5):107-112.
[5]权彦,田咏华,吴鹏飞,等.对分课堂——一场划时代意义的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9(15):21-27.
[6]董文霞,徐冬妍,徐德武,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 12(25):4-9.
作者简介:
刘畅(1981年-),女,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疑难性皮肤病的研究。
林立(1996年-),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疑难性皮肤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