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品:古诗教学三部曲
2022-05-05朱艳芳
朱艳芳
【摘 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营造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实践证明,通过“感·悟·品”三部曲,落实“整体感知,初识古诗;走进文本,体悟意境;借助想象,品味诗情”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古诗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把握古诗的意蕴,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感知;体悟;品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展开想象,体验情感。有鉴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营造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而言,古诗教学可以通过“感·悟·品”三部曲来推进,即先整体感知,初识古诗,再走进文本,体悟意境,最后借助想象,品味诗情。这三个步骤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三个层层递进的支架,它们组成整个古诗教学的任务链,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
一、感——整体感知,初识古诗
学习古诗,可先从作者入手,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主题,形成初步的印象。
(一)认识诗人,了解背景
古诗是诗人释放内心情感的一種载体,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要想了解古诗,不应脱离作者,凭空解读,而应了解其生平经历、创作心境、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这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古诗的内涵,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从军行》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诗人的名字“王昌龄”,然后问学生:“听说过这个名字吗?读过他的诗吗?”学生马上有了反应,因为他们之前背诵过王昌龄的《出塞》。接着,教师追问学生:“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好的边塞诗?”等学生交流反馈后,教师详细介绍王昌龄的生平事迹和诗作的创作背景。学生初步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很自然地开始学习这首诗。
(二)抓住诗题,理解主旨
诗题凝结诗意,蕴含诗情,点明主旨。对于不同类型的古诗,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揭题方式。比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以往经验,理解“宿”的意思,再出示描绘建德江夕照景色的山水画。学生看到了画面中烟雾迷蒙、暮霭沉沉的景象,对古诗营造的意境自然而然有了初步的感知。又如,教学《从军行》时,教师出示杨炯、李白的同名诗作,让学生围绕“从军”二字谈谈各自的想法。学生抓住诗中经常出现的“百战”“沙”等词语,明白“从军”即为参军,这类古诗以军旅生活为主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勾连生活经验和以往学古诗的经验等方法,轻松揭题,从而带领他们与诗境、诗情产生亲密接触。
二、悟——走进文本,体悟意境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需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多渠道、多角度体会诗意,感悟诗境。
(一)借助插图,展开想象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自古“诗画”是一家。统编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编排古诗。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比如,教学《从军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说一说从插图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再填一填:“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诗中这湖、这云、这雪山、这孤城,你想填上什么词呢?”学生边看边说,发言十分积极,有的说青海湖“一望无际”,有的说湖上云彩“绵延不尽”,有的说孤零零的城楼“凸显荒凉”……诗中的“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等景物在他们的眼中鲜活起来了。
(二)聚焦诗眼, 深入文本
教学古诗时,教师可让学生抓住“诗眼”来感悟诗词的意境。比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通过朝雨、客舍、杨柳、酒等事物,展现了友人之间深挚的感情,其中“酒”是该诗的“诗眼”。抓住了它,学生就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惜别之情。又如,《从军行》结尾句中的“终不还”是这首诗的诗眼。课堂上,教师问学生:“将士们在什么情况下‘终不还’?”学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他们在艰苦的边塞驻守终不还。”“他们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终不还。”……教师追问:“你知道吗?王昌龄的《从军行》一共有七首,写尽了边塞的荒凉,写尽了将士生活的艰苦和思乡之情的浓烈,写尽了战争的惨烈和唐军的彪悍,更是将将士誓死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展现无遗。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这首《从军行》,感受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紧扣诗眼展开教学,学生入情入境,走进古诗深处。
三、品——借助想象,品味诗情
在学生走进古诗深处后,教师还需要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想象诗的美妙意境,深入品味诗情。
(一)画一画,拉近距离
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能帮助学生真正领会诗人的情感。如教学李贺的《马诗》时,教师请学生依据前两句诗中描绘的景象,到黑板上画出相关画面,然后根据学生的画,创设情境:眼前万里平沙,皎洁的月光辉映大地。大漠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不断的燕山上,明月当空。在学生深刻地了解诗中描绘的富有特色的边疆景象后,教师出示后两句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结合前面铺垫的画面和战马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诗人立志报国的一腔热血,通过对“沙如雪”“月似钩”“金络脑”“踏清秋”的想象,缩短与古诗的时空距离,进而在诗境中遨游。
(二)读一读,感受氛围
在教学王之涣的《凉州词》时,教师先声情并茂地诵读,并配以幽怨悲怆的羌笛声,将学生引入诗境,再启发学生想象:“此时此刻,你便是诗人,来到玉门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说什么?”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发挥想象:黄河从白云深处奔流而下,玉门关犹如遗世独立的老人,耸峙在高峻的群山前。如此,苍茫悲凉的塞外景象自然而然呈现在眼前。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支点。除了教师范读,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辅之以肢体语言,注意声音的高低起伏、声调的抑扬顿挫,进而把握诗歌营造的气氛及蕴含的深意,感受此时此景中作者的感情。
(三)写一写,深化解读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寻找诗歌和学生语言、生活体验的契合点,恰当地运用小练笔。比如,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开篇就交代了时间,后三句画面感极强,将敌人仓皇逃遁的画面和将军追敌的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首诗特别适合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读写练习。教师可以这样提问:“雪夜月黑,万籁俱寂,可是宿雁惊飞,为什么?”学生认为敌人仓皇出逃,十分狼狈,所以动静很大。教师及时捕捉这个契机,继续深入引导:“这样的描写也写出了我军对敌人的蔑视和必胜的信念,所以就有了后面‘大雪满弓刀’的情景。是怎样的大雪让弯弯的弓刀深深刻在诗人脑海中?”学生或思考,或沉吟,教师顺势让学生尝试写写此景此情。学生奋笔疾书,大有一吐为快之势。可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借助学习积累和生活经验,运用恰当的个性化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领略诗歌的气韵,可让学生明晰诗意,深化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
实践证明,当古诗教学形成“感·悟·品”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后,学生能充分感受诗意,真正进入诗境,深刻体会诗情,从而把古诗读懂、读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闫海霞.意象·意境·意韵: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 3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