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习·探究·巩固

2022-05-05陈如意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后习题小学语文

陈如意

【摘要】为了帮助小学生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实现语用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巧妙利用每一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积极结合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进行认真分析、有效利用,尝试引领学生在预习、探究、巩固环节应用习题达成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认真探索中,每一道语文课后习题都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力量,引领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应用能力的提升和语文学科素养的健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后习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3-0013-0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课后习题则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具[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利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将其应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发挥其教育力量。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前置,引领学生自读课本、结合导学案锻炼思考能力;在课堂探究环节,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作为课中思考加以应用,引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在巩固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习题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在小组练习中互相帮助,并建立语用能力。课后习题的有效应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将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教育价值,带领学生在愉快的习题探索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学科素养的健全。

一、预习:课后习题前置

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教育步骤。此时教师需要将课后习题前置,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1.自读文本:尝试解决问题

在语文课堂的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展示在多媒体大屏幕上,让学生观察习题内容,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初步阅读课文。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凭借课后习题建立阅读兴趣,还能够针对习题内容和问题脉络加以观察和应用,在后续自主阅读中结合文本素材进行思考,尝试在自主阅读完成后初步进行课后习题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2]。经过预习过程中自读文本的合理分析,学生将逐步养成“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且能够凭借这项能力积极在文本中寻找有效信息、实现自主阅读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在预习环节邀请学生结合课后习题进行观察,鼓励学生带着这些课后习题自主阅读。在实践中,教师发现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翻开课文的最后一页观察上面的习题。在第一道习题中,题目要求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汇进行朗读,学生意识到这些词语对于文章阅读很重要,于是就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用笔将这些词语从文章中画了出来,通过自己思考、询问教师、同桌互动等形式正确读出这些词汇的发音。同时,学生还积极结合课后习题的第二道问题“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这一整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进行阅读,尝试凭借自己的阅读收获勾画出与第二个问题相关的课文内容。此外,教师发现学生还能够在预习过程中勾画出课文中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整个预习过程进行得十分热闹,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结合课后习题进行课文阅读,以课后习题为导向明确了自主预习的方向,更有效地完成了课文的预习和学习参与。由此可见,带着课后习题进行文本自读能够使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积极结合课后习题的内容进行阅读,实现自主预习有效性的提升,为后续的课文学习与课后习题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导学案设计:锻炼思考能力

在学生自读完课本之后,教师可以为每一位学生分发导学案,鼓励学生凭借纸质版的导学案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在导学案当中,教师将课后习题巧妙地融入其中,引领学生凭借导学案的观察和应用进一步锻炼个人思考能力,能够将自己的自主阅读成果展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导学案不仅仅是一张引领学生学习的纸张,更是作用于学生阅读理解的重要教育资源。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积极将课后习题的内容融入其中,促使学生在完成导学案观察与应用的时候能够针对性达成课后习题的认真思考。

例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之初,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发放了一份导学案,请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习题思考。在导学案设计当中,不仅详细标明了本课相关的基础知识,还包含课后习题:“说一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画出文章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以及语言的语气,说一说他们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尝试分成两个角色朗读课文。”“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刚刚拿到导学案的学生很兴奋,认真地观察自己手中导学案上的主要内容,并看到了导学案上的设计内容,结合其中的课后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接着,当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分析和其中课后习题的思考后,教师请学生逐一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在班级中进行展示。针对“说一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学生在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表示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陶罐和铁罐在漫长岁月中的变化;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成果,表示这个课文应该是一个寓言,讲述了陶罐和铁罐因为性格不同而获得不同生命结果的故事。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发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借助导学案中的课后习题逐次完成自主思考和表达,实现了课文内容的有效认知和了解。

二、探究:课中思考应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凭借课后习题的应用引领学生在课中进行探索。教师需要结合习题创设问题情境,在习题的引领下带领学生探索中心思想。

1.借课后习题创设问题情境

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凭借课后习题进行情境创设,借此为学生营造一个趣味十足的探究氛围。情境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探究、分析、思考。经过情境的积极参与,学生不仅能够凭借情境中的课后习题参与探索,还能够积极将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在习题情境中,取得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顺利达成语文课文的理解。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降低语文习题探索的畏难情绪,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解决习题。例如,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结合课后习题为学生创设情境:(使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一段钱塘江的壮观视频)我们站在钱塘江前,眼看着远处泛起白色的滚滚波涛,我们心中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学生被情境深深吸引,一边欣赏着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象,一边感受着自然情境带来的震撼。接着,在美妙的情境体验中,教师提出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能够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结合课后习题的问题情境进行课文探究,且积极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说出了习题答案:有的学生表示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有的学生表示赞同,认为文章不仅是以时间顺序进行描写,还将其详细分为潮来前、潮来时和大潮过后三个部分……学生积极结合课后习题情境进行感受和体验,且纷纷结合课文内容的阅读说出自己对于习题的理解和答案,在寓教于乐的情境体验中减少习题探究的畏难情绪,顺利完成课后习题的解决和突破。

2.借课后习题深挖中心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每一篇文章的课后习题当中都包含一道与课文中心思想相关的习题。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掌握课文的思想,也能够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在每次完成阅读参与后都尝试总结和凝练课文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凭借探索过程中的习题应用引领学生深挖课文中心思想,帮助学生在中心思想的探索中全面、准确地掌握課文精髓。中心思想的准确把握能够使学生全面完成课文理解,促使学生在与作者建立共情的同时深入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例如,在学习《猫》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结合课后习题加以推进,帮助学生深挖课文中心思想。首先,教师请学生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着猫的可爱还写了哪几层意思?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学生经过思考和互动讨论表示文章中围绕“猫的可爱”写了四层意思,分别是“既老实又贪玩……”。接着,教师继续推进,请学生结合这篇课文说一说:你认为作者的写作中心思想是怎样的?学生经过课文阅读过程的思索和回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表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想要表达万物皆有灵,我们应该热爱动物;有的学生表示自己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我们应该关注弱者、关爱弱者;还有的学生自己认为作者的中心思想是用心观察生活,积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生命,用呵护和怜爱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每一位学生都在课后习题的引领下深挖课文思想,实现了中心思想的多元分析和全面把握。

三、巩固:课后习题拓展

在教师引领学生完成了课文的学习后,可以凭借课后习题加以视野拓展,帮助学生在巩固所学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延伸和丰富。

1.小组练习,互相批改点评

在教师引领学生顺利完成了课文的阅读和学习之后,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后习题引领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练习,并要求学生在完成习题的探索之后互相点评、互相批改,共同实现习题的高效完成和课本知识的全面掌握。在小组合作练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凭借集思广益的互动完成习题答案的全面把握,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建立起互相帮助的意识和品质,有效建立学习资源共享的主动性。最终,每一位学生都将在小组练习中凭借互相批改点评实现课后习题答案的准确把握。例如,在学完《琥珀》这篇课文之后,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琥珀的形成过程。为了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后习题的批改和点评,教师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思考,其次将自己的习题答案在小组中进行公布,继而由小组其他成员进行点评。在第一小组中,安安经过思考说出自己对于课后习题的看法。安安表示琥珀的形成需要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树脂从松树上被分泌出来;第二个阶段就是树脂因为各种原因能够被深埋在土地里,并于长久的时间过程中发生了石化作用,这使得树脂发生了改变;而第三个阶段则是这个被石化的树脂通过自然变化而出现“成岩”作用,最终变成了我们看到的琥珀。在安安说完之后,小组成员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晓峰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表示安安说得很好,但是在第二阶段当中,“因为树脂发生了石化作用,所以它的结构和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点需要指出,因为这对于琥珀的形成十分重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进行互动,且在课后习题的探索中凭借批改与点评的合作实现了课文的回顾、巩固以及知识的全面掌握。

2.拓展延伸,培养应用能力

教师需要结合课后习题的延伸问题对学生进行引领,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积极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以及语用能力探究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顺利完成课后习题的拓展延伸。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实现语用能力的进一步强化,也将建立问题探究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在后续的语文课堂以及课后习题探索中更主动、更高效地达成理想实践效果。例如,在学完《白鹅》这篇文章后,教师邀请学生阅读课后习题“阅读链接”中的文章,鼓励学生结合这篇文章与课文进行对比,说一说两位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写作特点有哪些相似之处?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以及对于课后习题答案的见解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红红表示这两位作者笔下的鹅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写出的白鹅都很威风。课文作者笔下写出的鹅很骄傲,而课后习题《白公鹅》当中的鹅则像一位海上将军;学生小王则针对两位作者的写作特点进行了表达。这两位作者写作具有比较明显的相似之处,比如两篇文章都是总分结构,先总写鹅的特点,再写具体细节。再比如这两篇文章都在文章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展示出白鹅的可爱。学生安安举手进行补充,表示这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还包含作者都使用了反语来衬托自己对于白鹅的喜爱。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看法,发现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后习题的拓展延伸中建立起知识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语文素养的不断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部编版教材课后习题资源时,绝不可以刻板认知进行教育设计——仅仅将语文课后习题作为完成阅读教学后的阅读训练内容。其实课后习题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后,还可以应用在预习与课中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在预习、探索、巩固等不同阶段合理应用课后习题,引领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完成问题的探索和学习。为了提升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应用价值,教师需要积极结合其课后习题进行分析,尝试在语文课堂的不同环节加以合理利用,引领学生在课后习题的帮助下学习和探索语文知识。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认真配合下,每一道语文习题都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力量,带领学生深深沉浸在课文的阅读和应用中,切实凭借习题的解决完成知识的全面掌握和阅读能力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慧君.课程视野下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新教学”建构[J].学苑教育,2021(33):92-93+96.

[2]郭清颖.小学语文课后题在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12):30.

猜你喜欢

课后习题小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基于儿童立场,让课后习题变变样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分析
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有效突破语文“文本解读”的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