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史为境:在议题价值引领下实现思政学科育人

2022-05-05王德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科育人思政课程议题式教学

【摘 要】如何把新课改理念下的议题式教学与“四史”教育深度融合,是实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的一项重大课题。这要求在一定议题的价值引领下,以史为境,并在学科课程内容情境化的基础上,以该情境为载体提出驱动性问题,开展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向真而行,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实现学科课程知识向学科核心素养转化,并把思政课程中的智育元素与德育元素有机结合,使思政课在议题式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关键词】以史为境;议题式教学;思政课程;学科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27-0077-04

【作者简介】王德明,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校(江苏苏州,21500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高中思想政治既是一门文化课程,又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一门智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课程。因此,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既要承担升学应试的文化功能,又要担负思想品德的德育教化功能,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课标背景下的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预设时通过创设一定的议题,并在该议题的价值引领下以一定的情境为载体,在思政学科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问题化及活动化基础上开展有序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结构化课程、挑战性情境、驱动性问题以及体验性活动中“向真而行”,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将思政课程中智育元素与德育元素有机结合,使思政课在议题式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笔者曾在一次市级展示活动中执教了一节高三复习课,授课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这节课的内容涵盖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与矛盾观,这部分内容深奥抽象,既单独成章,又对唯物辩证法有总结的价值,教学难度比较大。笔者在教学预设时设计了“如何认识、树立创新意识”这一议题。该议题既涵盖了“辩证否定观”的原理性知识、方法论意义以及“创新在社会发展中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实践意义,又反映了本课时教学内容中“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的教学难点,还反映了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价值引领,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将哲学教材中的“辩证否定观”、创新意识等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材料的情境素材深度关联,让史实材料融入思政课堂,在议题式教学中实现智育与德育的融合教学,通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达成思政学科课程育人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这节课进行具体论述。

一、导入:以史为鉴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吊足学生的胃口,让学生跃跃欲试。

在备教《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这节课时,教师意图在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让学生产生共鸣。因此,笔者在教学预设时选择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之战”事件进行导入。通过战争投入及结果的比较,让学生在反差中思考与感悟,从而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以下是导入情境。

【情境一】八里桥之战是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曾格林沁率领大清勇士执大刀长矛毫无畏惧地对抗英法联军密集的炮火。双方投入的兵力:清军近3万人,英法联军8000余人,在兵力数量上清军占优势。伤亡情况:清军损失超过1200人。法军死亡3人,伤18人;英军死亡2人,伤29人。结果是清军战败。

看到这组具有刺激性的数据,学生百感交集、感慨万千,有的学生直呼不能接受。笔者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此情此景,各位同学有何感想?(2)你认为这对当前的中国有何警示?

面对第一个问题,学生感到悲伤与心痛,认为大清将士人多势众,勇气可嘉,他们只是输在兵器上,不是输在人数上。在第一问的总结中笔者告诉学生,勇敢的大清将士输得这么悲惨的主要原因在于这场战争其实是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与火枪大炮等热兵器的对峙,这两种兵器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以中国近代这个屈辱的历史事件为导入情境,不仅导入了学科知识点,也有助于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激发出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让学生获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结合情境回答第二问时,学生在自由讨论中达成共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人数众多的清军之所以完败于远道而来的英法联军,就在于当时清朝的落后。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学生根据其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很快认识到: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段屈辱的历史,是因为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經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国家实力得到快速增强,而当时的清王朝却闭关锁国,既有内忧,又有外患。

清军以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对峙英法联军的大炮,这个具有反差的情境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创新的必要性,也让学生在近代史的情境中培养了爱国精神。

二、寻路:以史为径

在导入环节学生感受到了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接下来的教学则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创新的依据是辩证否定观”和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求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既否定又肯定。在这一环节,笔者创设的历史情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借助这段历史告诉学生,改革并非“一改就灵”,让学生理解改革需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下是笔者创设的情境。

【情境二】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我们应通过怎样的路径实现国家的富强与民族自立呢?毫无疑问,改革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那么,对于大厦将倾的清王朝来说,改革是否能够使其起死回生呢?

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像西方一样制造“坚船利炮”。在他看来,清朝之所以被列强打败就在于当时中国“技”不如人。随后清王朝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也造出了坚船利炮。通过洋务运动,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海军论舰艇吨位和数量都强于日本,但依然战败。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建议光绪向西方学习,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经济,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次改革遭到了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他们囚禁光绪、驱逐康梁、杀害六君子,变法宣告失败。

…………

之后开展的辛亥革命也失败了。

请以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为例,结合晚清的几次对战,运用辩证否定观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双方在兵器上不再是长矛、大刀等冷兵器与坚船利炮的悬殊的PK,而是更强大的坚船利炮对阵坚船利炮,但最终为什么我们仍然惨败呢?为何“师夷长技”后仍然受制于人?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该问题后,笔者预留三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后,自行梳理晚清几个派别的观点,完成表1。

之后,笔者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辩证否定观的内涵: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对旧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其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克服其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此时,“扬弃”旧事物并没有超越旧事物,与旧事物相比仍然没有先进性。新事物之所以比旧事物优越,还在于新事物能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能够增添旧事物不能容纳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这也是新事物能够战胜旧事物的根本原因。

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再次进行分析,学生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洋务运动建立在清王朝这个摇摇欲坠的腐朽大厦的基础上,保留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同样,维新变法运动把对中国救亡的希望寄托在封建帝王身上,试图在不触及封建势力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这种变革根本走不通。因此,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来看,维新变法运动既没有与旧的封建制度脱离,又没有增添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及辛亥革命的失败充分表明了中国当时的各种势力都无法领导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革命的重任落在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分析辩证否定实质的基础上,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在“以史为径”的“寻路”中充分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及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引导学生向真而行,让学生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个自信”,达成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三、结论:以史为证

这一环节的教学重点是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其实质是“扬弃”,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要求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要树立创新意识,坚持不破不立、既破又立。笔者在教学时设计如下情境。

【情境三】2021年3月18日、19日与2021年7月26日中美高级别会谈分别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和中国天津举行。教学时播放关于会谈的相关报道视频: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对话中出现了美国媒体报道的“外交场上罕见的公开交锋”,中方的一连串反驳“出人意料”。面对美国要求中国从实力与地位说话,要求中国遵守西方国家所制定的规则和维持的国际秩序等无礼要求,中方代表一方面正告美方,美国需要“补课”,学会平等地与其他国家打交道;另一方面告诫美国,2021年又是一个辛丑年,但中国已经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西方国家随便在中國沿海派几艘军舰、摆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中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请结合材料,分析并回答:(1)中国代表的底气是什么?(2)运用所学的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破解中国成功的密码又是什么?

对于第一问的解答,笔者在组织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进行思考与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两次高层论坛中中国代表的底气与自信来自中国的日趋强大。之后笔者让学生举例说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巨大进步。学生畅所欲言,在发言中满满都是民族自豪感,列举了如“天眼”探空、“神舟”飞天、中国“空间站”启用、“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等实例。

这时教师结合情境继续引导学生总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都有自己国家的核心利益,同时每个国家也需要拥有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实力,即增强以经济、科技、军事为核心的综合国力。这就是中方代表的底气,也是中方代表的信心所在。这一环节的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发了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在探究中学生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在第二问破解中国成功的密码时,学生无一例外都归功于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此时,师生一起总结:今天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在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时俱进,既破除不合时宜的做法,又保留积极可取的经验;从辩证否定观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看,我国当前的改革自觉遵循了辩证否定规律。

这节课通过比较教学,学生不仅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学会用辩证否定的眼光看待事物,初步树立起创新意识;更在教师创设的历史情境中,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理解;在培养爱国精神的同时,发展了其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运用历史创设情境,在议题的价值引领中达成了学科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学科育人思政课程议题式教学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