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及教学控制模式探究

2022-05-05吴智雪

文教资料 2022年3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

吴智雪

摘 要:新形势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很强的实践性价值。项目化教学改革是高校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重大突破与变革,可以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一体化的基础上,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动态需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做边学。只有合理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才可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术人才。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项目化教学 教学控制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学科分支,所涉及的专业较多,美学、建筑、风景园林等学科都有所涉及。[1]作为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也应顺应这个趋势,担起美化生活、美化环境的重任,最大限度地满足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需求。但是,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很少会涉及实际的工程案例,并且缺少实际经验,对于学生来说很少会有机会亲自为企业设计一套有效的体验设计。[2]对于材料的使用部分,还有施工的流程部分都缺少很大的理解性。不仅预算的费用不精确,并且还会存在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该如何将实践性与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合理地落实项目教学以及教学控制模式的重点呢?

一、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基本思路

(一)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的前期考察阶段

微观教学组织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需要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制订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施项目在前期的时候,需要高校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提升对应的观察能力,并且在现实的项目下,找到有效的考察技巧,保证前期的工作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先到实际地点去考察,建立良好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设计的质量和设计的效果。在不同的小组中,需要引导一些学生强化内容考核,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好对应的记录工作,合理地将这些内容引入实际项目。[3]当学生进入到工作的状态以后,就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建立有效的空间思维感受。此外,学生还需要从理论学习开始,逐渐向着实践的方向进行过渡,落实不同阶段需要整合的主要内容,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构思阶段

从当前的视角看,教师需要对前期的项目考核工作实施合理的统筹规划,并且加大数据的引导和整合,加大内涵的有效分析。在现场的数据和设计构思中,落实实际的发展情况,以实际的项目为基础,引导学生亲自到甲方进行谈判和对接。在手机中形成初步的资料,并且形成报告。在项目构思的时候,需要将学生合理地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加大内容和风格的探究,落实主要的观念,保证内容的创意性发展。[4]在整合内容以后,以PPT 的方式,将文字描述和图像描述有机整合起来。[5]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加大互动和交流,保持初级的汇报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性能力,保持设计的能力,落实主要的考察内容。其他的学生也可以根据提供的這些材料,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互动和良性循环下,加大项目和内容的构思,保持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三)环境艺术设计项目设计阶段

从另外一个视角进行分析,不仅需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还需要在完整的状态下,将理论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方面的知识有机整合到一起,保持内容的细化性,合理地划分,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根据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合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学生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加大自我锻炼的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内容,落实相关的过程。在落实项目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项目的工作量,合理统筹规划,解决不一样的难题部分,实现组员和学生、教师之间的融会贯通。[6]在后期的时候,学生还需要正确地对待问题,加大组员之间的协调程度,满足项目设计的发展需求。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落实基础理论知识,将设计素描、效果图表现技巧、计算机辅助技术以及人机工程学等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加大内容的巩固性,保持科学的发展路径。

(四)环境艺术专业项目汇报阶段

一般情况下,到了项目完成的阶段,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以PPT等方式,将以上的内容落实到实际当中。不管是前期的过程设计,还是后期的总结和归纳,都需要加大汇报的力度。在汇报的时候,学生和教师之间还需要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关系。这样的方式,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与此同时,也是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其他作品设计中的亮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作品水平。在实施内容汇报的时候,学生需要以动态的方式表达出来,保证内容的直观性。例如,可以使用PPT 和三维的方式呈现,可以是个人的角度,也可以是小组的角度,加大项目不同形式的汇报。在评价的时候,需要保证一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做好总结和记录工作,并且对学生所记录的内容实施合理的点评,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条件。[7]

二、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控制模式建设

(一)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在环境设计专业实施专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合理控制模式,有效地设计并且保障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协调性;注重对学生的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增强学生的审视能力;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设。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部分有机整合起来,落实企业的实际案例,加大施工工艺知识的一体化发展。在落实这一模式的时候,教师需要在实际的项目中找到整套的设计方案,紧接着就可以和企业沟通,合理地实施协调建设,保持项目的合理操作。项目引进课程的方案设计,教师需要合理引导,落实重点和难点,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现场的施工情况,落实主要的内容,整合项目的进度,落实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流程,还需要落实材料的选购和监理工作,这些内容都需要和市场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使用此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实际的经验和理论上的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内容的对接和细化,达到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的主要作用。在不同的家装设计中,需要根据不一样的工艺流程,落实一些实际的问题。不仅是为了解决实际的案例问题,也是为了落实实践知识。[8]

(二)以校企合作为中心,探索新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需要在新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落实“产学研”的主要内容,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让学生获得更多以后的实践经验。教师在实际的项目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合理地观察问题,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学生到实践企业中实习,不仅需要学习施工的设计方法,还需要学习流程和工艺。从基础性内容开始,逐渐磨炼自己,戒骄戒躁、勤学苦练,帮助自身树立学习和实践的自信心,合理地将自身的创新理念融入实际的设计当中。此外,“环艺设计各类工作室”的项目教学建设,正好和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此种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还能整合人员优势,有效地将学生和教师有机整合起来,提升科研力量建设,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准备。对于学生来说,在积极参与到工作室的实践活动中后,就可以在不同的方位中实现走出去,多与企业互动和交流。要鼓励学生有效了解当前的行业发展方向,积极参与行业的比赛,满足实际的动向建设。在参与作品建设的历程中,还需要将社会实践案例有机落实到真实的课堂当中,组织学生到实际的企业参观,完成内容的对接和整合。“环艺设计工作室”校企模式建设,还需要和产、学、研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到一起,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保持设计能力建设,满足有效的实践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就业率,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良好的基础准备。

(三)“订单班”实践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社会实践平台建设历程中,可以使用“订单班”的方式,将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知名企业有机整合起来,不仅是落实专业实践教学部分,也是根据企业的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提升对应的实践能力。企业也可以将理论和所承接的实际项目结合,并且以“订单班”的方式,完成企业的运作,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保持教学内容和设计市场的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订单班”这个平台中,企业还可以参与到实际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解决学校教学和社会实践部分无法对接的问题。“订单班”还需要在合理的统筹规划下,找到属于自己的落脚点,完成人才的定位和培养,加大课程设置建设,做出积极的调整,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合理地使用软件,落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让学生在毕业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的就业率。

(四)“三位一体”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

“三位一体”项目在实施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加大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建立院系主导、工作室主线、实训室主体的项目化教学组织结构;建立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专家四方联动的项目化教学师资团队。第一步,选择合适的项目载体。提高对应的覆盖率,获得更多的实践与应用价值建设,引入企业的项目,融入一些针对性的比赛。在环艺专业中,居住空间设计项目展现了很强的代表性。在项目教學的预期规划下,制订合理的方案和项目,保持课程的目标和需求、考核、评价内涵建设。第二步,洽谈与勘察。找到专业的带头人,落实主要的文件和纲领。将工作室和客户有机结合起来,掌握客户的家庭情况,加大投资预算建设,提升审美情绪。学生需要到现场中,加大勘察力度,朝向、通风、光照等情况都需要保持一手的资料。学生需要扮演设计师的角色,教师需要扮演设计总监的角色,并且保持良性的互动。第三步,方案构思。以小组为单位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将空间布局、交通流线、材料选用、风格定位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自主思考,落实设计项目方案的酝酿。第四步,施工图绘制。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制作,根据实际的工地,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五步,考核评价。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参与评价,也可以是企业参与评价,也可以是社会考核评价,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需要保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保证项目成果建设。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建筑行业获得了持续性的发展,这给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前进动力。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非常突出,需要与现实的实际案例保持较高的一致性。高校教师需要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强化改革动向,灵活调整、设置预案,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性能力,缩小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 向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初探——以职业院校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 风景名胜, 2019(11):107.

[2] 张晓霞,何彦云.中国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类课程中的运用研究——以上海立达学院为例[J]. 教育研究, 2020(1):71-72.

[3] 叶湄.多维协同下独立学院“真题实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以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为例[J]. 消费导刊, 2020(5):74-76.

[4] 曹珺.设计院体制下高校环境设计课程项目化模式创新教学研究——以西安思源学院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为例[J]. 中外企业家, 2020(9):201.

[5] 郭小川.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研究——以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视界观, 2020(16):245-246.

[6] 邹小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教学改革模式的思考——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实践研究》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3):114.

[7] 尹杨平.人人出彩理念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立体化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为例[J]. 就业与保障, 2021(11):92-93.

[8] 毛矛,魏鹏郦.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课程联动及实践教学法在环境设计专业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4):168-170.

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研究院2020年度开放基金项目“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研究——以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资源储备与更新及共享平台建设为例” (CACD202007)。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
景观设计发展思考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